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励志语录 文学杂读 农贸分析

过年期间如何跟长辈聊天?这篇指南请收下

2024-01-20

原创 格十三 

大家好,我是十三姐夫。

马上过年了,家里领导让我出来给各位拜个早年,顺便聊点干货。

什么是干货,就是有实用意义的东西。很多人过年期间要和家里的长辈们见面,聊点什么话题,怎么聊比较优雅,如何避免尴尬,这就是干货。

如果你担心七大姑八大姨七舅老爷什么的轮番过来询问你的收入、打探你体检报告、关怀你家小孩的分数和排名,那么你你已经占据了不利地形,此时你想要巧妙地扭转话题反扣回去,却又不知道该如何反扣,因为你根本不了解他们,根本不知道有什么问题可以问他们,那可真是太尴尬了。

所以知己知彼才是上策。只有全面掌握和了解了当代老年人的生活习惯和变化轨迹,我们才能稳住方向盘。

所以今天我带领大家再来复习一下“当代老年人的习性与特征”,大家把功课做足,以便在过年时有备而去,春风化雨。

1. 疯狂赞美他们放飞的生活

我丈母娘经常说,只要家里有个小孩,那就是“三代捆绑式带娃”。有时我只需嘀咕一句“我要不要再生一个呢?”,全家老人立即放下架子,和颜悦色,来跟我解说生二胎的三百多个弊端,就是怕我有了二娃,他们又被“捆绑”了。

这届老年人对于放飞的渴望,并不比中年人少。所以各位要尽量把他们的“放飞”当作重点赞美内容,并把话题引向这个领域。

广场舞不是广场舞,那是他们逃离吃喝拉撒作业和补习班后仅存的张狂。

丝巾和单反都玩情怀,那是这届老年人不向现实低头并用力一搏的倔强。

这风气在这届老年人圈子里弥漫开来,他们聊天话题都不带催子女结婚生娃的了,相亲角那些替子女找对象的老年人都被压在了歧视链的底端。

所以大家不要担心长辈们真的催婚催生,他们可能只是客气客气,走个过场,心里也许在想:我警告你啊,年纪轻轻别生孩子,别给我找麻烦。

家族里要是有不用带孙子的老年人,那就使劲问他们平时做什么,然后夸他们过得最潇洒。

让他们谈一谈细节,比如:在会员制的超市里,在夜幕降临的广场上,在秋风萧瑟的阳澄湖畔蟹庄里,在重庆的街头看人搓麻,跨过山河大海在埃菲尔铁塔前扬起丝巾,在库克山脚下吃奇异果,在圣地亚哥团购鳄鱼肉焖小龙虾......

除了偶尔在朋友圈乍现,我们几乎见不到他们。

2. 疯狂赞美老年人的消费实力

曾经我也粗浅的认为电视能承包老年人的生活。电视购物琳琅满目包罗万象,别管卖的是什么,总有一款适合你爸妈。

我爸在电视上买过一把菜刀,拍黄瓜时刀把儿断了。我妈买过的电压力锅,电面包机,电蒸蛋器,现在都在我的壁橱里与36套童话故事书和哑铃紧紧的拥抱在一起。

夏天,我妈在电视购物精心挑选了一张麻将牌一样坚硬的凉席。后来每天早上起床,我都宛如一头满身鳞片的穿山甲。

我一朋友的妈更牛,看他爱收集各种AJ限量款,投其所好给他在电视上买足力健。为了不让妈妈失望,他穿上了。

而这届老年人已经不拘泥于电视了,毕竟手机上分分钟可以买点什么,啥都能学,而且速成。

我的一个朋友说,自从他爸不用带孙女后,整个人都精神了。跟着视频自学电工技能组装了一个800瓦的音响,每天推个小车到广场上与大爷大妈们切磋鬼步舞,竟然得了个区里一等奖。

我爸得知孙子完成了小升初之后,一头冲进了商场,买了3款可以应付不同天气的冲锋衣,登山鞋,户外强光手电,望远镜,帐篷,鱼竿,煤气炉。

他说已经和三五好友相约自驾入藏。

出去玩不算牛,牛的是不管去哪玩都能一掷千金 买一些没用的东西 买一些珍稀纪念品。

去趟九寨沟,买5斤高原耗牛肉,挑最贵的,买回来的都是耗牛身上的雪花和黄瓜条。

去趟泰州,搬回来两大箱黄桥烧饼,我吃了一个月,感觉自己胖成了烧饼。

开车一路向北到大连,用黄鱼和扇贝把车塞满。半年过去了,豪华顶配SUV的后备箱一打开,依然有一股爱琴海的味道。

食物还好,毕竟能吃,可老年人带回来的纪念品充满了争议性。

我爸妈去了趟东北给我买了把二胡,去趟俄罗斯带回来一把义乌款限量版的冬不拉。

我爸在宝岛给我带回来一个石头瓶子,一看就是现代工艺品,非说是遗留在民间的宫廷玉器,还要求我摆在家里的财位上。

3. 疯狂赞美他们的诗和远方

当代老年人迷恋旅行!离家五公里以上都是远方。

我爸妈有时盛装打扮,把精致的料理装进保温的饭盒,拎着鼓鼓的两个大包出门,还以为要去几千公里外旅游,其实只是去世纪公园看梅花......老年人的仪式感已超出了我的认知范围。

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我出去时间长点我妈都催命般让我回家。

最近几年,角色开始转变。我在电话中对妈妈嘘寒问暖:“你们在哪?啥时候回来?早点回家吧,别乱买东西,别让人骗了”......她说:“我们是小孩子吗?”

我觉得我体会到了“孝子手中线,游母身上衣”的感觉。

当我们为下个月的KPI辗转反侧,为儿子的考试而惊慌失措的时候,老当益壮的爹妈们又默默进行了一波消费升级。他们目标不再是菜场里价格躁动的猪肉,不再是电视上那些被打了鸡血般叫卖的电器。他们已胸怀世界,眼里也多了些纽约珠宝店里的黄金和迪拜小市场里的藏红花。

如果近几年你去过三亚就会发现,在沙滩上陪孩子玩弱智游戏的都是苦逼中年,老年人都在免税店里刷卡呢。

4. 疯狂赞美别人家的同龄人榜样

30年前的我们,常被爸妈拿来和邻居小孩比,和学霸比,和神童比。这种无形的压力促使我们不断进步,成就了更好的我们。

如今我们也重拾这个套路。隔壁腿脚灵活的王大爷,穿越非洲的郭大妈,柴干湖冬捕的刘叔叔,阿拉斯加冰川上的蔡阿姨......

这些典型的“别人家的爸妈”时常被作为样板,时刻督促他们身体要健硕,视野要开阔,格局要远大,人生要进阶。

我们办公室里的对话就颇具戏剧性。

“哎,我爸妈又出去浪了,寒假也不帮着带孙子。”

“我爸妈也不消停,又去七宝逛街了,不知道这次要买什么土特产。”

“你们那不错了,我爸妈自己回老家过年了,不带我们。”

”我爸刚读完一个老年班,昨天回来开始给孙子辅导物理。“

集体沉默了。

骄傲的老年人也出现了歧视链——缠着子女的<独立的<身轻如燕成为广场舞池中耀眼花旦的<江浙沪短途的<常年摸不到踪影只能从明信片上找线索的<哪也不去却可以辅导孙子学习的。

所以当有长辈话里话外感觉你和孩子都不怎么争气的时候,你可以拿出“老年大学物理专业取得证书的老年人如何给孙子辅导作业的事迹”侃侃而谈,这是一种仅存在于家人至亲中的无形的鞭策,深藏功与名。

5. 疯狂赞美老年人的养生技能

我最近,经常一边吃着药,一边在朋友圈里欣赏爸妈参加同学会胡吃海喝,唱9块钱一小时的皇家KTV,还集体去网红餐厅吃薯条。

我妈和姐妹学会了薅羊毛,团了代金券去五星级酒店喝下午茶,在28楼的落地舷窗前拉开孔雀蓝的丝巾尽显腔调。

年轻人在双十一前囤起了生发液和代餐粉,与此同时,也许老年人又买了年底去九寨沟的机票,听说还要自驾,高原开车练反应更灵敏,比中年人更不容易得阿尔斯海默症。

行走在世界各地的老年人,除了拍照之外还有一项特长,收集各国保健品。

澳洲深海鲨鱼油抗衰老营养脑神经;新西兰的蜂蜜养胃抑制幽门螺杆菌;德国的修椎正骨粉拯救越来越薄的半月板;美国的维生素补充ABCDEFG。日本的各种膏,各种酵素,使用方法和疗效弄的门儿清,顺便学会了使用百度翻译。

这届老年人与以往都不同。他们经历了资源贫瘠的童年,热血澎湃的青春。他们直面了世界的巨变和信息革命。他们铸造着这个时代的地基,见证了资本的疯狂。他们养大了儿女,又带大孙辈。尽管传统的认知和信息爆炸让老年人有些困惑,不过没关系,他们通过一波又一波的消费升级来证明自己仍然年轻。

老年人最近张口闭口和我聊5G,穿着气垫运动鞋,带着蓝牙耳机,每天颠覆着我们的想象,远远拉开了与中年人的距离。

过年是一年一度最盛大、最全面、最考验综合实力的与长辈们相处的时间,希望各位有点耐心多陪老人聊聊天,只要有心,就不怕没话题,本文提供的话题足以填补你和长辈之间的一切马里亚纳海沟。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