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励志语录 文学杂读 农贸分析

养殖‖分析人士:2024年猪肉“上半年增量、下半年减量”,猪价“先跌后涨、同比好转”

2024-06-19

一轮大范围雨雪天气后,北方大部启动入冬模式,生猪市场也迎来传统旺季。但11月份以来,猪价下跌幅度有所扩大,部分地区疫病反复出现,导致养殖户急于出栏,全国猪源供应压力增强。

当前国内生猪出栏均价已跌至15元/公斤下方,行业普遍亏损,再跌空间有限。行业分析人士多认为,随着年底需求逐步回升,市场价格或有一定提升空间。

能繁母猪去化依然缓慢

国庆过后,全国猪价跌幅较大,在长期亏损以及猪病的双重困扰下,部分省份散户去化力度有所加大,因此市场对于10月能繁母猪存栏量变化颇为关注。

不过采访中分析人士多指出,当前国内能繁母猪存栏依然处于高位,低价及疫病并未明显促使产能去化。

“2023年前三季度猪价持续低迷、行业亏损严重。不过行业底层产能并未明显去化,尤其部分地区规模场基于市场占有率、增产降本及长期发展考虑,产能尚呈现增加态势,致使能繁母猪存栏量至三季度末仍维持在4240万头以上高位运行。”上海钢联分析师吴梦雷称,目前国内能繁母猪存栏结构多以纯种二元为主,故生产效能及母猪数量存在双重提升,预示着起码年前供给压力不会小。

从能繁母猪存栏量数据来看,截至到2023年9月底,官方母猪存栏量为4240万头,比4100万头正常保有量要高出3.4%,1-9月累计去化3.42%。截至到10月底,上海钢联208家能繁母猪1-10月累计去化2.02%,其中123家规模场能繁母猪1-10月累计去化1.61%,85家散户能繁母猪累计去化13.16%,散户去化较快,规模场速度缓慢。说明未来市场去化的空间仍然较大,市场格局多以规模场倾向,这也表明2024年市场供应状态依旧较为宽松,猪价依旧面临较为严峻的考验。

未来猪肉需求会上升

11月猪肉的需求量实际上处在上涨空间,为什么一方面需求在上涨,价格却在不断下跌?

中国农业大学经管学院教授、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李春顶认为,出现这一状况实际上是由供给、需求和国外竞争三个层面的因素引起。从供给角度看,今年以来猪肉供给出现不断上升的局面,尤其是在10月、11月,因为此时生猪的出栏是由今年1月时生猪的养育所决定的,所以正好出现生猪集中出栏、供给大幅增加的时刻。同时,今年入冬之后,畜牧养殖的病毒和疫情疫病也可能会进一步发展,因此养殖户加快了生猪的上市。此外,生猪的储存、储备和原来的冻猪供应实际上也处于较高水平。

展望下一阶段猪肉价格的走势,李春顶表示,预计未来对于猪肉的需求会上升,意味着猪肉价格会逐步企稳回升,但考虑到猪肉供给量非常充足,估计价格很难出现较大幅度的上涨。猪肉价格的下跌对于消费者而言其实是好事,大家可以购买更多猪肉以满足需求。但值得注意的是,猪肉是CPI的重要组成部分,猪肉价格下跌使得CPI呈现下降趋势。未来猪肉价格处于较低的水平,仍然会对CPI数据带来一定影响。另一方面,猪肉价格的低迷也会给养殖户带来一定冲击。今年生猪养殖企业大多处于亏损状态,需要采取多方面举措加以应对,同时国家政策层面可能也需要给予更多的补贴和支持,帮助生猪养殖企业渡过难关。

市场存回暖预期

春节前的生猪需求旺季,主要由腌腊需求带动。南方地区腌腊多以10度以下进行较为适宜,就目前当地气温观测,预计南方腌腊启动时间或将在11月底。因此,当前市场对于短期生猪市场回暖仍存预期。

吴梦雷表示,需求方面,尽管2023年新冠疫情全面解禁,但各行业的景气程度并未如期恢复,制约了猪肉消费回归正常年份水平。不过作为疫情放开后的首个新年,年底腌腊、聚餐、宴席等消费预计同比有明显好转,需求将阶段性走强。总体而言,年底供需形势为供需两旺,而因供给压力相对较大,供给增量预计长期大于需求增量,故年底行情持谨慎看涨态度,仅腌腊高峰及春节除夕阶段因需求短期大幅增量或带动猪价阶段性走强。

对2024年猪肉供需形势,吴梦雷称持“上半年增量、下半年减量”的看法,而对猪价走势持“先跌后涨、同比好转”的看法。

她表示,从上述提到的能繁母猪存栏量变化趋势看,至少2024年二季度末前供给明显减量情况出现概率较小,不过由于今年10月中下旬冀鲁豫地区突发大范围动物疫病,散养户及规模场均遭受不同程度受损,市场预计此次疫病累计影响约40万-60万头母猪,或使得供应减量时间提前到来。而需求方面,得益于消费刺激政策的不断加持,消费情况同比今年将继续好转,故总体对明年价格判断为上半年低位震荡,下半年持续上涨。

新浪合作大平台期货开户 安全快捷有保障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热门文章

随机推荐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