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励志语录 文学杂读 农贸分析

【全民阅读推进月】读《在细雨中呼喊》有感

2024-02-19

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建设,提高全民思想文化素质,在全社会倡导多读书、读好书的文明风尚,为我旗经济社会发展积蓄精神力量,经研究,决定在全旗范围内,开展“我为你推荐一本好书”系列活动。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以此为契机开展“我为你推荐一本好书”全民阅读推进月活动。各部门单位即日起组织全体干部职工每人阅读一本好书,并写一篇读后感。截止到4月30日,各苏木乡镇、社区服务中心、各学校每个单位至少上交10篇读后感,其余各单位至少上交2篇读后感,蒙汉文两种文字均可。征集作品经评委组评选后,由“印象库伦”微信公众平台展播优秀原创作品。宣传部将为对优秀原创作品的作者及先进集体进行表彰。今天推出“全民阅读推进月”活动第七篇优秀作品。

读《在细雨中呼喊》有感

“一九六五年的时候,一个孩子开始了对黑夜不可名状的恐惧。在那个细雨飘扬的夜晚,熟睡的我被一个女人嘶哑哭泣般的呼喊声惊醒,使我颤抖不已,我看到了当时的自己,一个受惊的孩子睁大恐惧的眼睛,脸形在黑暗中模糊不清......”

——《在细雨中呼喊》

结识这本书是因为余华先生的另一篇著作—《活着》,初读《在细雨中呼喊》时,书中的沉闷、暗淡、痛苦混杂在一起,显然和《活着》有着截然不同的感受,不可知的忧伤氤氲了我的内心,故此停止阅读。而今天重拾这本书只为回归初心,也是为了弥补初读时中途放弃的遗憾,本次阅读时长14天。

《在细雨中呼喊》这部作品写的是六七十年代的成长经历,年幼时的贫穷、被领养五年之后回到南门家乡遭受家人和村民的歧视、嫌弃,讲述粗鄙的父亲、隐忍的母亲、骄傲的哥哥、早逝的弟弟、若即若离的朋友....余华先生通过“我”的视觉将一些零零碎碎的回忆拼凑起来,追随余华先生的笔尖,跨越时间顺序,最后我寻得了完整的答案。成长必然是一个伴随着撕裂和疼痛的艰难过程,我们生活在美好的时代和岁月里,斗转星移,不变的是时间的流逝,改变了的却是我们对生活的认知。今天的我们需要拥有这样一本书,让我们行走在其中可以看到过去的自己,或未来的自己,对回忆、对人生、对未来有一个清晰的认知。

源于我个人阅读的习惯,我喜欢将内容分为几个阶段来和大家谈感受以及对我自己的启发。

对生命认知的升华——死亡

《在细雨中呼喊》将“死亡”贯穿始终。故事从一个孩童在细雨飘扬的夜晚,睡梦中被一个女人撕心裂肺的哭喊声所惊醒开始,心生的恐惧还未消退,6岁的孙光林看见了陌生黑衣男人的死去,他第一次对“死”有了认识—“原来,死去就是睡着了”。

一个阳光明媚的中午,默默地看着他的弟弟孙光明洋洋自得的走向地狱之门、未知之死。弟弟是为了救溺水的孩子而死的,却并没有被大家看作是英雄,于是,他对“死”又有了新的认识—“那河水在月光下潺潺流动,刚刚吞没了我弟弟的河流却丝毫没有改变一如既往的平静,于是我才知道,河流也是有生命的,它吞没了我的弟弟,是因为它需要别的生命来补充自己的生命”。

在一个很平常的上午,他唯一的朋友苏宇,因为脑血管破裂陷入昏迷,用及其微弱的目光向他的母亲、父亲、弟弟,向这个世界发出了最后的求救,可回答他的却是门的关上。于是,他这样看待“死”—“生命就像微风,吹散了肉体,化作无数水滴,清脆悦耳地消失在空气中”。

接踵而来的还有曾祖父、曾祖母、祖父、祖母、母亲、父亲之死,每一种死亡在“我”看来都是那么平静如水,仿佛在生命消逝的那一刻都未曾泛起一点波澜。最让我感到快意的是孙光林父亲之死,从故事的开始,他就颠覆了我对父亲这个角色的认知,丑恶、粗暴,忆往昔,他所带给大家的折磨让他死不足惜。活着时,在众人眼中污秽不堪,他却自得其乐。他操行不轨,专犯忌讳,而终生逸乐,在我看来,存在着因果报应,他醉酒后掉下粪坑,并没有发出惊恐的喊叫,只是咕哝了一声:“别推我”,于是,他葬身于最为肮脏的地方。

启示:一个个身边人的死亡,让我走进了主人公的内心世界,真切的感受到那份孤独与无助。要知道,生命本就宝贵,其在于它的未知性,我们害怕死亡,却也要平静的面对死亡,因为我们无法改变它的不可预知性。我们更要知道,孤独是生活的常态,就像孟飞所说:“我们的父母会先于我们死去,而我们也会先于我们的儿女死去,在这个世界上能陪伴我们的任何人,或长或短的只是一段,我们只需要经营好那一段陪伴的生活就好,没有谁,会一辈子和我们在一起”。

对世态认知的升华——诬陷

在孙光林12岁那年,养父王立强也永远的离开了他,他回到南门,而南门的家对他来讲疏远和隔膜是必然的,这种感觉来自于一场大火,和祖父偶遇后一起回到南门家中,恰逢一场大火在屋顶飘扬。这样的巧合使其劣性的父亲诬陷是他和祖父带来了这场灾难,故此,每当看到他和祖父站在一起,父亲就会嗷嗷乱叫,仿佛又一场大火会袭击而来。

他的哥哥也非常的讨厌他,这种讨厌来源于他的父亲,以至于每当见到他的时候都叫他滚蛋。甚至于这种讨厌升级到了“诬陷”,本是哥哥用镰刀砍破了他的脑袋,却被他诬告到父亲那里有了最终版本—“我用镰刀先砍了弟弟,然后哥哥才使我满脸是血......”为此,被父亲绑在树上殴打,这也恰恰打破了和家人疏离的最后一道防线。

突如其来的诬陷,好像从未停止,四年级时的他遭受朋友、同学的诬陷,关进小黑屋,仿佛那一刻他也在心里经历了歇斯底里的呼喊、求救以及窒息般的情感。好在养母李秀英的信任,让他心生一丝暖意。

年幼的孙光林将这一切都一一记录在语文作业本的最后一页。多年后这一切在他的脑海里重现时,竟然和那个语文作业本紧密相联,可他却可以平静的说:“或许,是记忆超越了尘世的恩怨独自来到了吧。”使我诧异的是,他对诬陷的回忆,竟然也和那河流一样,如此平静。

启示:一次次的诬陷,让我感觉像是身临其境,感同身受痛苦和无奈,虽然没有生活在那个年代,但我们也常常哀叹“世风日下 人情淡薄”,我们也曾经经历,或是正在经历着孙光林内心般声嘶力竭的呼喊,无论回应的是“门的关上”还是“窗的打开”,无论是黑暗还是光明,我们都应该拥有一双可以寻找希望的眼睛,笑对人生。

对命运认知的升华——抛弃

初秋时节的一个清晨,孙光林才只有九岁大的同学国庆,被他的父亲抛弃,那个混账男人为他留下了十元钱、二十斤粮票和一个空荡荡的房间,永远离他而去。一个年幼的孩子可怜的说:“我的父亲是搬到了到处都长着翅膀的白马那里去了......”

在他十三岁时他找到工作,获得了爱情,却因女友家人的极力反对、嫌弃,遭到又一次抛弃,因爱生恨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启示:一次次的抛弃,让我感叹命运的安排,国庆打破对孤独的恐惧,自食其力,获得了一份它人看似美好的爱情,本应该过上平淡无忧的幸福生活,为何命运会一次次反转,将他送上“杀人”犯罪这条不归路,或许是因为父爱、母爱的缺失,让他在那一刻丧失了内心深处最后那一丝丝的爱意和忍耐。在当今这个大好的时代,也有太多的人因为爱的缺失而失去本真,失去自我。我们要知道,生命本身就是一个竞技场,而其意义在于逆境中冲破一切障碍,从而获得新生。我们所缺少的恰恰是“勇气”。

概述

孙光林的成长,是慢慢走向孤独的过程,痛苦时他走向池塘,无助时他走向池塘,恐惧时他走向池塘,仿佛一直给予他陪伴的唯有那个不曾改变的“池塘”,可他终究是孤独的,他被细雨洗礼,在雨中呼喊,拼力向前像我们诠释着成长的沉重,庆幸的是他在经历死亡、诬陷、抛弃、世态炎凉之后,选择与孤独为伍,用孤独保护自己。所以,书中的那段话触动我心——“我不再装模作样的拥有很多朋友,而是回到了孤独之中,以真正的我开始了独自的生活,有时也会因为寂寞而难以忍受空虚的折磨,但我宁愿以这样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自尊,也不愿以屈辱为代价去换取那些表面的朋友。《在细雨中呼喊》”。

我的独白

生命如雨,人生如棋,不去接受浪花的吹打,风帆只是一块破布,没有经历大海的咆哮,小船只是一块朽木,未能品尝烈火的烘烤,钢铁只能困于顽石。勇敢的生活吧,岁月之河一直穿流不息,每一个生命终将追随岁月的流逝而完结,这过程中孤独显得是那样的必然,面对虽不能使惩罚变的遥远,但一定会收获最终的快乐。

完结

回归初心,读这本书本来的意义在于可以真切的带大家走进余华先生的内心,找寻作者内心的独白,更是为了向大家推荐一本可以受用一生的好书,指引您走向未来的航程。

最后,将书中一段话与大家共勉。

“当漫漫的人生长途走向尾声时,财富荣耀也成为身外之物,记忆却显得弥足珍贵,一个偶然被唤醒的记忆,就像小小的牡丹花一样,可以覆盖浩浩荡荡的天下事。”

愿我们都能拥有这样珍贵的“回忆”,在不可知的未来中与我们相互温暖,相伴成长。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胡晓莉,库伦旗作家协会会员、朗诵学会会员

名人名言

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

——余秋雨

写在最后

各单位将读后感发至库伦旗委宣传部文艺组邮箱:klqwxcbwyz@126.com,标题格式为“全民阅读读后感+作者姓名+单位+联系方式”。蒙文作品字体要求用方正和蒙科立,其他字体均不可。

联系人:徐帅 18504752198

随机推荐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