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励志语录 文学杂读 农贸分析

宜兴残疾夫妻创业史:心若向阳,无畏悲伤

2023-12-22

周冬梅和董法金都是残疾人,求学生涯都不长。后来,经邻里牵线,周冬梅、董法金两颗心慢慢靠近,彼此温暖着。很快,他们有了第一个孩子。都说为母则强,生了女儿后,冬梅有了野心——她想要自己创业。因为身体的残缺,她照顾女儿很多事情都无法亲力亲为,再加上每天上班下班,更是挤压了与女儿相处的时间。她想着,如果能够在家里工作,就能多花点时间,照料自己的孩子,该多好呢? 可是做什么好呢?当时“摇毛衣”这一行当,悄然兴起。这行当,不正好可以在家里做么?她打听过了,一台机器,2000多。这在当时,着实不是一笔小钱。

很多人都担忧着,包括冬梅自己,这机器的操作自己学得会吗?会有人来做生意吗? 董法金却坚定地说:“做吧,你手巧,织毛衣特别好看,证明你有这个天赋的,你肯定能行。”谁都知道,手织和机织,那是两码事。可,有了丈夫的支持,冬梅就像有了主心骨。

买了机器,冬梅又辗转找到“亲戚的亲戚”,学习操作。同样的机器,有的人做出来的毛衣,有的就一般,有的容易脱线,有的特别耐穿,有的松软,有的厚实……其中的小奥秘,也许就是哪里多一针,哪里少一针这样的细节。仅仅两天,冬梅不但学会了基本技术,还记下了各种小窍门,以及不少时兴的款式。

理论和实践,是有差距的。冬梅做不出拿客户的毛线练手的事,她要先把技术练到位了再来做生意。于是,她亲手给家里的男女老少 “摇”了不少衣服。街上的毛衣店奇了怪了——这人怎么常来买毛线,还一买就不少呢?一问,听说她自己会“摇”毛衣,就来了兴趣。反正开店,家里的毛线多的是。手艺已经练到足够自信的冬梅接下了这笔生意。一试之后,冬梅的好手艺传开了,几家毛衣店的人,都让冬梅“摇”,还把她推荐给了来买毛衣的顾客,顾客又推荐了新的顾客。生意源源不断地“上门”,到了秋冬季节,她每天家里都要开夜车,时常要做到一两点。虽然辛苦,可冬梅乐意啊。

那时候,董法金还在厂里当机修工,工作两天,休息两天。看到这个情况,他默默地接手了家里的杂事,又默默地接手了“倒线”的活,就是把开司米、羊毛线之类的毛线,“倒”到线轴上。这事必须十二分的耐性,不然一根根细线,在不经意间断了,乱了,再理出来,就是件无比困难的事了。后来,他又默默地拈起细小的针,学着缝合领口,一针一针,他的速度不快,但一阵一阵都很细密。坚韧,耐性,细致,这大概也是身体残缺给他的带着苦涩的“礼物”。 两三年后,他们把店从家里搬到了镇上,董法金也把工作辞了,与冬梅一起经营这家小店。不仅如此,他还成为了店里的主力,店里的衣服大多是他在“摇”,而冬梅主要做些缝合、烫钻之类的活。

生意越做越好。不但杨巷的人来做衣服,官林、芳庄等地的也不少人专门赶到杨巷,来请冬梅夫妻俩“摇”衣服。他们家里存了十几二十本的笔记,记得都是客户的尺寸。这些可都是宝贝。不少顾客年年在这里摇衣服,打个电话,让他们找到以前量的尺寸,说下想要的颜色,过几天就能来取新衣服了,省事。至于款式,顾客都放心的,冬梅会给他们选最合适的。

冬梅说,别人上街看到帅哥美女,难免要多看那么几眼。他们上街,注意力却总在衣服上。看到漂亮毛衣,就不由自主地分析这衣服是否可以“摇”,该怎么“摇”。 冬梅又说,她要感谢周围的朋友们,都说同行相忌,可是她却在宜兴甚至宜兴周边城市,都交了不少同行的好友,互相交流,互相学习,他们“摇”出来的毛衣才能“与时俱进”。

眼下,正是店里的淡季。事实上,每年5月到9月初,这家店是几乎没有一笔生意的。但其他时节,虽然店里的机器已经从一台机器增加到三台机器,从手工缝合改为机器缝合,可是冬梅夫妻俩依旧忙碌。尤其是每年的年底,依旧经常要忙到半夜。

心若向阳,无畏悲伤。这是董法金、周冬梅夫妻俩,给人们的启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