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高考首日,澎湃评论连续第八年邀请评论员、大学生同写高考作文,并请上海市某示范性高中语文高级教师苏紫,站在语文专业角度、按高考阅卷标准对这些作文打分。苏老师说,考场作文有其特殊性,审题扣题很重要,希望这些经验教训能给未来的考生以启示。
1、在未知的世界,打磨确定的自己(新课标II卷)
作者:安理 媒体人
对未知的探索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也是一切发展与成长的底层逻辑。千百万年前,人类的祖先正是从树上来到了地面,在这个未知的环境中开启了进化的故事。时至今日,一切科技的发展、制度的演进、奥秘的揭晓,无不源自于对“未知之境”的好奇与探寻。世界如此,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可以说,我们生活的每一天,甚至每一刻,都在与未知博弈切磋。大到高考志愿的填报、工作的选择、伴侣的相遇,都是在推开一扇从未推开过的大门,迈入一方不曾涉足过的天地,让“命运的齿轮”在不知不觉间悄然转动。小到拉开窗帘时外面的天气、上班路上的交通状况、与人交流沟通后给对方留下的印象,同样也是在开着一个又一个未知的盲盒。生活与未知的这种关系,曾被无数前人形容过,比如“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是什么味道”,或者“人生没有彩排,每天都是现场直播。”
未知无处不在,我们该如何理解未知呢?其实,未知并不等同于一无所知,人生走的每一步路,都是未知与已知交锋权衡后的结果。比如今天拉开帷幕的高考,没有一位考生能精确地知道自己会获得多少分数、处于何种排位,但他们就是在让过去三年积累的全部经验与智慧流淌于笔尖,跃动于试卷。人生的试卷,也是如此。正是在一次次已知与未知的催化中,我们成为了今天的自己,也会因此,遇到未来的我们。
既然如此,面对前路中的一个个未知之境,我们该怎么做呢?首先,面对无法预知的不确定性,应该在决策之前给予自己尽可能多的确定性。就像高考的同学们,过去三年的一切努力,都是面对未知的高考试卷的底气所在。同样,在不久后的志愿填报、几年后的工作选择中,也请多问问过来人的意见,看看前人走过的路,充分了解预期与现实之间的契合与错位,永远不要靠着想象与直觉就埋头闯入未知的领域。
其次,也请不要畏惧未知。别忘了,高考作文素材中的很多优秀人物,都曾舍弃过当下的安逸与稳定,勇敢闯入未知的海洋中搏击,才一步步成为今天的自己。“你想拥有你从未有过的东西,那就必须去做你从未做过的事情”。同样,若想看到从未看过的风景,就必须去往未曾到过的地方,那里别有洞天,那里天地辽阔。
生活是一个不断把未知变成已知的过程,而这个过程的本质,其实是一个找寻自我、探索自我、成就自我的过程。人生中的岔路口有很多,但每个人心中也都装着自己的“地图”与“指南针”。我们一次次与未知针锋相对又举杯交会,因此在地图上把目的地越标越精准,并且把“指针”调试到与自己合二为一的境界。或许在这片充满未知的山林里,我们会走很多弯路,但请相信,每一步都算数,都是为了让你找到真正的自己。
最后,我想对自己说几句话,也把这几句话送给高考的同学们——面对人生路上的未知,请大胆地去好奇、去尝试,去探索、去挑战,保持理智的勇敢与踏实的冲动,未知的世界里一定有属于你的风景。
点评:熟知高考模拟作文题,“人生没有彩排”“地图与指南针”;也熟悉高考作文的套路,引出话题后逐层分析。只是“如何理解未知”就跟着“该怎么做”,缺失了最重要的因果分析,深度不够。字数偏多,开头可删减。另,不必以过来人的身份言必曰“高考”,考生在考场如鱼在水中,是战场,也是生活常态。评分47分,二类中。【满分60分】
2、不能因为钥匙没选对而恨锁的坚固(全国甲卷)
作者:曾颖 专栏作家
初中时,我有一位非常要好的同学。我们同住一条街,上学放学都一路,总有说不完的话,街坊们都说我们像双胞胎,虽然他很胖,我很瘦,但很神似。
初三那年,我们的友谊却面临一场危机。有段时间,我们突然变得不那么亲密。我始终不明白原因何在,后来才得知有人对他说,我在说他家的坏话。他竟然相信了,认为我泄露了他们的家丑。而我更加生气,明明我什么都没说,而他居然轻易就相信了别人的话。
我们的关系变得异常尴尬。我们不再一起上学放学,在大街或楼道上偶然碰到,也都各看左右。我们在暗暗赌气,而且越赌越气。我变得闷闷不乐,妈妈察觉到了我的变化,询问了情况,鼓励我主动去和同学沟通。而我认为沟通并没有什么用处,因为我们就算在厕所里相遇,也都互不搭理。
妈妈说:“那可能是你的沟通方法有问题。你不能因为没有选对钥匙,而恨锁的坚固。沟通总比不沟通要好,不信你试试。别让一时的偏执,造成一生的遗憾!”妈妈说她小时候,就有一个非常要好的姐妹,就是这样走散的。
她这席话深深地触动了我。我鼓起勇气主动约了那位好朋友。他对我的主动感到十分惊奇也十分感动。其实,这些天他也很想找我聊天,只是和我一样,担心被杵一鼻子灰。最终,我们敞开心扉,说清楚了彼此之间的误会,并且理出了那个故意传小话的人。
通过这次经历,我深刻地体会到,当遇到问题时,我们不能仅仅抱怨和怨恨,而应该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沟通是打开心门的钥匙,它能消除误解,增进彼此的理解和信任。但仅有沟通愿望还不行,必须还得有沟通的方法,即使一开始可能会遇到困难,但只要我们坚持尝试,就有可能化解矛盾,重拾美好的友谊。
如今,我和这位好朋友依然保持着良好的关系。这段经历也让我明白,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不能轻易放弃沟通的机会。因为只有通过沟通,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他人,解决问题,让友谊之花绽放得更加灿烂。
而且,找对沟通方法,非常重要。千万不要因为钥匙没选对,而恨锁的坚固。许多人的人生悲剧和遗憾,就是这种自以为是造成的。
点评:第一眼感觉像中考作文,请同事审读,惊道:这要不及格了!不审题,联想的事例中心是“有了矛盾要交流才能化解冲突”,与前半句“我们为避免冲突而不愿表达自己的想法”意思不同;沟通的方法、 “真正的相遇”都未充分体现。亮点是妈妈的话,钥匙和锁的比喻,老人家懂得形象说理。评分36分(及格线),三类下。【满分60分】
3、打开(北京卷2)
作者:申竹月 媒体人
“啪!”一张试卷重重地拍在我的课桌上,鲜红的分数仿佛咧开嘴嘲笑着我的梦想。
看着它,我的心如堕冰窟,眼前,理想大学那所朱红色的校门,在我面前紧紧地关上了。
我蜷起了身子,头埋在双膝之间,欲哭无泪,仿佛一只紧闭双壳的蚌,只想径直沉入幽深莫测的海底。
“蓉儿,我们出去走走吧。”父亲和蔼的声音突然在头顶响起,如此悦耳,又令我羞愧。
“我不行,别管我了,让我一个人躲起来吧。”我沮丧万分。
一阵暖意从头顶传来,那是父亲的温柔大手,“走吧,我带你去个地方。”
原来是三苏祠,这里离我的家并不远,却是第一次踏足。一进门,映入眼帘的斑驳对联,让我心中一动:“宦迹渺难寻,只博得三杰一门”“天心原有属,任凭他千磨百炼”。“三苏父子”浓墨重彩又跌宕起伏的一生,可谓前无古,后无今。
前厅、飨殿、启贤堂、来凤轩……我和父亲徜徉在三面环水的悠悠古祠中,感叹着“一门三杰”的旷世才情。
宦海沉浮,几经贬黜,苏轼的一生虽跌宕起伏、忧患实多,却从未放弃对生命的欢歌。我忆起课本上的诗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听,那是纵观世间的通达;看,那是不畏浮云的潇洒。
站在苏轼画像面前,我的委屈与不甘宣泄而出,感到自己挫败的内心与先哲相连。这遗响于千古长风、流淌于文明长河的智慧,正敲响着我的心门。“苏轼宦海沉浮,仍不易为民效力之志,这种生命哲学,一代代印刻在我们的骨血之中。”我暗忖。
从未枯竭的古井旁,我虔诚地掬起一捧清水,净手净心。蓦然回首,迎上了身后父亲关爱又有些担心的目光,仿佛诠释着苏门家风的八个字:“孝慈仁爱、厚人薄己”。
“蓉儿,你的烦恼还在吗?”父亲关切地问。我浅笑着摇摇头。看到父亲如释重负又极力掩饰的表情,这种无声的默契,让我感到心门洞开间,吹来一阵暖风。
目光摩挲着三苏祠的一砖一瓦,一诗一画,这片土地上曾真实存在这样饱经风霜却不屈服,历尽沧桑风骨如初的人,而我亦是他们中的一员。我不禁脱口而出:“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畅然豁达,何惧一局一役之胜负,我自有我的天地。
打开,发现新的自己。那种力量,来源于身边家人的关心呵护,汲取自传统文明的精神力量,也是藏于内心的更深沉、更持久的生命哲学。
走出三苏祠,我再度回望那副对联,正在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
“浩若江河行大地,依然风雨共名山!”
点评:牢牢扣题,大学之门关闭,心门“打开”,发现力量。以“三苏祠”为钥匙,几个层次的打开设计很用心。只是故事有些老套造作,看到开头就猜到结尾。评分45分,一类下。【满分50分】
4、认可度:是目标,也是枷锁(上海卷)
作者:赵清源 媒体人
作家史铁生曾羡慕青灯古佛、幽然清静的生活,想过出家,可转念一想,既然愿意与世无争地度此一生,又何必一定要在那庙里?再一转念,发现好像只有住进那庙里去,这心才能落稳。于是,他顿悟——“无论僧俗,人可能舍弃一切,却无法舍弃被理解的渴望。”
是不是可以说,所有人在世间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得到他人的认可,都是为了得到他人的肯定?
明星得到认可,身价就会陡然攀升;作家得到认可,作品就会广为流传、名利双收;商品得到认可,就能大行其道、大卖特卖;理论得到认可,就会被反复提及引用……
那些特立独行、哗众取宠,那些狂放不羁、离群索居,那些“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愤怒,那些“《广陵散》于今绝矣”的长叹……本质上,恐怕也都是为了得到他人的认可——认可自己的特殊性、认可自己的不凡和清高,就算是纯美的爱情,某种角度上也是一种对彼此的深度认可。
认可仿佛是一个魔咒,成为所有人活在世间的目标,也成为了所有人获得成功、得到理解的动力。似乎认可度越高,成绩就越大,能力就越强,品质就越好。从这个意义上说,认可也成了每个人的枷锁。
可是,在很多时候,认可与被认可常常是错位的。
一生落寞、四处碰壁的孔子不会想到,他会被供奉为烛照古今、德齐道载的圣人,成为中华文化的精神符号之一;穷困潦倒却依然忧国忧民的杜甫不会想到,人们会在他的诗行中寻找历史的密码、文明的精神,以至于对他的评价和认可,在某些方面超越了他当年崇拜的李白;生前无人问津、孤独而终,默默守护自己豌豆田的孟德尔不会想到,他会成为生物遗传学的奠基人、科学巨匠;病痛缠身、临终前请求好友将他的手稿全部付之一炬的卡夫卡不会想到,他的名字能与但丁、莎士比亚、歌德相提并论……
是不是可以说,要想得到真正的、长久的、超越时间的乃至无与伦比的认可,就要打破认可的魔咒,摆脱认可的枷锁,就要有“不争一时,须争一世”乃至百世、万世的远见,就要有“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气魄和自信,就要有“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志向和能力。
莫向灵山塔下求,灵山只在汝心头。最好的认可,首先是自我认可,是内心的笃定,是自我价值的建立,是坚信自己的所作所为有意义、有价值。只有当我们内心对自己有足够的认可和自信,才能真正获得持久的幸福和满足。
点评:文章有思辨:“认可度”是目标也是枷锁。结构首尾呼应,论据也丰富贴切。问题三:一是通篇“认可”缺了“度”,被认同接受的程度很重要;二是“目标与枷锁”平分秋色(基本各400字),最好有所侧重,且认可无论是即时的还是延迟的,都还是以“认可”为评判标准,没有其他拓展;三是第三段表述用词与逻辑,还需要严谨些。评分54分,二类下。【满分70分】
5、行货与主宰(上海卷)
作者:张雨佳 大学生
人无往不在认可度之网中。以认可度为标准衡量一件事、一个人,似乎高下立判。作为社会有机体的一个“细胞”,我们应该怎样看待认可度?在这张网中,我们应该如何驶向心中所往?王小波曾言:“人该是自己生活的主宰,不是别人手里的行货。”这一警句或许能给我们答案。
认可,是人们基于事物是否符合自己心意而发表的看法。每个个体都能发出认可,其标准见仁见智。而认可度,则是社会中众多个体认可的总和,是社会对事物的普遍赞同程度,它基于评判事物高下的主观评价。认可度是社会中人们认可的最大公约数,反映的是社会的主流价值导向。
诚然,寻求社会认可,是个体近乎本能的行为。人是社会性的动物,“没有人是一座孤岛”,追求认可是人类潜意识里在意他人评价、关注“社会我”形象的表现。
然而,究其根本,个体对于认可度的态度,不是如何看待自我与他人关系的命题,而是一个人与自我的关系的命题。感知别人对自己的认可度是一面镜子,我们从中领悟社会对自己的判断,从而在镜子中观照自己,形成对于自己的认识,即“镜像自我”。
那么,对个体来说,它是否能成为个体评判自我“高下”的参考呢?我认为,不尽如此。
一方面,认可度是多维的,基于某种特定标准的认可度,并不能衡量一个人的成败。清代小说作家蒲松龄科举屡次不中:三十六岁,第七次考试,落第;四十一岁,第八次考试,落第;四十二岁,第九次考试落第……从当时社会的标准来看,通过科举成就功名方为正道,蒲松龄是不受当时社会认可的。然而,这样一位受认可度不高的“失败者”,却在文学领域熠熠闪光,其所做的《聊斋志异》风行天下,世人竞相传抄,为他赢得了赞誉。倘若蒲松龄只停留在一种认可的维度认识自己,仅以科举成败量度自身而偃旗息鼓,不利于在其他道路上书写人生价值。
另一方面,认可度不是人生的唯一指南针。史铁生说:“且视他人之疑目如盏盏鬼火,大胆地去走你的夜路。”《月亮与六便士》中思特里克兰德,为我们揭示了不受限于他人评判的认可度的另一种人生可能:他放弃了广受认可的生活,辞掉证券经纪人的工作,抛下妻子,背井离乡,追逐着心中的月光,把生命注入绚烂的画布。冲破认可度之网,不纠结于“社会我”的形象如何,转头去追逐心中所向。
归根结底,在认可度的评判中,他者成为主体,被评判的个人沦为客体,然而在每个个体的生活中,逻辑却是相反的——个人才是自己生活的主宰。也因为这种根本逻辑上的不同,个体在看待他人对自己的认可度时,不应该任由认可度摆布,让认可度成为框定人生成败的标准,而要成为自己生活的舵手,跟随自己内心的方向。
然而,不受认可度束缚并不意味着只追求标新立异,只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成为活在梦幻泡影中的堂吉诃德。应该看到,个人所爱与社会认可的轨迹有其重合之处。喜看稻菽千重浪的袁隆平,用杂交水稻技术为粮食问题做出贡献;深耕中医药行业的屠呦呦,研制出抗疟神药青蒿素。是热爱与耕耘,是在其所爱之事上主体性的发挥,与社会需要撞个满怀,让他们赢得了社会认可。
由此,成为王小波意义上的行货,还是成为生活的主宰?答案逐渐明晰起来。我认为,一味以认可度为准绳衡量自身,有沦为“行货”的危险。而成为生活的主宰,在自己所爱领域发挥主体性,高认可度或许就会不请自来。
点评:四平八稳的考场作文,起承转合非常清晰,层层推进,论据充分。概念界定很精准,后文展开论述有些窄化,集中在对自我的认知定位的层面了。另外字数超标三百字,内容需要精简。评分60分,二类上。【满分70分】
6、反杀“被定义”,勇敢“自定义”(天津卷)
作者:沈振亚 媒体人
最近几年,我写过四五篇关于陆鸿的文章。对于写作者而言,对同一个人物倾注如此多的关注,着实有些非同寻常。背后的原因也简单,因为陆鸿本身就非同寻常。
陆鸿是苏州吴江人,幼时因高烧而导致小脑神经受损,落下了残疾。自小到大,他走路跌跌撞撞,言语交流也极不流畅。
小时候,陆鸿是小伙伴眼中的“傻子”。
除了嘲笑他,背后讥讽他,没有人愿意跟他一起玩。作为一个“傻子”,除了难过,陆鸿还能怎么样呢?他没有破罐子破摔,虽然写字并不利索,但还是努力读书,考取了一所据说能够“包分配”的职业学校。
“包分配”是真的——不过那是对其他同学而言。陆鸿身上的残疾,让用人单位毫不犹豫地将他拒之门外。人生到此,其实已经很残酷了,就此什么也不干的大有人在。好在,陆鸿有极强的自尊心,也有成为家庭顶梁柱的责任感,就此沉沦并不是他想要的生活。他要好好地活下去,他要学手艺。
敲白铁皮、摆修车摊、烧开水卖……这些技术含量不高的手艺,陆鸿都试过。如果一辈子就这么跌跌撞撞地过下去,大概率也可行,但那就不是陆鸿了。在互联网和电商兴起后,陆鸿终于找到了能够发挥才能的领域:制作电子相册。现在,他是苏州某公司的负责人,公司里的员工也基本上都是残疾人。
“傻子”终于成为了老板。荣誉也纷至沓来,“中国好人”、江苏省自强模范、江苏省道德模范提名奖、苏州市道德模范、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等,每一个头衔都足以让人瞩目,甚至变得有些家喻户晓。
显然,没有哪个真正的“傻子”会成为老板。陆鸿知道自己不是“傻子”,他也用行动证明了自己不是“傻子”。
如果仅仅到此结束,陆鸿的故事不过是众多“身残志坚”故事中的一个,虽然让人感动,但不足以让我持续关注。
成功后,陆鸿还是外界一部分人眼中的“傻子”。
这又是另外一个故事了。2023上半年,陆鸿的工厂误将一位英国老客户要求的烫银相册制作成了烫金相册。本来,对于这个无心之失,顾客是愿意将错就错的,但陆鸿还是毫不犹豫地将1万多册错印的相册另作处理,重新印制一批烫银相册寄给客户。这个举动,为陆鸿带来了近10万元的损失。
这个在一部分人眼中近乎“傻子”的举动,为陆鸿赢得了诚信之名。2023年,陆鸿被授予“最美诚信之星”荣誉称号。这个称号,是他去“残疾人”标签化所作努力的一部分。他的网店上,也不允许存在“残疾人”字眼,他不靠卖惨博流量。
陆鸿说,“我并不觉得自己是残疾”,最可怕的是“自己认为自己残疾”。他一直在努力摆脱外界给他的定义和标签:“傻子”“残疾人”。他做到了。
自定义的人生,果然足够爽快。老实说,陆鸿比很多人都勇敢,他对于“被定义”的反杀,对于“自定义”的勇敢追求,足以让我辈汗颜。
这样的陆鸿,当然值得持续关注。
点评:以人物“陆鸿”为例展开叙述:被定义为“傻子”“残疾人”,自定义诚信经营的正常人,摆脱了外界给他的定义和标签——扣住了题目,又有些像题目的简单图解。反杀过程中的艰难与思考,都没有体现,仅仅是不被他人认可,然后经过自己的努力追求就成功了,浅。评分43分,三类中。【满分60分】
7、我们这个时代的相遇(全国甲卷)
作者:牛东平 专栏作者
我们终日都在忙于与人相遇,在不同国家与城市的大街上,在咖啡厅或办公室里。所遇之人,有的已经熟识,有的暂且陌生,而大部分人注定只是一面之缘。在形形色色的相遇中,我们也热切地汲汲于交流,通过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再听取别人的反馈和他们的想法。
地球村的体感面积正在日益缩小,而人与人的交流频率则在与日俱增。但吊诡的是,虽然所有人都在让自己与他人发生联系,可大家却日益陷于孤独的泥沼无法自拔,一种现代性的孤独笼罩在每一个个体之上。
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说,现代人需要一种能够惊讶于质朴之物的能力,同时还要参与这种惊讶,并居住在这种惊讶中。相遇和交流,对我们来说,再质朴不过了,可问题是我们要如何去惊讶于相遇和交流,以至于还能栖居在这种惊讶里。
哲学家的思想和语言往往晦涩难懂,这时就需要一个例子来作为注解,幸好平凡的生活从来都是最好的老师。一段童年往事,逐渐在脑海中鲜活起来,它可以为海德格尔的话作注解。我暂且将这段记忆命名为“金黄色的相遇”,那是黄土高坡上的惊鸿一瞥。
在我小时候,村里家家户户每天清晨都要熬小米粥。米在碗中水在锅,我奶奶在弯腰烧火,等时机成熟,她会把金黄色的细粒小米下进烧开的滚汤中,米一入水,便沉潜四散,倏然间于沸水中别开生面,浩浩荡荡,随波翻涌。此时米水还处在主客二分的状态,还很生分,但用不了多久了——老人们对火候自有尺度,只待良辰正好,一掀锅盖,在蒸腾雾气掩映下,小米粥便放射着金色光芒。
此时米水已浑然一体,元气氤氲,而浓郁米香早弥漫全屋,于是大家围拢而来,拿碗喝粥。
熬粥表面看去虽然平淡无奇,但暗地里,却悄然发生着一种本真的相遇和交流。如果用慢镜头回放,我们一定会为此惊讶。我们看到小米在水中逐渐绽开自己,将它的本质赐予善上之水,而水的本质就在于促成小米的绽开,同时进入它,并接纳它。当小米与水完成彼此的赐予,好粥也就出锅了。
所以从一锅小米粥的视角来看,我们这些现代人,往往是相遇太多,以至于交流得太;或者也可以反过来说,我们交流得太多,以至于还不曾真正相遇。
点评:哲学家煮小米粥——文体杂糅。前半段“哲学家的思想和语言”的确“晦涩难懂”。后半段以煮粥类比,小米和水为何冲突?又是怎么坦诚交流的呢——老人掌握火候——如何类推人的行为? 评分30分,四类。【满分60分】
8、技术只是答题机器,人才是出卷人(新课标I卷)
作者:黎静 媒体人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工智能的应用,越来越多的问题能很快得到答案。那么,我们的问题是否会越来越少?
30万年前,夜幕深沉。部族里其他人,早已熟睡。梦乡里,只有一个问题,明天的早餐在哪里?今夜无眠的他(她),第一次抬头仰望星空,几分钟的凝视,对宇宙深处的好奇,种在心里。
300年前,青年牛顿,透过夜里苹果树叶子的缝隙,望向影影绰绰的繁星,星星与引力的关系,激起了无限兴趣。
如果没有好奇的智人,人类或许还困在茹毛饮血的泥淖里;如果没有不解的困扰,思想仍禁锢在封建社会的窠臼里……每一个领域的进步,都由创造性的想象力引领。正是问题的不断出现、解题者的不懈努力,让我们从30万年前的无知,一路走到今日的无所不知。
不容否认,伴随人工智能的出现、互联网的普及,无所不知的时代正扑面而来。轻点鼠标,语音唤醒,海量信息如潮水般涌入。答案来得太容易,也变得千篇一律。就像预制菜,填鸭式喂养每一个困扰的头脑。
有了卫星导航,武陵捕鱼人将不再“忘路之远近”,却也无法抵达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桃花源;有了医学AI,青霉素的发明者不会做出错误的实验,二战时无数士兵的生命却也无法得到挽救;有了AI指点,从出生开始,上岸或许将成为人生的唯一答案。一眼望得到头的日子,被设定好的人生路径,究竟还值不值得过……
不过,这只是问题的一种答案。换一种视角来看,人工智能的加持,也能帮助我们从海量信息中筛选有价值的内容。科技能够节约知识获取的成本,推广常识的普及,不断进步的AI,甚至让泥沙俱下的互联网环境得到净化。AI答案提供的信息增量、全面视角,也将激发更多思考,帮助人类提出更有深度的问题。
套用一句著名的广告语:AI不生产知识,他们只是知识的搬运工。确保人类社会不被颠覆性的技术所颠覆,不被技术“智子”锁定探索的动力,不成为技术的奴隶,答案不是拒绝科技的便利,而是拒绝被科技“黑入人心”。保持批判性思考的能力,保持人与人现实中的沟通交流,让智慧火花在不设限的头脑间流动。
请记住,技术只是答题机器,人类才是永远的出卷人。
点评:审题很重要,也很简单——有问必答嘛。为什么不回答呢?文章两部分:一问题能促进人类进步;二人工智能有利有弊:提供的答案千篇一律与帮助筛选信息。但考题需要我们回答的是:越来越多的问题能很快得到答案,我们的问题是否会越来越少?请回答! 评分32分,四类。【满分60分】
9、历久弥新(北京卷1)
作者:土土绒 媒体人
近年来,“新中式”风越刮越烈,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现象级趋势。先是汉服热在年轻人当中兴起,随后马面裙作为一种单品“出圈”,受到了大众的广泛欢迎。今年春节前后,“簪花”又在多个古城成为时尚潮流。此外,还有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新中式”,例如,在河北邯郸,着“战国袍”,登武灵丛台成为最“In”打卡方式。
“新中式”不仅活跃在时尚圈,也深刻影响着众多领域。“新中式”餐饮、“新中式”装修、“新中式”养生……一时之间,仿佛“万物皆可新中式”。那么,什么是“新中式”?没有人能下一个精确的定义。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中式是传统,新是变革。“新中式”是新与旧的交融,是古与今的对话。
为什么那些曾经很“土”的穿搭,如今看起来却很“潮”?为什么那些覆盖了历史尘埃的物件,如今却散发出新的光辉?新故相推,是自然规律。但是新与旧却并不总是截然分开,更不是相互对立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新总会转化为旧,旧也会萌生出新。
我们总是说,经典作品是常读常新的,杰出思想是常用常新的。苹果公司创始人乔布斯曾经说过:我愿意用我所有的科技去换取和苏格拉底相处的一个下午。这是古老的哲学思想在现代激荡的回音。“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是一代代读者赋予莎士比亚的新解读。
我们早已不再使用帆船作为交通工具,却依然会用“直挂云帆济沧海”“蓬莱定不远,正要一帆风”来祝福他人;我们早已远离冷兵器时代,却依然能从三国故事中得到智慧与谋略的启发。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就是因为那些关于人性和人心的探讨,与当代人不期而遇,仍能碰撞出新的火花。
当然,新旧相生,不是简单重复,而需加入新的思考或劳动。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在发明青蒿素的过程中,从东晋葛洪所著的《肘后备急方》一书中受到了启发。但是,“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一千多年前古籍所载的方法并不能直接“古为今用”,屠呦呦及其团队经过大量实验,使用现代科学仪器,才成功提取出了青蒿素。事实上,那些古老的思想、精神在当代散发出的新光辉,也往往是加入了时代的理解。
时代不是简单的轮回,也不是单向线性发展。我们常常看到,总有一些事物能穿越时光的长河,展现出新的活力与价值。这,就是历久弥新的力量。我们不必一味地摒弃旧,也不必一味地追求新,不妨在经典中探寻新知,在传承中创新。如此,才能将我们的事业融入历史的坐标轴中,也才有可能历久弥新。
点评:三分之一篇幅罗列现象,举例很丰富。但为什么传统的会“历久弥新”?新与旧之间仅仅是这一种关系吗?如何看待旧事物?本文可以深思展开的道理很多,可惜只是停留在表面上,说理缺乏深度。评分37分,二类下。【满分50分】
10、记住啊熊孩子,这个世界没有一劳永逸(新课标I卷)
作者:李记 媒体人
自从你上了小学高年级后,总会在放学的路上,问我千奇百怪的问题。比如最近,你从杂志上看到了一些人工智能的话题,又开始问个不停。背着沉重的书包、拎着巨大的乐器时,你总会问能否买条机器狗帮忙背着。我说这狗很贵,咱们现在还买不起。碰到不会的“鸡兔同笼”问题时,你总会念叨马斯克的“脑机”咋会研发这么慢。我说这个距离普及怕还得好多年,慢慢等吧……
和你们这些熊孩子“盼望着,盼望着”相比,最近和几位叔叔聊天,谈到人工智能时,他们都有莫名的忧虑,夹杂着淡淡的恐慌。
比如一位程序员叔叔,虽然已经在用ChatGPT帮自己找程序的Bug,但他更担心的还是自己饭碗,担心自己是否有一天被这玩意儿彻底取代。另外一位叔叔是高校教师,前一段审看学生的论文时,他总是要不胜其烦地去分辨哪一段、哪几句是AI代笔。也就是说,互联网的普及、人工智能的应用,在帮很多人解决问题的同时,又在为他们制造很多新的问题,并且为他们的未来预设了很多“肉眼可见”的问题。
老家有句俗话,“过日子比树叶还稠”。意思是细水才能常流,别总想着一劳永逸。这句俗语讲的道理简单,但用在这里,仍然贴切。说到底,不管是国外的ChatGPT、Claude,还是国内的华为云盘古、文心一言,我们要乐于拥抱、不断学习、积极融入技术的发展和进步。
但必须明白,技术手段归根结底,还是技术本身。技术能够解决很多问题,但技术绝非万能。总会有林林总总的问题,技术无法即时给你满意的答案,或者无法给你最适合的“标准答案”,或者需要你更进一步的学习才能得到答案。
为什么这么说?一个“爹味十足”的“辩证法”是,暂且搁置对会员制等问题的讨论,在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面前,人人都是平等的。你要明白,对个人和机构而言,越来越多的问题,能通过技术手段又好又快地得到答案,那么,对其他人和机构来说,也是如此。
而我们知道,不管是个人价值还是社会价值的实现,都需要那些不断能解决更为复杂问题的人与机构。连AI都知道,需要不断积累与迭代,才能解决千变万化不断更新换代的复杂问题,我们更需要不断进步与“升级”,去逾越一个个门槛,攀越一个个山峰,不断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
也许AI能“制造”和合成出宛转悠扬的旋律、无懈可击的演奏,但其最终无法替代音乐会那扣人心弦的现场;也许AI能告诉你一个问题的一千种答案、一万个办法,但你未来哄女朋友开心时,还是得绞尽脑汁,找到适合你们的方式;也许在你们的未来,“脑机”等装备是所有人的标配,但必须明白“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你所有用到的一切都“标有价格”,你必须努力才能得到自己心仪的那一款……
所以,接下来,等机器狗大面积推出市场时,我们也去买一条玩玩如何?不过,要想熟练操控他们,也需要不断学习不是?
点评:审题很重要,也很简单——有问必答嘛。为什么不回答呢?前五百字在谈人工智能以及AI带来的问题(搭了一下会有新问题产生),后五百字谈技术只是手段,需要不断学习才能找到答案。人工智能是状语,是背景,考题需要我们分析的是寻找答案快速便捷与问题产生多少的关联。评分36分,三类下。【满分60分】
11、不要活成别人的“宾语”
作者:曹东勃 大学教授
德国思想家霍耐特有一个著名观点:为承认而斗争。人是社会性的动物,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在周遭的社会关系中获得承认,是人的自我实现看似不可或缺的一环。生活中,人们也常用认可度判别事物,区分高下。
弗洛伊德有“本我”“自我”“超我”之说,本我来自欲望本能,自我立足理性算计,超我依靠超越性约束。设若一个教师,我们称其为好老师,是对其所做的第三方评判与认可,所谓“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一个好老师的生成,本身就是三方面协奏的产物。“好为人师”的本能促使其站稳讲台,获得学生的好评进而享受职业快慰,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面对那些对未来和未知之境充满求知欲和好奇心、充满无限的发展潜能的孩子们。自己的言传身教,甚至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个点拨,都有可能点燃他们探险的火花儿,影响他们的人生抉择,常年置身于这样充满生机的情境之中,见证和帮助年轻人成长并获得自我进一步成长的那种职业使命感和精神境界的升华。
“你是一个好老师。”这句话按照中文的语法,是一个主谓宾结构。“好老师”是宾语。庄子说:“名者,实之宾也。”这种名实之辩的讨论,在西方中世纪经院哲学中就是唯名论、唯实论之争。“名者,实之宾”,其实是说实体的存在关系。比如说,“这是一把椅子”,“这”是代词,是具象化的实体;“椅子”是名,是抽象化、一般化的“理念”,是形式因。名是实的宾语,如果在英语语法中,名是实的表语,这种特殊的“主谓宾”结构,其实是一个“主系表”结构。
宾语是被一个上帝视角的说话者点评的。我们每个人都不能免俗地要在自己的一生之中无数次被他人评价,但我们每个人在走到宾语的位置之前,首先都因为强烈的生命意志和创造活力而具有鲜明的主体性。我们不能完全依赖于这种评价、祈求于这种认可,把自己活成别人的宾语。宾语,就带有被动性。主语的宾格化,就存在物化的风险。我就是我,我不是器物,我不是工具,我不是“东西”。
思想家弗洛姆认为,人体验世界有两种方式,一为原生方式,一为再生方式。两种方式走到极致都会出现问题。当你失去了与现实的联系,毫不在意外界的评价与认可,把原生方式发挥到极致,那叫“对得起自己”,以至于只跟自我沟通,别人无从理解,整日自言自语,这叫“精神病人”。当你失去了与自己的联系,为了获得外界的评价与认可而无所不用其极,把再生方式发挥到极致,那叫“为别人而活”,你是别人眼中的好儿子、好丈夫、好爸爸、好员工,人皆称之曰能,人皆称之曰善,唯独夜深人静独处之时叩问内心,深感遗失了最初的梦想,这叫做“现实主义者”。正常的人性值域,恰在两端之间。
存在先于本质。谁规定的我们就应该或必须活成某种样子呢?每个人的活法,均非他人所能框限。理想状态是名实合一,退而求其次,在名实分离普遍存在的情况下,尤需保全人的主体性,守护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点评:分析的角度很新颖,从主谓宾语法作用角度谈评价中的主体性。“认可度”是他人外在的社会评价,而我们一更需要求“实”,活成“主语”。只是作为一篇考场作文,有些哲学社会学术语,从头阐释概念,未免冗长拖沓,如二三段,而核心词“认可度”才是真正的重点。 评分56分,二类中。【满分70分】
《玩偶姐姐.HongkongDoll.会员短篇集.假日瑜伽》...
浏览:729 时间:2024-02-13《原神》画外旅照青植之篇第七天怎么过?画外旅照第七天玩法介绍...
浏览:431 时间:2024-01-08平凡的世界:郝红梅吃不起5分钱丙菜又偷手帕,却还嫌弃孙少平...
浏览:83 时间:2024-07-20《生死疲劳》中提到的《苦胆记》真的是虚构的吗?【莫言吧】...
浏览:4 时间:2024-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