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二高级中学
《平凡的世界》三卷本,一百多万字,导读是要下一番功夫的。《平凡的世界》是我喜欢的长篇小说之一,然而,作为读者的阅读和作为教者的阅读完全是两回事。
暑假近二十天的时间里,细细地读了一遍。把感动和感性放下,追寻其中的理性和价值。之后是浏览知网上的评论,再之后买了几本关于路遥的评论,沉淀了一下,最后才开始着手这节课的教学设计。
把书读厚,远比把小说读薄容易得多。读厚,量上叠加的成份大;读薄,则需要识见,需要穿透,需要胆识,这的确是一个智慧的问题。
一
整本书导读的关健点是“整”字。如何一问开“卷”,关联出整本书,牵出整个文脉、整个故事,打通整个情节,了然整个风格?
这些四两拨千斤的问题、活动或是教学环节,我自然是没有找到。于是,一点一点地潜入吧。“绕远”“跑题”“走岔路”,那是日本老师乔本先生的法宝,我未能抵达这样的高度。只好老老实实地在小说三要素最中心的要素“人物”上下功夫。
第一个问题设计为:《平凡的世界》的主人公是孙少安还是孙少平?
这是一个“言在此而意在彼”的提问。主人公是谁?学生在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需要思考的是一个“整”的全局。关乎主旨、结构、人物形象,情节的始末,甚至修辞。
这一问是无问之问,统领全文,学生的回答也深得其妙(节选):
生:我认为孙少平是主人公。首先,从数据上看,孙少平出现的次数更多。然后,从内容上,孙少平是在精神层面上,他是为了追求自己的理想来到煤矿。但是,孙少安则更多的是在物质层面上。他开了砖厂,有了自己认为的美满的生活。我认为这本书还是建立在理想主义之上。
生:我认为孙少平是主人公。因为孙少平在第一部当中,他的性格是经历了一个变化的,他的价值观也是经历着成长的。孙少安则看不出这些变化,他只是一个平凡的为生活而奋斗的人。
生:我还是觉得孙少安才是主人公。孙少平的精神层面确实很高。但就是因为他的精神层面太过于高了,我才觉得他这个人是非常理想化的。在现实中很难有这样的人。不管贫困也好,被歧视也好,被红梅抛弃也好,他都不会去歧视对方。而孙少安,我觉得他才真正地更像是那个时代的农民,虽然经历过波折,但最后靠自己的努力发家致富。所以我觉得孙少安是一个更立体的角色,而孙少平可能是一个趋于平面的角色。孙少安才应该更符合“平凡的”这一标准的主人公。(学生自信地回答)
生:孙少安和孙少平比,我觉得孙少安的人生更具波折。因为孙少平是在哥哥孙少安和父亲的供养下读完了高中。然后才发现自己对精神世界的追求,才去追求自己的理想。但孙少安的成绩也是很好的,只是迫于家庭压力,不得已辍学回去务工,然后供养自己的弟弟妹妹读书。后面的孙少安也是一直在追求自己的理想,只是生活上比较波折。他开了砖厂,然后挣钱,但最后砖厂倒闭了。生活好不容易平稳的时候,一直陪伴自己的妻子秀莲却死了。从另外的层面来说,孙少安追求的不仅是物质,他后来为双水村办了学校,这也可以体现出他精神的一个升华。所以我觉得孙少安才是主角。(学生自信而激情地回答)
生:(学生思考着回答)我的想法跟刚才那位同学有一点相似,我也认为孙少安才是真正的主人公。因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这部小说有两条主线,一条围绕孙少平,一条围绕孙少安。孙少安是作为在那样一个平凡的世界中,一个非常平凡且符合当时社会景况的角色。然后孙少平可以理解为,是在那样的情况下作者对理想中的自己的一个塑造。
学生的思考是多维、多元的,聚焦书的整体性,建立了关联,形成新的感受和认识。学生思维的发展体现出的力量,诗意而又浪漫。
这一环节的设计充满了弹性,有留白,有空间,学生的思维因此得到发展。
二
整本书的教学设计体现的是文本、学生、教师三者的互动,互相解读与审美的创造。《平凡的世界》整本书导读的第二个教学环节是梳理小说常见的几种主要结构,引导学生试画出《平凡的世界》的结构。
我先是逐一列举了《水浒传》的环状结构,《安娜·卡列尼娜》的双线结构,《我的名字叫红》的多视角结构,博尔赫斯小说的迷宫般的结构。并让学生在黑板上画出自己所理解的《平凡的世界》的结构图。
生:小说是围绕他们两个人来展开的,而他们两个人之间也是互相有交叉的,也有各自的生活。焦点就是他们所交叉的部分,旁边那些延伸出去的部分就是他们各自的内心生活、经历以及不同的思想。
生:其实,我画出来的结构图和刚才那个同学是一样的,我加了一个时代背景。因为这部长篇小说时间跨度很大,当时的社会在不断地变革着,一些社会事件对主人公的影响是很大的。
生:孙少平和孙少安有各自的故事线。他们又生活在一起,他们的故事交织在一起。理想和现实的碰撞,他们又有自己不同的人生,他们平凡而又不平凡。
生:孙少平、孙少安两条线其实是各自分离的。因为孙少平追求爱情是以精神为基础的,而孙少安更多的是物质上的。他们最初的起点都是一样的,都是农民。他们最终的结局也都是平凡的。
生:这部小说主要是由孙少平、孙少安两条主线来发展的。围绕着孙少平和孙少安,还有田润叶、田晓霞、贺秀莲这些人。
生:孙少平、孙少安这两位主人公的人物故事、人物形象和特点互有交叉,又各有其特点;人物是鲜活而不断丰富的。
生:其实我还没有画完,我本来想的是以孙少平和孙少安为主线,还有其他一些人的故事。比如说田润叶和田晓霞的故事,像这样交织在一起。
生:作者通过对孙少平、孙少安两位主人公故事的补全,更加具体地来体现他们的性格与精神。从而达成塑造少平、少安这两个身处同一个时代却代表着不同形象的人的目的。
生:这条横线代表的就是“平凡的世界”这一主线,三个叉是我总结出的三个矛盾点,比如说他们在爱情上的矛盾点,然后还有对于土地的那种情结。孙少安是传统的又富于创新的,热爱土地,又不愿意离乡的农民。孙少平则是一个离乡的追梦人。这也是他们思想上的矛盾点,所以用叉来表示。
课堂上,学生对自己的结构图进行解说阐释,经过教者的点拨升华并深化。学生在多边互动中走向对文本的深入而又个性的解读。
三
设计一个教学活动,在“建构—解构—再建构—再解构”中搭建一个阅读平台,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真正的阅读者。
阅读永远是从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第三个教学环节设计为:寻找《平凡的世界》中最动人的细节,理清人物关系,用追问的细节串起人物。如:
少平的初恋是一个叫什么名字的女孩?
能不能简单地说说田晓霞留给你最强烈的印象是什么?
少平最忠诚的朋友是谁?
少平的二爸是谁?这个人物最精神的着装细节是什么?
图丨《平凡的世界》人物关系图
学生谈自己认为最动人、最精彩的细节(节选):
生:我印象最深的,也是最感动的一个情节,是最后孙少安和田润叶两个人坐在田埂上时听见《信天游》,那句“哥哥,你慢点走”。这首《信天游》在后面反复三次被提,佐证了田润叶和孙少安的感情经历,就是爱而不得的悲凉。(学生有感情地回答)
生:他扭头瞧了瞧:雨雪迷蒙的大坝里空无一人。他很快蹲下来,慌得如同偷窃一般,用勺子把盆底上混合着雨水的剩菜汤往自己的碗里舀。铁勺刮盆底的嘶啦声像炸弹的爆炸声一样令人惊心。血涌上了他黄瘦的脸。一滴很大的檐水落在盆底,溅了他一脸菜汤。他闭住眼,紧接着,就见了两颗泪珠慢慢地从脸颊上滑落了下来。
生:时间过得既漫长又飞快,转眼间就到了夏天。这是黄土高原一年里再好不过的日子了。远远近近的山峦,纵横交错的沟壑和川道,绿色已经开始渐渐浓重起来。玉米、高粱、谷子、向日葵……大部分的高秆作物都已经长了大半截。豆类作物在纷纷开花:雪白的黄豆花,金黄的蔓(wàn)豆花,粉红的菜豆花……在绿叶丛中开得耀眼夺目。
四
第四个教学环节:为《平凡的世界》写颁奖词。语文教学讲究情境,梁晓声的小说《人世间》近来获得了第十届茅盾文学奖,他的颁奖词是:“在《人世间》中,梁晓声讲述了一代人在伟大历史进程中的奋斗、成长和相濡以沫的温情,塑造了有情有义、坚韧担当、善良正直的中国人形象群体,具有时代的、生活的和心灵的史诗品质。他坚持和光大现实主义传统,重申理想主义价值,气象正大而情感深沉,显示了审美与历史的统一、艺术性与人民性的统一。”我以此为示例来引导学生写颁奖词。写颁奖词,能考察学生的高度概括能力,有助于训练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还可以侧面反映学生对整本书阅读理解的深度。
部分学生的颁奖词如下(节选):
平凡却不平庸,伟大而又深沉,你从大千世界而来,透过凡尘看人间百态,世间万物生于平凡,却又归于平凡。路遥在《平凡的世界》中展现苦与乐,痛与哀,在人性里诠释平凡的真谛。凡,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它为人类留下的巨大宝藏将熠熠生辉。(学生深情地叙述)
有这样一本书,它告诉我们,要不懈地追求生活,要理智清醒地面对生活,才不枉在世间活一场,这就是《平凡的世界》。路遥在这本书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二十世纪中后期人们为了追求理想、改变命运而奋斗的故事,这样一本书将《平凡的世界》这一大画面通过小人物展现出来,这是一个人的平凡,也是世间千万个人的平凡,这样的作品无论在当下还是后世,都影响深远。
梳理、分类、整合、概括,对语言反复地体会品味,是整本书阅读的基本策略。对路遥《平凡的世界》的导读是我的教学尝试与实践,还有很多的不足,比如对主题的挖掘,对人物形象的巧妙分析等等,仍需继续思考。
中文核心期刊的品质
全国语文人的家园
微信号
zhongyucan52279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玩偶姐姐.HongkongDoll.会员短篇集.假日瑜伽》...
浏览:732 时间:2024-02-13《原神》画外旅照青植之篇第七天怎么过?画外旅照第七天玩法介绍...
浏览:432 时间:2024-01-082024年肉制品行业发展趋势预测:行业乘风奔走,人民生活蒸蒸...
浏览:48 时间:2024-08-15市商务局:以供港澳活猪之“进”促“百千万工程”之“稳”...
浏览:20 时间:2024-11-16《生死疲劳》中提到的《苦胆记》真的是虚构的吗?【莫言吧】...
浏览:4 时间:2024-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