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上关于孤独的话题,有80多万人的关注。
孤独,几乎是现代人的通病,微信联系人成百上千,看似左右逢源的你想找人说两句真心话的时候,能翻出5个及以上的人,一定不会懂孤独的感觉。
人是群居动物,不知从几何起,我们却活成了一座孤岛。
其实,大多数人的孤独,都切中了心理学家反复提起的、最普遍的一种特征:缺乏关系亲密的人,缺乏满意的社交关系。
这也是,为什么有些人独自一个人,却不会感到孤独,因为他们的内心中可能有一位或几位连接感特别强的家人或朋友。
相反,有些人即使处在人群中,也会感到特别孤独,这便可能源于没有与其紧密连接的人。
季羡林说:“孤独才是生命之常态!在人生的道路上,每个人都是孤独的旅客。”
对于孤独有深刻认知的季羡林,就是一个终其一生无法摆脱的孤独人。
季羡林先生的一生并不顺遂,他幼年便同母亲分离,寄人篱下,青年包办婚姻,与爱人无共同语言,一生渴望被爱而不得。又加之,时局动荡,他有足够的理由仇恨生活,但是他并没有。
季羡林先生说:“人间毕竟是温暖的,生活毕竟是美丽的。”
季羡林的一生满怀悲悯,无论是对人、对动物,还是对花木,哪怕对待无端的孤独寂寞都注入了无限的深情,他用每一根敏感的神经来爱着这个杂芜的世界。
《孤独到深处》书中精选季羡林散文中35篇文章,讲述关于成长、苦难、生活、自然、旅行、孤独。
书中记录了季羡林先生的人生经历,从踽踽独行自小离家学习的《我的童年》,到体悟世态苦难万相的《夜来香开花的时候》《母与子》;从日常当下的一花一物《幽径悲剧》,到行者无疆的事物《大觉寺》《在敦煌》,字字无不展现着季羡林先生的真挚朴实。
全书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是“告别慈母,踽踽而行”、“人间百态,皆是滋味”、“花开如火,也如寂寞”、“见识天地,行者无疆”、“心装万物,自在独行”。
这些文章平实却带着通透人生态度,富含哲理性的生活小趣味,处处显示着季羡林先生的天真和淡然。
他精通12国语言,通晓14门学科,文学研究著作等,有着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称号。
虽说荣誉加身,但他是孤独寂寞的。
1、求学之路,孤独一人
他出生于山东省清平县,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因家里太穷,无法上学,但因他是家族中的唯一男丁,6岁被过继给了济南的叔父。
后来上学,高中因成绩优异,同时被国家一流高校清华、北大录取,而他选择了清华,主修德文。后来他被派到了德国留学。
奈何在留学途中,便遭逢二战,归乡之路被战乱阻断,而这一待,就待了11年。后来的季羡林,回忆起那段时间孤独的自己,他形容道:无家无国,无可依傍。
如今的我们,无法设身处地的去理解,当时的他是如何的寂寥,惆怅。
去国怀乡的苦闷最是难熬,相信许多年轻就出远门的人都深有体会。
他从小接受国学教育,长大后又深根于西方文化,丰富的经历,让他成了一个博通古今,融汇中医学问的大家。
尤其是季羡林研究的梵文、吐火罗文等专业,能懂的只是极少数人。
如何评价季先生的研究?北大东方学研究院教授、季先生的学生王邦维选择了一个谨慎而克制的评价——中国少有的一个能在国际上获得学术名声的人。
求学道路的艰难和学术研究的辛苦,这其中的孤独,是我们难以想象的,好在季羡林拥有处理孤独的能力。
人生的本质,就是孤独,适应不了孤独,你就无法活好这一生,更不可能活出自己。
总有一段路,要靠自己走;总有一些问题,要靠自己去面对;总有一些伤痛,要靠自己去治愈;总有一些人,要靠自己去放下……
难熬的日子,我们必须学会靠自己,自我安慰,自我激励,让自己拥有更多的勇气和信心,去面对孤独,去迎接挑战。
孤独不是必须要承受的结果,而是一种忠于自我的选择。
2、早年离家,母爱缺乏
由于缺乏母爱的袒护,年幼的季羡林性格逐渐内向,“我不过是寄人篱下的一只丑小鸭,连叔父也认为我没有多大出息,最多不过是一个邮务生的材料”。
他的亲生父母,在他读大学那年就相继去世了。
后来,他在书中,写道:“夜里梦见母亲,我哭着醒来。醒来再想捉住这梦的时候,梦却早不知道飞到什么地方去了。”
有一次他回家听对面的宁婶子告诉他说:“你娘经常说:‘早知道送出去不回来,我无论如何也不会放他走的!’”
简短的一句话里面,包含了多少辛酸、多少悲伤!他不忍想象母亲临终时思念爱子的情况;一想到,他就会心肝俱裂,眼泪盈眶。
季羡林的文字以真情为胜,尤其是那些思念母亲的文字,更具有催人泪下的感染力。
对母亲的极度思念,源于季羡林残缺的童年,他后来在精神上一辈子也没有过真正意义上的“家”。
季羡林的传记作者、同时作为助手的张光璘教授曾说过,季先生在情感上是个孤独的人,早年失去母爱,包办婚姻失去了爱情。
3、婚姻包办,情感交流孤独
在叔父的操持下,18岁的季羡林,娶了22岁的彭德华,一个只有小学文化水平的女孩。
这个结发妻子,跟学养深厚的季羡林在一块,是说不上话的。
张小娴在《有爱情就有孤单》中写道:“一个人的孤单。并不可怕。最可怕的,是有了伴侣之后那份孤单。伴侣糟糕,你却不能离开他,那是最孤单的。”
无爱的婚姻就像是一个人寂寞的修行,感受不到婚姻的温暖。
但婚姻的失败,不是人生的失败,婚姻的破碎亦不是人生的破碎。面对一段孤独的婚姻,不管你如何选择,或离婚,或坚持,都要拥有面对孤独寂寞的能力。
孤独是生命的本相。
回顾童年,季羡林似乎从未真正意义上获得过家庭的生活,从临清县的家,到叔父家,到与彭德华的家,自己似乎总是以游离在外的身份匆匆走过,遑论被爱。
季羡林的一生,虽不是一帆风顺,但面对孤独,他知道孤独是生命的本相,能用发自内心的平和去看待,能够在经历了磨难与挫折后,依旧保持着豁达的胸襟。
4、在人生的道路上,每个人都是孤独的旅客
《百年孤独》的作者写下:“孤独原本是人生常态,生命中曾有过的所有绚烂,都将用寂寞偿还。”
人生就是一场修行,我们注定都是孤独的行者,我们只有在孤独中修行,将心修好,我们才能适应孤独,在孤独中活出自己,享受更好的人生。
人生的本质,就是孤独,如果你害怕孤独,你就会感到更孤独,慢慢地,你会走向崩溃的边缘,后果不堪设想。
面对孤独的人生,我们必须勇敢且坚强,要想方设法战胜孤独,在孤独中享受,在孤独中重生,在孤独中沉淀自己,活出自己,活出美好。
研读孤独,终得自在。
《玩偶姐姐.HongkongDoll.会员短篇集.假日瑜伽》...
浏览:733 时间:2024-02-13《原神》画外旅照青植之篇第七天怎么过?画外旅照第七天玩法介绍...
浏览:432 时间:2024-01-08《生死疲劳》中提到的《苦胆记》真的是虚构的吗?【莫言吧】...
浏览:5 时间:2024-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