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焦裕禄之子焦跃进,亲自进京推销大蒜,被媒体称大蒜县长
2023-07-27 19:55
发布于:山西省
1999年,焦裕禄之子焦跃进,亲自进京推销大蒜,被媒体称大蒜县长
1964年5月14日,焦裕禄病逝在河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焦跃进眼神里充满了迷茫,年仅六岁的他还不知道何为死亡。
成年后他常常回忆起童年时在父亲身边度过的美好时光,那是他心中最幸福的时刻。
父亲经常带着他到村民家中走访,倾听他们的心声,解决他们的困难。
这些记忆像电影一样在他脑海中重播,深深地烙印在他的心中。
然而,悲伤之中,焦跃进更清楚地感受到,父亲留给他的责任和使命,他无法回避也无法推卸。
他坚信,这是一份神圣的家族使命,一份让他为之奋斗终身的事业。
他曾听父亲说过:“山区贫困人民的苦难,必须用一生去改变。”这句话深深地印在他心中,成为他前行的动力。
父亲去世后的艰难生活
焦跃进努力学习父亲的政治思想和工作方法,不断吸取前辈的经验教训。
他经常回忆起父亲对他说过的话:“只有与人民心连心,才能真正服务好人民。”焦跃进知道,要实现父亲的遗愿,他必须深入贫困的农村地区,与农民一同努力,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
对于焦跃进而言,上山下乡,继承父亲遗志的生活不算辛苦,真正让他感到难受的是父亲去世后对于家庭的打击。
在人生的最后阶段,焦裕禄知道自己的癌症无法治愈,只能等到死亡的降临,他曾向组织请求:“将我葬在兰考的沙丘之上,死后也要守着这片奋斗过的土地。”
由于天气炎热病逝于郑州的焦裕禄,遗体无法运送至兰考,只能暂时埋葬于郑州烈士公墓,直到1966年才迁往兰考进行埋葬。
焦跃进至今还记得当天的情景,父亲的棺椁被挖出时已经腐烂,只能在外面套上一个更大的棺材,用专列送往兰考。
兰考的百姓得知此事之后,自发组织在兰考火车站迎接,当棺椁从火车上被抬下的瞬间,群众们爆发出激烈的哭声。
一位妇女紧跟在棺椁后面,大声喊着:“我生孩子的时候,您给我20块钱,您是穷人的恩人。”
母亲徐俊雅在看见父亲的棺椁时,挣开搀扶着她的手,一头撞向棺材,晕厥了过去,大姐焦守云哭喊着要和父亲一起走,群众们跪在父亲的墓前,黑压压一片,哭泣声响彻天空。
八岁的焦跃进还不能明白为何大家都那么感激父亲,但是却下定决心,以后要成为和父亲一样的人。
父亲是家里的顶梁柱,失去父亲后,家庭的重担都落到了母亲一个人身上,除了要抚养6个孩子,还有两位老人需要照顾,母亲徐俊雅的工资不过才50多元,即使上级每月给他们补贴13元,一家9口依旧生活的捉襟见肘。
春节原本是焦跃进最期待的日子,父亲在世的时候,一家人和和美美的放鞭炮、吃水饺,还有新衣服能穿,可是父亲去世后,春节却成了焦跃进最害怕的节日。
在焦裕禄去世的第一个春节,家里没有鞭炮声,哥哥姐姐们也不再和往年一样玩闹,母亲在除夕夜流着泪包好水饺,大年初一给孩子们下好水饺就在床上躺一整天。
清明节的时候,母亲更是在父亲的墓碑前哭晕好几次,需要孩子们的搀扶才能回去,家里的条件越发艰难,可是倔强的母亲从不主动开口向组织要钱,这是父亲留下的优良传统。
有一年,焦跃进因为身体长得快,衣服小到不能继续穿,可是却没有钱买新的衣服,母亲只能含着泪将父亲的衣服找出来,将衣服改小给他,焦跃进记得母亲一边哭,一边用剪刀拆开父亲的衣服。
母亲就这样守着父亲留下的一家人在兰考县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退休之后,母亲作为离休干部,是可以享受医疗报销的,每当母亲生病住医院的时候,她都很着急出院,嘴里更是经常念叨着:“兰考的医疗费都要让我给花光了。如果是老焦,他会怎么想?”
父亲虽然未曾过多的参与焦跃进的成长,但是却用一生的行动去影响着他前进的脚步,焦跃进成为开封杞县之后,最经常做的事情就是对着父亲的铜像沉思,父亲的精神一直引导着他前进的步伐。
上山下乡,前往兰考
知识改变命运,父亲去世之后,焦跃进一直在努力学习,他是家中最会读书的孩子,母亲徐俊雅也非常支持他的学业。
1976年,高中毕业后,焦跃进积极相应国家“上山下乡”的号召,他下乡的地点正是兰考县,是父亲的心中牵挂最深的地方。
“你一定要好好努力,不能因为你是焦裕禄的儿子,就享受特殊待遇,不要给你父亲丢人”这是焦跃进出发前,母亲给他说的话,要是父亲在世的话,也一定会说同样的话。
焦跃进听到母亲的嘱托,想起曾经听说过的一件事,1951年,那时自己还没有出生,大哥焦国庆正在读小学四年级,年幼的大哥想要去戏院看戏,但是没有钱买票,售票员认出他是焦裕禄的儿子,就把他放进去,免费看了一场戏剧。
大哥回家的时候天色已经很晚了,父亲问道:“这么晚才回来,你干什么去了?”大哥老实交代了自己去看戏的过程,焦裕禄得知后很生气,“你不买票去看戏,如果大家都像你这样,岂不是乱了套?”
焦裕禄带着儿子前往戏院,将票钱如数补上,这件事一直影响着大哥,多年后也影响着焦跃进,他始终记得,不能因为自己是焦裕禄的儿子而理所当然的被优待。
焦跃进前往兰考县之后,主动前往最苦最累的砖厂工作,从事的还是“手工脱坯”,当时有句话叫“脱坯打墙,活见阎王”,焦跃进每天搬2000多块砖,晚上经常浑身疼得睡不着。
焦跃进原本拿着笔杆子的手,渐渐的因为脱坯的工作磨去了指纹,掌心的水泡长了又长,每天都钻心的疼,即使这样他也没有说过要调离岗位。
他是焦裕禄的儿子,“焦裕禄”这个头衔不是他逃避责任的借口,而是鼓励他更加优秀的动力,村民对焦跃进无不赞扬“真不愧是焦书记的儿子。”
在兰考县的日子对于焦跃进而言是幸福的,这是他第一次和离开的父亲有了真正的交集,他沿着父亲走过的路,一步步前进。
焦跃进组建了一支精干的工作团队,与他一起走遍山区的每一个角落。
他们走访农户,与农民面对面交流,听取他们的意见和需求。
每到一个村庄,焦跃进都会组织集会,向乡亲们宣传父亲的事业和政策,鼓励大家共同努力,为脱贫致富而奋斗。
贫困山区的发展道路并不平坦,山高路远,交通不便,加之自然条件恶劣,许多工作都进展缓慢。
焦跃进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困惑,但他没有丝毫退缩,反而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决心。
每天清晨,焦跃进便穿上旧衣,背着包,步行到山区的每一个角落,他亲自走访村民,与他们拉家常,听取意见,了解问题,积极解决。
他也没有忘记带上一些小礼物,送给需要帮助的乡亲们,他希望用自己的关心和温暖来温暖着每一个家庭。
在艰辛的日子里,焦跃进也并不孤单。许多乡亲们看到焦跃进的坚持和努力,自愿加入他的团队,共同为改善山区的生活而努力。
这些志同道合的人们一起合作,攻克难关,用他们的智慧和汗水,一点一滴地改变着山区的面貌。
随着时间的推移,焦跃进和他的团队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果。
在他们的努力下,山区的基础设施逐渐完善,道路越来越便捷,通讯设施也得到了改善。
农民们的生活条件逐步改善,越来越多的农户走上了致富之路。
焦跃进还积极推动农村教育和医疗事业的发展,使更多的农民受益。
他深知教育的重要性,尽管山区教育资源匮乏,但焦跃进毫不气馁。他积极争取政府支持,捐助学校建设,引进优秀的教育资源,帮助农民的子女接受更好的教育。
在他的努力下,山区的学校逐渐发展壮大,越来越多的孩子能够走进校园,接受优质的教育。
成为杞县县长,带领百姓脱贫致富
1999年,焦跃进服从党组织的安排结束在兰考的工作,进入杞县担任县长的职务,帮助那里的人们脱穷致富。
杞县有着1000多年种植大蒜的历史,种出来的大蒜品质很好,不仅个大皮白、而且味道辛辣爽脆,但是在全国的销量却很低,这是因为没有得到有效推广的原因。
结合杞县的地质结构,刚上任的焦跃进下了一个重要的决定,那就是改变杞县固有的产业结构,将全县粮食种植面积缩减到40%,经济作物增加到60%,其中种植大蒜35万亩,辣椒25万亩,菜花5万亩。
这件事不是县长一个说的算的,改变谈何容易,老百姓把种什么看的非常重要,焦跃进的观点提出以后,老百姓们马上发出质疑:“我们种大蒜,卖不掉怎么办?大蒜不比粮食,卖不掉可以存起来,而大蒜一到秋季就发芽、烂掉,焦县长,我们怎样才能信得过你?”
想要改变百姓们的思想观念,一定要做出成绩才行,1999年的秋天就是一个很好的契机。
此时杞县大蒜的知名度还很低,秋收的时候家家户户的大蒜都在仓库里堆积如山,焦跃进看着这些大蒜,心中明白“想要大蒜的销量好,知名度必须要打出去。”
为了这件事,焦跃进冥思苦想,多次召开会议,大家对此都没有很好的建议,2000年10月30日傍晚,焦跃进忙碌了一天后回到办公室,看到桌上放着一份传真电报,是全国农产品产销见面会将于11月8日在北京举办的邀请函。
那个时代的网络并不发达,各种产销见面会是增加知名度最好的办法,焦跃进当即决定带着杞县大蒜前往北京参展。
“小小的杞县大蒜,到了北京销量就能上来了?”针对此事,不少人提出了质疑。
焦跃进却说:“不给农民主动找出路,就是政府的失职,我们要出去闯一闯、探一探门路,让北京市民知道咱县的农产品。”
此次前往北京之旅,焦跃进第一次尝到了身为焦裕禄儿子的“甜头”。
经过一周的准备,焦跃进带着杞县大蒜和各种农副产品来到了北京,2000年11月9号上午,展厅里人流如潮,焦跃进亲自给前来的顾客介绍着杞县的特产,一点都没有县长的架子,更像是一个合格的“推销员”。
这样推销的效果微乎其微,不过很快就有媒体发现,“焦裕禄的儿子在王府井站柜台卖大蒜”。
父亲的名号响彻全国,百十家媒体纷纷报道此事,这是焦跃进第一次利用父亲带来的“特权”。
他对着镜头侃侃而谈。
“作为一个县长,您亲自前来,有这个必要吗?”面对记者如此尖锐的提问,焦跃进坚定的回答:“有这个必要,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为农民提供优质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帮助农民致富奔小康。”
身为焦裕禄的儿子,不可避免的要被提问到和父亲的区别,每当面对这个问题,焦跃进也会坚定的说:“父亲的责任是战胜自然灾害,解决百姓的温饱问题,而我则是增加百姓的收入,带领他们脱贫致富。”
父子俩的方式不同,但是本质却是为了百姓一直在砥砺前行。
一时间,全国的媒体都将焦跃进称为“大蒜县长”,还上了中央新闻,杞县的农副产品终于有了知名度,焦跃进感慨:“是父亲帮了我的大忙。”
也有不少人质疑焦跃进在“作秀”,对于这样的质疑,焦跃进很坦荡,他并不否认父亲的光环给他的仕途带来了帮助,但这些归根结底都是为了尚在贫困线上挣扎的杞县老百姓们。
如果“作秀”可以带领百姓脱贫致富,那他心甘情愿作秀。
除了利用父亲的名气帮助百姓之外,焦跃进从不以官为名,谋求私利,他为官的“口碑”是和焦家的声望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定要清正廉洁,他还要求妻子在逢年过节的时候千万不要接陌生电话,生怕有人送礼。
焦跃进患有神经衰弱、偏头痛和高血脂等疾病,他和父亲一样,将这些问题都称为“小毛病”。
他工作起来不顾休息,经常深入农户,就种植问题挨家挨户和他们商谈。
无论晚上工作到几点,每天清晨他都会被敲门声所惊醒,那是群众有事来找他,他一定会起来给群众解决问题,乡亲们都亲切地喊他“小焦书记”。
“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2020年8月16日,是焦裕禄诞辰100周年纪念日,回望焦裕禄同志的一生,他热爱人民、科学求实,纵观前辈事迹,他迎难而上、无私奉献。
焦裕禄去世之后,儿子焦跃进继承了“焦裕禄精神”,练了就勇担重任的“铁肩膀”,做一棵挺拔的“焦桐”,敢于同风沙作斗争,才能在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中建功立业,闯出一片新天地。
焦家父子是人民的公仆,百姓心中真正的好官,心中有民,倾注真情,才能不辜负党和人民群众的信任,让组织放心,让人民满意。
参考文献:
[1].焦裕禄次子焦跃进:传承红色家风,没有一点官架子,颇有父亲遗风
https://www.163.com/dy/article/11TVQUDK0552UPFE.htm
[2].“小焦书记”焦跃进:焦裕禄次子,没有一点官架子,颇有父亲遗风
https://history.sohu.com/a/682413679_121165669
[3].焦裕禄牺牲2年后迁坟兰考,十万百姓车站哭迎,下葬时妻撞向棺木
https://zhuanlan.zhihu.com/p/414120434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玩偶姐姐.HongkongDoll.会员短篇集.假日瑜伽》...
浏览:643 时间:2024-02-13《原神》画外旅照青植之篇第七天怎么过?画外旅照第七天玩法介绍...
浏览:409 时间:2024-01-08无数男生性启蒙电影,上映22年依然火爆,把人性欲望扒得一丝不...
浏览:80 时间:2023-12-23村上春树最经典一句语录,仅19个字,却道破了许多人为何喜欢孤...
浏览:72 时间:2024-03-01当山东大蒜遇上鸡蛋,是怎样的一种味道?网友:连吃5天不会腻...
浏览:47 时间:2024-06-22现代通信技术专业2024级新生专业介绍会:点亮通信梦想之光...
浏览:6 时间:2024-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