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励志语录 文学杂读 农贸分析

《第七天》: 讲一个悲天悯人的故事

2024-01-23

“浓雾弥漫之时,我走出了出租屋,在空虚混沌的城市里孑孓而行。我要去的地方名叫殡仪馆,这是它现在的名字,它过去的名字叫火葬场。我得到一个通知,让我早晨九点之前赶到殡仪馆,我的火化时间预约在九点半。”

当一个小说的开头在谈火葬场,或者是殡仪馆,似乎这就意味着不会是一出让人轻松的故事。《第七天》里所注入的前世人事,在现实的映衬下变得更加现实,也更加悲情。这一个又一个的故事,都经由死者的记忆和述说,它们加在一起好像不太像是一部文学作品,更近乎是一个剪报集,名字都可以取为“死者的生前故事”。我不是一个专业的评论家,好像也不甘于做一个普通的阅读者,只能在自己的一方天地里写写感想,尽情地去分析一些细节而不耽于在这里妄自菲薄地批评余华是否退步或是作品多么粗糙。

by 王小刀

《第七天》的隐喻

在主人公杨飞四岁的时候,养父曾经为了和一个女人结婚,一念之差将杨飞丢弃,但是在十几个小时过后又自责不已,将杨飞找回,并带着他过了一辈子,而曾经的丢弃之念也让养父愧疚了一辈子。在这种愧疚和自责中,处于弥留之际的养父决定重回旧地,却不料在自己想要丢弃儿子的地方死去。这样的死法,回归到一个“赎罪之地”,他希望自己的良心可以得到安生,不料却真的死在了这里。杨飞找不到父亲,父亲死在了他曾经被抛弃的地方,转而变成了杨飞在被动地“抛弃”了父亲。

父亲并不是为了离开杨飞而走,却意外地死在了他乡,导致父子阴阳两隔。杨飞一直在寻找父亲,百寻不获,却因为一场意外事故失去,在另一个世界中与父亲相遇。渺小的小人物,卑微地生存在这个世间,他们所需要的只是能够携手共存,抗拒生死和时空带来的分离。父亲在年轻时追回杨飞,杨飞在父亲患病离家后不断寻找,以及最后两人在阴间的火烧厅用只剩骨骼的手相互紧扣,这不断的寻找与重逢,成为了一种轮回。在最后的重逢,虽然两人已死,却依然能够给读者以宽慰。没有人能够独自活在世间,那独自活着的,将尝尽更多的苦楚和孤独。

谈到孤独,杨飞的前妻李青无疑是孤独的。她本身的风姿绰约和能力出群,就暗示着她与杨飞的爱情和家庭不会长久。因为这一方是不甘于寂寞和平静的,她在安宁与激荡中矛盾着,即使是死后也依然如此。在和杨飞经过了一段温情的叙旧之后, 她还要前往自己盛大的告别仪式接受别人的祝福。李青的生前死后没有区别,一样的耀眼和瞩目。杨飞的生前和死后则是一样的卑微和普通。他们生前的距离,在死后也没有消除。看起来这不免有些残酷,人生到死,有的鸿沟还是无法跨越。面对有些人,爱和真情似乎永不能够满足一切,物质的强大与利益之熏心,将带给生命以毁灭性的打击。

没有骨灰盒和墓地的人,最后都走向了一片叫做“死无葬身之地”的乐土。那里的人是平等的,这是余华的表述,他把这块本来寓意着贫穷和弱小的地方书写成了一个异样的极乐世界。一个作家悲天悯人的情怀,展露无遗。死后能否得到安息在此已经不重要,这是弱势群体的乌托邦,这是流浪者在别处的故乡。“死无葬身之地”在生者看起来是不祥的,对于死去的人则成了他们庇护灵魂的处所,实在诡异的反差让想象力荒诞,荒诞后留下绵绵温情——死去的小人物也有所终,他们虽然没有昂贵的墓地、寿衣、骨灰盒,没有人山人海的告别仪式,但还是在一无所用间忘却痛苦,回归安宁。

作者余华

动容后的冷思考

如果不仅是把《第七天》当做文学作品去读,忽略不计它的文学性到底有多不强,将故事植入一个小说的整体,让它越过生死边际,故事变得更为立体,也更为悲情。十几亿人的泱泱大国,每天都上演很多的故事,光靠作家去书写根本写不完,光让读者去流泪都能把眼睛哭瞎。很多无力改变的事实,在众人的冷漠和无动于衷里变成了冷冰冰的故事,再悲天悯人都依然无力。写过这么多作品的余华,在我眼里是一个悲观主义者,面对这个国家的千千万万的纠葛,我们能做的只有无尽的感伤吗?到底那真正能够抵消悲情的正能量在哪里?在政客的文件中?还是慈善家的金钱里?黑暗无边,似乎只有同样弱小的小人物在“与你并肩”。文学性在现实的刺激中所剩无几。

“死无葬身之地”

我很欣赏余华在《第七天》里对生死的描述,他大胆地创造了一个死后的世界秩序,人们如果在死后“活着”。阴间也是同样存在其格局的。死后的那种混沌、不确定性被余华用文字呈现出来。在余华的笔下,死去的人行走在生者的世界,一切都仿佛失去了地心引力的环绕,变得漂浮不定,若隐若现。人们在这种虚浮中“死去”,逐渐脱离了和阳间的关系,逐步地走向真正的安息,有的被火花,有的走入“死无葬身之地”。

“死无葬身之地”是个极乐世界,“水在流淌,青草遍地,树木茂盛,树枝上结满有核的果子,树叶都是心脏的模样,它们抖动时也是心脏跳动的节奏。我看到很多人,很多只剩下骨骼的人,还有一些有肉体的人,在那里走来走去。”

没有人会向往死亡,但所有人都在向往死后安息和记了。余华满足了人的幻想。在把人间的不堪展露无遗时,留下了一个虚无的幻境。

同样地,死者无法像活着的时候那样感受世界,体察人心,但同样有自己的情感和表达方式。在这一点上,余华还是给予了死者和读者以宽慰,即便死去,人还是有爱,而恨已经荡然无存。

欢 迎 分 享 到 朋 友 圈

未 经 授 权 请 勿 转 载

(如有转载需要请回复任意消息并等候沟通)

更多内容or投稿 请关注chips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