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励志语录 文学杂读 农贸分析

宝石老舅:在月亮和六便士之间,我们还有什么选择?

2024-10-08

月亮很远,但我相信,我们都是那个勇敢追月亮的人。”这句话一出口,台下气氛立刻沸腾了:大家知道,《若月亮没来》要开唱了。这首原本就传唱度颇高的“治愈系”歌曲,在综艺节目《天赐的声音》中被宝石Gem 加入 rap 唱段,成为异乡人的“电子月饼”。尤其是那句“月亮月亮啊你不懂,六便士到底多重”,戳中了很多人的心。


《月亮和六便士》是英国作家毛姆的经典小说,讲述了一个证券经纪人毅然放弃伦敦的优渥美满生活,去偏僻原始的南太平洋海岛上追求艺术梦想的故事。“我们都在低头捡六便士,却忘了抬头看看天上的月亮”,是作者对资本主义社会重利益、轻理想的声讨。宝石Gem 记得,中学时代的自己曾被这句话深深激励,决心做一个“追月亮的人”,绝不为六便士弯腰。


但人到中年的他对此有了不同的感受。他经历过一心追逐月亮、不屑于捡六便士的青葱岁月,也曾为了生活向六便士低头;曾经迷失在一夜成名的浮华中,也终于拨开云雾,找回了内心的平静与平衡。他仍然珍惜月亮的光辉,但也明白了六便士的重量,更能体会当下年轻人在“卷死”与“躺平”之间的挣扎



2021年的一份研究显示,中国有9200万独居人口,是加拿大总人口的2.5倍。这当中,很多都是在异乡独自打拼的年轻人。


曾经,“北漂”“沪漂”“深漂”是逐梦的象征,是“诗和远方”的出发点。如今,大城市高昂的房价和房租、单身焦虑、育儿成本却成了扼杀梦想的大手,疫情后的裁员浪潮、学历贬值、“毕业即失业”都可能成为压倒年轻人的最后一根稻草。


合租的出租屋有几平米,她的生日有谁铭记;不敢轻易地奢望爱情,也不能轻易地自我感动;未来总是遥不可期,生活的压力更喘不上气……”宝石Gem 的歌词,生动地唱出了异乡人的迷茫和苦闷。



“回家”成了一部分人的选择。2022年某社交软件的调查显示,在一线、新一线城市打拼的异乡青年中,超过八成曾考虑过回老家。另一社交软件发布的《2024年小镇青年事业生活洞察报告》,则从17527份问卷中得出“大城市有前途,小县城更幸福”的结论。


不回家的理由有很多:大城市的薪资水平高、发展前景好,基础设施、文化娱乐活动更丰富……然而,回家的诱惑也很大:离父母亲朋近,生活成本低,生活悠闲……


是留在大城市“内卷”,还是回老家“躺平”?“追月”的代价,是否是成为“六便士”的奴隶?“月亮”真的会来吗?时值中秋,《三联生活周刊》邀请宝石Gem ,想和跌跌撞撞却不能喊痛的你,重新探讨月亮的意义





PART 1 

“一个在外打工的小女孩轻轻地碎了” 


宝石Gem 原名董宝石,出生于1986年。那一年,崔健凭一首《一无所有》点燃了北京工人体育馆的空气,也开启了中国摇滚的黄金年代。


在音乐理想的感召下,董宝石高中就与同学成立了说唱组合,他们后来创立的音乐厂牌“吾人文化”是东北最知名的hip hop团体之一。那是他最恣意的“逐月”年华,就像《野狼 disco》中唱的那样,“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爱的时代;大背头,BB机,舞池里的007,东北初代霹雳弟。”



转折发生在2014年。这一年董宝石28岁,即将而立,也在事实上成为了一个真正的成年人:结了婚,当了爸爸,开始感受到生活的压力;与此同时,随着网络和智能设备的发展,人们开始在线上听音乐、看视频,实体演出市场萎缩,厂牌每场演出只有一百来位观众,生计都难以维持。


为了照顾产后身体不适的妻子,也为了谋求新的发展,他离开长春,搬到了妻子的老家成都,成了一名“蓉漂”。


当时,川渝已经成为中国说唱的大本营,本以为能开辟事业新天地的他却无法融入本地的圈子,四处碰壁。最困顿的时候,他和妻子儿子一起挤在岳父岳母家,手头仅有的生孩子收的几万块份子钱被朋友借了不还,手机坏了都买不起新的,只好和妻子共用一部。


昔日睥睨一切的 Rapper,开始了为六便士弯腰的生活。那几年,董宝石当过商场销售经理,卖过水龙头,做过手机批发,期间遇上公司倒闭、老板跑路、社保断缴,又去给别人当司机。老板谈生意的时候,他就在旁边等着,觉得自己像《等待戈多》里的流浪汉,“不知道在等什么,也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



董宝石永远不会忘记那种感觉,“特别挫败,特别无助,有时候真的很想回东北,回到亲人、伙伴身边。”更讽刺的是,他甚至掏不出回东北的火车票钱,“想回都回不去”,只能给家里打电话,听听父母的声音聊以慰藉。父母问他过得怎么样,他欲言又止,万般心酸汇成两个字:“挺好。”


这也是大多数异乡人的处境。某社交平台发布的《2019都市异乡青年调查报告》显示,六成以上的受访青年每年陪伴父母的时间少于10天,很多人发朋友圈会屏蔽家人,尤其是情绪低落、工作不顺、身体病痛的内容。2022年《中国青年报》发起的一项调查显示,超过半数的青年在异乡感到孤独,会因为想家而给父母打电话,但74.0%的受访青年都对家人“报喜不报忧”


这种孤独和思乡被董宝石写进了《若月亮没来》:“望着高楼林立的CBD,哪里是她的栖息地;懵懵懂懂地向前走,跌跌撞撞却不能喊痛;那辆通往故乡的大巴车,又出现在她的梦。”有听众评论:“说出了每一个在外漂泊奋斗人的心酸。”“此刻,一个在外打工的小女孩轻轻地碎了。”




PART 2 

“你可以一次次把我摁下去,

但我还会一次次支棱起来”


然而,哪怕在最苦闷的日子里,董宝石也没有放弃音乐。他厚着脸皮给成都的Rapper们发微博私信,求借他们的排练场地录歌。曾经一起玩音乐的哥们儿有了小名气,邀请他聚会,他就趁机去“蹭”人家的录音设备。创作更是从未停止,《你1的老舅》和《野狼 disco》就是这期间的作品。


“‘老舅’就是我最后残存的理想主义的象征,”董宝石说,“他就像东北很多混得不好的舅舅,你可以说他是生活的失败者、loser,但他又一直在扑腾、在折腾。他是弱的,但他是可爱的、生动的,是反英雄主义的——你可以一次次把我摁下去,但我还会一次次支棱起来。”



正是这股折腾不息的支棱劲儿,让他在机会来临的时候惊险接住。2018年, 他报名了《中国新说唱》,未能通过海选;2019年再次参加,仍未能进入决赛,却凭着《野狼 disco》一夜爆红,“老舅”宝石Gem 在音乐圈和大众视野中拥有了姓名。“月亮”以这种意想不到的方式,出现在他的面前。



PART 3 

“先给自己一些小小的、摸得着的月亮,

才能有底气去追寻更大的月亮”


但此时的董宝石已经不是曾经那个心无挂碍、骄傲潇洒的他了。经历了生活的捶打,他不再对拥有的一切感到坦然和安全。别人眼中正是最风光的时候,他却战战兢兢,成了年轻时的自己最不屑的那种人:在焦虑的驱使下疯狂工作,担心一夜之间收获的名声也会在一夜之间消失,担心天上掉下来的“六便士”很快会被收回


这种惶恐也被写进了《若月亮没来》里:“枕头被她狠狠地揪着,她的泪正流着,不知今年过了明年是走还是留呢。”


忙昏头的时候,他甚至连续两年忘记了妻子的生日。第二年,妻子终于忍不住提醒他。当时董宝石正在候场,准备上台演出,外面是观众席上呼喊他名字的声音,电话中是妻子的埋怨:连我的生日你都能忘啊。“她的语气很平静很温柔,但我一下子就特别自责,还不如她发火骂我几句呢。”


每每提及这件事,董宝石还是觉得很难过。但如今想来,那也是他第一次对过去的人生和想要的生活进行彻底的反思:天天喊着要让大家听到自己的音乐,现在实现了,却变得畏手畏脚,不敢做“自己的”音乐了;天天想着要挣钱让家人过上好日子,却本末倒置,连最基本的关心和温暖都忘了,“我到底在干嘛?”



经历了自责、自我怀疑和沮丧之后,董宝石决定改变。放下了“要一直红”的执念,他发现,自己其实一直在取得“小小的成功”,比如从跟父母挤在一起,到一家三口住进自己装修的小房子;比如小车换成大车;比如逢年过节给父母发红包,看到他们脸上的笑容;比如再也没有忘记妻子的生日,全家一起去个小餐馆,切个蛋糕点个蜡烛……


遇到《若月亮没来》的时候,他心中已经有了答案:如果月亮没有来,那是因为自己把“月亮”想得太大、挂得太高了。“我也年轻过,我知道那种欲望很大、能力却不足的痛苦。但你不要着急,先给自己一些小小的、摸得着的月亮,才能有底气去追寻更大的月亮。


出道第五年之际,董宝石终于要开办自己的首次全国巡演,第一场就定在中秋节晚上,地点选在家乡长春。终于抵达这轮“更大的月亮”时,他说,没有一枚六便士是白捡的,没有一种辛苦是白费的




PART 4 

“祝每一个追月亮的人好运、健康、real,晚点投降”


找回了内心宁静的董宝石意识到,过去这些年,他只顾着“抬头追月亮”和“低头捡六便士”,却忘了回头看看自己、关照一下自己。摘掉“宝石老舅”“Rapper”“艺人”的标签,“我”是谁?破除外界定义的“成功”和“失败”,我真正想要、需要的是什么?


他发现,使他快乐的不是一首歌“爆火”,而是自己的创作得到了很多人的共鸣;不是虚幻的名利,而是让身边的人过上更好的生活;甚至不是“一帆风顺”,而是在跌跌撞撞、有起有伏的生活中,“从家庭和朋友的温暖中找到前进的力量”。



相比“一夜爆红”的时刻,他更念念不忘的是在成都最穷困的时候,妻子贷款给他买最新款的耳机;圈内朋友发达后没有忘记他,把自己用过的设备送给他录歌。


把生孩子的份子钱借走不还、让他“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那个朋友,在大学时常常给室友们买香蕉吃,给大家补充维生素,董宝石也一直记着那个香蕉的好,“如果再来一次,我可能还是没法不帮他。”


生活不如意的时候,想想一些曾经把自己托住的小事,就会离‘月亮’更近。



不过他发现,现在的年轻人比他当年更会寻找“把自己托住的小事”。社交网络上,“工位养绿植”“下班撸猫”“周末露营”“公园20分钟法则”,这些触手可及的放松和快乐,都是当代年轻人宠爱自己的方式。


也有人选择下班去健身房撸铁,在通勤地铁上背单词,加入业余合唱团,甚至上青年夜校学习手冲咖啡、插花、吉他、家庭收纳……从喜欢的事情中获得成就感和正反馈,囤积幸福感


“20元复刻网红美食”“300元爆改出租屋”,更是年轻人在“内卷”和“躺平”之间构筑的缓冲地带,用“六便士”搭建的通往“月亮”的桥梁



不管你是低头捡六便士也好,还是抬头看月亮也好,行动是最重要的。只有自己打开门踏出那一步,你才能感受到世界的美好,感受到自己的力量。”董宝石说,“祝每个追月亮的人好运、健康、real,晚点投降。”






还在“追月亮的你”,最近过得怎么样?



出品人|李伟

监制|刘刚 宋彦

总策划|李塨炼 石书蕴

艺人统筹|邢宇 张鼎堃

作者|三禾


董宝石经纪团队

经纪人|贾子毓

宣传|于洋 计浩男

助理|褚一澎


导演|刘铠瑄 

制片|张青云

摄影|赵峰浩

美术|尹一安

剪辑|张辰



*文章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

热门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