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这部反映整个时代的宏篇巨著让作者崭露头角……余华开始描绘世间奇特之事。在《世事如烟》中,他描写了在一个下着瓢泼大雨而又不切实际的场景里,一个迷信的卡车司机被鬼纠缠的故事。在这里,余华通过《在细雨中呼喊》重新拾掇了那些碎碎叨叨的回忆:一个被领养的孩子,在寄养的家庭中度过了几年寄人篱下的生活,之后又重新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在那里,他回忆起了自己年轻时的生活,父亲由于事故而离他而去的悲伤,和父亲为了虚荣而进行的各种感人的尝试,以及父亲与一个寡妇轰动一时的关系……作者运用其清新的文笔,使其笔下的人物跃然纸上,营造出一种既荒诞可笑又令人心碎的特殊意境,这种意境与人物一道随着作者的描写悄然消失。(法国《读书》杂志 2004年4月)
故事开篇出现的叙述者是一个中国人,“一个受到惊吓的孩子,他睁着大大的惶恐的眼睛”,但是这个故事本身具有普遍的意义:一个遭人嫌弃的小男孩,他经历着家庭对抗(父亲与爷爷)的痛苦折磨,父亲是镇上出了名儿的浪荡公子,接着他被人收养,他的养母却变成了疯子……同时,他还是一个试图克服所有困难,战胜青年时代的绝望,而且竭尽全力使这些绝望的境地重新焕发生机,给自己创建一个卓越命运的青年。但是,余华最为非凡卓越的成就在于他对故事的掌控能力,叙述视角变化的巧妙方式,对回忆的准确拿捏以及寓悲伤于幽默之中,喜剧之中又见悲剧色彩的精妙绝伦的写作方式。(法国《世界报》 2003年5月23日)
《在细雨中呼喊》讲述了叙述者追溯自己及他人过去的故事。这部小说使得余华成为近二十年以来中国文坛最为闪耀的明星之一,其小说具有普世价值。他的小说既不能归类为见证文学,也与那些专门揭发中国社会丑陋面的作品相形甚远。这些作品主要产生于毛泽东时代结束以后,那时的政治气氛较为宽松。余华在小说里并不是为了描写中国的现实状况——中国农村;更确切地说是城镇的现实状况,尽管这些地方从未明确指出过——而是为了更好地阐述关于存在的人生哲理:命运交错、家庭关系、个体孤独、宽容及人类乐于掌控一切的天性。(法国《文学双周》 2003年7月16日至31日)
余华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发表了小说《在细雨中呼喊》及《活着》,其写作风格发生了无可争议的巨大转变。其内容变得更加的人文主义,语气变得更加的从容。这一变化一方面似乎是来自于作者内心的成熟。作者长期与现实作斗争,他似乎不断地演绎着这份痛苦,这份痛苦也就被赶走了;另一方面,可能是作者希望与读者建立一些新的关系。然而,这一转变并没有使作者步入新现实主义行列:这样认为的人是因为他们忽略了余华在行文中所表现出来的对完全反现实主义特征的坚持。他们尤其忽略的一点在于余华在其作品末尾所要描写的对象不是人类在社会或历史中的地位,甚至也不是他们的心理状态,而是那些通过孤独与命运的坎坷所体现出来的一个人真实的存在。这就是为什么余华的作品可以避免被那些(只是)为了了解中国的人们当作文献阅读——这些文献书籍通常都没有人阅读。他的作品是通过惊人的事实来重构中国,但是(也是,尤其是)为了通过一种吸引人的方式,将恐惧与激情与世间的生活融合在一起。(法国《文学杂志》 2004年3月)
这是一部阴郁而令人痛苦的小说:女学生挨了一记雪球,又哭又闹;不忠的丈夫在妻子的坟上偷偷哭泣;新娘被公公调戏,大声叫骂;最恐怖的一幕是,儿子看到虚弱不堪的母亲被野狗吃掉,嗷嗷乱叫……与福克纳笔下堕落的美国南部的生活似乎让人觉得存在某种相似性:一个少年强奸了一个七十多岁的老太太,想看看到底是怎样的一种感受;一个男人想把他醉酒掉到粪坑里的父亲的尸体送进当铺抵押……这些无来由的不幸可以看做是黑色幽默,但除此之外,余华的写作还有许多丰富的层面。《在细雨中呼喊》以孙光林的第一人称来叙述,孙光林敏感而孤独,他千方百计试图去理解自己不正常的童年生活。小说是各种风格和类型的拼接,里面既有田园牧歌式的片断,也有电影场景式的大段描写(一个少年拿把菜刀,威胁说要杀死作为人质的女朋友);既包含了黯淡的哲学思考(我们并不是生活在土地上,事实上我们生活在时间里),也像是一部教育小说,叙述了孙光林的成长历程。(美国《时代》周刊 2007年11月22日)
在余华的第一个长篇小说的第一个英文译本中,余华(随后创作了《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描绘了毛泽东时代中国浙江省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家庭生活。叙述者孙光林讲述了家庭的内部和外部生活。孙光林是孙家的第二个儿子,曾被送给别人,五年后十二岁时,因收养他的家庭蒙难返回原家。叙述在时间与空间之间飞逝,创作出了孙光林的青春岁月的图景:他家的房子在他返家不久即被烧毁;当地的婚礼呈现出令人毛骨悚然的色彩;家庭成员的死亡在命运多舛的家庭组织中导致了机会主义;家庭的忠诚已经不复存在。在记忆的融合中,幻想与现实之间日渐模糊,孙光林观察到,毕竟我们的生活与其说植根于土壤,不如说是植根于时间……时间使我们前进或后退,并改变我们的方向。(美国《出版商周刊》2007年8月6日)
中国通常被认为充满了焦虑和不确定性,尤其是在与一个超级大国并存的世界里。中美之间在物质和文化上的鸿沟可能掩盖了彼此社会的共同经验。今天,新兴的个人主义和根深蒂固的社会权利之间的紧张感在中国日益腾升。余华的《在细雨中呼喊》探讨了这种紧张关系,奉献的是一部迷人的小说,辛辣、幽默而且具有普世价值……《在细雨中呼喊》不是线性的叙事,而是闪烁的插曲的连缀,四射的光芒照耀着活跃于纸面的几十个人物。这里既有优美,也有哀伤,既有与寡妇偷情的快感和痛苦,也有青春期少年在性幻想和真实性交之间笨拙的颠仆冲撞,有父子之间爱恨交织的尴尬情感。通过《在细雨中呼喊》,余华掂量了人性最坏与最好的一面,而没有走向极端,指引我们穿越奇妙而复杂的人性众相。(《Artvoice》2007年9月12日)
这部小说以一个孩子的口吻徐徐展开,叙述了他在六七十年代的青少年成长经历。他几乎无视父母和兄弟的存在,六岁时被送给另一户人家,在那儿过了五年。他叫孙光林,在刚刚进入青春期的时候,他回到了原来的家庭,五年的时光使他与自己的家庭更为疏远陌生。通过他超然旁观的目光,我们目睹了他的父亲、祖父、兄弟和邻居的生活。小说由零星的片断回忆组成,当我们摸索着记忆的线索,会发现无数信息的碎片,必须将它们一一串连起来,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一个可以称之为短篇集的故事,时间在其中起伏跳跃,每一个“时间”都退隐到背后,留下更多的贝壳,作者把它们拣拾起来扔给我们……对我来说,父子之间的复杂关系潜在地主宰了整部小说,使小说显得更为耐读。余华描写了孙光林的父亲庸俗而非同寻常的生活,他代表了粗鄙的一类人。男女之间的蝇营狗苟和村民所向往的城市生活的魅力,在农村社会中都有相当准确的写照。此外,孙光林的父亲对待其祖父的态度说明,父辈必须在子辈的羞辱中活下去。孙光林儿时的伙伴国庆也面临着被亲生父亲遗弃的命运,而另一个小男孩鲁鲁只能把孙光林视若兄长或父亲。这些不同的父子关系和交流(小说中大概有六对以上这样的关系)是通过叙述者的眼睛或事件的蒙太奇组合来叙述的。爱与恨,尊重与鄙视,恐惧与敬畏,愤怒与热情的冲突,仿佛细雨中的呼喊一样,触目可见,触手可及,都以一种令读者既心碎又着迷的方式展现出来。(《Sharma》2007年11月24日)
《玩偶姐姐.HongkongDoll.会员短篇集.假日瑜伽》...
浏览:729 时间:2024-02-13《原神》画外旅照青植之篇第七天怎么过?画外旅照第七天玩法介绍...
浏览:431 时间:2024-01-08没有底线的降价,今年价格已不到30元一斤,牛肉为何这么便宜?...
浏览:65 时间:2024-07-16《生死疲劳》中提到的《苦胆记》真的是虚构的吗?【莫言吧】...
浏览:4 时间:2024-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