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
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十八场——
杞县专场发布会
在市政府新闻发布厅举行。
杞县县委书记韩治群以“砥砺奋进七十载 开放崛起新杞县”为主题作发布并回答新闻媒体的提问。
杞县县委副书记、县长柳波回答新闻媒体提问。
杞县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关亮主持发布会。
杞县县委书记韩治群:
杞县历经千年沧桑,是“河南省历史文化名城”, 河南省13个一类革命老区之一。
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杞县人民书写了改革和发展的新篇章,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飞跃。 杞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由1949年的185万元增长到2018年的15.4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1310万元增长到113.5亿元。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杞县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8398万元,增长到2018年的322.9亿元。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三次来到河南视察指导,提出了要打好“四张牌”,做到“四个着力”,县域治理“三起来”,乡镇工作“三结合”、深学细照笃行焦裕禄精神,特别是本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视察时又为河南发展作出重要指示,杞县紧跟中央、省、市的发展理念,全体党员干部将时刻牢记总书记嘱托,凝心聚力,强力实施以党的建设高质量推动经济发展高质量,以生动实践将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在杞县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综合实力不断攀升。
农业持续做优。 杞县的历届领导班子一任接着一任干,成功将杞县大蒜打造成响当当的知名品牌,品牌价值达50亿元,大蒜产业已成为杞县强县富民的支柱产业。如今,杞县大蒜的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70万亩左右,年产量达90多万吨,规模和产量均居全国第一位,形成了种植、交易、储藏、研发、加工、销售等完整的产业链条。
工业持续增强。 我们依托杞县特色,将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做强工业的重要抓手,以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集群发展。2018年,全县新增6家规模以上企业,11家企业被列入开封市“双50”企业,13家骨干企业投资6.9亿元完成18个技改项目,6家企业的产品被评为“河南省名牌产品”,企业转型升级后市场竞争力显著提升。
围绕主业发展做强服务业。 我们把现代服务业发展作为加快发展和城镇化步伐的重要抓手,截止2018年,杞县服务业总值达到137.5亿元,现代服务业在我县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强。今年以来,着力加快鑫杞农产品现货交易中心和晟大农贸市场建设,打造现代物流配送集散平台;以中原万商城和中山街老商业区为中心,打造建材装饰和特色商业区;以申创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为契机,建成了10个乡镇电子商务运营中心和10个村级电子商务综合服务站,构建县、乡、村三级物流信息互联网络和商贸物流体系,杞县商贸物流业大发展、大流通的新格局初步形成。
城乡提质发展步伐持续加快,全县面貌发生显著变化。
杞县以路网建设打造杞县新格局,县城由1949年的一条主干道,发展到目前“一核心、二轴线、六组团”的40平方公里的县城框架和九纵六横的路网框架。 杞县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城乡融合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按照“以水润城、以绿荫城、以文化城、以业兴城”的理念,依托百城提质工程建设,以创建省级园林城市为载体,加快建设生态绿城。
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杞县已建成了南部、中部和北部3条乡村振兴示范带,沿线县乡公路、村道巷道、污水垃圾处理、光纤网络、农村电网等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公共服务、精神文明建设延伸到基层“最后一公里”,切实把城镇和乡村真正贯通起来。 不断深化文明村镇创建,深入开展移风易俗,着力培育了良好家风、文明乡风、淳朴民风。
加快发展民生事业,人民幸福指数日益提高。
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持续聚焦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和全县脱贫任务,通过强化领导力量,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探索实施了“一站式、一单式” 的报补结算、“三捐”活动 、“六个一批”等杞县模式,又成立了“七大产业”扶贫专项指挥部,着力构建“12+N”产业扶贫体系,为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夯实了基础。
群众幸福指数显著提升。 城乡低保、高龄津贴、孤儿救助等标准逐年提升,敬老院改造提升稳步推进,社会保障事业日益完善;文化馆、图书馆、老年活动中心等一大批文化基础设施相继投入使用,群众性公共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一中心四平台”建设基本完成,群众办事更加方便、更加快捷,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显著增强。
不断强化党的建设,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充分发扬焦裕禄同志的“三股劲”,树立大抓基层、大抓支部的鲜明导向,突出“抓县、带乡、强村”,大力实施“基层党建强力计划”,在全县上下营造了学的氛围、严的氛围、干的氛围,以正确导向引领方向、凝聚力量,切实以党的建设高质量推动经济发展高质量,确保中央和省市各项决策部署在杞县落地生根。
韩治群说,杞县发生的深刻变化,是新中国成立70年伟大成就的一个缩影,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将继续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以扎实开展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契机,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定信心,埋头苦干,奋勇争先,谱写新时代杞县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为河南和开封更加出彩贡献杞县力量!
记者提问
1
河南日报记者:
近年来,杞县围绕城市建设做文章,城市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请问杞县县委、县政府围绕百城建设提质工程,做了哪些工作?
杞县县委副书记、县长柳波:
2016年12月,全省百城提质工程会议以来,谋划一批打基础、管长远的工作,推动城市规划提标、建设提质、管理提优、经营有效,城市承载能力不断增强,人居环境不断优化,公共服务不断改善,文明形象不断提升。我们主要做好以下五个方面工作:
一是高端规划引领。我们将2019年作为全县规划之年,聘请上海合诚规划设计院对杞县城乡总体规划进行高规格的修编,并精心编制城市建设、水系打造、乡村振兴等一系列专项规划,同时抓住杞县作为河南省国土空间规划试点县的机遇,积极推动多规合一,合理布局中心城区功能。依托土地一级开发、土地综合开发、环城水系、棚户区改造、教育、医疗、海绵城市等政策,精心谋划包装总投资达91.5亿元“百城建设提质工程”项目18个大项,为高质量落实城市规划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是畅通城市路网。提升城市外联道路,开杞路升级改造工程顺利完成,杞县-裴村店道路升级改造工程主要道路已基本完成;杞县-沙沃、杞县-苏木公路拓宽改造工程前期图纸设计工作已经完成;高位推动106国道拓宽改造工程,目前,《G106杞县段改扩建工程项目征收实施方案》正在征求有关部门意见。该项目已经省市有关部门立项,力争纳入到全省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项目。着重打通县城断头路,我们计划用2—3年时间,着力推动县城内中山街南延、银河路南延、银河路北延、经一路南延、经一路北延、经二路南延、经二路北延和经三路北延等8条主要干道,年内开工建设4条,目前银河路北延已基本建成,大北环项目进展顺利。同时,升级改造城区背街小巷,在完成工业路、彭庄南路等升级改造的基础上,年内完成城内10公里的道路改造任务,着力为群众打造便捷的交通体系。
三是打通水系环境。为切实解决杞县缺少活水这个关键制约瓶颈,县委、县政府以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赵口引黄灌区二期工程”以及开封市作为全国黑臭水体治理试点市为契机,按照“一河、两湖、三水系”的思路,打造贯穿县城全境的生态水系。目前,总投资7.86亿元引黄调蓄工程,争取年内动工实施;总投资3000万元的海河一环水系一期已全部竣工,二期计划年内启动实施;总投资20亿元的护城河二环水系一期工程正在建设,目前雨污水管道铺设、景观墙砌筑、堤内道路及人行道已完成,二期工程2019年年底前启动实施;总投资2.5亿元的三环水系(小蒋河段)现已完成招投标程序。
四是完善城市功能。加快棚户区改造进度,全面推进总投资33亿元的西十里铺、南花社区、汪童庄、腊梅庄等7个棚户区改造工程,其中融资6.7亿元优先保障南花社区、东关居委会(二期)、杨巴庄(三期)3个棚户区改造项目顺利实施。扎实推进街景整治,稳步推进总投资1.24亿元、总面积84.79万平方米的冬季清洁取暖工程,目前已完成76万平方米;投资6000万元对金城大道、建设路、银河路等县城主干道两侧门店的门头牌匾进行统一治理。科学规划城内教育、医疗、体育等布局,新建杞县创新学校、改建杞县大同高中正式招生,城内上学难、择校热、大班额等得到极大缓解;县体育馆、博物馆、文化馆正在向省市部门申请立项;积极推进医共体建设,投资7500万元的中医院新址主体工程已经完工。积极申创省级文明县城、省级卫生县城和省级园林城市,进一步提升市民文明水平,提升城市整体发展形象。
五是增强要素保障。强化土地保障,积极推进土地综合利用改革,盘活城镇存量建设用地,促进低效用地再开发,力争全年储备土地2000亩以上。强化资金保障,着力做好专项债券+项目融资方面创新举措,在2018年发行专项债券1.29亿元,一般性债券3.55亿元的基础上,力争2019年发行专项债券3.94亿元,一般性债券9300万元;2020年计划发行专项债券15亿元,一般性债券发行5亿元。争取政策支持,抢抓国家加大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力度的政策机遇,结合杞县实际,认真研究中央省市有关政策问题,做好县城市政基础设施近中远期项目储备和组织实施,争取中央、省、市更多试点项目和资金支持。
2
大河报记者:
杞县是大蒜之乡,杞县大蒜是全国知名的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大蒜产业是杞县的特色产业。围绕如何做强大蒜产业,杞县采取的主要措施是什么?
杞县县委副书记、县长柳波:
我很高兴回答你的这个问题。杞县是享誉海内外的大蒜之乡,大蒜种植已有2000多年的悠久历史。近年来,杞县在推进大蒜标准化种植的同时,更加重视杞县大蒜的品牌培育。2001年以来,杞县大蒜注册了“金杞牌”商标,并获得了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认证,品牌价值达50亿元人民币。杞县先后荣获“中国大蒜无公害科技创新示范县” “河南省大蒜出口基地”“中国大蒜之乡”“国家级大蒜出口质量安全示范区” 等一系列多部门荣誉称号,截止目前,杞县大蒜种植涵盖全县21个乡镇,常年种植面积稳定在70万亩左右,产量90多万吨,大蒜种植面积与总产量均居全国县域第一位,建成12个大蒜生产专业乡镇、15个无公害生产示范基地,大蒜产业已发展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是成立组织,专门推动。为保证大蒜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县委、县政府专门成立正科级单位——杞县农业产业化办公室,负责制定全县大蒜产业发展规划,指导全县大蒜产业发展,搞好大蒜产业管理,出台加快大蒜产业发展有关意见,对大蒜的生产、加工、销售等方面进行科学规划指导。
二是政府公司引导。抢抓用好“一带一路”、“三区一群”建设等国家战略机遇,率先提出申创河南鑫杞大蒜现货交易中心。该项目是经河南省商务厅批准筹建、市县两级政府共建的大蒜现货交易平台,主要经营大蒜及大蒜加工制品等农产品现货交易批发、零售、进出口等业务,并为其提供电子交易平台、仓储物流设施及信息、咨询、培训等相关服务。该项目总投资30亿元,一期占地489亩,投资17亿元,主要包括10万吨冷链仓储、万吨级污水处理厂、交易中心办公楼等,项目建成后可直接提供新增就业岗位8000余个,影响带动40余万人从事大蒜产业相关工作,为推动杞县将成为国际大蒜研发中心、加工中心、物流中心和价格形成中心,提供有力战略支持。
三是资源集中保障。推动产业集聚,制定出台土地、财政、融资等政策措施,将大蒜贸易物流、深加工、电子商务产业园、龙头企业、大型冷库群全部落户产业集聚区,共享园区道路、管网、电网、绿化等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强化政策扶持,整合全县土地项目、高标准农田项目、农田水利项目等,优先向大蒜主产区予以倾斜,高质量建成无公害标准化示范基地15个。拓展服务平台,整合县质监、农业、水利、科技、电商办等部门优势资源,组建杞县大蒜检测中心和综合服务平台,加强对大蒜种植生产、物流贸易、精深加工等环节工作指导,促进大蒜产业物流贸易、电子商务与实体经济发展的高度融合。
四是强化科技支撑。在质量安全体系建设方面,完善标准化、科学化、规范化的制度体系,推广大蒜生产加工先进技术,全面提升大蒜质量安全水平。在促进大蒜深加工方面,杞县积极与中国农业大学合作,在杞县潘安食品有限公司设立大蒜研发中心,重点开展大蒜素萃取及胶囊化技术研究,开发黑蒜、蒜素等新产品,提升大蒜深加工产品的投产能力,提高产品附加值,延长大蒜产业发展链条。在龙头企业带动方面,充分发挥潘安食品、晟大农贸等龙头企业带头作用,加快制定杞县大蒜生产各项标准和操作规范,带动大蒜产业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
五是注重协同推进。大蒜产业作为强县扶贫的特色产业,我们注重将其与脱贫攻坚、村集体经济发展有效结合,为维护蒜农利益,降低减收返贫风险,县委、县政府积极与省市有关部门对接,为全县贫困户蒜农争取到价格保险,该保险连保三年,当大蒜价格低于1.75元时由保险公司进行赔付。同时县财政投入5710万元资金,由县城投公司建设经营10万吨冷库群项目,通过冷库群项目的入股运营,年收益20%,每村集体增收达4.5万余元,用于村内公益事业、服务群众和基础设施改善提升。
六是加强二产、三产引进和培育。依托独特的产业化优势,我县已初步形成公司加基地、基地带农户,集种植、贸易、仓储、物流、电商、服务、加工等一体化全链条的产业发展格局。杞县大蒜产业园区主导产品全省市场占有率达60%以上,主导产业企业占全省同行业企业比例43.8%,形成了以晟大农贸、潘安食品为龙头的深加工企业210多家,年加工能力110万吨,每年直接或间接出口大蒜及制品25万吨。
3
河南电视台记者: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越是进行脱贫攻坚战,越是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我的问题是,杞县是如何以高质量党建引领脱贫攻坚高质量发展的?
杞县县委书记韩治群: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杞县认真学习贯彻总书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理念,特别是总书记本月到河南调研时又再次强调,着力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我县坚决落实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始终坚持“围绕扶贫抓党建、抓好党建促脱贫”的理念,不断创新工作载体,及时跟进、主动作为,通过大抓基层、大抓支部,进一步夯实基层基础,充分发挥基层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着力在强化学习、夯实基础、驻村帮扶上下功夫、求实效,以高质量党建助推高质量脱贫攻坚。
一是不断强化理论学习。重点围绕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努力用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武装头脑、指导工作、推动实践。坚决贯彻落实好中央和省、市脱贫攻坚各项方针政策,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上级脱贫攻坚工作部署上来,把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做好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保障。我们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对县、乡、村三级领导干部,乡镇、各行业部门专职扶贫队伍、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长、扶贫专干等各级扶贫干部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今年以来,全县共举办扶贫培训班8期,培训5100多人次,并举办以脱贫攻坚为主题的领导干部大讲堂3期,切实提升了扶贫干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政治素质、认知水平和工作能力。
二是夯实基层基础。总书记指出,要加强乡村两级基层党组织建设,更好发挥在脱贫攻坚中的战斗堡垒作用,提高党在基层的治理能力和服务群众能力。2018年以来,杞县结合村(社区)“两委”换届,进一步优化了村“两委”班子,全县村(社区)党支部书记的平均年龄较上届下降了2岁左右。以实施基层党建强力计划为载体,牢固树立大抓基层、大抓支部的鲜明导向,突出“抓县、带乡、强村”,围绕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实施党支部建设提质工程,抓实农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整体优化提升行动计划,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今年以来,新建49个薄弱村标准化村室,打造了39个亮点村。通过评选四类红旗村,树立比学赶超的氛围,激发基层组织争先创优动力。目前,全县已评选41个村43面红旗。开展“百企联百村”党组织共建活动,鼓励有实力的企业与贫困村结成帮扶对子,已有75家企业与贫困村结成帮扶对子,建成扶贫冷库32座,提供就业岗位3000多个,构建了“以企带村、以村托企、村企共赢”发展格局。
三是强化驻村帮扶力量。我县从103个县直机关单位、20个乡镇、1个街道办事处和1个产业集聚区,抽调5400多名干部与贫困户进行结对帮扶,每名干部帮扶3—5户,实现了对贫困户结对帮扶全覆盖。从县直各单位自收自支事业编制人员中选派647名同志到县扶贫办和20个有扶贫任务的乡镇担任乡村两级扶贫专干,充实脱贫攻坚一线力量,增添了动力、提升了后劲。
今年以来,我们建立了四大班子领导驻村帮扶工作制度,四大班子领导分包乡镇、贫困村和脱贫任务重的非贫困村,并联系分包村的所有贫困户,每位县领导每周利用一个晚上在村里召开夜谈会,切实做到把脱贫攻坚记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上。组建了扶贫专班,通过组建行业部门“1+1+1+2”(单位一把手+主抓副职+部门扶贫办主任+2名工作人员)、乡镇“1+1+1+5”(乡镇党委书记+党委副书记+扶贫办主任+5名扶贫骨干)、村级 “1+1+2”(包村干部+扶贫专干+一名村支部书记、一名村“两委”委员)的专业扶贫队伍,不断充实各级扶贫力量,压实攻坚责任,构建“人人肩上有担子,个个身上有任务,齐抓共管一盘棋”的扶贫大格局。树立了鲜明的用人导向,大力提拔重用脱贫攻坚一线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工作实绩优的干部,今年以来,全县共提拔扶贫干部73人,重用54人。对83个建档立卡贫困村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进行一次摸底排查,对群众满意度低、工作成效不明显、不胜任或者不愿继续担任驻村工作的进行调整更换。共调整了15名第一书记和29名工作队员,选出139名业务骨干,下派至脱贫任务较重的非贫困村担任驻村工作队长,进一步整合了力量,提升了帮扶效果。
4
开封日报记者:
近年来,杞县围绕自身优势,积极承接产业转移,规划建设新材料产业园区,就推进铝型材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杞县有哪些具体的经验和做法?
杞县县委副书记、县长柳波:
我非常乐意回答这个问题。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有很多杞县人在郑州从事门窗安装、型材销售等相关从业人员,通过多年发展壮大,现在杞县有将近10万人分散在全国各地从事铝型材门窗及周边相关联行业,广泛分布在北京、天津、陕西、青海等全国各地。近两年来,县委、县政府充分发挥杞县人力、人脉资源优势,特别是借助郑州产业向外转移机遇,积极与河南世合集团对接,重点推动世合型材产业新城项目落地杞县。该项目总规划用地面积6000多亩,总投资额120亿元,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预计可实现年利税12亿元,带动3万人就业。我们好的做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成立高规格领导组。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铝型材产业发展,将之作为开封市支柱产业来打造,市长高建军同志亲自任市级铝型材产业发展小组组长,县长柳波同志任办公室主任,高位推动铝业快速发展,建立完成铝材产业集群完整的生态链条。县委、县政府成立了最高规格的领导组,县四大班子共同参与,协同推进,成立由县政协主席尚文彦同志任指挥长的专项指挥部,负责铝型材产业发展、园区建设的具体谋划实施。
二是明确发展目标。坚持把做强铝型材产业作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启动实施“315计划”,力争用3年时间,引进100家以上铝型材加工及门窗生产、家具制造、玻璃塑胶等配套企业,力争铝型材产业产值达到500亿元,着力将杞县打造为全国重要的铝材生产、精深加工和装备制造业基地,争取成为全国最大的铝型材全产业链生产基地。
三是制定产业招商政策。今年以来,我县在修订全县招商引资政策的基础上,专门出台《关于加快铝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对入驻园区发展的链条内企业给予以重点扶持。比如手续办理方面,企业只需签署双向承诺书和提交相应的文件、材料,就可以委托铝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代办一切手续;税收方面,凡落户杞县铝业产业园区的企业,自土地摘牌之日起可以享受杞县人民政府10万元的租房补贴;五年内,按企业缴纳的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的地方留成部分的50%奖励给企业。同时在为企业融资、招工、研发等方面,提供更多优质高效服务。
四是拓展产业链条。联合开封市金控集团吸纳龙头企业以及民间资本共同参与组建杞县铝业集团有限公司,探索成立铝材产业发展基金,为入驻投产企业在原料集中采购、仓储物流、流动资金筹措等方面提供服务。重点搞好密封包装、粉末涂料、模具、仓储、物流配送、会展经济等相关产业发展,积极引进节能玻璃加工、五金配件制造、新型高端铝板箔材等项目,形成产业上下游协作配套、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同时成立铝材及门窗行业协会,积极开展政府招商、以商招商,定期开展政策研究、技术研讨和对外合作,引导企业“抱团”发展。截止目前,产业园区已成功入驻链条内企业12家,建成投产12家,另外有5家企业正在洽谈对接。
5
大河网记者:
今明两年,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决胜阶段。杞县脱贫任务较重,请问杞县在农村特困人员集中供养方面,都采取了哪些针对性措施?
杞县县委副书记、县长柳波:
我来回答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截至目前,我县还有18个贫困村、8134户17991人未脱贫,为保障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加快脱贫步伐,我们统筹谋划,协调整合有力资源,多筹并举,多向发力,积极探索了“六个一批”模式,认真开展农村特困人员集中供养。
一是通过对乡镇敬老院综合提升改造,安置一批。认真做好全县20所乡镇敬老院的改扩建,改善居住条件,提高生活标准,使敬老院的各项设施齐全,让五保户安心居住。目前已安置622人。
二是结合实际,探索社会养老机构集中养老安置一批。一部分特困老人患有疾病或亲属不主动赡养、或者不愿意去敬老院集中养老,政府与设施条件最好的老年公寓签订协议,对有意愿的特困老人进行集中供养,每月食宿费和护理费合计750元,特困老人用特困金负担420元,政府补贴330元,特困老人的养老金每月100元供个人零用花销。
三是针对不愿入住敬老院的,与其赡养人签定协议养老一批。对于不愿入住敬老院的分散供养五保户,政府引导签订三方协议,由乡镇政府与特困老人和特困供养户亲属签订三方协议,特困供养户亲属赡养特困老人,负责老人的日常生活起居,赡养人可以继承特困老人的宅基地和土地的承包权。目前已签订赡养协议接老人回家1030人。
四是通过整合村室和废弃学校,建“爱心院 ”集中供养一批。整合村室和废弃学校,通过整合改造,提升硬件设施,就近供养特困老人。目前已建成“爱心院”6处,入住特困人员127人。
五是医养结合安置一批。依托乡镇卫生院、老年公寓医养结合模式,采取“3+2+2”方式,即特困人员出资300元+乡政府出资200元+医院200元,为失能、半失能贫困老人从“衣食住医乐”五个方面提供服务,目前已入住281人。
六是对建档立卡独居贫困老人户,开展“扶贫孝心基金”赡养一批。子女为每位老人每月缴费200元、乡镇政府按子女缴纳赡养金的50%奖励“孝心红包”每月100元,将子女赡养金、政府奖补资金、社会爱心捐助三部分筹集的孝亲敬老基金,以“孝心红包”方式按季度分四次打入老人“一卡通”,每位老人每月可享受300元的资金。
通过对农村特困人员实行“六个一批”的集中供养,切实为弱势群体做好了兜底保障工作。
开报集团全媒体记者: 汪少冲
图片:开报集团全媒体见习记者陈文慧
值班编委:娄旭明
《玩偶姐姐.HongkongDoll.会员短篇集.假日瑜伽》...
浏览:695 时间:2024-02-13《原神》画外旅照青植之篇第七天怎么过?画外旅照第七天玩法介绍...
浏览:424 时间:2024-01-082020年猪肉价格同比上涨49.7% 今年猪价何时下跌?...
浏览:60 时间:2024-06-18全球与中国烟熏肉市场增长趋势与机遇分析报告(含种类、应用、企...
浏览:7 时间:2024-11-18这一站,济南!您有一份开心麻花寄来的“寿宴邀请函”,请查收!...
浏览:4 时间:2024-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