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励志语录 文学杂读 农贸分析

一位蒜农的“波浪理论”

2024-08-27

    □本报记者 吕光社

    美国证券分析家艾略特有个著名的“波浪理论”,认为股价指数的上升和下跌是交替进行的。在济南学过几天证券知识的金乡县金乡镇金一村蒜农杨浩天,将此理论运用到种蒜卖蒜上,获益不菲。

    11月29日,记者在南店子大蒜市场见到了杨浩天。他身材魁梧,留平头,胡子看上去有几天没刮了,提起大蒜侃侃而谈,把行情说得头头是道。

    杨浩天今年30岁,家有4口人,6亩蒜地,今年大蒜上市后,每斤就从一块五六往上涨,很快涨到了三块钱,但他并没有急于出手。“当时觉得今年大蒜种植面积少、又减产,肯定能卖个好价。”当大蒜涨到每斤4块8时,他感觉涨得差不了,卖了一些;7月初,大蒜又蹿到了 5块8,他把大蒜都卖了,留的蒜种也卖了。6亩大蒜一共卖了 46000多元,一家人都十分高兴,这是20多年来从未遇到过的好行情。

    杨浩天向记者谈起了过去:“种蒜最差的一年是我上初一时,父母拉了满满一地排车大蒜到市场上去卖,结果只卖了 6块钱,还不够给我买一双球鞋,买鞋时我爸又掏了 5毛钱。”

    1996年,杨浩天高中毕业后在大蒜市场跟着别人收大蒜,每斤提一分钱。他不甘心跟别人收蒜,2006年开始关注央视财经频道,后来跟着别人买了一点股票,但被套了。后来他就跑到济南学习证券知识,尽管没有过多的钱去炒股,但他却将这些知识灵活运用到了种蒜、卖蒜、卖棉花上,并发挥了“神效”。杨浩天说:“种蒜也有规律可循,基本上几年一个循环,好三年、歹三年,有波谷也有波峰,不能盲目种蒜,也不能盲目贪多。”

    杨浩天种蒜显得很理性,不像很多农民从众跟风。“2005年、2006年大蒜价格好,老百姓都扩种,结果2007年大家都赔钱。 2007 年俺家6 亩蒜卖了 1 万多块钱,正好持平。2008年金融危机,我就没敢种蒜,结果种蒜的老百姓都赔钱,最低跌到一斤不足一毛钱。但2009 年秋季我又种了 6亩蒜,所以今年才有了好的收入。”

    如同大蒜一样,杨浩天今年种的棉花也踏准了节拍,大多卖到了“波峰”上。“今年国际上棉花期货每吨涨到 3万元时,我觉得涨得差不多,就把家里的棉花都卖了。当时明显是卖方市场,到村里收棉花的贩子都这样喊‘有卖棉花的吗?啥样的都行’,一点底气都没有。我的籽棉每斤卖了 6.8元,6亩棉花又卖了 1 万多。 现在籽棉只有 5.4元,而且没有人收了,村民的棉花都卖不动了。”

    对于明年的大蒜行情,杨浩天并不看好,所以就将蒜地改种了小麦,将蒜种也卖了。“今年大蒜贵,秋季大家都扩种了,明年大蒜产量可能要增加两成以上,但价格可能不如今年。”

    “另外,种植成本也大大提高了。”杨浩天给记者算了一笔种植账:“种植大蒜是最繁锁、最苦、最累的农活。耕地、掰种、种蒜、施肥、浇水、拔蒜薹、挖蒜、削胡、剪秆、晾晒、翻垛、分级分拣等 10多道工序都需要人力,但人工费都涨了,大蒜仅种收成本就要1000元;每亩地蒜种还将近2000元,化肥要700多元,农药、浇水、薄膜等还要200多元。每亩蒜总成本需要4000 元左右,如果明年新蒜卖不到 2 元钱就很难保本。不过,如果明年蒜便宜了,我还可以买蒜种再种。”

    杨浩天还建议农民要学会了解市场信息,学会规避风险,不仅仅是种大蒜,就是干别的也不能太盲目了,否则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出了力还赔钱。

热门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