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崔逾瑜 通讯员 詹广慧 肖杰
今年5月以来,能繁母猪存栏量快速去化,猪价持续回升,生猪养殖恢复盈利,猪肉稳产保供基础趋稳。种种迹象表明,新一轮“猪周期”上行到来,猪市开始复苏。
生猪一头连着农民“钱袋子”,一头连着市民“菜篮子”。湖北是生猪养殖大省,生猪产业是十大重点农业产业链之一,2023年出栏生猪4438.53万头,居全国第六。猪市企稳回升,对全省生猪产业供应链有着怎样的影响?对全省养殖户又会带来多大收益?近期湖北日报全媒记者采访专家和养殖户,一探市场行情走势。
把住能繁母猪的“总开关”
猪价持续回升
历轮“猪周期”都有明晰的驱动逻辑:产能的周期性变动带来价格的周期性波动,能繁母猪存栏低位是猪周期现象的根本成因。具体来说,当肉价下跌时,母猪被淘汰、存栏下降,进而仔猪供应不足、育肥猪出栏减少、猪肉供应紧张,引起肉价上涨,同时仔猪涨价,推动补栏后备母猪、母猪存栏上升。当仔猪供应过剩,育肥猪出栏增加、猪肉供应过剩,导致肉价下跌同时仔猪降价,进而淘汰母猪、母猪存栏下降,进入下一个循环。猪周期按此循环反复。
“有母就有小,有小不愁大。”能繁母猪是生猪生产和市场供应的“总开关”。今年3月,农业农村部公布《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2024年修订)》,新方案将全国能繁母猪正常保有量从4100万头调整为3900万头。根据修订方案,我省能繁母猪正常保有量由245万头优化调整到220万头。
鄂州高楼养猪项目各楼层都配套了自动化控制系统。(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任勇 摄)
截至5月末,全省能繁母猪存栏230.2万头,处于绿色合理区间。从生猪存栏看,4月规模猪场的中大猪存栏量297.9万头,较去年11月高点下降8%。从新生仔猪看,1—4月规模猪场新生仔猪数量同比下降3.72%。
消费方面,猪肉市场需求逐渐增加。根据季节性消费规律,5、6月份是猪肉消费旺季,尤其端午节备货需求较大。据调度,今年5月,全省295家生猪定点屠宰企业共屠宰生猪109万头,环比增长5.32%。
进口方面,今年前4个月,全国进口猪肉34万吨,较上年同期下降48.4%,处于2016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国产猪肉占据市场份额加大。
“总体来看,生猪供应过剩的压力逐步缓解,供需形势好转。”湖北省养猪行业协会荣誉会长、金龙集团董事长雷贤忠说。
今年3月末,全省生猪价格触底反弹,扭转自2022年10月份以来下跌态势。监测数据显示,5月下旬之后,猪价上涨速度明显加快,5月最后1周和6月第1周分别环比上涨4.76%和7.44%。从5月第1周的14.94元/公斤回升至7月第1周的17.95元/公斤,累计上涨20.15%。
养殖场户扭亏为盈
头均盈利约300元
“这一波行情好,企业终于可以喘口气了!”7月9日,麻城市和泰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周成刚喜笑颜开。
和泰农业成立十年来,在猪市里跌宕起伏。周成刚坦言,2019年—2021年,公司狠赚了一把。“一头原种母猪售价1.1万元,净赚1万元。当时我们见了母猪,就像猫闻着鱼腥一样。”于是,公司大肆扩张,从5个场、3000头母猪迅速发展到20个场、1.6万头母猪。
然而,部分新建猪场尚未盈利,猪价已经步入下行区间。2021年3月—2022年3月,公司亏损1.3亿元。
2023年,面对低迷的猪价,公司改变出栏策略,增加猪仔出栏,改卖肥猪为标猪,缩短养殖周期,降低饲料成本。同时,不再购进商品料,改为由饲料厂代加工饲料,1吨饲料可节省150元。“一年下来,略有盈余。”周成刚说。
和泰农业公司技术人员为猪仔做免疫注射。 (受访者供图)
“今年可以打个漂亮的翻身仗了!”周成刚称,一头125公斤的标猪,按每公斤猪价上涨3元,就涨价375元;原料同步下滑,每头猪饲料成本下降150元。“一升一降,至少有500元的利润。”目前,和泰农业将规模缩减至16个养殖场、7500头母猪,年提供仔猪苗、后备种猪和商品猪20万头以上。
对于中小养殖户而言,盈利同样可观。麻城市歧亭镇杏花村养殖户刘兴桥养猪4年,连续亏损3年。“每年都补了栏,想抄个底,把亏的赚回来。”刘兴桥苦笑道,结果一年比一年“亏得大”,3年共亏30万元。今年,行情大逆转,刘兴桥出栏80头,均价18元/公斤,净赚5万元。
走过猪价低迷期,养殖企业、养殖户纷纷表示:“艰难时刻挺过去了!”
数据显示,从5月30日起,我省猪粮比价重回6:1的盈亏平衡点。“猪粮比越高,说明养殖利润越好,反之则越差。”据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介绍,2023年我省出栏一头生猪平均亏损76元,今年一季度平均亏损80元。目前,生猪价格已高于成本价,实现扭亏为盈;6月第1周每头猪平均盈利约300元,回到正常盈利水平。
走规模化、设施化养殖路径
增强产业韧性
生猪连着农民增收的“钱袋子”,连着消费者的“菜篮子”。“生猪是我省重点农业产业链,做好生猪的保供稳价,既防止猪贵伤民,也不让猪贱伤农,尤为重要。”省农科院农经所副所长王薇薇说。
2021年以来,我省连续三年出台“猪八条”“猪九条”“猪十条”政策措施,从财政、金融、用地、环保等方面给予优惠支持,生猪保供稳价成势见效。目前全省基础产能连续19个月处于绿色合理区间,稳产保供基础稳固,“调猪”向“调肉”转变。
各地加快标准化示范场建设,积极推进智能化、设施化、规模化养猪,增强产业韧性,对冲市场风险。
武汉牧原拓展“5G+数字化”养殖场景应用,以科技创新开启养殖新模式,建成武汉市最大的智慧养殖场,年可出栏10万头优质生猪。猪舍安装新风系统,室内气体经灭菌除臭后再排出。轨道巡检机器人24小时巡查,不仅可以盘点猪群数量,还能同步诊断健康。在这里,一名饲养员管理2400头至3000头生猪,比传统养殖提高了数倍。
襄阳樊城区新好农牧有限公司生猪养殖项目全景。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田悦 通讯员 张沛 摄)
和泰农业刚刚获得“国家级猪伪狂犬病净化场”验收。周成刚坦言,公司建立了一整套生物安全防控体系,对进出车辆、物资、人员,中转采用清洗、消毒、烘干、臭氧等处理措施,对整个场区实施高频率高活性氧化剂消毒,对异常生猪、环境样本天天开展检测筛查,确保整个群体稳定生产。2018年至今,公司位于麻城的12个猪场从未发生过一例非洲猪瘟疫情。
今楚联合育种公司正着手建立由湖北种猪企业14强、华农和省农科院等研发单位、金融投资企业等联合公司化运行的发展新体系,通过产教研融合,体系内成员利益共享、风险共担,解决种猪育种瓶颈问题,促进市场活力、动力和竞争力倍增。
王薇薇坦言,相较于散户而言,规模化养殖既提高养殖效率,又降低饲料成本。尤其是上市公司、龙头企业,充分发挥好股票、期货、贷款等金融手段的“安全阀”作用,并且拧紧产业链条,发挥好预制菜、猪肉食品精深加工产业的“蓄水池”调节作用,更能有效对冲市场风险。
据悉,目前全省生猪规模化养殖率达65%,万头以上养殖场达429家。“高楼养猪”项目设计总存栏136.8万头,出栏规模256.9万头。2023年,生猪全产业链综合产值2100亿元。
下一步,我省在生猪稳价保供的基础上,将加强产业链发展引领,大力推进精深加工,支持武汉、宜昌、襄阳、咸宁等地建立生猪精深加工示范区,鼓励生猪加工企业与省内外科研机构联合开展科技攻关,支持预制菜研制和预制菜基地建设,推进生猪产业走出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
《玩偶姐姐.HongkongDoll.会员短篇集.假日瑜伽》...
浏览:730 时间:2024-02-13《原神》画外旅照青植之篇第七天怎么过?画外旅照第七天玩法介绍...
浏览:432 时间:2024-01-08澳门回归24周年,内地经珠澳口岸供澳鲜活农产品逾280万吨...
浏览:31 时间:2024-10-19《生死疲劳》中提到的《苦胆记》真的是虚构的吗?【莫言吧】...
浏览:4 时间:2024-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