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日报报业集团副社长、温州都市报总编辑金可生(左)采访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院长瞿佳 记者姚卡/摄
温州网讯 2018年,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将迎来建院20周年暨温州医科大学在温办学60周年华诞。近日,温州日报报业集团副社长、温州都市报总编辑金可生(以下简称“金”),专访了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院长瞿佳(以下简称“瞿”)。
采访安排在瞿院长的办公室,面积很小,用玻璃隔成两边。朝内的,是他的工作室,电脑桌上铺满各类书籍,连个搁手的地方都难找。地板上各式各样的材料堆成小山,空间局促得连挪个脚都不易。
另一边,是一个几平方米大的会客室。米色沙发的边缘已开裂,茶几上也堆满各类杂志和学术书籍。旁边的书柜里,摆着一个黄色的相框,镶嵌着温医大学生为他作的一幅肖像漫画,还有一行字:“做人,做事,做学问”。
忆年少
打过小工、做过供销员、拉过板车难忘吃苦经历,历练对人生很重要
金:我认识你好多年了,一直想给你做个专访。我记得有一次我问你是哪个名牌大学毕业的?当时你谦虚地回答:“我是土鳖呐,温州医学院毕业的。”那个时候,我就想好了采访你的题目:“土鳖”走向世界。
瞿:这个比喻很好,我说的“土鳖”,是指我们都是本土温州人,对温州的山山水水、对故乡充满感情。我的父亲、祖辈,上代人都在温州。我虽不在温州出生,但从小在这里长大,也参与了温州的建设,作为温州人的一分子,对温州感情很深。
金: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温州在改革开放初期发展很好,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温州模式”,但近十年的发展也出现过一些低潮。站在40周年这个节点,我们更应该思考温州该如何与时俱进再创新辉煌。这也是我今天采访你的一个初衷,是想通过回顾过去,从像你这样取得如此大成就的温州人身上,找到一些发展新动能。可以先和我们分享一下,你求学阶段的故事吗?
瞿:我小学、中学都在温州读,中学毕业后就工作了。那时正好是“文革”后期,我做过代课老师、小工、供销员,也拉过板车,坐过机关。现在在路上还经常碰到有人叫我瞿Sir,这些都是当年我做代课老师时的学生,其实他们都只比我小两三岁。我们还建了个微信群,经常在群里发言,回忆当年的情形。
可以说那段经历很难忘怀,而且这些历练对人生很重要,有些经历甚至对我的专业都有很大影响。比如我在市区广场路的盲人螺丝厂工作过,我深深感受到盲人兄弟姐妹们的痛苦,他们看不到这个世界,走路都要拿着竹竿敲,失明给他们带来的不幸,不仅体现在生活和工作上的不便,更有情感和精神上的伤害。所以我后来做眼睛这方面的工作,既是巧合,也是一种天然的感情,一种近距离的理解。
说眼缘
成为温州医学院走读生,阴差阳错与眼科结缘从小门诊部起步做到国内数一数二眼科医院
金:你工作后又是怎么读的大学呢?
瞿:那也是赶上了一个机会,高考恢复。其实我那时在农村工作队,挺忙的,只有10天时间复习。我记得当时的高考作文题目是《路》,因为生活阅历丰富,我自以为写得还不错,但其他科目考得不行,甚至连基本的几何定理——勾股定理都想不起来。第一次录取名单公布时,我没在里头。当时我是供销员,单位派我去上海出差,我就去了。
到了1978年4月初,有人打电话给我,问我要不要去温州医学院(现温医大)当走读生。因为当时温州医学院名气很小,影响不大。于是我在电话中就说,这个学校怎么听也没听过。
我印象特别深刻,当时我高考填的志愿是清华精密仪器、北大化学系,还有个听起来更唬人的:云南大学地球物理系。那么面对温州医学院的走读生这个机会,到底去还是不去,我也很犹豫。后来有年长些的朋友跟我说,你在社会上工作了四五年,明年还会不会高考也不知道,不如先去读吧。我想想也对,于是就去了。
金:那你又是怎么与温州医学院的眼科结缘的?
瞿:温州医学院毕业后考研究生,大家都说我年龄大了,也不要出去了,温州医学院最好的是眼科,因为缪天荣教授的原因,结果我阴差阳错进了眼科。
为什么说阴差阳错呢?我当时报考缪教授的研究生,缪教授是瑞安人,从浙江医学院(现浙大医学院)调到温州医学院。他当年说,他除了一个脑子一双手,其他什么也没有。他还说最能获得的东西,就是一张纸一支笔一把尺子。他数学很好,他研究的视力表,不仅是国家标准,还成为世界视力表增率的“金”标准。
我记得他第一次见到我,就说:“你路走对了,门走错了。”因为我是高度远视眼,老花发生也早,他说眼科很精细,怎么做这个职业?但他又说,你也可以扬长避短,比如去做光学研究,多做研究、教学。这个话我一直记得。1985年,我研究生毕业后一直留在学校坚持搞科研和教学。
金:和我们分享你参与开创眼视光温州模式的经历吧。
瞿:这也和我碰到了几个好的老师有很大关系,除了缪教授之外,还有王光霁教授。他1978年公派美国留学,1983年回来后,带来了国外新的思想,尤其是创新研究方面的,我有幸成为他的助手。
我们在一起有很多创新的东西,比如1986年,我们到深圳开会,其间谈到了美国的视光学。我们讨论,美国视光学有美国视光学的问题,他们的眼科和视光学不是一类的,它们起源不同。我们就在想,能不能在眼科里头,长出一个视光学来,人类只有一双宝贵的眼睛,为什么还要两个专业去做?
1988年,我们就申请建立中国的视光学,我们的创新之处就是从教育开始。后来,我们又把眼科和视光学合在一起做,称为眼视光学,这在国际上被称为中国温州模式。从1988年开始招生,至今已30年,我们毕业了3000多名学生,中国眼科医生约十分之一毕业于温州医科大学及其前身温州医学院。
金:全国有那么多眼科医生是温州“产”,这确实很了不起,眼视光医院是怎么做到的?
瞿:这确实值得温州人骄傲。温州过去没有专门的眼科医院,我们从小门诊部做起,这么多年下来,咸鱼翻身、火腿走路、筷子发芽,变不可能为能,这是几代人的努力。我们医院目前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眼科机构,医、教、研,加上转化产业、慈善、推广六位一体。从高度来讲,在国内传统眼科,我们也走在第一方阵,科技影响力和学术影响力名列前茅。像国际公认的自然指数(英文称NatureIndex,是依托于全球68本顶级期刊,统计各高校、科研院所在国际上最具影响力的研究型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数量的数据库),在全国所有医院里,我们排在第15名左右,与协和、瑞金等著名医院很接近。我个人是中美视光学高等教育人才资源委员会的中方主席。
我们先后在杭州、台州、上海、海南博鳌等地开办了8个院区和门诊部,其中第一家分院杭州院区在2010年开出。在此基础上,我们又于今年1月成立了温医大眼视光医院集团。
眼科在综合医院里是小科,但我们的眼视光医院在所有中国医院里头综合排名排在第69名,超过很多综合性医院,这也是我们引以为自豪的。
匆匆那些年,可以说,真是不忘初心。
讲发展
不能紧盯眼前利益,还要有“诗和远方”推行明眸工程等公益项目播撒光明火种
金:眼视光医院与外面的合作很多,现在情况怎么样?
瞿:我们医院在人才培养、科技研究、医疗技术等方面,都与外界开展了大量的合作。比如这次海南博鳌超级医院,我们收到邀请过去了,也非常出彩,在先行区的新政下,替盲人做人工角膜手术,手术很成功,盲人恢复到接近正常人的视力。
我们在国际化方面也做了很多工作,但还有待时日需要时间积淀。比如我们在温州、杭州、台州等地开出了院区或门诊部,采取各种各样的合作形式,但主导和品牌都是我们的。在海南博鳌,我们有两张医疗机构执照,一是国际博鳌超级医院国际眼视光眼科中心,另一个叫海南(博鳌)国际眼视光眼科医院。
另外,我们在设备、材料、专利等方面也形成了产业。
金:在国际化的进程中,取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瞿:在温州做很多事情,确实比北上广要难很多,很多资源集聚在中心城市。大约在20年前,有个教授朋友看了我们的工作后,他鼓励我说,美国眼科排在前10名的医院,也不在美国前10名的城市,他还特地寄来了这方面的资料。
所以我认为,我们都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是几代人努力的结果。尤其是当时几任学校领导的高瞻远瞩,他们有的是外科出身,有的是内科出身,却举全校之力支持做眼视光学科,发挥特色,这点非常有远见,敢为人先,不甘人后。
金:既能立足温州特色,又能关注世界,这是国际化进程中温州人追求的共性的特质,但在不少领域尤其是经济领域的一些人士,他们能抓住自己的特色,但目光没那么远。你怎么看这种现象?
瞿:我经常与温州的领导说,温州的商压过了温州的文,其实温州的文化底蕴也是很深厚的。但我们没有完全将这种底蕴展示出来,就拿眼镜行业来说,温州曾经遍地都是眼镜厂,全中国的眼镜几乎都来自温州。但当时还是赚快钱模式,让他提高附加值,创品牌,增加科技含量,几乎没人听。我在眼镜商会担任顾问,呼吁了这么久,但他们一听说可能要五年十年才有利润,就不愿意,因为他们喜欢赚快钱。好在“温州人有九条命”,有能力的人很多,跌倒一批立马再成长一批。
再回到我们的领域,如果我们也是为了赚眼前一点利益,或者说停留在温州、浙江就行了,那就没有现在的眼视光医院,我们可以说是杀出重围。在影响力不大时,谁也不信你。甚至有人讲,你这个医院做得起来的啊?我们就偏偏不信这个邪,首先在策略上顶层设计出口转内销,先到国际再转国内再转省内,迅速在国内崛起,包括北上广天津等超大城市在内,我们花了不到15年时间排到全国第五。近5年我们又迎头赶上,排在国内第一第二,这是医疗上的成就,足以引以为豪。如今我们医院发展了,也给学校带来了很大的推动力和知名度。我们这个楼里,有一两百人专门做研究,这些年拿了很多国家级科研项目,在全国名列前茅。
金: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你是怎么紧盯社会需求和市场方向的?
瞿:这话讲得很对,需求分三个层次:满足需求、寻找需求、创造需求。从眼疾来讲,分功能性和器质性眼疾(白内障、青光眼),两者是9:1的关系。但老百姓往往对“9”不够关注,忽视了自身的视觉质量。但我们意识到,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的寿命延长,功能性眼疾日趋增多,我们抓住这些问题,从专业上来讲就是创造需求,对老百姓来讲是满足需求。
还有我们推行的明眸工程,走进川藏青,这些都是扶贫类的慈善公益项目,可以帮助贫困地区的患者解除病痛,成为播撒光明火种的天使。
谈幸福
人在干中学、学中干,有事情干才最幸福最珍惜的荣誉是学生评出的“最喜爱校长”
金:你卸任温医大校长后,似乎比以前还要忙,这是为什么?
瞿:确实现在的事情比以前更多了,我以前每晚11点多回家,现在基本上是12点回家。家里人也习惯了,如果有一天晚上,我10点回家了,他们反而会问我是不是人不舒服?
我是这么想,干一行爱一行,我离不开自己的专业,也离不开学生。虽然我已不当校长,但我在学校这么多年,我常说即便去世了,我也要把遗体捐献给学校。
我觉得人在干中学、学中干,不是我高风亮节,有事情干才是最幸福的。过去我还有下棋等爱好,现在逐渐都没了,我闲下来反而很麻烦,因为不知道要去干什么。
金:你说到离不开学校,其实温医大已是一个区域品牌,这里面你的功劳很大。你取得的成就,放在整个温州的发展变化中,也是有值得借鉴意义的。
瞿:我就是平凡人,普通人。讲实话,我们在做工作时,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借船出海、筑巢引凤、借帅出征。
金:这么多年下来,你获得的荣誉最看重的是哪一项?
瞿(掏出一张名片):我是老师,有一个中国高教学会发动全国大学生评出来的,“第一届大学生最喜爱的校长”,这是我最珍惜的荣誉,然后学生们还画了一张我的卡通漫画给我,我很珍惜,把它印在名片上。尽管它不是什么权威机构评的,但我是最珍惜的。对我而言,就是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教学成功奖等各类科研成果奖励,都不如这个分量重,因为金杯银杯不如学生的口碑。
总编手记:“土鳖”走向世界
二十年前,早就耳闻瞿佳先生大名,在仰慕中认识了瞿院长。在一次与他闲聊时,我不经意问道:你是哪个名牌大学毕业的?他却谦虚地回答:“我是土鳖呐,温州医学院毕业的。”(当时医学院不如现在有名气,许多温州人都不知道)我随口而出:“土鳖走向世界!”
是的,瞿院长说自己是“土鳖”。他做过代课老师,做过小工,拉过板车,做过供销员,他一直在本土温州工作、生活,数次候选中科院院士,尽管最终擦肩而过,但他的学术和为人值得称道。也正是这样的“土鳖”,创立了眼视光学,独树一帜,这门学科在国际上称为“中国的温州模式”,走向世界。
三年前,我就萌生了采访他的想法,但因我们忙于各自的工作,便一再耽搁下来。
直到今年,恰逢改革开放40周年,温州诞生过举世瞩目的“温州模式”,如今更面临如何转型升级的历史考验。经历过风风雨雨的温州人,亟待回答如何再创辉煌这一时代命题。鉴于此,我觉得不能再错过,终于邀请到了瞿院长接受采访。同时,我一直在想“土鳖走向世界”给我们当前的温州、温州人带来哪些启发呢?
一、内心的自信。近些年来,温州人抱怨的声音较多,总喜欢与北上广深杭相比,总是说温州这方面、那方面不如人家。于是有的观望,有的埋怨。找回应有的自信很重要。其实,温州并不像抱怨者认为的那么差。从历史来看,人文辈出;改革开放初期,更是创造了无数第一。当然,也不要把温州想象得那么高大上,绝不能像金融风波前那样趾高气扬、自我膨胀。退一步讲,像瞿佳一样,我们承认自己是“土鳖”又何妨?儒雅的瞿佳,看不出半点咄咄逼人的霸气和强势,而是以其行色匆匆,在遇水架桥、逢山开路的勇往直前中表现出内心的自信。
二、国际化视野。改革开放初,商品短缺,温州人靠胆子大、大胆闯,创造了辉煌的“温州模式”,今天为啥会落后了呢?关键在于眼界和思想的滞后。那几年,创业之初的马云找过许多温州企业家,希望合作,我们却无动于衷予以拒绝,更多地只希望在金融领域倒腾,在传统领域做兼并,对新时代新科技的发展认识不足,整体上讲还处于传统投资阶段,而“产能过剩”堵得我们措手不及,在发展方向上未能紧跟世界大潮流。
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发展力量是科创,以美国硅谷为制高点,中国的深圳、北京中关村、杭州都因此而突飞猛进。眼视光专业属科技和知识经济领域,温医大附属眼视光医院始终能立足本土,拥有国际化视野,资源不断累积,路子越走越宽广。
三、行动上的坚守。瞿佳40年如一日,他的奋斗故事,其实就是认准一件事干到底,坚持把细分领域做大、做强、做到极致,让温州的眼视光学走向全世界。事实上,大部分温州人,干事创业也都很有韧性,也愿意吃苦,这一点举世公认。但是,也正因为我们视野不够、认识不深、缺乏远见,内心就会缺乏自信,甚至有些人大量跟风,图眼前、赚快钱,不注重长远建设,放弃了本有的“工匠精神”,最终丢掉的是自己的根本。
当然,这里的“坚守”必须与“正确的方向”结合。一段时间以来,对传统产业与高科技,实体经济与金融大基金、互联网大平台的关系上都存在模糊认识。我们要立足于已有的基础优势,注重互联网大平台、金融大基金、新技术的建设和运用。
四、面向市场。与许多高校科研相比,有一个最大的特点,他不仅是做教学和研究,而是把教、学、研和产结合在一起,形成产业化运作,融入市场,接地气,能解决百姓的实际需求。这种运作,既让眼视光产业不断壮大,先后在杭州、台州、上海、海南博鳌等地开办了8个院区和门诊部,形成了眼视光领域的温州模式,也给温州其他行业带来了一种可供借鉴的经验。
科研与市场结合,在温州应当发扬光大。鞋革、服装、电器、汽摩配等行业,更应与有关科研院所密切合作!有关高校和科研单位应该把温州当地优势行业中,大量的个人“土鳖”进行挖掘,与世界先进理念方法结合起来,让温州的聪明才智迸发出来,形成上下一体、融合发展的创新之路。
当然,“土鳖”能走向世界的启示,不仅在于以上这几方面。就在当下近5万名温州学子充满憧憬迈向大学时,是否也应该考虑从脚踏实地、放眼世界的“土鳖”中得到人生的真谛呢?
人物名片
瞿佳
教授、主任医师、博导温州医科大学眼视光中心主任温州医科大学眼视光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附属眼视光医院院长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临床医学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高等学校临床医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眼科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副会长、国家眼视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国家卫生计生委视光学研究中心主任、省部共建眼视光学和视觉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首届特级专家。《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主编、《EyeandVision》杂志主编。
瞿佳教授是中国眼视光学的学术带头人,尤其在眼科临床基础研究、近视的基础和临床研究、眼科遗传病的研究、线粒体研究方面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先后承担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计划(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等百余项研究工作。发表SCI论文188篇,授权发明专利40项,出版教材及专著数十部。曾获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家教学成果奖2项。
瞿佳教授从事临床、教学工作30余年,是我国眼视光学高等教育的主要开创者,他将传统的眼科与现代视光学相整合创建眼视光学专业,并将温州医科大学建设成具有国内最完善眼视光学高等教育体系的院校,人才培养成果两次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得到国际学术界高度肯定和赞誉。他领衔的眼视光学院教学团队入选教育部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获中华眼科杰出成就奖、中美眼科学会金钥匙奖、中美眼科学会金苹果奖。2002年美国新英格兰视光学院授予荣誉博士学位,2013年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授予荣誉博士学位。先后获全国卫计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医院院长、全国模范教师、受学生爱戴的大学校长、浙江省功勋教师等称号。
《玩偶姐姐.HongkongDoll.会员短篇集.假日瑜伽》...
浏览:729 时间:2024-02-13《原神》画外旅照青植之篇第七天怎么过?画外旅照第七天玩法介绍...
浏览:431 时间:2024-01-08《生死疲劳》中提到的《苦胆记》真的是虚构的吗?【莫言吧】...
浏览:4 时间:2024-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