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励志语录 文学杂读 农贸分析

“新世界”和“老上海”,有她爱心相连

2024-08-18

时尚与传统交织,是上海魅力所在。但对于朱静怡来说,这也是一种别样的考验。

朱静怡是黄浦公安分局南京东路派出所民警。她管辖的区域,位于“中华第一商业街”南京东路尾端。这里有高大上也有烟火气:一边是繁华的“新世界”,一边是老旧的居民区。

上海公安勤务机制改革,让朱静怡成了一名“全科民警”。她要关心社区,也要烦心马路;要操心商场促销是否预案充分,又要担心社区老人是否健康平安;小区停车一位难求如何破题,网红店排队影响交通怎么化解……都是她日常思考的问题。

看似“分裂”的事,只要用心,总能做得妥妥帖帖。朱静怡不仅找到了平衡点,更利用“跨界”优势,为百姓提供更多暖心服务。

这,其实就是一位“全科民警”的价值所在。

社区里的“小阿姨”

凤阳路是朱静怡每次下社区的必经之路。

她常会在同一个地点停下脚步:前方是璀璨的“新世界”商厦,转过身,却是繁华背后的一片逼仄旧里。

在那里,有一群人蜗在高楼大厦的背影中,打开窗户就能望见南京路,但自己的生活却总有诸多的隐忍和无奈——十几平米的破旧老房狭窄阴暗,几户人家合用厨房、卫生间,睡觉时连腿都伸不直……在朱静怡眼中,这群人比常人更需要关心,尤其他们中大多是老人。

这些年,朱静怡管辖的定兴小区,独居老人的安全一直让她挂心。老房子楼道幽暗,楼梯陡峭,不安全,许多老人为此长期不下楼外出,一旦在家摔倒或生病,很难第一时间得到救助。

上海开启智慧警务建设后,朱静怡深受启发:能不能用感应设备采集老人活动的数据?一定时间内没有数据,就说明老人有可能发生危险,设备自动向居委或民警发出警示。

巧的是,今年疫情期间不少小区用“门磁”来确保居家隔离严格执行。朱静怡了解“门磁”功能后突发奇想:后疫情时代,“门磁”不就是一个很好的工具,可以掌握老人进出的情况,若连续几天没报警,就必须上门看一看。

这个想法,得到了居委和老人们的认同。经过试点并不断调整,“门磁”开始成为老人们的“门神”。小区安装“门磁”的老人家庭达到32户,其中80岁以上的老人有13户。在此基础上,朱静怡又开始感应式“地毯”的推广。“老人和家属们感受到这些智能设备的好处,居家养老的心更定了。”

说也奇怪,在定兴小区,不管老幼,大家都喜欢管80后的朱静怡叫“小阿姨”。“她呀,太操心了,忙前忙后,问这问那,好像比我年纪还大。”很多白发阿婆有时也觉得“小阿姨”有点“唠叨”。

但正是这一份细心与操心,让朱静怡总能摸到小区的痛点,在一次次化解难题之后,一次次收获居民们的信任。

因为空间狭小,外来车辆不进小区,一直是定兴小区的规矩。一次参加南京路上的为民服务活动,朱静怡遇到了一位爷叔,闲聊时得知他前不久动完手术,儿子送回来时,因为车子不能进小区,只能步行走回家,结果伤口崩裂了,又重新住院,折腾又折磨。

这位爷叔只是吐槽,朱静怡却深受触动。“一刀切的确不合理,特殊情况下,能否让私家车临时驶入小区,接送那些有困难的居民?”想法虽好,却容易“豁边”,一旦放开收不回来,小区居民反过来要骂人。朱静怡和居委干部们仔细协商,最终决定实行预约制,限时限量为困难居民或家属提供私家车爱心停靠点,同时严格限定停留时间。

“这原本是微不足道的小事,没想到在居民中反响非常热烈。”朱静怡深深感到,民生无小事,再小的需求背后,也是民情民意。

对朱静怡来说,细心和操心是为了尽心。因为在她看来,居民就像家人——残疾人报户口腿脚不便,她上门服务;老人疫情期间不便出门,她帮着买菜配药;垃圾桶着火,她跑前跑后,24小时抓住纵火嫌疑人……

穿针引线“全科警”

从片警转型“全科民警”,从社区管到商业街——朱静怡刚刚适应角色转变,就碰到了突如其来的疫情。

那段时间,南京东路上突然多了很多背着行李的流浪人,大多是因为小区进不去,旅馆住不进,一时没有方向,就在南京路上的商场屋檐下停留休憩。

已经习惯在南京路上巡街的朱静怡,发现这一现象后很担心。“那段时间,多的时候市百一店门口一晚上就有六七个人。当时天气还很冷,这么多人在睡在路边,总让人放心不下。万一其中真有新冠病人,更可能互相传染。”朱静怡马上向领导汇报,建议想办法为这些外乡人提供食宿之所,以解燃眉之急。

所领导向分局汇报后,各方很快行动了起来,在苏州河边的鑫龙宾馆设置了救助点。求助者一人一间房,但要隔离14天。到时间后,可以选择离开,也可以选择留下,但要多人共居,把房间留给后来的人。就这样,黄浦区在全市率先开始收留因疫情无业无居住地的“沪飘”人员,前后有100多人受到救助。

3月初,疫情进入常态化防控阶段。随着城市复苏,南京路周边再次热闹了起来。附近黄河路上的国际饭店内有一家西饼屋名声在外,烘焙的蝴蝶酥非常受欢迎,不少家里憋了许久的市民心心念念这一口,不惜大排长龙购买。因为上街沿很窄,队伍经常排着排着就乱了,大家竖排挤成横排,不愿相让,有时队伍甚至转了几个弯排到机动车道上。

国际饭店以前并不是朱静怡职责范围,而是归楼宇专管民警管。但现在不同了,作为“全科民警”,只要是辖区内的公安工作,朱静怡都要处理。考虑到疫情期间防聚集的要求,同时避免占用机动车道带来安全隐患,她找到国际饭店西饼屋负责人,一面告知防控要求,一面帮忙出主意,想办法。

朱静怡建议西饼屋采取网络预约制,每天限售800包,售完为止。同时在门口设置排队区域,划定一米线,派员工维持秩序,确保人员间隔,并保持纵向一条队,不并排、不拥挤。对于将机动车停在西饼屋前、下车排队的人,安排专人劝离。

朱静怡还请同事加强视频巡逻,监测人群聚集,一旦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店方处置。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理,网红蝴蝶酥带来的安全隐患消解于无形。

开始管交通后,朱静怡多了个心眼:定兴小区地处市中心黄金地段,车位几乎为零,周边车位也十分紧张,而且停车费很贵,有什么办法帮小区居民解决一下停车难题?

几次走访楼宇后朱静怡发现,小区对面的新世界丽笙酒店有立体车库,停车需求具有“潮汐性”,尤其是一到深夜空位很多,能不能在新世界和老小区之间搞一个“错峰停车”?

朱静怡带着这个想法,开始排摸居民需求,并与新世界停车库负责人联系,提议双方合作,既为居民提供便利,也能达到双赢的效果。这一想法得到了新世界方面的支持。今年6月,小区启动预约登记,有需求的居民到居委登记后,可以20元一晚的价格在新世界车库停车。

目前,新世界车库已为小区居民提了12个夜间停车位,其中包括两个安装充电桩的车位。停放时间是每晚10时至次日8时。对此,开车居民们十分赞赏:“再晚也不用担心没地方停车了,市中心地段,这个价格真的到位。这是‘小阿姨’给阿拉谋的福利!”

南京路上有“传承”

很多人都知道“南京路上好八连”的大名,却对“南京路上好警署”知之不多。其实,南京东路派出所就是上海唯一家被国务院命名的光荣集体。身在其中,朱静怡深感使命在肩,同时也体会到传承不绝。

朱静怡告诉记者,刚踏上社区民警岗位时,心里总想,社区都是些鸡毛蒜皮、家长里短的琐事,和婆婆妈妈打交道是常态,一点也不爽气,哪有抓坏人、破案来的有成就感?所幸她遇到了一位好师傅——“上海十佳优秀社区民警”孙红伟。

师傅的言传身教,让朱静怡对公安工作有了新的认识。“所谓为警一任,安定一方。无论是除暴安良,还是社区服务,最终都是为了守护老百姓的平安。”从那时起,朱静怡就告诉自己,平凡与伟大并不矛盾,平凡也能孕育最出色的民警。这种信念,就是属于“南东人”的“传承”。

让朱静怡感动的是,小区居民们不光喊她“小阿姨”,还会亲热地叫她“囡囡”。“在老式弄堂里,这样温暖的称呼承载的是居民对我的信任。老百姓都很淳朴,我真心付出,他们真心回报,拥戴我,帮助我。”在朱静怡看来,这就是警民间的鱼水情深。

“时过境迁,有些阿婆阿公在这里生活了一辈子,如今走不动了,下不了楼了,但那个从窗户眺望南京路的背影依旧。”朱静怡说,自己的夙愿,就是能成为这些老人们的眼睛,带他们领略新时代的发展,架起他们心中的桥梁,守护他们的平安,让他们感受到“身上温暖、心中有爱”。


(责编:王文娟、轩召强)

热门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