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励志语录 文学杂读 农贸分析

人生是一场修行,红尘就是最好的道场

2023-12-03

《南怀瑾:真正的修行是红尘炼心

原著 | 文泉

解读 | 静心

每天一本书

各位读书会的读者们,大家好,欢迎来到我们的每天一本书栏目。

今天我们要介绍的书是《南怀瑾:真正的修行是红尘炼心》,这是为你读的第七百六十一本书,在这里,我们将为您提供10分钟的简版内容。想要查阅每天一本书的详解版,点击文首图片,进入每天一本书小程序收听,让你更好更完整地把握书中精华。

各种琐碎的事情扑面而来,犹如一场无孔不入的风暴,任凭你躲闪有方,也难逃羁绊。午夜梦醒,那些遗憾、孤独让我们逐渐失去了品味幸福的能力。

为了找回内心的宁静,有人整天磕头,打坐,拨念珠……然而修了很多年,烦恼依旧。

作者文泉写的《南怀瑾:真正的修行是红尘炼心》这本书告诉我们,这些都不是真正的修行, 真正的修行在日常生活中。

南怀瑾,世人眼中的“国学大师”、“哲学家”、“宗教家”,是一个不出家的出家人,他一生在红尘中修行,不求出世的风姿,只做入世的事业。

在这本书中,描绘了南师丰富的阅历、广博的知识、幽默的语言、生动的实例,为我们展开了一幅美妙的人生画卷。

这幅画卷里,融合了先贤的智慧和教诲,暗含了现代生活的疲倦、乏味与疼痛,告诉人们如何在奔忙的生活中,学会与自然、心灵和世界对话,从而在广博的世界中,找到心的宁静,感悟点点滴滴的幸福。

下面,让我们一起红尘炼心,开启幸福的人生之旅吧。

放下“妄念”,无欲则刚

《庄子》中讲:“道与之貌,天与之形,无以好恶内伤其身。”

南师是这样解释庄子这句话的:

生命活着要顺其自然,抛却心中的妄念,保持一片清明境界,这才是上天指给我们的“道”。

这个道就是本性,人活得很自然,一天到晚就会头脑清清楚楚,如果加上后天的人情世故,就会有喜怒哀乐,就难免会糊里糊涂,甚至会使身体内部受伤害,就会生病,难得长寿。

有求皆苦,无欲则刚。人到无求品自高,要对一切无欲才能真正刚强,才能真正作为一个大气的人,屹立于天地之间。

书中提到这样一个例子:拉尔夫是一位国际著名的登山家,他曾经在没有携带氧气设备的情况下,成功地征服了世界第二高峰——乔戈里峰。

乔戈里峰海拔8611米,许多登山高手都以不带氧气瓶而能登上这座高峰为第一目标,但几乎所有人来到海拔6500米处,就因空气非常稀薄无法继续前进了。

拉尔夫为何能突破屏障做到呢?他在接受采访时说,在空气极度稀薄的情况下,想要登上顶峰,你就必须排除一切欲望和杂念!

排除一切欲望和杂念,保持身心安定、清净、祥和。身心清净,没有欲望和杂念的干扰,能量的消耗就会降到最低限度。

人生就像一场漫长的旅行,过多的欲望和杂念,如同行人背上的行囊,一个带着沉重包袱上路的人注定不会走得快。只有拿掉一些累赘的东西,适当地放弃,才能轻松自在地面对生活。

学会适当放下是一种洒脱,也是参透人性后的一种平和。

背负太多的欲望,总是为金钱、名利奔波劳碌,整天忧心忡忡,又怎么能有快乐呢?只有放下那些过于沉重的东西,才能得到心灵的放松。

人生中应该学会运用“减法”, 该收手时就要收手,切莫让得到也变成了另外意义上的失去。合理地放弃一些东西,我们才能得到更珍贵的。

抛去心中的“妄念”,才能够使你于利不趋,于色不近,于失不馁,于得不骄,进入宁静致远的人生境界。

活在当下,顺其自然

《庄子·大宗师》中说:“不忘其所始,不求所终,受而喜之,忘而复之。是之谓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是之谓真人。”

不忘记自己从哪儿来,也不寻求自己往哪儿去,承受什么际遇都欢欢喜喜,忘掉死生像是回到了自己的本然。这就叫作不用心智去损害大道,也不用人为的因素去帮助自然。这就叫“真人”。

一个人只有忘记了无始无终的时空观念,对现有的生命悠然而受之,受而喜之,才能顺其自然,活在当下。

所谓“当下”就是指:你现在正在做的事、待的地方和周围的人和物。

“活在当下”就是要你把关注的焦点集中在这些人、这些事和这些物上面,全心全意认真地去接纳、品尝、投入和体验这一切。

有个小和尚每天早上都要花许多时间清扫寺院里的落叶,这让他头痛不已。那天,他找到个“好办法”,他在扫落叶前使劲地摇树,这样就可以把今天跟明天的落叶一起扫干净了。

但是第二天,院子里依然如往日一样满地落叶。

世上有很多事是无法提前的,唯有认真地活在当下,才是最真实的人生态度。

“活在当下”是一种全身心地投入人生的生活方式。

一个真正懂得“活在当下”的人,能在快乐来临的时候就享受快乐,痛苦来临的时候就迎着痛苦,无论黑暗与光明,顺境与逆境,既不回避,也不逃离,而是以坦然的态度来面对人生。

“活在当下”就要对自己当前的现状满意,要相信每一个时刻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都是最好的,要相信自己的生命正以最好的方式展开。

如果你抱怨现状不好,那是因为你不知道还有更坏的,如果你不活在当下,就会失去最重要的。

《金刚经》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活在当下,放下过去的烦恼,舍弃未来的执着,顺其自然,把全部的精神用来承担眼前的这一刻,因为失去此刻便没有下一刻,不能珍惜当下也就无法向往未来。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趋利避害是人世间不变的原则。从古至今,有几人能够脱离利益、外物的束缚,善于用外物,而不被外物所驱使呢?

庄子说:“不为轩冕肆志,不为穷约趋俗。”在他看来最大的荣誉就是没有荣誉。同样,最大的名利就是忘记名利。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把荣誉、名利等外物看淡、看轻的人,才能不被外物所束缚,才能远离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陷阱,活的踏实自在。

书中提到,孟子一生不得意,他的思想不为当世君主所接受,还受到各种中伤。

但他为人豁达,他相信,自己的思想如果可行,那么自然会被推行。如果行不通,他也会见势而止。行得通、行不通不是人力可以决定的,需要靠天意。

这正体现了孟子的人格魅力,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宠辱不惊,一切处之泰然。

南师说,人须做到不为名利等外物所累,但却能利用外物,才能成就无为之大用。

人生在世,或得意,或失意,一个具有真修养的人,在成名、成功的时候,不会得意忘形;在失意、落魄的时候,也不会自暴自弃。

古今中外,无论是官场、商场,抑或情场,都仿佛人生的剧场,不必将得意与失意、荣宠与羞辱看得一清二楚。

得意不忘形、失意不惊慌,不因荣辱而保持道义,才是人生的最高准则。

生活在繁华都市中的人,每天为了生计而奔忙,很容易被各种各样的物欲迷住了眼睛。要学会有所取舍,而不要让自己耽乐于感官的享乐或虚名的追求。

但是,在现代社会追求效率的快速生活节奏下,保持对待名利的优雅是件很不容易的事。那种恬静如诗般的岁月对现代人来讲已成为最大的奢侈。

学会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控制对外物的欲望,将目光放长远一点,不为一时的得失而喜悲,不断扩充自己的人生境界。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只有对事对物,对功名利禄,得之不喜,失之不忧,做到了宠辱不惊、去留无意,方能心态平和,恬然自得,并实现达观进取,笑看风云。

以上就是这本书的精华内容。

《坛经》中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其实,幸福不在它处寻,幸福就在我们每个人自己的内心里。

真正的平静,不是避开车马喧嚣,而是在心中修篱种菊。真正的修行,不只在深山里,也不只在庙宇里,而是在社会中磨炼。

日常生活,就是最好的修行。

人生在世,各有各的福报,各有各的因缘,不必过于执着,放下妄念,用心做好该做的即可。

无论你从事什么职业,都可以把修行融入到工作中,历事炼性,对人炼心。心怀责任和义务,尽心尽力地做好你所承担的每一项工作,这才是真正的修行。

当你以真诚的心对待每一人,关心他人,帮助他人,不求回报的时候,这就是修行,你会得到无比的快乐,你的事业、家庭等都会顺利。

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学会经常查找自己的缺点,以宽容的胸怀去容纳一切的时候,一切境都会随心而转。

这就是最好的修行。

好啦,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以上内容为每天一本书的简版,查阅详解版欢迎点击文末图片,进入每天一本书小程序收听。

彩蛋

0

1

0

2

本文部分图片和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热门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