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励志语录 文学杂读 农贸分析

生猪:基本面宽松延续,上行空间有限

2024-06-22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2023年上半年以来,我国生猪价格走势持续低迷,基本处于14元/KG低位盘整,养殖利润已连续7个月亏损。作为CPI一篮子商品的重要分项,猪价持续下行也对CPI造成一定拖累,据国家统计局数据,6月我国CPI环比下降0.2%(连续5个月下降),同比持平(涨幅创近28个月新低)。随着下半年开启,生猪价格将如何演绎受到市场普遍关注。本篇报告我们在聚焦2H23基本面行情分析的同时,对为何能繁母猪产能去化缓慢、猪周期是否有效、猪价拐点如何判断等行业热点问题进行探讨。

1H23回顾:供给压力如期释放,消费温和复苏,供强需弱下市场看涨预期落空

供给端:供给压力持续释放,且产能去化缓慢

生猪出栏量、宰后均重和屠宰量等指标同比均明显增加,供应压力持续释放。一是出栏量同比增幅明显。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Q23我国生猪出栏量19899万头,较去年同期增加1.7%。二季度官方数据虽还未公布,但根据机构样本数据,我们预计生猪出栏量仍大概率高于去年同期。据涌益样本数据,4、5月我国商品猪出栏量分别达到227.23万头和225.99万头,同比分别上涨5.31%和6.29%。二是宰后均重明显高于去年同期水平。据卓创数据,我国生猪宰后均重由1月初的94.31KG降至6月底的92.38KG,累计降幅仅为2%,1H23平均宰后均重为94.28KG,较去年同期的89.78KG涨幅超过5%。三是日均屠宰量同比显著增长。据涌益样本数据,上半年我国企业日均屠宰量14.96万头,去年同期为13.33万头,增幅达到12.23%。从6月数据来看,单月日均屠宰量为14.71万头,较去年同期的12.36万头,增幅接近20%。

我国生猪产能为何去化缓慢?我们认为,产能去化缓慢可以从四个角度来分析:1)从价格预期来看,养殖主体普遍预期下半年生猪价格会出现上涨,期货远期盘面也给出一定升水,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散养户和集团养殖户的博弈加剧,特别是在4100万头合理能繁母猪产能的限制下,养殖主体扩大占有市场份额的动机加强;2)从仔猪价格来看,今年上半年大多数时间7kg三元仔猪价格一直稳定在500元以上(据卓创数据,二季度仔猪均价506.85元/头),仔猪售卖利润可观,养殖户淘汰意愿不强;3)从行业养殖利润来看,上半年养殖行业并没有深度亏损,据卓创数据,上半年我国生猪自繁自养盈利约为-120元/头,这对于集团养殖主体来说压力并不大,综合考虑折旧和固定资产投资,现金流压力较小;4)从养殖成本来看,饲料价格逐步回落,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支撑养殖主体降低成本,对冲猪价下跌。

需求端:猪肉消费并未超预期改善,叠加冻品入库量放缓及蛋白替代挤占,市场预期或回归理性。一是餐饮消费恢复不及消费品,呈现温和复苏,节日效应影响不及预期。二是冻品入库明显放缓,对消费拉动持续性不足。据卓创数据,春节后至2月底,我国猪肉冻品库容率快速由20.68%上涨至28.87%。但进入二季度以后,可以看到整体猪肉冻品库存仅小幅增加,远低于一季度,实际入库数量比较有限。三是蛋白替代一定程度上抑制居民猪肉消费。虽然生猪价格持续走低,但是我们看到性价比优势并没有带动消费改善。一方面,禽肉消费快速增长;另一方面,反刍肉类(羊肉、牛肉)价格显著回落,对猪肉消费形成一定挤占。

2H23展望:3Q23猪价偏弱运行为主,但存小幅走高预期;4Q23猪价拐点仍需等待基本面验证,我们预计价格区间14-18.5元/KG

3Q23我们认为生猪供强需弱的基本面较难改变,价格大概率维持弱势,8月后节日效应或小幅提振猪价,但上行空间有限。供给端:1)3Q23各月对应的能繁母猪产能仍处于扩张周期,生猪出栏压力仍较大。按照10个月推算,我们认为2023 年7-9月市场可供出栏量基本是由 2022 年9-11月对应的能繁母猪存栏确定。据农业农村部数据,2022年9-11月,我国能繁母猪产能分别为4362万头、4379万头和4388万头,产能处于扩张周期,环比连续增加。2)短期生猪出栏体重大概率有所下行,需要注意8月底体重变化,判断压栏情况。可以看到,从6月底开始,生猪出栏均重回落速度加快,反映在猪价低迷且南方有一定疫病风险的情况下,养殖户出栏心态积极,我们认为体重短期或仍会下行一段时间。3)国内冻品库存位于高位,若价格反弹大概率引发冻品的抛售压力。我们认为,冻品入库仅能短期分流销售压力,后期会形成后置供给,冻品出库节奏或是影响下半年价格的重要因素。需求端:三季度总体来看是猪肉消费的传统淡季,我们预计生猪市场仍然以供过于求为主。但需关注政策性收储,政策市或带来一定市场情绪的改善,但我们认为当前生猪市场消费支撑不足,因此对猪价的拉升或较为有限。

4Q23,我们认为节日旺季支撑下,消费或进一步改善,但今年基本面仍没有大的矛盾,价格上行空间有限,谨慎看多。供给端压力或有一定缓和,但考虑冻肉和可能的压栏预期,我们认为四季度供给仍较为充裕。1)今年10月对应的能繁母猪产能是去年12月上轮扩张周期的峰值4390万头,是理论对应出栏最多的月份。尽管11、12月,对应的能繁产能环比小幅走低,但10-12月对应能繁母猪月均存栏为4366万头,同比去年四季度对应的4295万头(2021年12月至2022年2月),增幅1.65%。2)冻品库存方面,当前市场预期较为一致,普遍认为四季度消费旺季提振下,猪价大概率走强,因此冻肉或加速流入市场,会对下半年猪价反弹带来压制。3)若8月压栏开启,可能再次扰动猪肉供给,供给端或再次“雪上加霜”。需求端不确定较大,市场仍存乐观预期,但需谨慎判断。下半年,如果消费恢复低于预期、节日消费支撑在生猪销售上仍较为温和,那么市场看涨情绪或再度转向悲观,目前来看,我们认为消费的不确定性仍较大。

专题:当前猪周期在什么位置?本轮猪周期为何与前几次不同?未来猪周期如何演绎?

2022年3、4月开始的猪价上涨,是新一轮周期的上行周期开始,在去年10月达到平均28元/KG左右的峰值,涨幅约100%。去年11月猪价开始下行,到今年6月猪价跌至14元/kg,跌幅达到50%。我们看到,如果从高点到低点来判断,本轮猪周期仅仅持续了半年左右的时间,与前几次的周期表现显著不同。

本轮猪周期表现出哪些新特征?1)产能波动明显小于前几次猪周期。对比前几轮能繁母猪存栏波动,如2014-2018、2018-2022等,能繁母猪高低点波动基本超过20%以上,甚至可以达到30%降幅。但在本轮周期里,2022年4月为能繁存栏最低点4177万头,12月为能繁存栏最高点4390万头,涨幅仅为5.1%,今年的上半年连续5个月产能下降,但是到目前为止去化幅度只有3%左右,也就是减少了100多万头能繁母猪。2)价格涨跌集中,预期较为一致,行业集中度提高。对比历史周期,我们发现,以前周期上行周期月份基本都在20个月以上,本周价格上行周期仅为7个月,但价格涨跌幅超过100%。从期货价格走势来看,月度价格涨跌集中,市场交易一致。3)行业集中度显著提高。以上市企业为例,目前18家上市猪企能繁母猪存栏总量约为738万头,占全国总存栏17%;2022年出栏量合计超过1.3亿头,同比增幅高达31%,占全国总存栏约19%。

本轮猪周期,产业发生了哪些新变化?我们认为,猪周期仍会存在,但较为剧烈的产能周期短期可能不会出现,季节性影响或更为频繁。1)政策规定了产能去化标准,产能波动区间被有限控制。我们认为,4100万头的能繁母猪存栏绝对量并不低,因此只要产能不出现大幅去化,猪价的反弹高度大概率较为有限。2)产业集中度明显提升,有助于生猪生产稳定,或可能拉长猪周期。借鉴美国的经验,这或将有助于提升供给稳定性,但猪周期仍会大概率存在,只是会被明显拉长。3)能繁母猪与生猪出栏量关系,是属于养殖生长周期范畴,并不会改变。4)大商所生猪期货推出以后,市场信息更为公开透明,生猪市场跨周期调节机制基本建立,但预期一致后,交易上或将更为集中。

猪价何时出现拐点?1)从产能周期看,今年10月后,由于对应的能繁母猪存栏(10个月以前)环比转负,因此理论出栏量开始下降,但是绝对量上仍偏多。目前,能繁产能连续去化5个月,但去化节奏缓慢,我们预计明年生猪供给压力仍不可小觑,且仍在4100万标准线以上。因此我们认为,短期拐点出现的概率较低,结合当前的产能去化节奏来看,我们预计四季度猪价有上行空间,但明年一季度消费淡季价格或大概率走低,明年4月后猪价值得期待。2)从养殖利润来看,短期或仍处于小幅亏损,中长期来看,我们认为能繁母猪产能在4100万头附近,保证了猪价不会出现过度上行,行业大概率进入微利状态,未来行业竞争或是成本竞争,而这恰恰利好规模化龙头。

Text

正文

2023年上半年以来,我国生猪价格走势持续低迷,基本处于14元/KG低位盘整,养殖利润已连续7个月亏损。作为CPI一篮子商品的重要分项,猪价持续下行也对CPI造成一定拖累,据国家统计局数据,6月我国CPI环比下降0.2%(连续5个月下降),同比持平(涨幅创近28个月新低)。随着下半年的开启,生猪价格将如何演绎受到市场普遍关注。本篇报告,我们在聚焦2H23基本面行情分析的同时,对为何能繁母猪产能去化缓慢、猪周期是否有效、猪价拐点如何判断等行业热点问题进行探讨。

图表:猪肉对于CPI同比拉动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金公司研究部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我国生猪、仔猪价格走势

资料来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1H23回顾:供给压力如期释放,消费温和复苏,供强需弱下市场看涨预期落空

供给端:供给压力持续释放,且产能去化缓慢

生猪出栏量、宰后均重和屠宰量等指标同比均明显增加,供应压力持续释放

一是出栏量同比增幅明显。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Q23我国生猪出栏量19899万头,较去年同期增加1.7%。二季度官方数据虽还未公布,但根据机构样本数据,我们预计生猪出栏量仍大概率高于去年同期。据涌益样本数据,4、5月我国商品猪出栏量分别达到227.23万头和225.99万头,同比分别上涨5.31%和6.29%。6月从计划出栏量数值来看,仍维持6%左右的同比增幅。值得注意的是,2Q23月度出栏数据环比开始转负,但下降幅度较小。据涌益样本数据,4、5月我国生猪出栏量环比分别下降0.04%和0.54%。

二是宰后均重明显高于去年同期水平。据卓创数据,我国生猪宰后均重由1月初的94.31KG降至6月底的92.38KG,累计降幅仅为2%,1H23平均宰后均重为94.28KG,较去年同期的89.78KG涨幅超过5%。

图表:我国月度商品猪出栏情况

资料来源:涌益咨询,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生猪周度宰后均重

资料来源:卓创资讯,中金公司研究部

三是日均屠宰量同比显著增长。据涌益样本数据,上半年我国企业日均屠宰量14.96万头,去年同期为13.33万头,增幅达到12.23%。从6月数据来看,单月日均屠宰量为14.71万头,较去年同期的12.36万头,增幅接近20%。从屠宰企业开工率来看,春节后屠宰企业开机率不断恢复,截至5月底开机率已从36%恢复至41.50%,今年1-5月月均开机率为41.96%,较去年同期下滑4个百分点左右。结合出栏体重偏高和屠宰量绝对值的显著增加,虽然开机率略有下滑,但不改供给端宽松的判断。

图表:生猪屠宰企业日度屠宰量

资料来源:涌益咨询,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生猪屠宰企业开工率

资料来源:涌益咨询,中金公司研究部

当前我国生猪产能为何去化缓慢?

我们认为,产能去化缓慢可以从四个角度来分析:

从价格预期来看,养殖主体普遍预期下半年生猪价格会出现上涨,期货远期盘面也给出一定升水,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散养户和集团养殖户的博弈加剧,特别是在4100万头合理能繁母猪产能的限制下,养殖主体占据更多市场份额的动机有所增强;

从仔猪价格来看,今年上半年大多数时间7kg三元仔猪价格一直稳定在500元以上。据卓创高频数据,二季度仔猪均价506.85元/头,因此出售仔猪利润相对可观,这也使得养殖户淘汰意愿不强;

从行业养殖利润来看,上半年养殖行业并没有深度亏损,因此没有大范围刺激产能去化。据卓创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生猪自繁自养盈利约为-120元/头,这对于集团养殖主体来说压力并不大(外购仔猪育肥利润约为-311元/头),综合考虑折旧和固定资产投资,现金流压力较小;

从养殖成本来看,上半年养殖成本基本稳定在16元/Kg,生猪价格均价弱势运行,稳定在14-15.5元/Kg区间波动,随着豆粕价格的逐步回落,卓创植物蛋白饲料价格指数基本稳定在1240附近(1H23日均为1248), 较去年同期1278降幅约3%,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支撑养殖主体降低成本,对冲猪价下跌。

图表:生猪养殖利润

资料来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资料来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卓创植物蛋白饲料价格指数

资料来源:卓创资讯,中金公司研究部

资料来源:卓创资讯,中金公司研究部

需求端:经济温和复苏下,消费并未超预期改善,叠加冻品入库量放缓及蛋白替代挤占,市场预期回归理性

一是餐饮消费恢复不及消费品,呈现温和复苏,节日效应影响不及预期。二季度市场消费有所恢复但力度相对温和,餐饮板块虽然疫后率先复苏但高增速态势有所放缓。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4-5月期间国内社会零售品消费总额同比分别增加18%与12%,其中餐饮类消费同比增加43.8%与35.1%,虽然餐饮同比增速绝对值相对偏高,但我们认为这主要是由于去年的低基数效应,而与2019年同期相比,5月餐饮零售额同比提升约12.08%,而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提升大约14.71%,可见餐饮板块在疫后虽然率先反弹至疫前同期水平,但也持续回暖的态势并未保持,在消费品类中的优先级有所下降。此外,从五一、端午等假期的节日消费来看,单客支出温和上涨,旺季下餐饮消费回升较为有限。

图表:社零总额与餐饮分项趋势变化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金公司研究部

二是冻品入库明显放缓,对消费拉动持续性不足。春节后,我们看到生猪价格出现了一波小阳春行情,消费快速恢复,我们认为这主要是因为在此期间屠企主动建库,冻品大量入库分流部分供给压力。据卓创数据,春节后至2月底,我国猪肉冻品库容率快速由20.68%上涨至28.87%。但进入二季度以后,可以看到整体猪肉冻品库存仅小幅增加,远低于一季度,实际入库数量比较有限。据卓创样本数据,4月以来冻品库容率由29%上涨至34%。我们认为主要原因,一方面前期库存量已经相对较大,屠企建库可能会面临较大的资金压力;另一方面,猪价持续低迷,囤货待涨心态可能出现松动。

三是蛋白替代一定程度上抑制居民猪肉消费。虽然生猪价格持续走低,但是我们看到性价比优势并没有带动消费改善。我们认为,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解释,一发面,禽肉消费快速增长。据卓创数据,今年以来我国肉鸡产量居五年高位,截至6月底,肉鸡产量123.56万吨,较去年同期的88.8万吨,增加近40%。同时,肉鸡消费增长率持续走高,截至6月达到13.48%,较去年同期增长9个百分点。另一方面,反刍肉类价格显著回落,对猪肉消费形成一定挤占(羊肉、牛肉)。据国家发改委数据,截至6月底,羊肉、牛肉(36个城市平均零售价)价格分别较年初下降2.6%和4.5%,结合居家膳食结构的调整,都对猪肉消费形成一定压制。

图表:生猪冻品库存

资料来源:涌益咨询,中金公司研究部

资料来源:涌益咨询,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肉鸡产量变化

资料来源:卓创资讯,中金公司研究部

2H23展望:3Q23猪价偏弱运行为主,但存小幅走高预期;4Q23猪价拐点仍需等待基本面验证,我们预计价格区间14-18.5元/KG

3Q23我们认为生猪供强需弱的基本面较难改变,价格大概率维持弱势,8月后节日效应或小幅提振猪价,但上行空间有限

供给端:1)3Q23各月对应的能繁母猪产能仍处于扩张周期,生猪出栏压力仍较大。能繁母猪存栏量是监测未来市场生猪供给的先行指标,约领先10个月左右。按照10个月推算,我们认为2023 年7-9月市场可供出栏量基本是由 2022 年9-11月对应的能繁母猪存栏确定。据农业农村部数据,2022年9-11月,我国能繁母猪产能分别为4362万头、4379万头和4388万头,产能处于扩张周期,环比连续增加,且均高于4100万头合理产能区间,因此三季度我国生猪理论出栏量仍较大;2)短期生猪出栏体重大概率有所下行,需要注意8月底体重变化,判断压栏情况。可以看到,从6月底开始,生猪出栏均重回落速度加快,反映在猪价低迷且南方有一定疫病风险的情况下,养殖户出栏心态积极,我们认为体重短期或仍会下行一段时间。从数据上来看,出栏量仍处于上行周期,体重对供给的调节能力有限,总体供应仍然相对偏宽松。8月底开始,节日备货行情启动,需要注意出栏体重变化,尽管今年压栏强度不会太大,但压栏节奏或影响四季度猪肉供给;3)国内冻品库存位于高位,若价格反弹大概率引发冻品的抛售压力。我们认为,冻品入库仅能短期分流销售压力,后期会形成后置供给,冻品出库节奏或是影响下半年价格的重要因素。

图表:能繁母猪存栏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金公司研究部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能繁母猪产能对应情况

资料来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需求端,三季度总体来看是猪肉消费的传统淡季,我们预计生猪市场仍然以供过于求为主。从历史数据来看,7-8月夏季气温偏高,居民肉类消费清淡,8月底节日备货需求启动,下游走货或有所提速。另外,冻品入库已没有太多增量空间,因此分销能力有限。但需关注政策性收储,政策市或带来一定市场情绪的改善,但我们认为当前生猪市场消费支撑不足,因此对猪价的拉升或较为有限。

4Q23,我们认为节日旺季支撑下,消费或进一步改善,但今年基本面仍没有大的矛盾,价格上行空间有限,谨慎看多

供给端压力或有一定缓和,但考虑冻肉和可能的压栏预期,我们认为四季度供给仍较为充裕。首先,我们还是从总体的产能角度来看,今年10月对应的能繁母猪产能是去年12月上轮扩张周期的峰值4390万头,是理论对应出栏最多的月份。尽管11、12月,对应的能繁产能环比小幅走低,但10-12月对应能繁母猪月均存栏为4366万头,同比去年四季度对应的4295万头(2021年12月至2022年2月),增幅1.65%。其次,冻品库存方面,当前市场预期较为一致,普遍认为四季度消费旺季提振下,猪价或大概率走强,因此冻肉或加速流入市场,这可能对下半年猪价反弹带来压制。第三,压栏因素仍会扰动供给量,当前三季度生猪出栏压力较大,尽管当前从出栏体重上看,压栏没有启动,但猪价持续低迷,而根据历史经验,养殖主体8月开始或存一定的压栏情况,若出栏均重开始上行,这或再次扰动猪肉供给,使得原本就压力较大的供给端“雪上加霜”。

需求端不确定较大,市场仍存乐观预期,但需谨慎判断。十年历史数据回测显示,四季度生猪消费量会有15%左右的增加,但是经过疫情三年,居民消费习惯较难判断,2022年以来季节性消费提振预期已多次落空(如去年春节和今年五一)。下半年,如果消费恢复低于预期、节日消费支撑在生猪销售上仍较为温和,那么市场看涨情绪或再度转向悲观,目前看我们认为消费的不确定性仍较大。

专题:当前猪周期在什么位置?本轮猪周期为何与前几次不同?未来猪周期如何演绎?

回顾前几次猪周期,我们看到,猪周期基本上都呈现4年一次的波动规律,而原因应从养殖周期来解释,养殖端供给的增加或者减少需要经历约24个月。具体来看,猪价快速上涨,高额的养殖利润会刺激补栏,一般来看需要经过14个月左右的时间才能增加能繁母猪产能,能繁母猪再经过大约10个月左右的时间形成商品猪出栏,整个过程约24个月,这也是一个完整的供应增加的周期。当供过于求导致市场价格下跌,生产者开始淘汰产能,同理需要约24个月产能出清,整个过程共48个月左右的时间,即四年猪周期。

但是2022年3、4月开始的猪价上涨,是新一轮周期的上行周期开始,在去年10月涨到平均28元/kg左右,达到峰值,涨幅约100%。进入11月,猪价开始下行,当然也有一定疫情防疫政策优化的影响,使得需求端无法消化供给端持续输出的压力,到今年6月猪价跌至14元/kg,跌幅达到50%。我们看到,如果从高点到低点来判断,本轮猪周期仅仅持续了半年左右的时间,与前几次的周期表现显著不同。

图表:历史猪周期时间梳理

资料来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资料来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本轮猪周期表现出哪些新特征?

1)产能波动明显小于前几次猪周期。对比前几轮能繁母猪存栏波动,如2014-2018、2018-2022等,能繁母猪高低点波动基本超过20%以上,甚至可能达到30%降幅。但在本轮周期里,2022年4月为能繁存栏最低点4177万头,12月为能繁存栏最高点4390万头,涨幅仅为5.1%,今年的上半年连续5个月产能下降,但是到目前为止去化幅度只有3%左右,也就是减少了100多万头能繁母猪。

2)价格涨跌集中,预期较为一致,行业集中度提高。对比历史周期,我们发现,以前周期上行周期月份基本都在20个月以上,(2002-2006年周期,价格上涨月数为27个月;2006-2010年周期,价格上涨月数为23个月;2018-2022周期,价格上涨月数为25个月,2018-2022年周期,价格上涨月数为27个月),本周价格上行周期仅仅7个月,但价格涨跌幅超过100%(14元/kg涨至28元/KG)。从期货价格走势来看,月度价格涨跌集中,市场交易一致。

3)行业集中度显著提高。以上市企业为例,目前18家上市猪企能繁母猪存栏总量约为738万头,占全国总存栏17%;2022年出栏量合计超过1.3亿头,同比增幅高达31%,占全国总存栏约19%,相比上年提升四个百分点。如果将一些非上市的头部企业也考虑进来,2022年行业前40家猪企的能繁母猪存栏超过1100万头,占比超过25%;而行业前10企业能繁母猪存栏约为800万头,出栏量或将超过1.2亿头,占比约为17%,均处于历史高位。

图表:历史猪周期能繁与生猪价格关系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金公司研究部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CR10集中占比

资料来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资料来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本轮猪周期产业发生了哪些新变化?

我们认为,猪周期仍会存在,但较为剧烈的产能周期短期可能不会出现,季节性影响或更为频繁。我们在去年6月的报告中,就提示市场,新一轮猪周期在没有疫病导致的大幅产能去化的前提下,周期会拉长,价格波动幅度或小于以往,目前的猪价走势符合我们的预期。新一轮猪周期,有四点变化值得注意:

1)政策规定了产能去化标准,产能波动区间被有限控制。我们看到,国家在《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暂行)》中,明确提出合理调控区间[1],这在以往的历次猪周期中并没有先例,因此当去年4月产能去化至4177万头后,去化幅度并没有继续延续。我们认为,4100万头的能繁母猪存栏绝对量并不低,因此只要产能不出现大幅去化,猪价的反弹高度大概率较为有限。

2)产业集中度明显提升,有助于生猪生产稳定,或可能拉长猪周期。借鉴美国的经验,我们看到规模化企业不会因为猪价的小幅波动轻易改变出栏节奏,这或将有助于提升供给稳定性,但猪周期仍会大概率存在,只是会被明显拉长。

3)能繁母猪与生猪出栏量关系,是属于养殖生长周期范畴,大概率不会改变。根据养殖规律,能繁母猪存栏到生猪出栏的最短理论周期为 10个月,T-10 期的能繁母猪存栏量与 T 期的生猪价格存在高度负相关。数据分析验证,两者相关性系数高达-0.83。

4)大商所生猪期货推出以后,市场信息更为公开透明,生猪市场跨周期调节机制基本建立,但预期一致后,交易上可能更为集中。

猪价何时出现拐点?

从产能周期看,今年10月后,由于对应的能繁母猪存栏(10个月以前)环比转负,因此理论出栏量开始下降,但是绝对量上仍偏多。目前,能繁产能连续去化5个月,但去化节奏缓慢,对应的明年生猪供给压力不可小觑,且仍在4100万标准线以上。因此我们认为,短期拐点出现的概率较低,结合当前的产能去化节奏来看,四季度猪价有上行空间,但明年一季度消费淡季价格或仍大概率走低,明年4月后猪价值得期待。

从养殖利润来看,短期或仍处于小幅亏损,中长期来看,我们认为能繁母猪产能在4100万头附近,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猪价不会出现过度上行,行业大概率进入微利状态,未来行业竞争或是成本竞争,而这恰恰利好规模化龙头。

[1]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1-09/24/content_5639030.htm

本文摘自:2023年7月12日已经发布的《中金大宗商品 | 生猪2023下半年展望:基本面宽松延续,上行空间有限》

联系人 陈雷 SAC 执业证书编号:S0080122030114

联系人 庞雨辰 SAC 执业证书编号:S0080122080153

分析员 郭朝辉 SAC 执业证书编号:S0080513070006 SFC CE Ref:BBU524

炒股开户享福利,6.XX%新客理财、盘前信号灯工具送给你,一对一指导服务!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