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励志语录 文学杂读 农贸分析

又一出足尖上的安娜·卡列尼娜来了,这版“安娜”有何不同?

2024-07-12

摘要:安娜·卡列尼娜的故事是现代芭蕾编舞大师们钟爱的主题,小说的复杂性和人物情感的巨大起伏,为现代芭蕾的肢体语汇提供了充分的表达空间。

 

来自立陶宛的安吉利卡·乔丽娜舞团演绎的芭蕾舞剧《安娜·卡列尼娜》曾被授予俄罗斯戏剧最高奖项“金面具奖”最佳编舞、最佳舞美奖,安娜的扮演者奥嘉·勒曼也因此获得最佳女舞者奖。本月26日、27日,安吉利卡·乔丽娜舞团将在东方艺术中心歌剧厅首次为亚洲观众呈现这出令人惊艳的舞之瑰宝。

 

 

足尖上的安娜·卡列尼娜受青睐

 

 

改编自文学泰斗托尔斯泰同名文学名著的芭蕾舞剧,讲述了19世纪俄罗斯上流社会的贵妇安娜·卡列尼娜曲折而充满悲剧色彩的人生:身为高层首长卡列宁之妻的安娜艳冠群芳,与风流倜傥的伯爵渥伦斯基在火车站邂逅。渥伦斯基的热情唤醒了安娜沉睡已久的爱情,两人双双坠入爱河,在强大的舆论压力下,仍不顾一切地私奔。但是,安娜因为无法忍受对儿子的思念,又偷偷溜回家看望,却被丈夫无情制止。而此时渥伦斯基也开始动摇,另结新欢。最终安娜对爱情充满了怀疑和失望,让呼啸而过的火车结束了自己无望的爱情和生命。

 

安娜·卡列尼娜的故事是现代芭蕾编舞大师们钟爱的主题,小说的复杂性和人物情感的巨大起伏,为现代芭蕾的肢体语汇提供了充分的表达空间。1972年,莫斯科大剧院首演了俄罗斯芭蕾女神普利谢茨卡娅亲自编排并主演的《安娜·卡列尼娜》,这是“安娜”首次被完整改编为芭蕾作品并搬上舞台。此后,不同编导、演员都用足尖对这个故事进行过多次诠释。

 

近年来,已有不少《安娜·卡列尼娜》舞剧版本在中国上演:2008年德国卡尔斯鲁厄芭蕾舞团的《安娜·卡列尼娜》是该题材在中国舞台上的首秀,“俄罗斯芭蕾的新名片”——圣彼得堡艾夫曼芭蕾舞团也曾于2015年11月在东艺舞台上演出过该剧。不同于艾夫曼版带来的立体效果、德国版的现代前卫,此次由深谙俄罗斯艺术精华的立陶宛舞蹈大师安吉利卡·乔丽娜带来的《安娜·卡列尼娜》在音乐语言和舞蹈语言两方面都下足了功夫。

芭蕾舞剧《安娜·卡列尼娜》

 

寻找最忠于原著的真实表达

 

 

从舞蹈的形体技巧和艺术表现上来看,很难界定安吉利卡·乔丽娜编创的这一版《安娜·卡列尼娜》属于哪个流派。编舞者更希望人们把它看作一场由复杂的动静交迭组成的肢体剧,舞者在作品中不仅是在舞蹈,更像是戏剧演员,通过身体的舞动来营造出一种逼真的现实感。乔丽娜坦言:“我本来就不想用特定的流派来限制和禁锢我的作品。相反,我努力想要在舞台上创造的是生命本身。”

 

乔丽娜对作品的深入理解造就了这一版忠实于原作风骨的《安娜·卡列尼娜》,舞台装置极其简约,没有宏大布景和炫目灯光,甚至没有大家期望出现的火车,仅凭几把椅子、一块长木板,便把19世纪初俄罗斯贵族的形象和心境刻画得入木三分。“伤害一个人,往往只需要一个词甚至一个动作就够了,人们的语言、排斥与道德审判才是杀人的凶器。过去如此,现在更是如此,这才是我想要的表现。”乔丽娜说。

 

在音乐方面,安吉丽卡·乔丽娜大胆采用了德裔俄罗斯当代作曲家,被喻为“当代肖斯塔科维奇”的施尼特凯的作品作为音乐主干。“施尼特凯的音乐深沉、多变,表达出十分广阔的情感维度,从这一点来看,与托尔斯泰的小说非常接近。”此外,乔丽娜还选编了柴科夫斯基、马勒和法国音乐家加布里埃尔·福雷的作品,甚至以安德鲁·劳埃德·韦伯的音乐剧片段来丰富全剧的音乐氛围。整个舞剧的音乐集浪漫主义、俄罗斯风情以及现代音乐剧音乐精髓于一身,随剧情跌宕起伏,美感中不乏张力。

热门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