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励志语录 文学杂读 农贸分析

《月亮与六便士》中说透人性的6句话!

2024-07-15

《月亮与六便士》中说透人性的6句话!

2024-07-10 19:25

发布于:山西省

《月亮与六便士》是一部由威廉·萨默塞特·毛姆创作的长篇小说,也是毛姆的代表作之一。他以人间清醒的笔触道破了爱情、现实以及梦想的真实面目。

从世俗角度解读这本书就是:

男人为追求艺术,抛家舍业,大家都忙着挣六便士,他却选择去追逐月亮。

对此,毛姆在《月亮与六便士》一书中这样写道:

"在下认为:艺术家的个性是艺术中最令人感兴趣的部分,如果艺术家的个性独特,那就算是他身上有一千个缺陷,我也统统都可以原谅。

探索艺术家的奥秘,犹如看侦探小说一样,也是那般引人入胜。这一历程,宛若探索宇宙的奥秘,其妙处在于永远找不到解开谜团的答案。斯特里克兰德的作品,哪怕是最不起眼的,也表达出一种个性,一种奇特、痛苦、复杂的个性,而正是这一点甚至使那些不喜欢他作品的人也不会对其等闲视之,正是这一点使得世人对他的人生和性格充满了好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的确,正如拉普拉斯说的那样:“我们知道的东西是有限的,我们不知道的东西则是无穷的。”

以下摘录书中的6句话,说透人性!

1、大多数人所成为的,并非是他们想成为的人,而是不得不成为的人。

马丁·塞利格曼曾指出:

“真正的幸福来自于自我实现,即追求并实现自己的潜能和理想。”

我们都怀揣着梦想,希望自己能成为那个拥有独立思考、正确表达情感需求、尊重他人情感、善于情绪调节的人。在面对挫折和困难时保持积极的心态,在别人需要时能够倾听和理解他人的情感。

如果每个人都能如此,那么我们无疑将拥有更多的时间去追逐梦想,成为真正的自己。

然而,生活的压力、社会的期望、家庭的责任等种种因素,往往使我们偏离了原本的轨迹,被迫走上了另一条道路。

在自然界中,万物生长都遵循着一定的规律。

正如老子所说:“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告诉我们,只有保持一种谦虚的心态,才能洞察世界的本质;而当我们有了欲望,就只能看到事物的表象。

唯有心态平和,才能不被外界干扰,看清自己的内心,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众多的选择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道路。

2、卑鄙与伟大、恶毒与善良、仇恨与热爱是可以互不排斥地并存在同一颗心里的。

人性是多元的,它包含了善恶、爱恨、欲望和理智等多种元素。在不同的情境和条件下,这些元素会以不同的方式和强度表现出来。

因此,在评价一个人时,不能简单地以一两个标签来概括其全部。我们需要更深入地了解人的内心世界,理解其行为的动机和背景,才能更全面地认识一个人。

同时,我们也需要不断反思和审视自己的内心,努力培养积极的品质和情感,抑制和克服消极的一面。

3、一般来说,爱情在男人身上只不过是一个插曲,是日常生活中许多事务中的一件事,但是小说却把爱情夸大了,给予它一个违反生活真实性的重要的地位。

心理学认为,人们在生活中追求各种需求的平衡,包括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男性在追求爱情时,会考虑其与事业、家庭等需求的平衡,努力在不同的生活领域中寻找最佳平衡点。

因此,爱情对于男性而言,往往不是他们生活的全部或唯一追求。这与女性的心理有所差异,女性可能更倾向于将爱情视为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4、我们每个人生在世界上都是孤独的。每个人都被囚禁在一座铁塔里,只能靠一些符号同别人传达自己的思想;而这些符号并没有共同的价值,因此它们的意义是模糊的、不确定的。我们非常可怜地想把自己心中的财富传送给别人,但是他们却没有接受这些财富的能力。因此我们只能孤独地行走,尽管身体互相依傍却并不在一起,既不了解别人也不能为别人所了解。

老子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世界上的事物充满了变数,能用言语表达的东西都不是恒定不变的。

我们需要用心感知世界,享受孤独的过程。

唯有孤独时,我们才能进行深入地自我探索。在孤独中,我们能更清晰地认识自己,反思人生的意义。

但同时,我们也应努力以更多的耐心和同理心去倾听和理解他人,尝试建立起更有深度的连接。

5、追逐梦想就是追逐自己的厄运,在满地都是六便士的街上,他抬起头看到了月光。

毛姆在书中写道:

“做自己最想做的事,生活在自己喜爱的环境里,淡薄宁静、与世无争,这难道是糟蹋自己吗?与此相反,做一个著名的外科医生,年薪一万镑,娶一位美丽的妻子,就是成功吗?我想,这一切都取决于一个人如何看待生活的意义,取决于他认为对社会应尽什么义务,对自己有什么要求。”

的确,追逐梦想的过程或许艰辛,甚至会被外界视为不幸,但只有忠于内心的声音,才能找到生命真正的意义和价值。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或许会失去一些东西,但也会收获更多——那些用金钱买不到的自由、激情和创造力。

6、我认为有些人诞生在某一个地方可以说未得其所。机缘把他们随便抛掷到一个环境中,而他们却一直思念着一处他们自己也不知道坐落在何处的家乡。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种对“非所”之地的感伤,实则是对自我认同与归属的探寻。人们在寻找的,不仅仅是地理位置上的家,更是精神层面上的依托和认同。而在哲学的视角下,这恰是对生命意义与存在本质的追问。人们渴望回到那个“家乡”,实则是寻求生命的起源与最终的归宿。

无论身处何方,那份对家乡的思念都是生命中不灭的灯塔,指引着我们寻找内心的平静与真正的归宿。

👇点击此处听经典名著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热门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