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励志语录 文学杂读 农贸分析

《纸上繁华》:走进民国收藏大家李伟先的纸钞世界

2024-09-17

出版:上海书画出版社

这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2012年,由上海博物馆钱币部周祥研究员负责编撰的《纸上繁华一一李伟先先生旧藏纸币摄英》书经过多年努力终于付梓出版。

李伟先先生(1892-1972)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纸币收藏大家,不仅收藏有完整的历代古钱、近代机制币,更富藏自明代以来各个历史时期发行的纸币。其品种之齐全,品质之上乘,体系之完备,在钱币收藏中号称独步。1963年至1965年,李先生先后分三次将经过整理的明清银锭和机制银币、机制铜元、历代纸币和古钱捐赠给了上海博物馆。其中,1965年捐赠的历代纸币数量达到了3983张,上海博物馆优中选精遴选出其中490张纸币集结成册,为后人研究中国纸币发展和纸币制度演变留下了不可多得的档案资料。此图册珍贵之处有三:

首先是它的系统性。这部图册所收录的纸钞时间跨度长、内容丰富、规模宏大。时间跨度近100年,从清末咸丰年间发行的大清宝钞至1951年新中国成立后发行的第一套人民币,反映了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中叶中国纸钞发行所走过的风雨历程。内容不仅涉及各时期国家银行、地方银行、商业银行、外资银行和中外合办银行的纸币,还广泛地包含了钱局、银号等金融机构所发行的纸币、民国时期军用券、抗战时期日伪银行发行的纸币、人民政权发行的纸币等,内容包罗万象,堪称钜制宏篇。比如北洋保商银行的纸币,图录中既辑录了该行宣统年间印制的一元至一百元的银元券票样、一两至五百两的银两券票样,也保存有民国时期印制的一两至五百两的票样。像这样完整保存一个银行整套纸币的现象,在图册中屡见不鲜。

其次是它的珍稀性。编撰者从李伟先先生捐赠的纸币中甄选了最精者刊印于此书上,许多都是纸币收藏界首屈一指的稀世珍品。如光绪三十年(1904年)湖北官钱局面额为十两的银两券,为中国近代第章券面印有双人头像的纸币,在收藏界声名卓著,存世极为珍罕。又如无纪年中国银行共和纪念券一元正面票样,此票曾于1915年荣获农商部国货展览会特等奖和“巴拿马—太平洋国际博览会”金奖,到目前为止一直没有出现完成的票样和流通券,故其单面票留传极罕,属大名誉品。

图册中还能见到诸多存世珍稀的纸币,如光绪河南豫泉官钱局一千文制钱券、河南豫泉官银号三十两、一百两银两券票样及百两银两券票样、光绪广信公司一两、三两银两券、宣统大清银行十元兑换券、1948年中央银行金圆辅币券一角、二角、一元票样等等,它们或仅见,或传世以个位数计,是藏家们梦寐以求的对象。

李伟先捐赠文物仪式现场

第三是它的权威性。书中纸币的可靠性及权威性皆毋庸置疑,而本书编撰者周祥研究员的权威解读更是一大亮点。该书详细地考证了每枚纸币的版别变化、收藏价值、发行背景、发行数量、回收情况以及该银行历史沿革,材料征引翔实,论点层层深入,语言简洁明了。譬如对户部官票的研究,他结合李伟先旧藏的宙字五十两户部官票和其他传世户部官票进行分析,提出“户部官票所谓第一版和第二版的区分,应以票框外左侧‘每两比库平少六分’几字的有无或是否和票面同版印制为标准”,这一新结论弥补了原先关于户部官票研究的不足,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同时,这些详细的考证使普通读者也能理解纸币的存世意义,有很强的可读性。

在翻阅《纸上繁华》的过程中,我们不禁被李伟先先生独到的鉴藏眼光和孜孜不倦的集藏精神所折服,此书启迪着新一代纸币藏家们传承前辈的衣钵,在努力挖掘、探索中国纸币历史的征途上走得更远更好。

原标题:《《纸上繁华》:走进民国收藏大家李伟先的纸钞世界》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