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励志语录 文学杂读 农贸分析

不随便评价他人,是修养;不活在别人的评价里,是修行

2024-03-05

不随便评价他人,是修养;不活在别人的评价里,是修行

2019-05-27 16:56 来源: 佚名

原标题:不随便评价他人,是修养;不活在别人的评价里,是修行

文/民生周刊

成熟不是年纪的增长,而是心态的日渐平和。

就像花园里的玫瑰,卸掉了防御,展露出最诱人的芬芳。

成熟是一种觉悟,是一种自我认同,不敢好与坏,都会张开怀抱拥抱世界。

不随便评价他人,是自知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如果一个人能够看清楚别人的优缺点,而且能省视自己秉性之长短,择善而从,才能算是有智慧的人。

在《三国演义》中,刘备,就是一位“知人”及能够“自知”的人。

为什么要“三顾茅庐”,聘请诸葛亮做军师?刘备知道自己没有排兵布阵之能,更不具备诸葛亮的“经天纬地”之才。他懂得“知人善任”、及“虚怀若谷”处世。

知人与自知是同一根藤上的鲜花两朵。知人不自知是狂妄,自知不知人是愚蠢。在离不开“人”的世界里,如何与人相处是最大的学问。

两次请教,诸葛亮两次不见,在刘备第三次要去隆中找诸葛亮的时候,关羽认为诸葛亮或许只是空有名声,却无实学的草包。

张飞评价诸葛亮就更有意思了,人家关羽至少觉得诸葛亮起码有些虚名,张飞直接认为诸葛亮是个再平凡不过的乡野匹夫,还扬言要用一条麻绳将人家绑了。

而诸葛亮是如何思考的?一来是考验刘备的品性,是否真心诚意地想请他出山。二来是考验刘备毅力,看他是否有君王之才,有没有打动他的魄力。三来是为了自抬身价,希望得到重用。

知人更要识人。识得对方的内在和品性,认清对方的本质,做出正确的判断,才是一个自知之人必备的智慧。

不妄自随意评价他人,是一种为人的清醒和自省。

了解别人才能更好地进步,看清别人才能更好地定位自己。

不随便评价他人,是教养

作家李尚龙讲过这样一件小事。一次,他在地铁里捧着一本莫言的《丰乳肥臀》,一个路人看了一眼书名,然后很鄙视地摇了摇头。

路人也许在想:这家伙竟然敢在公开场合看“黄书”。

还有一次,李尚龙在学校休息室里捧着一本《希望永远都在》。一个老师走了进来,看到了他,再看了一眼书名,用很嘲弄的口气说:“你也看鸡汤啊。”

那位老师不知道的是,《希望永远都在》是一本讲柬埔寨历史的书,只是名字像鸡汤而已。书里面的故事血淋淋的,让人思考着世界的变革和柬埔寨的过去。

生活中,有太多人喜欢站在自己的角度和立场去评判他人。在不了解事实的情况下,以己度人,妄加评论。

而一个人最大的“恶意”,就是把自己的理解强加于别人,把所有的结果用自己的逻辑来解释,并一直认为自己是正确的。

《庄子》有云:子非鱼,焉知鱼之乐?

不了解他人,就不要轻易下结论。深到骨子里的教养,就是从不随意评价他人。

不随便评价他人,是修养

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的开篇有这样一段话。

“每逢你想要批评任何人的时候,你就记住,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并不是个个都有过你拥有的那些优越条件。”

就像曾经流传过的一段话。

我们生活在不同的世界,你生活在一艘豪华的大船上,船上什么都有,有一辈子喝不完的美酒,还有许多跟你一样幸运登船的人。

而我抓着一块浮木努力漂啊漂,海浪一波一波拍过来,怎么躲也躲不掉,随时都有被淹死的危险,还要担惊受怕有没有鲨鱼经过。

你还问我:为什么不抽空看看海上美丽的风景?

这一生,太多人都是在负重前行。你永远都不会知道别人经历了什么,因此也不要妄自评价。

“我们是人类,却不是一类人。”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活法,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处境,每个人也有每个人的体面。

很多事情,即使看破也不说破,既明白对方心中所苦又能留以体面,是修养的一种高度。

“如果不了解对方的苦,那就闭嘴,因为你永远不知道别人经历过什么;如果你了解,那就更应该闭嘴。”

很多时候一句恶意的揣测和评价,对当事人来说很可能会造成无法磨灭的痛苦。从不随意评价他人,也是深到骨子里的修养。

不活在别人的评价里,是修行

看见优秀的人欣赏,看见落魄的人也不轻视。层次越高的人,越喜欢专注自身,而不是评价他人。

一位画家做过一个试验,他请人指出他一幅画的缺点,结果被贬低得一无是处。

次日,他又请人指出同一幅画的优点,结果被夸得十全十美。

他得出结论:永远有人欣赏你,也永远有人批评你。而自己要做的,就是安心做好自己的事。

人生最曼妙的风景,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专注自身,拥有的是更广阔的天空。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不随便评价他人,是自知。

“子非鱼,焉知鱼之乐?”不随便评价他人,是教养。

“我们是人类,却不是一类人”,不随便评价他人,是修养。

专注于自身的心中一片海,不活在别人的评价里,将是一种修行。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热门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