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励志语录 文学杂读 农贸分析

有人痛苦会大哭,而哲学家会把痛苦写成书

2024-08-01

你是否也有这样的苦恼?

就像罗伯特 · 伯顿在《忧郁的解剖》一书中写道:“人这一生,没有哪种状态是令人满意的。无论什么年纪,都是如此:小的时候,仿佛在奴隶主的残暴统治之下,只有无尽的服从;长大了,就得工作,为生活操碎了心……等老了,浑身骨头酸痛、内脏绞痛、身体抽搐,听觉迟钝、视觉模糊、头发花白、脸上布满皱纹、声音嘶哑,老得不认识镜中的自己,对于别人和自己都是种负担。”

你也为此感到痛苦吗?也在这个时代迷失了应对痛苦的方向吗?也不解这无意义的痛苦有何意义吗?

今天,让我们重拾孔子的“仁”与“礼”,看清生命中的痛苦并非只是无尽的折磨,它也能唤醒我们的人性。

01

读完《论语》的前十篇后,我们脑海中浮现出了孔子的形象,与他在绘画和雕塑中被描绘的样子一模一样 :一位若有所思、从容不迫、目光狡黠的老师。

然后,我们来到了第十一篇。刚开始还很平静。孔子说,论遵守礼乐的规则,他一般更喜欢乡野平民的方式,而不是贵族君子的方式。

《论语》内容的安排似乎非常随意,接着,我们听他谈起他最得意的门生,颜回。这位年轻绅士学识渊博、道德高尚,如果孔子是柏拉图,他就相当于亚里士多德。

孔子说笑道 :“颜回对我没什么帮助。我说什么,他都心悦诚服。”然后,我们了解到,“有一个叫颜回的学生,真正好学,不幸短命死了。现在再也没有一个像他那样的了。”这种对悲剧的平淡讲述突然发生剧烈变化,孔子陷入了巨大的悲痛之中。

他开始大声感叹 :“老天爷要我的命呀!老天爷要我的命呀!”他的弟子们平时对他毕恭毕敬,也忍不住说他悲痛过度了。孔子怒气冲冲地说 :“我悲伤过度了吗?我不为他悲伤过度,又为谁呢?”

这是文学史上最引人注目的时刻之一 :孔圣人情绪失控了。

我们习惯了平常人因为失去亲人而痛不欲生,但我们认为智者应该能将我们带到一个更高的意识层面。尤其在面对死亡时,圣人们应该揭开智慧的宝石,这个宝石散发着宇宙命运的光芒。

我们为什么要读《论语》?难道不是因为孔子用权威的答案,回复我们灵魂的困惑吗?尤其是当这些答案像谜一般时。然而,面对颜回之死,孔子给我们的只有我们平常对死亡粗野的悲痛。我们甚至连一句晦涩的话都没有得到。

如果孔子流的是和我们一样的眼泪,他还有什么作用呢?当我对他的这种平淡无奇的悲痛的震惊消退之后,我开始从孔子令人不安的不智之举中,既得到了安慰,又得到了智慧。

他在哀悼无意义痛苦时,所处的纯粹悲痛空间,正是作为人所处的空间,正是他的整个哲学——以及文明本身——诞生的空间。他拒绝将悲剧美化为其他任何东西,他这样做有其深刻的道理。

要想了解孔子的世界,可以想想和他同一时代的伍子胥。伍子胥是一位政府官员,他的父亲被楚王扣为人质,并将其杀害。伍子胥一心复仇,却发现凶残的楚王已经被杀了,他失望至极,挖出楚王的尸体,抽打了三百鞭。然后,他和正与邻国交战的吴国结盟。吴王夫差很快背叛了伍子胥,逼迫他自尽。

他在临死前,留下遗言 :“你们一定要在我的坟墓上种植梓树,让它长大能够做棺材。挖出我的眼珠,悬挂在吴国都城的东门楼上,让我见证越寇进入都城,灭掉吴国。”

吴王将伍子胥的尸体装进了皮革袋子中,然后卑鄙地将其扔到江中,不过在此之前,他先帮伍子胥挖出了眼珠,悬于城门之上。无巧不成书,伍子胥那双血淋淋的眼珠确实看到了越国灭吴。

如此残暴行径在春秋末期十分常见,最终导致了所谓的战国时期。强权者相互挖眼珠子,是整个社会崩溃的象征与征兆。此时中国古典哲学的核心难题,本质上也是罗德尼·金的问题——1991年洛杉矶警察局对他的殴打,被录像拍下,引发了广泛的骚乱——“我们难道就不能好好相处吗?”

儒家思想,一如百家争鸣的所有哲学流派,在很大程度上,解决的是不公的痛苦问题,而这些不公正是由我们自己施加的。哲学常常诞生于惊奇和崩溃之中。

02

孔子生于公元前 551 年,死于公元前 479 年。从某种意义上说,他的人生是失败的。他认为自己的使命,就是要从社会的礼坏乐崩之中,重新建立起其偶像周公五百年前在中国建立起的和平文明的秩序。

孔子周游列国,希望能得到统治者的任用,实现自己的理想。然而,孔子只有在最开始担任过官职,还是一个无关紧要的官职。各个诸侯王和统治者一般都会礼貌地听孔夫子游说,然后将他送走,有时还会以暴力相威胁。

对于没有取得世俗的成功与认可的人,孔子给出了这样的安慰 :“天下有道就出来做官,天下无道就隐居不出。国家有道而自己贫贱,是耻辱 ;国家无道而自己富贵,也是耻辱。”

尽管在春秋晚期,顽固的诸侯和统治者没有将儒家思想当回事,但儒家思想是处理无意义痛苦的最实用的哲学之一,而且至今效用不减。苦难以及对苦难的反应,是儒家美德的基础。

与大多数实用性哲学不同,儒家思想并没有真正给我们任何硬性的原则或指导方针,它只是给了我们一个温和版的黄金法则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对唤起真正丰富且人道的人性的兴趣,比其他任何哲学家都浓厚,因为他认为,任何没有以人为本的秩序都不堪一击、不得人心。

艾伦 · 沃茨说 :“‘是人让真理伟大,不是真理让人伟大’是儒家思想的一条基本原则。既然人自身比其可能创造的思想都更伟大,所以“人性”或“人心”感觉起来总是比“正义”更伟大。有时候,人们的情感比原则更值得信赖……尽管人们通情达理,总是能够做出妥协,但有些人盲目崇拜某种想法或理想,使自己丧失人性,这些狂热信徒对抽象概念的敬拜,令他们成为生命之敌。”

孔子用“仁”来表示我们所有的阻碍和破坏力量都被消除了的状态。中文的“仁”字由两部分构成 :一部分是人,另一部分是数字二,或者一个表示超越的符号。两种意义都耐人寻味。

人与二相加,体现出了我们只能在关系中发现和证明自己的儒家观点。人与超越相加,让人想起我们能驾驭自己的生物本能,努力让品行高尚。正如孔子自己所说 :“那些行为有威信的人(仁)喜爱山。”

03

孔子认为,规则和惩罚是从混乱中产生秩序的错误方式:“用法制禁令去引导百姓,使用刑法来约束他们,百姓只是求免于犯罪受罚,却失去了羞耻之心。用道德教化引导百姓,使用礼制去统一百姓的言行,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也守规矩了。”

对孔子来说,刑法是一场没有胜算的游戏。在已经确立的秩序中,也许一些惩罚是必要的。然而,在创建和维护文明社会的过程中,刑法充其量只是创造了秩序的假象;情况最糟糕时,刑法甚至加剧了促使刑法实施的种种倾向。正如孔子所说 :“我们必须使诉讼的案件根本不会发生!”

孔子提议用礼代替刑法。我喜欢当代的重要儒家学者罗杰 · 埃姆斯和亨利 · 罗斯蒙特,他们指出:“礼是那些具有意义的角色、关系和制度,它们促进了交流,培养了社会意识。礼的涵盖面很广 :所有的正式行为,从餐桌礼仪到问候和告别的寒暄,再到毕业典礼、婚礼、葬礼,从言行恭敬到祭拜祖先……它们是社会语法。”

让我们以一个小例子开始。你走在路上,心不在焉,撞到了我。我的第一反应是气愤。如果你什么都没说,继续往前走,我可能开口骂你。结果,一件事接着另一件事,很可能我们会拳脚相向。但是,如果你撞倒我后,说 :“对不起!我很抱歉。”我的怒气会立即消失。我不会将这件小事放在心上。

“没关系。”我们的关系就从互相争斗变成和谐共处。仅仅因为一个小小的礼仪举动,我们就脱离了敌意,进入了仁的状态。礼编排了一种关系,赋予我们共同的人性尊严。即使一丝敌意尚存,我咕哝了一句 :“下次走路小心点。”至少你的礼仪规范行为避免了暴力。

说“对不起”和其他遵守礼仪规范的小行为,对于一个正常运转的社会来说至关重要。做父母的一大任务,就是不厌其烦地提醒孩子说“请”“谢谢”和“对不起”。这些“神奇的词”确实具有不可思议的能力。它们让我们与他人和谐相处,让我们能成功地、心怀敬意地在人类世界中航行。

不遵守这些礼仪规范的行为,会导致暴力、混乱和残忍行径。在西方传统的伟大悲剧作品中,我们认为苦难命中注定,是一个古老诅咒或原罪或生物构造的结果。然而,儒家思想却将许多苦难看作忽视礼仪规范所导致的直接后果。

想想李尔王的故事,如果他没有无礼地命令他的孩子们赞美他,如果科迪莉亚对自己的父亲说话再礼貌一点。如果哈姆雷特的母亲和叔父没有在哈姆雷特的父亲尸骨未寒时,就有失体统地早早结婚——“葬礼中剩下的残羹冷炙,正好宴请婚筵上的宾客。”那么,哈姆雷特和奥菲利亚可能会成为夫妻,在王座上度过余生。如果戏剧中的反面人物直接让正面人物进行埋葬亲人的基本仪式,索福克勒斯的多少戏剧将会无聊至极?如果俄狄浦斯在路上撞到一位老人时,直接说句“对不起”,他整个令人难受的悲剧就可以避免了。

据我所知,俄狄浦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谋杀了他的父亲,是文字记载的第一个路怒症的例子。在拥挤的高速公路上驾驶,时常会感到懊丧不已,而且危险重重。这能说明在只有最少的礼仪时,生活会是什么面貌。当我们被困在各自的车子中时,我们很难用“请”和“对不起”进行沟通。

不可否认,道路上还是有一些礼仪的,通常是某一地点特有的,但在很大程度上,道路秩序的遵守,尤其是在交通不畅的大城市,靠的是规则的内化和对交警的害怕。如果儒家“仁”的概念指的是处于关系中的两个人,那么,在高速公路上很难找到仁,因为我们都是被钢铁包围的孤独的竞争者。

借用一个文学批评中的术语,路怒症是社会冲突的提喻——代替整体的部分。我们越是感到被冷冰冰的自我包裹,我们的生活就越不受礼仪左右,我们就越可能成为残忍行为的行使者和受害者,就像伍子胥。即使当暴力因自私自利和对刑罚的恐惧而得以避免时,就算车流顺畅,我们还是感到压力重重,人性仍然处于动荡之中。用孔子的话来讲,我们成了小人,比起人性和社会,更关心我们自己的好处和私利。

我一直在讲一些对相对较小但至关重要的礼仪规范的遵守,但是,礼涉及的范围要比“对不起”和“谢谢”广得多。在《论语》中,有关于何时和怎样吃米饭、喝酒、说话、穿着、上车,以及送人礼物的时候该怎么拿等教导。

人类的生活是一种艺术,将我们在世界中的存在方式,提升为更优雅的存在方式。深谙礼仪之道的人不仅不会冒犯他们的邻居,并且他们的生活优雅而美丽。

本文摘录自《关于痛苦的七堂哲学课》,有删节,[美]斯科特 · 塞缪尔森 著,张佩 译,2020年6月由 未读 · 北京燕山出版社,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生而为人

不经历痛苦是不可能的

也许你在这个时代迷失了应对痛苦的方向

也许你时常感到孤独与痛苦

面对它、解决它还是逃避它

这里也许有你要的答案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