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取悦我们所必需的思想深度刚好就是我们自己的思想深度”。----爱尔维修
“此刻的我站在路的尽头,老迈的头颅无力承受月桂花环”。这是德国哲学家阿瑟•叔本华近古稀之年时在自己的著作《附录和补遗》中的话。他本以为这本书会像之前的许多著作一样石沉大海。没想到,它让沉寂多年郁郁不得志的叔本华一举成名,荣誉接踵而来。
1,耐得住寂寞,守得住荣耀
叔本华是唯意志主义和现代悲观主义创始人,其哲学思想影响了千千万万人。例如以深刻和挑剔著称的尼采,就对叔本华的哲学推崇备至,曾写过《作为教育家的叔本华》;音乐大师瓦格纳将音乐名剧《尼伯龙根的指环》献给叔本华;弗洛伊德也深受其影响;托尔斯泰形容叔本华为“卓越的天才”;文学家卡夫卡说“叔本华是一个语言艺术家”。还有其他很多名人也都深受其影响。
但叔本华在生前大部分时间里,都籍籍无名不被认可,在去世前几年,哲学理念才为世人知晓。他25岁发表的认识论名篇《论充足理性原则的四重根》无人阅读;30岁写成的被后世惊为天作的《作为意欲和表象的世界》一本都没卖出去。
《作为意欲和表象的世界》构成了叔本华的哲学核心,内容涵盖大自然物理现象和人的精神现象,讨论了认识论、哲学、美学和伦理学等方面。德国作家托马斯夸赞“整本著作犹如一部交响乐作品”。
可以说,叔本华在30岁时就形成了自己完全成熟的哲学体系与思想,后来的理论都是在此基础上的补充阐述。
但这本著作首版只发行了500本,还全部堆放在仓库无人问津。
叔本华在62岁时把扩充了内容的著作修订成《附录和补遗》,没有出版商愿意出版。后来他的好友兼崇拜者说服出版社,首印750本,叔本华获赠书10本,没有稿费。三年后,英国评论家约翰•奥森弗德读完后惊人天书,对之大加赞赏,并在权威杂志上发表了评论文章。
叔本华墙内开花墙外香,由此一举成名。
叔本华在长达六十年的时间不被认可,但他从来没有怀疑过自己的理念与天赋。他从默默无闻到登上名誉高峰只是一夜之间的事。如同他所说“真理可以耐心等待,因为真理是永存的”。
《人生的智慧》摘取自《附录和补遗》,在这本书中涉及到幸福、孤独、名声、荣誉等话题。主要讨论了如何才能尽可能愉快地度过一生,可以说是哲学上的幸福论。
2, 幸福不是快乐很多,而是痛苦很少
对幸福这个话题,各人有不同理解:有人认为握有权势就是幸福、有人认为拥有财富是幸福、有人认为有人疼爱是幸福、也有人认为平安即幸福。总之,各人有自己的标准。
叔本华理论认为:并没有绝对的幸福,幸福只是相对而言。因为“所有人的快乐,其本质都是否定的,而痛苦的本质却是肯定的”。
我们用人体来做比喻,身体的一小处疼痛,都会进入头脑意识,人的注意力就会被抓住,人整体的舒适感会因为这点不舒服而大打折扣。
同样,日常生活中,即使大部分事情都按照你的意愿发展,仅有一小部分背道而驰,那么你的感觉就不会那么舒畅。
身体的不舒服不可避免,世间事也并不总如人所愿。从这一点来说,幸福也并不绝对,只是相对而言。
如果一定要衡量是否幸福,并不是向人们询问令他开心的事,而是了解烦恼的事。他操心的事越微不足道,说明生活得越幸福。因为如果有更不幸的事,小事就不会对人造成困扰。即痛苦越小越少,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就越幸福。
如叔本华所述,“痛苦的程度是衡量一个人生活是否幸福的标准,如果能够达到一种没有痛苦,也没有无聊的状态,那就确实得到了尘世间的幸福,其他一切都是虚幻不安的。”
基于这点,叔本华认为“一个人所能得到的最好运数就是生活了一辈子,但又没有承受过什么巨大的精神上或者肉体上的痛苦,而不是曾经享受过强烈无比的欢娱”。
从以上来看,获得幸福有效做法就是降低痛苦,诚如亚里士多德的理论,“理性的人寻求的不是快乐,而只是没有痛苦。”
那么如何做?
对于肉体上的痛苦,一般是由病痛带来,需要通过医治减轻。而精神上的痛苦是一种感觉,“我们感觉到欢乐还是痛苦,归根到底取决于我们意识的内涵。”人的思想意识所能达到的程度,决定了你对事物的感知级别。
叔本华认为,思想平庸的人会时不时陷入无聊状态,而无聊又是导致痛苦的直接根源。
为了驱赶无聊,人们借助于娱乐、社交等方式,试图得到快乐。但是带来的只是暂时的愉悦,很快又会陷入到无趣中。所谓狂欢之后的失落。
解决方法就是不要向生活提出太多要求,要求越多幸福所依托的范围越大,遭遇变故的机会变大,建立的根基也容易倒塌。而要尽可能地保持简单甚至单调的生活关系,即将范围缩小,要求越少越容易满足,越有助于增进幸福感。
此外,叔本华还提出:精神上的富足最能带给人幸福感,是一个人能否幸福的关键。
3,精神富足是幸福的关键
叔本华认为,决定凡人命运的主要在于以下三个方面:人自身所拥有的东西,如思想、智力、健康等;人所拥有的身外之物,如财富、权势等;人向他人所展示的样子,即他人是如此看待自己的,如名誉、名声等。
前一项是人所拥有的主体,后两项属于客体。主体属于精神财富,客体相当于物质财富。
客体是别人可以给予的,也即意味着可以被拿走。如果拥有它能让人幸福,那失去它肯定也会让人痛苦。幸福就不能算是永恒不变。
主体是自身拥有的东西,也决定了一个人是否会真正拥有幸福。因为人们感觉快乐还是痛苦首先是你的思维和意识的产物。一个人的精神世界是贫瘠肤浅还是富足深刻完全在于他理解事物的禀赋。
对于同样的事物,头脑庸俗的人可能认为是乏味的,而思想丰富的人却认为带着意味深长的韵味。总之,世界是什么样子取决于人的理解和看法。
“我们幸福的原因存在于我们的自身之内,而不是自身之外”。
即精神能力的范围决定了人们领悟高级快乐的能力。精神能力有限的人只能享受感官的乐趣,如低级的社交、庸俗的消费、无营养的娱乐八卦等;精神能力无限的人享受卓越的思想带来的乐趣。
那么精神能力的优异取决于哪些方面呢?主要在于修养。如高贵的品格、超群的智力、良好的性情、渊博的学识等。这是一个人价值与个性的体现,是属于人的美好素质。它们让一个人具有超出常人的神经力量与感觉体验,更容易身处愉悦氛围中。
在叔本华看来,具备这类良好素质的人是另一种意义上的贵族。
“世界上有三种贵族,基于出生和地位的贵族;基于金钱和财富的贵族;基于精神思想方面的贵族。最后一类真正至为高贵,只要给予这类人时间,他们的尊贵就会得到人们认可。”
叔本华同时也阐述了这类人会存在的问题:超常的感觉能力也会引起情绪失控、不定期的忧郁。亚里士多德也有类似理论,“所有杰出、优越的人都是忧郁的”。
这也是一般在艺术方面表现杰出的人,如诗人、画家、哲学家,都有几份抑郁的原因。甚至有种说法是大部分的诗人都是疯子。
因为他们的精神能力优于常人,超常的神经活动让他们得到更多乐趣。相对应地,也注定比别人承受更多,对痛苦的感受力被加强。
如同圣经旧约中所说,“愚人的生活比死亡还要糟糕。越有智慧,就越烦恼。”
即这类人容易得到幸福也难免忧郁。也证实了幸福只是相对而已。
这类人优越的禀赋,激烈的气质决定了他鲜明的个性。最明显的表现就是疏远他人、喜欢独处。
4, 独处是精神上的避难所
大文豪伏尔泰曾经说过“在这世上,不值得我们与之交谈的人比比皆是”。为了避免无谓的交谈,就要远离人群而选择独处。
虽然从心理学上来说,人有融入群体的需求,但这种融入也只能是一定程度上的与他人达成和谐。在满足了某类情感需求后,人还应该给自己留下独处的空间和时间。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独处,只有那些具备深厚内涵,精神力量强大且丰富的人才能安于独处,享受孤独。
这类人智力突出,感觉敏锐,具备强烈的情感及激情,对精神及身体上的痛苦与舒适极度敏感。
为了避免痛苦,他们会无意识远离一切令自己不舒服的人和事。
久而久之,他们养成了喜欢独处的性格,沉浸于自己的精神世界自得其乐。他利用独处的时间充实自己,不断学习吸收新知识。
他内在拥有的学识越丰富,对身外之物的需求就越少。
“一个人自身拥有越多,那么,别人能够给予他的也就越少”。
而丰富的头脑也更促进他选择独处,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对于他们来说,被抛入喧嚣的人群中是令人不安的、无法忍受的。他们不喜欢、也不擅于与人交往。他们卓越的思想在嘈杂的环境中无用武之地。
但是独处的时候,他们深邃的思维、新奇的想法、古怪的创意层出不穷,灵感的源泉奔涌不息。他们积极探索内外部世界的神秘,并沉溺其中。
而思想平庸的人独处时很难从内在得到精神愉悦,于是他们把自己抛入人群,用繁华和热闹来麻木空洞的头脑。但当他回归个体时,会重新陷入到空虚状态。
追求感官的快感和享受的结果是:越是追求,越是幻灭。
“这种自身充足的感觉使具有内在丰富价值的人,不愿为了与他人的交往而做出必须的、显而易见的牺牲,他们更不可能会主动寻求这些交往而否定自我。平庸的人却恰恰相反,他们喜好与人交往,迁就别人。这是因为他们忍受别人要比忍受他们自己更加容易。”
精神世界丰富的人不喜欢社交生活,还有另一个原因:在人群中,个体要戴上面具,掩饰个性,收敛锋芒,去迁就和容忍他人。对于拥有独立意志,聪慧独特的大脑的人来说,他们不屑于做出这种改变。
他的个性是区别于他人的标志,是天赋的一部分。如果把这点磨灭,那么他也泯然于众人,丧失了自我。
所以,他们逃避无意义的社交,因为大规模的聚会最终只会沦为乌合。只有处于同一水准的人,组成的小范围的聚会才会取得高于这几个人思想级别层次的效果,聚会才有深度的交谈及见解。
而那些热衷于社交的人一般都是因为内心的空虚、单调的个性让他无所事事。“愚蠢的人饱受其愚蠢所带来的疲累之苦”。
“总体上来说,一个人对与人交往的热衷程度,与他智力的平庸及思想的贫乏成正比,与精神思想的价值成反比。如果说一个人不喜好与人交往,几乎等于说‘他是一个具有伟大素质的人’。”
总之,喜欢独处的人具有非凡的思想深度,像一座巨大的宝藏,有源源不断的能量充实自身。他曲高和寡适合于独自演奏,哪怕合奏时也要做主音,就像乐队中的钢琴一样。
而哲学家叔本华的一生,也是他思想的写照。他不喜排场与热闹,与同时代的其他哲学家交往泛泛,不介意别人的评价,坚守自己的哲学思想与理念不动摇。他终身未婚,没有子女,过着半隐居的生活,有一只卷毛狗与之相伴。而最终,当很多风靡一时的思想归于沉寂,叔本华的哲学却越来越被推崇与认可,在岁月的洗礼下如明珠般璀璨。
《玩偶姐姐.HongkongDoll.会员短篇集.假日瑜伽》...
浏览:739 时间:2024-02-13《原神》画外旅照青植之篇第七天怎么过?画外旅照第七天玩法介绍...
浏览:436 时间:2024-01-08看完余华《第七天》,我顿悟为什么活着,比死亡更需要勇气...
浏览:69 时间:2024-03-27一夜“升温”,猪价上涨“节节高”!1个坏消息!附:11月2日...
浏览:3 时间:2024-11-232013年12月第4周生猪监测:生猪供应充足 猪价小幅回调...
浏览:6 时间:2024-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