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励志语录 文学杂读 农贸分析

让世界看到不断扩大的中国“朋友圈”

2023-12-06

  以前的现代化发展道路只有西方式的现代化发展道路,如今中国式现代化则提供了另一种发展路径和模板。中国在不断为推动全球发展创造机会,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惠及世界的。

  ——清华大学客座教授马丁·雅克

  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势头和基本面不会变,通过深化改革,高质量发展的基本盘只会越走越扎实。

  ——中国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主席黄奇帆

  全球经济是相互联系的,供应链也需要相互协作。世界不可能脱钩,更不可能去风险。只有经济全球化和自由贸易,才能真正地让这个世界更加富裕。

  ——奥地利前总理沃尔夫冈·许塞尔

  如果我们这个国际会议能够更有力地帮助世界读懂中国、读懂中国共产党,同时又更有力地帮助中国读懂世界、读懂百年变局,那么我们就一定能够经过持久的努力,减少这三方面的“读懂赤字”。

  ——中国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创始会长、学术委员会主席郑必坚

  中国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这三大倡议和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代表的是互联互通、尊重多元、尊重平等、多方共赢的世界观与价值观,这对于未来全人类的命运而言至关重要。

  ——巴基斯坦参议院国防委员会主席、巴中学会主席穆沙希德·侯赛因·赛义德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是一个真正的全球性倡议,它不仅能让贫困国家实现经济增长,也让发达国家看到更良好的经济发展前景,更创造了一个多极的世界秩序,让更多国家的声音被听到。

  ——外文出版社荣誉英文主编大卫·弗格森

  “过去几十年世界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在日益多极化的世界里,读懂中国这个关键的角色很重要。”这是21世纪理事会发起人贝格鲁恩在2013年首届“读懂中国”国际会议上的发言。

  “读懂中国”国际会议从2013年开始,至今已是第10个年头。10年过去,“读懂中国”对世界而言,依然重要,而且越来越重要。

  12月2日,2023年“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在广州开幕,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位专家学者齐聚广州,架起中国与世界之间深度对话、凝聚共识、共享机遇的“超链接”。

  读懂中国,关键要读懂中国式现代化。会上,中国向世界展示合作的热忱、开放的态度。高质量的发展迫切需要高水平的开放,这是中国拥抱世界的诚意,也是中国走向世界的底气。

  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

  “我们将基础设施称作‘硬联通’,将规则标准称作‘软联通’,将民心相通称作‘心联通’。现在有个新的‘通’,即丝路梦的‘梦联通’。”会上,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国家发改委区域开放司原司长赵艾说。

  汽笛鸣响,物流熙攘。在广东,一列列“钢铁驼队”满载“湾区制造”商品源源不断运往世界各地。从最初的“粤满俄”线路持续向“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延伸,中欧班列已直通20多个国家和地区约40个城市。

  “广货广出”背后,是日臻完善的开放型政策支撑。例如,全面推广“提前申报”“两步申报”等便捷通关措施,提供多种通关方式和贸易方式供企业自行选择,为企业“量身定做”监管模式,配合企业拓展班列进出口货源等。

  “在经济的新一轮规则重塑中,国际经贸规则由边境规则向边境后规则转变。”会上,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彭森表示,深化改革,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制度性开放,成为参与全球化维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今年,广东出台了“外资17条”,在服务保障、投资奖励、用地用能等方面提供了系列优惠,大力支持外资企业特别是制造业企业到广东投资落户。近年来,中国出台众多改革力度大、含金量高的政策措施,支持全球企业发展。

  “多年的投资发展使我们认识到,在中国大有可为。”正大制药集团主席谢炳表示,高水平开放和高质量发展相辅相成,改革为中国带来了活力,开放成就了“中国机遇”。

  用好国内超大市场潜力

  在主旨演讲环节,中国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主席黄奇帆提供了一组数据:

  去年一年,欧共体对中国的投资比上一年额外增加了200亿欧元。整体看来,外资投资近10年比过去10年高,这5年比过去5年高,这是一个很特殊的现象。

  “现象背后的逻辑在于中国已经形成了超大规模的市场。”黄奇帆表示,得益于超大规模的市场,中国可以有效摊薄制造业的采购成本、研发成本、销售成本、物流成本、固定成本、投资成本。

  作为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粤港澳大湾区以不到全国1%的国土面积、5%的人口创造了约11%的经济总量。在世界经济复苏动力不足的背景下,大湾区建设如火如荼,一个个项目成功落地。

  2023年粤港澳大湾区全球招商大会上,广东与来自美国、法国、英国、德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世界500强企业、专业机构及商协会代表共签约859个投资贸易项目,总金额达2.24万亿元。

  中国的“老朋友”安利自1992年就在广州建厂。安利(中国)总裁余放认为,得益于粤港澳大湾区全球领先的区位优势、首屈一指的营商环境,以及庞大成熟的市场体系,安利在中国的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用好国内超大市场潜力,更好地对外分享中国的发展机会。”第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主任、原中国银监会主席尚福林说,“中国式现代化不仅是中国发展的正确道路,也是世界人民共同发展的新机遇,要利用金融开放吸引全球要素整合,发挥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提高经济潜在的增长率和劳动生产率。”

  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变革

  在参会专家们看来,随着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在市场体系中的代表性和话语权得到提升,推动全球治理变革,促进公平包容和可持续的全球经济发展,成为当前的重要任务。因此,高水平开放的应有之义,包括扩大同各国利益的汇合点,不断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带来新动力、新机遇。

  巴基斯坦参议院国防委员会主席、巴中学会主席穆沙希德·侯赛因·赛义德表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为人类发展、世界发展提供新的道路,为全球经济合作提供了新的框架,通过共商、共建、共享,我们将建立一个更加开放、包容互联的世界。

  “任何国家面对共同挑战都无法独善其身。”应急管理部原副部长、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郑国光提到,中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八项行动,提出了完善“一带一路”合作机制,同共建国家加强减灾领域的多边合作平台建设,为灾害防治和应急管理的国际合作提供了新动能。

  当前,我国正逐步实现“双碳”目标,为全人类应对气候危机作出应有贡献。在此背景下,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原党组副书记、副总经理武广齐认为,在能源领域实现高水平开放十分必要。

  “从‘引进来’的角度来看,中国的资源禀赋和所处的发展阶段,都要求能源合作与能源转型相结合;从‘走出去’的角度来看,我国已经是全球可再生能源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武广齐说,深入开展绿色“一带一路”建设,推动全球绿色低碳转型,是大国承担国际义务的重要方式。

  ■现场

  全球政要热议“百年变局下的中国新作为”

  在高质量发展中

  实现中国式现代化

  在百年变局加速演进、风险挑战交织叠加的背景下,中国有何新作为?为破解共同难题、增进人类福祉,中国作出了哪些重大贡献?

  12月2日上午,在2023年“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广州)开幕式上,来自世界多国的与会嘉宾汇聚一堂,与中方嘉宾广泛交流、深入探讨这一深刻议题。

  中国的绿色与和平发展

  为世界带来繁荣机遇

  读懂中国,关键要读懂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创始会长、学术委员会主席郑必坚认为,在高质量发展中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是百年变局下最根本的中国新作为。

  “我们创办‘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实际上一开始就坚持三个‘读懂’,就是读懂中国、读懂世界、读懂百年变局。如果我们这个国际会议能够更有力地帮助世界读懂中国、读懂中国共产党,同时又更有力地帮助中国读懂世界、读懂百年变局,那么我们就一定能够经过持久的努力,减少这三方面的‘读懂赤字’。如果做到这一点,那我就要说中国幸甚、世界幸甚!”郑必坚说。

  郑必坚认为,这里的“高质量发展”,是相对于过去“高速增长”而言的新发展阶段。“也就是说,今天我们观察中国的经济发展态势要换一个视角、换一种眼光,要懂得中国经济正在转型,正在从‘高速度’转向‘高质量’。我们不能再简单地用过去‘高速度’的视角和眼光来评估今天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

  奥地利前总理沃尔夫冈·许塞尔也关注到世界经济的绿色转型趋势,欧洲80%的电力都来自于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而中国也在绿色转型的进程中加快脚步。“如果你飞到北京的话,你会看到很多光伏和风能电机,这是特别棒的。”

  沃尔夫冈·许塞尔认为,中国的绿色与和平发展为世界带来了繁荣的机遇。“对于国际社会来说,中国的崛起有助于世界发展,不仅有利于发展中国家,更促进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合作共赢,使所有人都富裕起来。无论是欧洲还是美洲,都应该支持合作,携手共进,为世界创造更积极更乐观的未来。”

  搭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践平台

  身为一位“中国通”,埃塞俄比亚前总统穆拉图·特肖梅对中国的快速发展感触颇深,尤其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年来非洲产生的大变化,令他印象深刻。

  “自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我们都把中国模式作为一个国际借鉴的范例,把它从愿想变成了现实,成为可以实实在在落地的项目。很多像埃塞俄比亚一样的非洲国家,都致力于推进经济全球化的健康发展,为完善全球治理体系作出积极贡献。”穆拉图·特肖梅说,非洲的亚吉铁路、蒙内铁路等先后通车运营,这些项目成为拉动东非乃至整个非洲国家纵深发展的重要通道。

  “在过去10年当中,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给世界人民带来了深刻的变化,成为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穆拉图·特肖梅说。

  当前,人类又一次站在了历史的十字路口,更需要携手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促进全球共同发展,增进全人类福祉。

  “我们生活在一个互联互通的世界,我们应该休戚与共。”埃及前总理伊萨姆·沙拉夫认为,没有发展就没有繁荣、没有和平就没有发展、没有互联互通就没有互信,而中国所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就是为亚洲、非洲、南美洲、欧洲等地的国家提供了一个新的发展平台,而全球文明倡议也是为了促进全球和平和发展。“如果仔细研究中国式现代化,就会发现它实际上就是强调互联互通的价值观。”

  伊萨姆·沙拉夫特别提到了一个维度,即人与人之间的人文交流。“如果通过人文的交流,我们能够实现和而不同、民心相通,那么我们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文明就可以构成同一个人类的共同体。”

  美国布鲁金斯学会董事会名誉主席、亚洲协会全球主席约翰·桑顿分享了他此前在美国民众中做的一项调查结果:“中美关系是有巨大潜力的,81%的普通美国受访者对中国人的感情是喜欢或中立的。”他表示,事实证明,中美之间最有利的,或者说最重要的内容就是人文交流,这也是中美两国之间最有潜力的领域。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