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励志语录 文学杂读 农贸分析

布局2024,这本书帮你找到老天爷赏你的那口饭!

2024-01-01

发布于:上海市

原标题:布局2024,这本书帮你找到老天爷赏你的那口饭!

熊猫君今年推荐了崔璀的新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职场优势》

感觉被打通了任督二脉:

原来工作总是又忙又累、成长还慢,

是因为没发挥优势,没找到老天爷赏你的那口饭!

今天,熊猫君向大家安利作者崔璀的年度演讲。

这场演讲就分享了她书里的核心观点,“做自己喜欢又擅长的事,提高核心竞争力”。

对于那些想要在2024年摆脱无效努力

告别职场迷惘、不自信、内耗的人,

请一定要认真看下面这段演讲,

因为崔璀和她的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职场优势》,

就是在帮你找到老天爷赏你的那口饭!

为了方便大家快速体会崔璀演讲的精髓,

熊猫君整理了浓缩版的演讲章节页。

建议先收藏再细看!

读完肯定醍醐灌顶!

找到自身优势,

从改变认知开始!

摆脱无效努力,

才能变强大、变自信!

以下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职场优势》作者崔璀跨年演讲“优势2024,做自己喜欢又擅长的事”全文

转载自公号:崔璀优势星球(ID:gh_c63434e4ddf2)

正文:大家好,我是崔璀。

欢迎来到今年的年度分享之夜,「优势2024,做自己喜欢又擅长的事」,今天是2023年的最后一个工作日了,这一年,又又又过完了。

想问问看,这一年,你还好吗?你过得怎么样?

听到这个问题的第一瞬间,你脑袋里蹦出了什么?

无论如何,我们首先要为自己又体验了一年的人生鼓掌,不管好的坏的,高兴的悲伤的,都是我们独特的体验。

今年我们大多数人,是一种什么状态呢?

就是不确定,好像往左走也行,也不行,往右走吧,也不确定。

没有很笃定的判断标准。

比如说想离职,又不想离职,想做一份喜欢且能赚钱的事业,但是又有诸多犹豫,今年不是有个热词吗,说这是脱不下孔乙己的长衫;

上进自律更努力,但也想躺平摸鱼gap day;

想知道这个时代努力还有用吗?但又觉得哪怕没用,就真的不努力了吗?

想让自己更有条理有标准,一边做SOP找规律,但又一边去上香算命撞概率,他们说,靠自己不如靠运气。

情绪上不安定,选择上不确定。

心啊,定不下来。

这些年做个人成长,职场教育,我们每天都在跟职场人的这些不确定打交道,看得到,也理解。

同时,我们的确也看到了很多个体,他们在这些不确定中,慢慢探寻,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确定。

借由这些经历和经验,加上我们的观察和梳理,以上话题,我都想在今天的年度分享,跟你们聊一聊。

不一定有答案,但期待有启发。

聊完,希望我们的心能定下来。

过去几年,未来几年,首要的事,就是要守护好自己的心,在不确定的时代,能帮助我们度过去的,首先是自己。

年底事多,今天这3个小时对谁都很珍贵,给你一个留在这里的理由,如果别人都在关心你飞得够不够高,跑得够不够快,那么今天晚上,我想能关心你过得够不够好。

以及,未来怎么样能过得更好一点。

也希望你能花点时间,关照自己。

让我们开始吧。

在这部分的开始,我想先邀请大家跟我做一个小实验:

如果时光机带着我们回到10年前,在你心中,你觉得努力是一个褒义词还是贬义词?

当时光机带着我们再回到2023年的此时此刻,你还会选择同样的答案吗?

前段时间,我看到GQ实验室有一篇文章。

作者在和年轻人聊天的时候,发现小时候那些被赞美的品德,在今天,已经快速贬值。

95后喜欢的词:灵气、天才、松弛。

95后害怕的词:努力、雕琢、打磨。

作者说,尤其是努力,年轻人们听了像是被烫伤一样缩回手,他们说,努力又不会带来升职加薪。

努力,这个曾经在我们课本里是五好少年必备的词,现在多多少少带着一点苦味。

我一直在想, 它是从什么时候变苦的?

我们很多来到优势星球的学员,都是对自我非常负责的朋友,很多职场简历都挺漂亮的,绝对都是通过自我努力,走到今天这个位置的。

但是这几年,或多或少有个感觉,就是觉得,跟从前比,也没偷懒,甚至可以说更努力了,但怎么越努力,越无力。

很多做管理的,这几年要面对组织的降本增效,管理上挑战更大了。

做业务的,睡不好觉,梦里都在谈客户,但是业绩就是赶不上从前了。

努力是什么时候变苦的?

好像就是从这些时候开始,有多努力,就有多焦虑。

一些年轻的朋友跟我说,工作也没几年,怎么就觉得身心疲惫,想躺平了呢。

原来躺平,不是不想努力,而是努力而不得,是在努力的苦里找不到一丝丝甜。

那就休息休息吧,我们一般会这么劝焦虑的人。

可问题就在这儿,他们说,好像也只能做到嘴巴说说,实际根本做不到,一停下来,心里更慌。难道什么都不干吗?还这么年轻,总得干点什么吧?

不想卷,但也躺不平。

大家把这种状态,叫做,间歇性努力,间歇性躺平。

我们在优势星球私域里发起了一次调研,让用户从1-5分给自己的「2023年努力值」打分,49.2%接近一半的人都选择了3分,就是这种状态。

在内卷和躺平之间反复横跳,外界什么都还没发生,自己已经耗得精疲力尽。

年轻的同事告诉我,这就是2023年的一种新晋流行状态,被称之为45°人生。

处于45度人生的人们,都有一句放在心里的疑问:

这个时代,努力还有用吗?

这句话的完整表达是,这个时代,在同样的时间效能下,努力还能获得同样的成功吗?

答案是,也许不能了。

今年上了12次热搜的余华老师,说过这么一个观点。

他说:「自己年轻的时候,只要努力工作,始终保持上进心,基本上大部分人是能够得到回报的。但现在不是那么回事。」

这个变化是容易理解的,这些年整体社会的分配和分化逻辑在改变,加上整个结构转型的压力,年轻人进入市场之后,发现一个人在劳动力市场上的表现对于财富积累的作用是在减弱的。

如果一个人的努力不能解决现实问题,那么他的效能感自然就会降低,人被无力感给充满了,前进的动力也会减弱。

在准备跨年演讲时,我读完了《流动的时代性》这本书,作者鲍曼是西方著名社会理论家。

鲍曼认为,过去的社会,呈现固态的现代性,是一个相互承诺的时代,而现在的社会,呈现出液态的现代性,是一个解除承诺,捉摸不定的的时代。

在液态的现代性中,不确定和不安全是底色,裁员,提效,各种竞争压力,没人会确信,自己不会因此受到打击。

当然,这本书讨论的更多是西方国家的社会发展现象,不能完全对应我们当下的生活环境。

但对于液态社会和固态社会的观察,对我们理解当下生活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余华老师年轻的时候,也是我们父母一代年轻时,他们处于固态化社会,在那个时代下,人们的观念、行为方式、制度标准,社会对于努力的回报,都是相互承诺的,只要坚持固有成功的经验,大概率会成功。

很多朋友,小时候,都是住大杂院,用暖瓶打开水,冬天烧炉子取暖,在灶台上炒大锅菜,很多人是真的经历过,搬进楼房,开上私家车,生活的一切都在一点点变好。

人为什么会相信,是因为他看见过,只要经历了这个变好的过程,人们就会相信努力是有价值的。

所以我们中的一部分人,和我们的父母一代都还相信,努力工作5-10年你就可以支付得起一套房的首付。

但现在的很多人,没有家人的支持,单独靠自己努力工作实现买房是很难的。

家长辈曾和孩子信誓旦旦的保证,考上985/211你就稳了,但现在的很多人面临的是毕业后,难就业。

这些结构性的张力落到这一代人身上,便有了那个疑问:

这个时代,努力还有用吗?

我们这些年通过优势教育帮助个体成长,大多时候,都在关心个人的发展效能,如果你遭遇到了办公室政治,我们会帮你调整你的沟通方式;

如果你工作遇到了瓶颈,我们会帮你通过发挥优势突破瓶颈。

尽可能地通过个体改变,来过上更好的生活。

但这不代表,我们要只陷入个体化视角,忽视结构性变化。

因为成功的公式里,不仅有个人的努力和优势,还有一个重要的变量,叫做机遇。

成功=优势x努力x机遇

机遇是什么,是时代的赋予。

是周期,是环境。

我们每个人都是大时代里的一个小生命,每个人都是在有限的条件下,玩一场属于个人的无限游戏。

我们都得承认,在大时代里,那些在社会竞争中处于优势的人,他们靠得并不单纯是自己的努力,而是大量人所无所掌控的时,命,运。

所以当时代变化,谁也没办法信誓旦旦地说,同样的努力,会获得同样的成功。

看到周期,承认周期。

那好,如果在现在的周期里,像从前一样的成功就是变难变少了,我们活在当下的每个个体,能做的是什么?努力还有意义吗?

今年一整年,我都在学员们的案例中找这个问题的答案。

讲两个小故事,他们所代表的一批人的亲身经历让我渐渐有了新的答案。

老华找到我们时,是一个知名火锅企业的工厂仓储主管。

在工作上,没有人会说他不努力。

仓储主管的日常,指挥外包、现场人员、其他部门等多方人员,按照自己的方案推进仓储方案,解决突发问题。各方有各方的要求,老华每天周旋在一大堆需求中,推不动的时候,就自己下手做,经常加班加点。

算是很拼了,但工作成绩呢,也不算是满意。

今年又赶上公司减产,组织架构调整,他闷头努力朝向的升职加薪机会也没了。

他说:「你说,本来这条路走得就挺辛苦,这下好了,现在路也没了。」

最开始教练们商量,想着跟他一起再怎么突破一下,努力一把,结果跟他研究了半天,得出一个结论:这条路,不走也就不走了吧。

为什么?

老华的优势,跟他原来的仓储主管岗位并不匹配。

这个岗位,包括市场上很多类似的岗位,是需要一个人有决断力,那具备引领优势和目标优势的人相对就适合。

我们反反复复讲优势,优势是一个人对外部世界稳定的感受,反应和行为方式。

优势具备稳定性,有引领优势的人,天生有强大的控场能力,擅长且乐于承担责任,做领头羊的角色;

优势具备差异性,这就解释了人和人之间的底层差异,有目标优势的人,和没有目标优势的人,天生对目标的感知就不一样。

如果一个人同时拥有这两种优势,表现出来就是势必达成,善于决断,在相对应的岗位上,就比较容易得心应手。

老华没有目标和引领优势。

优岗不匹配,努力的效能就比不过优岗匹配的人。

管理中有句话,没有不合适的人,只有没放到合适位置上的人。

职业发展中,我们对自己负责的方式之一,就是去找自己适合的位置。走一条适合自己优势的路。

先说结果,他现在是一位理疗师,算是不小的一次转行。

定位咨询教练之所以能给出这条职业路径,是老华给的线索,他说,过去几年,忙成那样,他都坚持了一件事:自学中医理疗。

但他一直觉得,这只是一个爱好,没什么特别。

可别小瞧你所谓的小爱好,一个人的优势,就是那件不给你钱不给你名,你还是忍不住想做的事儿。

教练顺着他的爱好往下走,结合优势分析,行业分析,跟他一起制定了一条路径,健康管理创业。

有1、2、3不同个入口,老华自己选的入口,从中医理疗开始。

辞职,一下子拿了3个offer,在我们对他进行回访的时候,他已经提前1个月转正。

还很骄傲得和我们分享,自己已经积累了8个理疗老用户,比半年前进来的前辈还多了3个。

他能做得还不错,是有迹可循的,优势和岗位相匹配了。

老华有共情优势,天然擅长洞悉客户的需求,别的理疗师聊半天也抓不住的用户痛点,他几个问题就能get到;

他有学习力,中医理疗,每天都要学习新知识,有学习力的人,每天都渴望吸收新知识,这让他觉得自己每天都在进步,生命不会枯竭。

他有驱动优势,驱动优势的人,特别需要在自己做的事情中找到意义感。

客户的反馈,满足了自己想要帮助别人实现价值的愿望。

从而不断进入正向循环。另外一方面,帮助别人这个使命找到之后,人变得特别长性,遇到短期的挫折也不太会焦虑。

所谓优势,就是做自己喜欢又擅长的事儿。

因为刚入行,比起从前,老华的薪资并没什么大变化;

他每天忙忙叨叨,勤奋的样子也没什么大变化,要说不一样的地方,是他现在的努力里,有那么一些兴致勃勃,同事每次跟老华聊完,都觉得,跟大多数职场人相比,他也太高兴了吧。

他说,「有机会的话,希望把自己的一些经历、经验拿到优势星球进行反馈,让其他小伙伴看到。」

最后,还不忘给自己鼓励,「努力吧,希望明年如果有机会,你们问起我,我能有更明显的成绩展现出来。」

老华是我们身边,还相信努力,还在努力的那个人,而且,他在努力中感受到了价值。

在无数个老华的故事一个个听着,感受着,我们发现,原来的公式变了:

优势x努力x机遇=成功=幸福

优势x努力=幸福

如果机遇变少了,努力不再直接指向成功,那么在这个时代,努力仍旧有它的意义,比如,帮我们获得幸福。

当一个人在自己的优势上努力,做喜欢且擅长的事儿,他会感到自己很强大,不脆弱,他在分秒之中感受到的是享受,而不是煎熬,因为强大和享受,又会更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

都同时遇到困难,他比其他人心态更稳,更能扛过去,因为在做的那件事,反向在滋养他。

如果你能成功地选择劳动,并把自己的全部精神灌注到它里面去,那么幸福本身就会找到你。

也许从这个角度,幸福是比努力更容易获得的存在。

幸福不是成功之后的结果,幸福也不是一种随机的状态,幸福是我们的一个选择。

学员思思的故事,让我对这个公式又有了更多的信心。

思思同学,工作这些年,一直都保持努力上进的状态,从外在结果看,也有些回报,比如她是跨境电商部门里年纪最小的产品经理,看简历,很值得赞美,但是思思自己总觉得,相比于她付出的努力,这个结果并没有什么值得高兴的,她总睡不好觉,梦里全是工作,演练第二天要汇报的方案。

大大小小的焦虑,一度让她怀疑自己适不适合做产品经理。

跟老华不同,她没有换工作,因为她提辞职,领导没同意,于是她的故事,有了另外一条发展线。

产品经理思思,开始把自己当产品来研究。

在工作中一度让她最困扰的,是作为产品经理,她很难推动其他部门的同事,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她甚至偷偷拆解、模仿其他产品经理的成功模式,看到资深产品经理说的话逻辑严密,各部门都愿意配合,她就跟着学。

但让她挫败的是,用到自己身上就失效了,不管自己再怎么努力沟通,只要各部门的人,为了自己的KPI利益与她产生冲突的时候,那套她提前演练的再好的说服话术就失效了。

她的共情力让她很容易理解各部门的困难,下意识的,她会想要退后一步,优先满足对方需求。

这样一来,目标又实现不了。反反复复,对工作也产生了厌恶感。

她问,「我共情力这么强,是不是不适合做产品经理?」

优势教练回答她,「不,共情力强,反而特别适合做产品经理,他们本身在市场调研和用户研究上就更有优势,洞察力强,足够敏锐,比其他人更擅长抓住市场需求。

前提是,不要只共情到情绪,而是共情到情绪背后的需求。」

心定了一些。「不是我这个人的问题,只是我还没找到使用自己的最好方式。」

在优势星球,思思看到其他同样有共情优势的学员,他们的自在生长,思思的心,又定了一些。

我们,多么需要确认自己本来就很好,不需要做什么更好的自己,只是如果可以,尝试着去更好的做自己。

现在,面对各个部门的为难和不配合,她会用共情力深度挖掘各部门底层的需求,用更轻松柔和的方式和他们一起探讨既能满足别人又能满足自己的方案。

她给我的最大感觉是,她开始享受做产品经理了。

之前她那样努力,但更在意的似乎是结果,一旦得不到预期中的结果,便陷入失落。

现在她的关注点回到了自己身上,把自己当成一个产品研究,怎么用好自己的共情力,怎么跟目标力和引领力和平共处。

她似乎从努力追求成功,变成努力活得更好,在工作中雕刻自己。

当一个人不带任何私心杂念,单纯地去做事情时,好运会开始降临。

对思思而言,随之而来的好运是,3个月时间,她从一个只有不断努力才能防止自己业绩倒数的产品经理,一跃成为了部门业绩前5的产品经理。

但对她来说,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她觉得自己进入了人生的另一种状态:在自己的优势上努力,反而更能做到心安理地躺平。

找到自己喜欢又擅长的那件事

因为知道自己接下来该怎么努力,能做成什么样,就不太会被外界的评价驱赶,不会因为别人做的好而否定自己,更容易有自己的节奏。

她开始主动调整自己的节奏,当上一个季度卷得太厉害的时候,在下一个季度就让自己略微躺平。

她说,偶尔躺平不是放弃,而是为了下一次更好得出发。

还记得开头那个卷不动,躺不平的小人吗?

换个角度看,这种状态也许正在触发我们去找到一种新的平衡状态。

它是最好的一种起跑姿势。

受限于时间,思思的改变,我只能用几句话概述,自我发展是一个漫长且复杂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她一定经历了只有自己才知道的努力,但此时此刻,我们和她都相信,这份努力,是有意义的。

真的应证了:优势*努力=幸福。

但幸福,不就是人生最大的成功吗。

成功的意义应该是发挥了自己的所长,尽了自己的努力之后,所感到的一种无愧于心的收获之乐,而不是为了虚荣心或金钱。

我们研究职场,但并不推崇工作崇拜,甚至是反对工作崇拜。

工作不是人生最重要的事,它是我们获得幸福的方式。

真正的幸福,是当你全心全意投入一件事,把自己置于度外的时候,获得的副产品。——《心流》

更何况,思思同学的业绩也实现了质的爆发。

原本只能卖三四百万的产品,在她研发迭代后,销售额翻了6倍,一跃成为部门业绩前5的项目。

优势是什么?

刚才我说,就是不给你钱,不给你名,你还是愿意一直做的事,这句话还有后半句,但往往就是这件事,最后会给你带来钱和名。

所以回到那个问题,这个时代努力还有用吗?

要看努力是为了什么?如果是为了追求标准意义上的成功,为了地位,权力和金钱,这个时代,努力并不一定能带来成功。

如果努力是为了确认自己的价值,为了获得内心的满足,和幸福。

那么,这个时代,努力仍然有意义。

任何时候,努力都有意义。

这些年做了近1800个短视频,几乎每天都在更新。

每条视频下方,都能看到来自天南海北的职场朋友的评论。

我印象很深的一类评论,是这样的:

「有什么办法能让我老板看到这条视频?」

这句话,一次次重复。

在表达着一种声音:我不想跟他直接说,他们是不可能懂的。

跟这句话几乎同样高频出现的,是另外一个群体,管理者群体的评论,他们在另外一批视频下方一边点赞,一边发出疑问,你说的这些有用吗?现在年轻人,我搞不明白。

如果我们抽离来看,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场景:职场中最密切的两拨人,几乎每天都在一起工作的两拨人,他们跑到一个陌生人的视频下方,留下了其实最应该说给对方听的话。

这世间所有的重要关系出现问题的一个表现,就是不再当面沟通。

孩子不再跟父母交流,他们关上卧室房门,在网络上吐槽爸妈;爸妈觉得自己说了没用,他们跟老师聊,找心理专家求助,为什么我的孩子变成了这样。

伴侣失去了沟通的信心,把争吵或者冷战,变成日常的沟通模式,他们一边渴望,一边拒绝,一边失望,陷入轮回。

员工认定领导就是想压榨我,他不可能听得进去我说的话,领导认定员工就是想躺平偷懒没有大局观。

人们纷纷会去网络上求安慰,求解法,但你有没有意识到一个问题:

我们生活在一个算法的时代,这意味着只要你点击了一条吐槽领导或者员工的视频,你会收到无数条同样视频的推送,慢慢地,每个人都形成了自己的信息茧房,误以为天下的老板的都不可理喻,年轻员工都蛮横无理。

我们最热切的探寻变成了最傲慢的无知。我们在这无知中对立。

但这些,只是我们的看法,它不是事实。

事实在哪里,事实在你对面的那个人身上。

拍拍他的肩膀,喂,我需要跟你聊聊看,到底发生了什么。

我知道当我说这些时,你们很多人会抗拒,连连摆手,聊了有用吗?他听不进去的。

这些年,我们做的选题中,涉及到组织内部的,50%代表员工,50%代表管理者,每周选题会过选题时,我都在心里默默计算这个比例,尽量均衡。因为职场,就是由这两拨人组成的,少听了谁的声音,少说了谁的心声,职场,都不再完整了。

我们给自己的定位,就是老老实实做一个翻译者,把你们想对对方说的话,说不清楚的话,尽力表达出来。

翻译者的职业标准,三个字:信雅达。

诚实可信的表达原文,语言尽可能文雅得体,以准确到达对方,让听众听得懂,听得进去。

今天,请允许我,冒昧代表各位,把你们想一键转发的这些话,说出来,讲清楚。

所以这部分的讲述,不太一样,我会不断切换管理者和员工两种立场。

如果你乐意让我充当一下翻译者的角色,此时此刻,请把这篇文章转发给你工作中在意的那个人,也许是你的上司,也许是你的下属。

首先,我们来听听年轻职场人心中想表达什么。

这些年我们接触了40多万职场人,深度服务超过5万人,有一个很强烈的直观感受,如果你问他们,世界上还有理想的工作吗?

大多数人会非常笃定地说,没有。

为什么不理想?

兴趣上不满足,薪资上不满意。

长江商学院发起过一份《职场中的Z世代调研——变与不变:Z世代的价值观、驱动力与韧性传导》报告,在全国范围内共回收有效问卷16,000份,数据点近295万,有这么一个数据:

仅3成Z世代打工人正在做着自己感兴趣的工作。

相较于其他代际,Z世代群体感受到的工作价值感和意义感最低。

很多大学学科的部分设置与现在的市场职位存在较大偏差,一些专业的毕业生并不能顺利找到与其专业相匹配的岗位。

这就导致一部分年轻人不能从事专业对口的工作。

但哪怕专业对口,也不一定兴趣对口。我们自己也是从学生走过来的,其实很多学生上大学选择的专业,并不一定是自己喜欢的。

一个年轻人,学着自己不喜欢的专业,毕业之后从事自己不感兴趣的工作,这很绝望啊,我要为着一份不喜欢的工作,每天起床洗漱,通勤1、2个小时,坐班8、9个小时。

没有比漫无目的地徘徊更令人无法忍受的了。

所以你能理解他们的实际感受吗?

工作就是做一些无意义的事,不得不跟着内卷,应酬,牺牲掉自己的时间加班,他们并不情愿。

但是他们会做,他们都是被规训过的好孩子,因为这些年都能感觉到大环境不确定,都是坐在船上的人,首先要力保公司这艘船不要沉,也因此,他们会选择以公司利益为重,会暂时放下自己的个人目标,努力去完成工作任务。

一个人在这种情况下,是会认知失调的。

有个学员跟我说过这样一个感觉,她说一天天过去,只是帮别人完成别人的需求,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压缩自己的需求,在工作中扮演另一个人。

而自己想做的,一直没机会没时间做,感觉日子过得很恍惚。

我相信,很多朋友听到这句话,都会忍不住点头。

另一方面,Z时代的调研报告显示,这代年轻职场人比上一代更忧心他们的未来生活,因为经济危机、通胀高企、不断上升的教育成本和不稳定的就业环境等,都让他们正在面对经济压力。这不仅仅是在中国,而是全球化趋势。

很多媒体都在说,年轻人是来整顿职场的,他们一言不合就辞职,很难激励,很难管理。

但我们看到的是,他们不是在整顿职场,他们是在忍受职场。

汉语词典里对忍受的定义是:把痛苦,困难的遭遇勉强承受下来。

不喜欢,不满意,但是不离开,因为不知道何去何从。

他们在问,这个世界上还有理想的工作吗?

而职场的另一边,是同样困扰的组织运营者们,他们不理解的是:

我投入了经济成本,做各种激励的机制,辛辛苦苦搞各种团建,投入精力成本,花时间辅导员工,苦口婆心地教导你,还要提供情绪价值,但年轻人并不满意,那到底还要怎么样?

他们不理解的是,为什么面前的这些年轻人,三不五时要靠上香去找工作确定感,常常说自己要发疯,要精神离职?

有那么多事情还没做完,他们哪有那么多时间伤春悲秋?

他们在问:这个世界上还有理想的员工吗?

今年,我们联合这次跨年演讲的内容合作伙伴前程无忧,做了一个职场满意度调查。(截止日期:2023.12.27 10:00)

我们把同一个问题换了 2 种不同的问法,同时去问管理者们和员工们。

在对回收到的数据做了进一步的分析之后,我们发现一个挺有趣的现象,员工想的和领导者想的,确实不太一样。

47.37%的管理者们觉得,大多数员工说「被 PUA 」是夸大其词,他们只是想解决问题,但有75.6%的员工说,自己确实遭遇过职场 PUA。

90%以上的管理者也觉得得给员工提供情绪价值,但60%以上的员工表示从来没有得到过领导的情绪价值;

一边,管理者认为自己在苦口婆心,掏心掏肺,这怎么能是PUA,但是在员工那里听到同样的话,认为这就是PUA,很受伤,很愤怒。

很多管理者给我留言,说现在说话说重了,自己都有点慌。

一边,管理者认为自己在重重压力之下,还在努力提供情绪价值,说多错多,每一句都会有被群嘲的风险,一边,员工觉得自己只是工具人,做的多,得到的少,心里各种不满。

有没有发现,这段关系里的每个人都小心翼翼,草木皆兵,这段关系里的每个人,都不自在,各有委屈。

前程无忧这次数据中,还有个数据差异,表现得更加明显。

在被问到「绩效管理中最大的挑战是什么」时,有 53.95%的管理者觉得,是「员工对目标无感」,同时有53.95% 的管理者认为,自己在传达企业的业绩目标时,00 后员工的反应是非常的无动于衷。

无动于衷,比拒绝还让人摸不着头脑。他们只好理解为,员工没有进取心,没有追求,这就是躺平!

但在员工的回答里,我们发现,好像并不是这么回事儿。

在被问到「在跟上司合作中,你最委屈的点是什么」时,有 36.7% 的员工说,是「上司一天一个想法」,目标老是变,根本不知道会不会做了两天后,老板又推翻今天的想法。

自己根本不知道该干什么,怎么干,渐渐地,你再定一个新目标,我也不想再投入什么过多的情感了。

管理者心里冒火,「我都说了很多遍了,你们怎么还不明白?」但如果你站到员工这边,员工更烦躁,「你每次说的都不一样,我到底听哪一次的?」

管理者总说,「你每天净在忙一些没用的,都不会抓重点!」但员工心里想的是,「我天天救火,哪一件事可以不做呢?我有机会忙有用的吗?」

这就形成了职场中的一个悖论:职场人找不到理想的工作,组织找不到理想的员工。

谁都不满意。

怎么办,事情总还是要做,时间就是要花在这里。

今天我想分享一个在这个时代更容易帮到我们的观点:理想的工作和员工,不是找到的,是双向奔赴的。

还是从管理者和员工两个立场来分别讲述。

先来看,在双向奔赴中,管理者的视角。

跟大家分享一个小故事,是我今年经历的一次双向奔赴。

楚懿是我们公司二次入职的同事,上一次离职,是她加入公司的第15个月,遇到工作瓶颈,对自己和公司都产生了不满意,选择离开。

在外体验了一年后,我们有机会再次合作。

楚懿离职又回来,被问过最多的问题是,为什么?

她每次都很认真的回答:因为这里有我想做的事儿。

她说我第一次离开之后,反复想一个问题,我到底要过怎样的人生。

想来想去,就是要做有价值的内容和产品,要去帮助人成长和改变。一回头,这不就是咱们公司想做的吗?不就是公司的使命吗?

看文章的,很多都是咱们优势星球老朋友了,顺便也问问大家,是咱们几年的朋友。3年,5年,1年,7年。

老朋友估计都知道,们的使命,是帮助个人成长,帮助每个人发挥优势,做自己喜欢又擅长的事。

我们这个小公司虽然做得事儿不大,但是志立得从来都不小。

这7年,这个使命,我说了成千上万遍。

楚懿告诉我,跟一群人往同一个方向走,这让她很向往,对她来说是有吸引力的,是有意义的。

她是90后,帮我理解了年轻职场人的很多想法。

她告诉我,其实职场人离开公司,多数时候都是因为不认同,比如不认同老板的一个决策,不认同公司对某项业务的安排,不认同考核,不认同规则,不认同沟通方式,等等。

同时,他们有一个默认,公司和组织是不可能改变的,老板是不会听我的建议的。

那就只有两个选择了:我要么忍,要么走。

楚懿说,其实工作中,她也有很多时候不认同,也会感到灰心,不认同公司的安排,没有达到业绩目标。

但是现在,她会想,那就回到我们共同的那个使命上,去讨论看看过程中的手段和方式是不是可以调整。

她说,这些年,她逐渐认识到,当一个人,看清了自己的人生方向,眼下短期的很多冲突,都只是方式,是我们共同走向终点时选的不同的方式罢了。

楚懿已经是我们《向上管理陪跑》产品的主理人,她们团队主理的产品,用户打分,课程9.13,助教9.38,教练9.66。

有些人与众不同,是因为他们听到了远方的鼓声。

今年我跟楚懿一起参加了一个职场节目《老板不知道的我》的录制,节目拍了1个星期,节目组给我们这组的定义就是,双向奔赴。

因为时长关系,很多内容没有播出来,但是这1个星期,帮我看到了如果要做到双向奔赴,组织管理者从宏观上有一个关键动作:

管理者不断向员工展示组织的使命,以唤醒个体的靠近。

讲到这儿,先问问各位,你所在的组织的使命是什么?能发到评论区吗?

我今年看《重塑组织》,里面有个细节,说找一个在组织中工作的人,随便谁,你去问他,你们机构的使命是什么?

每次得到的回应,都是对方干瞪着眼。在这个测试中CEO们的成绩一点也不比员工们要好。

很多组织,是把公司的使命贴在墙上,贴完,就完了。

因为我们并不觉得使命跟我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很多传统组织的价值观是,好的员工应该是很「听话」的,不管你心底想的是什么,就是强势地要求员工必须服从组织目标来贡献自己的价值。

但「人是悬挂在自我编织的意义之网上的动物。」

当一个人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做,要走到哪里去,他会迷茫,会很容易退缩,但当一个人觉察到,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不一致,甚至对冲时,他的内心就会产生抵触。

你不能把员工只是当作来打工的,觉得他们不需要知道这么多,不是,他们是来跟组织共同创造的。

当公司内的员工知道自己为什么来上班的时候,在这种团队里,从高层到基层,不会有人认为自己比别人更重要,或更渺小,大家谁也离不开谁。

我们不能再要求员工仅仅带着狭隘的「专业」自我来到工作场所,把自我的其他部分扔在门外,而是发展出一套体系和做法,邀请人们展现内在的完整性,用自己的「全人」去工作。

用使命建立跟每个参与者之间的关联和共鸣,才会拥有由使命驱动的团队,每个团队成员才能从意识和行为上都协同。

我是非常坚信一点的,每个企业,都需要找到自己的使命,它能让你自己搞明白很多事。

而且,你还要不断地告诉团队,你的使命是什么,在月会上讲,在新员工培训时讲,在日常沟通时讲,其实你是在告诉团队,为什么你要来上班,为什么我们要在一起工作。

现在,让我们来到员工的视角:

当一个职场人越来越多次听到,组织的使命是什么,他们会开始思考,那我在这里的位置是什么。

这就是双向奔赴中,员工的视角:员工要去尝试的关键动作,不断探寻自己的使命,并将它跟组织融合。

很多人可能会说,我没有什么使命,没有人生的方向。

读书时我们忙着学习,考试,工作后忙着业绩,冲刺,结婚生子,一直都在赶路,但大多数人是不知道自己跑这么快,究竟是要去哪里,反正都在跑,我也跟着跑。

但这不代表我们没有自己的使命,不代表它不重要。

你只是还没有找到,这本身就不是件容易的事儿。

不容易,却很重要。

当你弄明白你的人生使命是什么时,你将完成你的人生使命。你的目标是发现自己的目标是什么。这不是一个悖论,这就是人生之路。

我们这两年花很大精力打磨的职场优势服务体系,其中一个重要的使命,就是帮用户找到自己到底想要干什么?

在我们的产品体系中,我们把它称之为,找到自己人生的北极星。

你的星空中最亮的那颗星。

当一个人的北极星,跟身处的组织的北极星相互靠近时,一些奇妙的化学反应会产生。

人们会变得坚韧,朝着自身的真实本质不断地成长。知责任,明责任,负责任。

在这种情况下,无意义的时刻会因此减少,一个人会从日常中找到自己的主线,这些就是他们的内驱力。

一个拥有内驱力的人,表现出来的力量是没有这种视角人所完全不能理解甚至感到惊讶的。

他们更有能动性,更有韧性。他们闪闪发光。

而组织,因为越来越多闪闪发光的个体的靠近,会成为夜空中最亮的一片星空。

在这次双向奔赴的过程中,年轻人们开始回答那个问题,什么是理想的工作?

「对我而言,理想的工作,是我在为自己工作,同时也能帮组织实现目标。」

双向奔赴的过程中,微观上还有一个关键动作,叫做发现优势,把单一性要求,变成差异性要求。

在日常的工作中,我们常常遇到一些组织和个体之间的冲突,组织有组织的要求,个体有个体的实际困难。

这时候,怎么双向奔赴?

去年公司想新开拓一条产品线,就想让楚懿去担任项目负责人,负责这条产品线的业绩。

就在这个过程中,她进入了一个卡顿状态,抓不住项目节点,业绩开始出现滞后。

楚懿心底的困扰是,公司觉得我应该去做,但这真的是我最擅长的吗?

作为她的管理者,我们的困扰是,组织花了时间精力培养人才,那总要有人做管理,扛业绩啊?

楚懿心底的疑虑是,如果我就是不擅长,那事情真的能做好吗?

她说了一句话,「当公司对我提出需求的时候,我是很难拒绝的,我觉得那是认可我的表现,但最后做出来,发现只能完成 50%-60%,内心就会非常的挫败。」

公司有公司的业绩压力,员工有员工的实际困难,还能怎么双向奔赴?

感谢优势视角,在实际工作中又一次帮到了我们。

楚懿跟她的管理者就自己的职场优势反复分析,她是学共分驱,擅长战略思维,分析推演,关系能力也在线,尤其擅长深度关系。

但是执行力上,用她自己的话说,没有任何优势,非常拉胯。

自信就是,当你认清了自己的优势,便不惮于直面自己的短板了。

一起看看你优势和岗位的匹配度

我们能成功,不是因为我们善于解决难题,而是因为我们善于远离难题。

楚懿自己分析,要做运营,执行必须强有力。

那就1个方案,找搭档,找到一个执行力超强的伙伴,她自己退居二号位,或者给自己找个二号位。

楚懿分析清楚了,都不等HR,自己积极地到处寻觅,打算把一直以来合作的一个执行力推动力超强的合作伙伴吸纳进团队。

看着她为这事儿忙前忙后,我都怀疑她有执行优势了。

在公司的另外一处,我们管理着100多位兼职班主任的同事小爽,则是另外一种改变,满满的关系优势和执行优势,没有分析优势。

但她的管理者跟她的对话方式,从来都是,「嗯,我们来看看怎么更好的发挥你的优势来解决问题。」

结果,她自己从兼职伙伴里找到了一个在上市公司做战略的伙伴,三不五时拉着人家帮忙出策略。

今年为止,她所在的部门是公司业绩完成度最好的一个部门。

独特的人,当他们成功地让别人尊重他们的独特性时,会有一种相当漂亮的人生。

组织的使命是特定的,长久的,组织里的管理者和员工,作为个体,却是独特的,灵活的。

带着优势视角,可以把单一性要求,变成差异性要求。

我常常想,如果当时管理者们跟楚懿,小爽是用填补缺失的范式,告诉他们,你这里不足,那里不行;

如果他们对自己的认知是,我不像是管理者该有的样子,没有执行力,没有分析能力,

那这一切的变化,恐怕都不会如愿发生。

好的关系,它不是「如我所愿」,也不只是「如你所是」,而是双向奔赴。

楚懿,小爽,其实代表了这个时代千千万万的职场人,他们积极,主动,他们跟组织共同在探索一种更契合这个时代的协作方式:

凭着默契,而非控制,各尽其责而又相互协调地自动形成有序结构,这是一种团队更为紧密的协作。

人们并不抗拒改变,只是抗拒被改变。改变要在全然接纳之后,才会悄然发生。

就在今年11月份,我代表优势星球出版了今年的新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职场优势》,在第一页里,编辑挑出了这句话:

「发现优势,不是做更好的自己,而是更好地做自己。」

找到对的工作,更好地做自己,而不是做更好的自己

这句话,是我们一个同事在全员大会上分享的,这就是优势给她带来的感觉,终于不是一味盯着自己的不好的地方,努力改正,成为更好的自己。

而是看到自己本来就有的优势,在工作和生活中,更好地发挥优势,帮助我们做成想做的事儿。

佛教有句话,本自具足。

发现优势,是一个感受本自具足的过程。

这部分的最后,想聊一下最近频繁上热搜的东方甄选事件,很多人问,你们研究职场,有什么观点吗?

其实每个企业的真实情况我们未必都知道,每个企业都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外人不足道也。

我唯一想说的,就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尽量不要把双方关系对立,一定要评判个对错,赢在口头上,可能会输在现实中。

现实是,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需求,如果可以把每个人的需求摆出来,放在桌面上谈,就是一个好的开始。

俞老师的需求是,作为创始人,要不遗余力的保护这个机构的发展,遇到再大的困难,他都要挺身而出,一次次翻山越岭,这就是一个企业家的驱动。

董宇辉,我非常非常喜欢他,看了他那么多报道,他是一个共情力和驱动力都很强的人,我想,他的需求是实现自我价值,做文化/教育相关的事情,同时做的每个选择,都要符合自己的价值观,比如助人,善良,正直。

他曾经说过,「你会在朋友最需要帮助的时候离开吗?你不会。」

这就是他的底层,也是他的内在需求。

那现在,至少是此时此刻,我看到的是他们做出的选择,都在尽量带着自己的需求,走向对方的需求。

这是我看到的复杂职场,艰难情况下的双向奔赴。

不容易的,祝福他们。

也祝福咱们每个人,不一定非要多成功,但是在发展过程中,都能够真实的表达自己,活出自己。

回到开头那个问题,这个世界上还能找到理想的工作吗?还能找到理想的员工吗?

理想的工作和员工,不是找到的,是双向奔赴的。

在聊这部分之前,我想先带大家来看两组数据:

第一组数据:7.2%,18.6%,13.3%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今年相比往届,单位就业的比例上涨了7.2个百分点。相应的,选择自由职业的比例从18.6%下降到了13.3%

相比过往选择上班打工的人增多,选择自由职业的减少。

第二组数据:250万,46.7%,5-10%

据华图教育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国考总报名人数突破250万,相比去年增长了50万人,同比增长25%,达到了近十年之最,最大竞争比超5800:1。

除了选择体制内,相关招聘数据显示:46.7%的毕业生将国企作为求职首选,比例相较去年上升了2.3%,且连续三年呈上升态势。

相比过往,选择体制内的人增加了25%,期待进入国企的比例也在逐年上升。

前两周我去参加了前程无忧2023中国典范雇主颁奖礼,在现场我看到了一个数据:今年各行业的主动离职率平均比上一年减少5~10个百分点。

这些让我们从一个侧面可以看到,不管是毕业生就业,还是已经在职场中摸爬滚打过的职场人。

一定程度上,求稳是主旋律。

其实不用这些数据列举,我猜今天在直播间的你们也都有同样的感觉,2023年,能不动就不动,求稳大于一切。

追求稳定当然没有问题,特别是在这个时代。

但我心里一直有些疑惑,当我们在追求稳定的时候,我们到底在追求什么?

很多优势星球的老朋友都知道,从去年开始,我们推出了一个新的服务,叫做「个人发展私教咨询」

这个服务,最艰难的部分,是学员要填写一个「回溯过往」的资料,比如对自己工作打分,打3分,打8分,为什么打这个分?

遇到的是向上,平级还是向下管理的问题?希望我们能帮助解决的问题又是什么,要详细描述。

你知道有多少人,在填资料环节就放弃了吗?

20%,这个数据让运营同学一次次想要取消这些问题,但是这个服务到今天为止,迭代了31个版本,仍然保留了详细填写资料的环节。

研发团队坚持的原因有两个:

1、让「解释问题」成为解决问题的一部分。当一个人陷入问题时,向别人去阐释你的问题,通常只需要把问题阐述清楚,解决方案也会逐渐浮现。

2、学员详细的阐述会成为教练提前做功课的材料,教练有时会跟团队教研,以尽量在后面有限的咨询时间里能帮学员解决问题,制定更准确的学习计划。

是在这些详细的资料里,是在一个又一个学员的真实故事里,我们看到了一个又一个时代的切面。

随着我们服务的学员越多,对职场观察的越多,关于稳定,我的疑问渐渐收拢到两个问题。

一个是,我们一直说,要找稳定的工作,真的有所谓稳定的工作吗?

这几年几大行业的震动,我不需要再赘述,多少人是热情满满的进入一个好行业,却遇到了行业的变动。

小霄找到优势星球的时候,才28岁,要加入求职火箭班。

火箭班是我们去年推出的求职辅导服务,6-12周教练陪跑,辅导求职,面试,谈offer,一路陪跑到学员拿到offer。

她之前在房地产行业做了近3年的室内设计,已经做到了主管,很喜欢当时的工作,问她为什么满意,她一口气说了一堆原因;

奖金高,每年绩效都能拿A;领导重用,破格送她去总部学习;培养体系完善,一路都有学习机会。

简直就是理想工作,她挽起袖子打算在这个公司大干一场。

结果,局面变了,行业里其他公司开始裁员,虽然还没裁到自己,但是整个公司的氛围不一样了,以前努力就能推动的事情,现在三番四次,大家互相甩锅。

她的原话是,企业在增长的时候,讨论的一些问题都不是问题,现在所有的问题都是问题。

后来实在呆不下去,离职了。

小霄是千万职场人的一个缩影。

这一两年,来火箭班的学员中,被动离职的越来越多。

做半导体芯片外企采购专员的,在同一家公司做了13年,一直很稳定,今年采购需求减少,一下子就被裁了;有互联网ui设计师,也是呆了好多年,行业震荡,业务缩减,被裁了。

一位职场教练跟我说,今年企业请他去做教练,最大的两个议题,就是组织融合和激励员工,都是优化人员带来的震荡。

很多人今年都在说,要求稳,我每次心里都会问,真的有确定的稳定吗?

我的另外一个疑问是,外在的稳定,就是稳定吗?

宋驰是今年9月份找到我们,这时候,她在所谓的「稳定」里已经工作了近20年。

做到了主任级别,一定是付出了努力,有所建树,才能到达这个位置。

今年,宋驰45岁,如果不出意外,这份稳定可以延续到退休。

但是她在咨询前的资料里,写了这么一段话,「至始至终我都没有找到从事此项工作的意义,打进这家单位的第一天,都只是为了生存。

我感觉特别像是嫁给了一个自己不爱的人,努力了这么多年,仍然没有办法是爱上它,哪怕是习惯它。本想着只要生活机制能正常运转就可以了,没想到有些东西该有的必须得有。」

宋驰从28岁开始做这份工作,30岁遇到了工作上的瓶颈,大病了一场,这十多年身体一直不好,她说这些年,一边是折磨人的工作,一边是折磨人的身体。

无数次想过离开这个单位 ,但有时觉得自己没有离职的实力,无处可去。

她找到我们,想要确定,自己要不要离职?自己到底要追求的是什么?

宋驰不是一个特例,宋驰可能就是我们身边的某个人,拼命努力得到了世俗意义上的稳定,然后自己拼命想要打破这份稳定的那个人。

给宋驰交付的服务,是定位咨询产品,教练团队根据她的优势,反复教研,匹配适合她的发展方向。

这个产品的核心研发成员,是我们优势星球的王爽老师,每天在各个群里辅导学员,好像有用不完的精力和耐心,被大家亲切的称为王帅。

但你们知道吗,早5年,王爽老师也是那个拼命打破稳定的人。

他的第一份工作在国企里做HR,环境稳定,工资稳定,但王爽老师心里发慌。

那是2014年,互联网+的时代,眼看着外界环境每天都在变化,

但他每天干的最多的,校对文件、打印文件、分发文件,最早他会安慰自己,这是在修炼基本功,但直到有一天,为了紧急调整文件上的一个标点符号,他在两栋办公楼来回跑了10趟,花费了一个下午时间重新走审核流程的时候。

那天,他清楚的看到一个最不想面对的画面:如果再这样下去,他觉得自己只会成为一个看似每天很忙,实则市场价值越来越低的「廉价劳动力」。

当年社会上也没有成熟的职业规划,也找不到什么人能够帮助他,王爽老师说他一直很难受,特别崩溃,是持续了很久的想不出办法的那种难受。

那段时间他经常中午不吃饭,去单位附近的马路上来来回回地走,没有目的,但就是觉得室外空间大一些,比待在办公室心里舒服些。

王爽老师跟我说了一个片段,他说,当我走在马路上,看到满大街的人来来往往。我想,他们有多少是体制内的呢,他们怎么抵制不稳定带来的冲击呢,他们真的比我能力强好多倍吗?

他说这些的时候,我好像能看见当年的他,和这个社会上同样的人们,他们内心的冲突,他们对于稳定的怕与爱。

这让我想到宋驰在资料里写的那句话,「本想着只要生活机制能正常运转就可以了,没想到有些东西该有的必须得有。」

有些该有的东西,终究还是必须得有。

45岁的宋驰,和当年34岁的王爽,在日复一日的真实生活中,切身体会到了这句话。

他们体会到的是,这么多年,看上去追求了稳定的工作,但这份稳定暗中标好的价格,价格可能是情绪劳动,可能是身体健康,可能是自我价值,又或者是对生活的热爱。

如果以这些为代价换得的稳定,算稳定吗?

也许,这个世界上根本就没有逃离这一说,只是用一些困难交换另一些困难。

我讲这些,绝对不是想说,追求稳定有什么错,稳定会带来安全感和确定性。

在这个时代,「一眼望到头的生活」甚至都不再是一个贬义词。

对于那些既得到了稳定,又享受稳定的朋友,我们无比羡慕,而且希望你们能一直稳定下去,这不是讽刺,这是祝福,在这个时代下,有如此境遇,是极大的幸运。

我讲这些,是想对另外一些朋友说,如果你正在犹豫,要不要追求稳定,或者要不要打破眼下的稳定,那不妨先花点时间,我们试着定义清楚,当我们追求稳定,到底是在追求什么?

你可能会说,崔璀,你说半天,完全稳定的行业岗位可能也没那么稳定,就算得到了稳定的岗位,自己的心态情绪也有可能不稳定。

两边都堵死了,我们往哪儿走?

我把王爽老师的故事讲完,也许你会找到自己的答案。

后来思考再三,王爽老师离开国企,加入了一家互联网公司做人力资源,做了5年,这5年,他对自己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他当时的工作有一个很重要的考核,帮助公司裁员,并且尽量保证离职员工对公司0投诉。

凭着专业的人力资源能力,这个考核也能完成,但是王爽老师发现了一个问题,每一次看到被裁员工失望的眼神,他都觉得自己特别失败。那种失败,让他感到内心非常的贫瘠。

他就会忍不住给离职员工一些职业规划的建议,他是可以不做的,但是他忍不住。

不少员工在他的建议下,缩短了空窗期,快速找到新工作。

这让王爽老师内心特别特别的安定,他说是在那一刻,看到了自己的价值。

后来他就开始系统学习职业规划课程,不断练习,逐渐成为一些求职平台上最受欢迎的职业规划教练之一。

站在今天,我们有优势视角,不难分析出,王爽老师同时有共情力和分析力两种优势,分析力能条分缕析帮学员从混乱中梳理问题,引导对方找到解决方案,共情力优势能准确的感知对方的情绪和需求,甚至连学员自己都没有感知到。

所谓发挥优势,就是在做自己喜欢又擅长的事。

但这条跟自己相认的路,王爽老师也走了好久。

3年前,王爽老师加入我们这个创业公司,帮助千万人找到自己喜欢又擅长的事儿。我想,那是因为王爽老师曾经自己淋过雨,他很想能为别人撑把伞。

他总开玩笑,我这个年纪,拉高了咱们公司的平均年龄。

今年10月份,他跟我说,崔璀,明年,我应该就能每天都坐在公司了。

在这之前,他跟我们异地办公了2年时间。

他说的每天都能坐在公司里了,是指全家都从北京搬到杭州。

王爽老师是80年的,这个年纪,全家都换个环境,我们也还在创业,简直是对稳定的最大挑战。

但是显然,稳定早已不是他遵循的唯一标准,指引他做出一系列改变的,是一种内心的感觉,一种强烈的感受到自己的价值,感受到自己独特性的感觉。

正如黑塞说的那句话:那些不适应这个世界的人,其实已经快要找到自我了。

你有没有发现,刚才我们提到的稳定,是一个人在大的定义下,系统要求你做一些事情,你忙着满足规训,迎合外界环境对自己的要求,渐渐就不太注重自己的优势和个性,这个过程,你在失去一样重要的东西,叫做你的独特性。

独特性对一个人有多重要呢?

独特性发展的好,匹配合适的岗位,加上日积月累地练习,就会形成一个人的核心竞争力。

很多职场人觉得自己没有独特性,更何况核心竞争力。

其实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性,我们做了这么多年优势研究,没有哪个学员是经由我们创造出了什么,没有,都是一个人很小的时候就有的那些奇特和古怪,保留到成年,就是他的独特性。

但大多数时候,它们都被我们丢在了路上,我们非常努力地抑制独特性,把自己变得标准统一。

如果我们试着,回到自己的独特性上呢?

现在的王爽教练,在每天不确定性事件频发的创业公司,每天早起写直播稿;白天辅导学员;晚上还能精神饱满地直播到24点。

连轴直播3天后,同事问王爽老师怎么感觉他一点都不累。

王爽老师微笑地看着他回答:「每天能够接触一个又一个鲜活的职场咨询,一次又一次给出思路,引导用户找到解决方案。在工作中顺应自己的优势,让我清晰感知到自己能给市场提供什么,这对我来说,才是踏踏实实的稳定。」

同样的话,我在学员张浩那里也看到过。

他始终保持对自我的探索,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1对1路径咨询也给到了一定的支持。

这个过程,他一步一步意识到自己并不适合设计院的稳定工作,虽然稳定,但却看不到自己的价值。

教练根据他的优势,从1400个岗位中挑选模型,陪他转型到现在的活动策划。

他形容现在的工作是这样一种感觉:像是登山,每天做的事情都有反馈和结果,以前没有目标,现在有了目标,工作流程很清晰,能朝着每个小目标前进,也有不断挑战自己实现目标的感觉。

给客户策划的活动圆满成功时感觉自己像登上了山顶,站在山顶俯瞰的感觉特别爽,下一次还想要向更高更难爬的项目进击。想不断挑战自己。

转型以来,他的薪资增长了40%。

他说,你并不知道下一次登山会遇到什么,但是你心里特别安定。

不管是今年43岁的王爽老师,还是27岁的张浩,都能代替我回答这一篇章最开始的问题,当我们追求稳定时,我们到底在追求什么?

也许是追求这样一种状态:

你觉得自己很珍贵。

你对自己有明确的评价体系,你知道自己擅长且喜欢什么,不轻易自我贬损,内心稳定,满足。

你总能得到正反馈,不管是来自同事还是客户,你在这些正反馈中,得到了新的动力,更投入,更精进;

你的核心竞争力愈发突出,随之而来的是你的市场价值也越来越高。

我们年轻的同事给这种状态起名为:自觉矜贵。

世界上最大的事莫过于知道怎样将自己给自己。

而后发觉一切的奇迹在你自己。

所以回到这一篇章的问题,到底要不要追求稳定?

年轻的同事们说,与其追求稳定,不如追求自觉矜贵。

2023 年,有个很火的词,叫做发疯文学。

应该都听过吧,有没有人还亲自践行过?

同事告诉我,关于发疯文学点赞最高的,是「自从学会发疯后,我的精神正常多了」。

每一个社会现象背后都是一种社会情绪。

每一个给发疯文学点的赞背后,都是一个要求自己或者被要求「情绪稳定」的灵魂。

职场要求你情绪稳定,这样才专业。

于是,哪怕你认认真真做了一周的方案,领导才看了两页就说,你这什么,重写。你表面平静,甚至面带微笑,连说好的,转头连抽两根烟,连喝两杯咖啡,才把冲到喉咙的愤怒委屈咽下去。

家庭也这样要求你,于是,哪怕你已经在平衡一切之中累到极致,不管状态多不好,回到家还是要平心静气,因为有专家告诉过我们,一个情绪不稳定的妈妈会影响孩子一生。

他们说,那些你不能发在朋友圈,无法与家人朋友诉说的,让你半夜睡不着的心事和默不作声暗自消化的情绪才是你真正的生活。

他们说,没办法,成年人嘛,要情绪稳定。

但你有没有想过,这可能是我们对情绪稳定最大的误会,它有可能是一种情绪漠视。

如果当自己有情绪的时候,担心自己的情绪会给他人带来负担、害怕被误解或拒绝等等,你主动选择将情绪压抑或隐藏起来。

这就是情绪漠视。

丹妮是我们的一个学员,做医生10年,她一直保持稳定专业,做儿女,听话照做,做同事,温和待人,做妈妈,呵护周全,做妻子,全力支持。

但有一天,她跟教练沟通的时候,忽然哭了,她说了一句话,我觉得在跟你沟通的时候,我才可以发泄我的情绪,我感觉只有这一刻,我才不用必须保持情绪稳定,我才是真正的自己。

我们的学员莫迪花了8年时间,做到了公司二把手,这8年来他从没有休假。

今年空降了一个领导,平常不怎么来,偶尔来一次,把每个副总叫到办公室,逐一过数据。

莫迪今年分管的业务是战略创新,在各种不确定中踉踉跄跄找确定性,自己带着团队做得一脑门汗,领导不管,业绩不达标,所有理由都是借口。

眼看过了35岁,据说今年集团启动人才优化,一向倒头就睡的他开始失眠,一闭眼,都是领导对他的不满。

教练问他,「那你有什么具体的感受呢?」

他面无表情,「我没有感受,也没有情绪。我只是想知道怎么解决问题。」

教练又问,解决问题最有效的方式是什么?

他盘来盘去,觉得是团队积极性不够,又在分析是不是自己管理新团队能力还不够。

盘到最后,教练忍不住打断,「你不是向下管理的问题,你是向上管理的问题。

你自己其实也说了,最关键的资源,是从领导那里得到总公司的支持。」

沉默一会儿,他说:「我不想去跟领导沟通,他就是来为难我的。」

咨询快结束的时候,他忽然说:「可能我有一些愤怒。」

教练说:「嗯,愤怒是因为感觉自己被不公平对待了。」

他沉默了一会儿,说:「算了,我得去给领导汇报工作了。」

如果你认为自己保持冷静和理智才是对的,有任何情绪反应那就是不对的。长此以往,甚至觉得自己没有情绪。

这也是情绪漠视。

这些年做职场教育,你知道我有一个什么样的深刻体验吗?

如果无法全面理解真正的前因后果,不要轻易羡慕别人的「成功」。

第一,你不知道他的成功是否给他带来了真心的满足;

第二,你不知道他承受的各种精神和健康上的压力;

第三,他可能因此失去了很多,时间自由,或者情绪自由。

我们的很多学员,都有着让人羡慕的成功履历,他们都是丹妮、莫迪,但你走进他们的生命里,你可能会看到,他们是多么努力地在忽视情绪,抑制情绪,以此来保持所谓的情绪稳定。

这些漠视并不会带来真的稳定,只会带来疾病。

今年,有一篇文章在热搜榜上久居不下。

因为它告诉我们一个被我们忽略的真相,胃是情绪器官。

在丹麦的一项实证研究的数据分析结论中,哥本哈根疾病与预防研究中心的专家们指出,压力指数跟胃溃疡发生概率成正比。

压力大的人患消化道疾病的风险也会增高。

这就让人很容易联想到我们的工作日常,为什么每次面对临时的工作汇报,又或者年末的业绩考核,都很可能会让人胃痛不已,多半是因为突然增强的压力。

情绪带来的疾病不只是表现在肠胃。

每个人身体里都有一张情绪地图,很多疾病在这张「地图」上都有迹可循。

烦躁的时候,你的头皮屑可能会增加;

心情不稳定的时候,身上的荨麻疹、湿疹、痤疮会反复无常;

生气愤怒,女性可能会感到胸部疼痛,乳腺增生症状加剧,男性可能会心脏收缩力增强,血压升高,血液变黏稠,导致心肌缺氧等。

我们传统文化《黄帝内经》也早有记载,怒伤肝,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工作产生的疲劳感,很大程度上并非体力力与脑力造成的,而是与心理、情绪状态有关。

哈佛大学研究显示90%的疾病来自于情绪,目前证实情绪有关的疾病就已经多达200种了。

我在我们编导的朋友圈看到了一句话,「哪有真正情绪稳定的人啊,他们一定在背后偷偷喝中药调理。」

又好笑,又心酸。

你看,我们总以为忍下来这事儿就过去了,就能少些影响。

但事实上,在我们没看到的地方,产生了更多影响。

明天就要元旦放假了,再见面,已经是2024年。

我也想祝你们2024加油,再创佳绩,但是这句祝福其实挺难实现的,我们生活在一个大的框架下,我们研究职场,深知这几年职场的压力是一种什么样的增长趋势,都懂,都不容易。

我想换个祝福,2024年,我想祝大家别硬撑。

别硬撑,请允许情绪不稳定。

承认只要是个人,就是有情绪,情绪是我们对外界事物认知的态度,它是一个中性词,不是什么妖魔鬼怪。

你愤怒的时候,有人会跟你说,控制好你的情绪;

你悲伤的时候,有人会跟你说,别哭了,有什么好哭的;

他们会跟你说,不要喜怒形于色,要克制要成熟要情绪稳定。

这些声音自有他的立场,但你不一定听。

那听什么?听自己的。生命是属于我们每个人自己的感受,不属于任何别人的看法。

听到自己的情绪,辨别出它们是什么样子,听它们在说什么。

当飞鸟和书本的意见相左时,永远要相信飞鸟。

你知道吗,我们大多数人,已经把耳朵捂起来很久了。

不信,我问你三个问题:

1、你能不能体会到某一种情感中细致的差别,或者是微妙的不同,比如担心、害怕、恐惧,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

2、你能在相似的感觉中,做出清楚的区分吗?比如抑郁和忧伤,生气和恼火。

3、你有没有办法用颜色来形容情绪,并且能够注意到每种颜色细微的差别?比如蓝色?你可能会说,蓝色就是忧伤嘛,但如果是浅蓝、深蓝、湖蓝、天蓝、克莱因蓝,你还能准确地说出是什么情绪吗?

积极心理学里有句话,name it to tame it,能起名就能驯服。

我今年上了一个课,有一节是专门感知情绪。

面对着一整面密密麻麻的情绪名词,教室里来自各行各样的精英,发出了灵魂疑问,这有什么区别啊?

不管你是否承认,我们大多数人,在日常生活中对情绪的感知都非常粗糙,当一种情绪出现的时候,还没有仔细咀嚼清楚到底是什么,就慌慌张张地把它应付过去。

最后导致的结果就是,我们对情绪的感知越来越弱,情绪粒度越来越低。

心理学家费德曼·巴瑞特的研究中发现,情绪粒度越低的人,更容易陷入「被情绪控制」的感觉。

因为当情绪发生时,他不知道自己经历了什么,所以不知道怎么去把握可能出现的生理、行为反应,来应对每一种具体的情绪。我们无法改变,是因为我们身处混沌中。

你要放下一件东西的前提是,你得先把它拿起来。

拿起来,仔细看它,观察它,弄清楚它,然后你会发现,每一个负面情绪的背后,都有一个未被满足的需求。

还记得开头我讲到的学员丹妮吗?

她这么多年,从家庭到工作,一直稳定的忙前忙后,跟教练的第二次沟通时,还没聊15分钟,忽然哭了。

问她原因,是白天开学术研讨会时,有一个医生跟她说,你一个硕士,都10年了,怎么到现在连副主任医师都没有做到?

不知道为什么,这句话结结实实伤到了她。

问及情绪,她说觉得委屈。

这委屈的背后,是因为觉得自己已经够努力了,丈夫在创业,睁眼闭眼全是工作,孩子还小,正是需要人的时候,她要上夜班,最近半年,因为评职称要发表文章、参加研讨,她额外再挤出时间去查文献、找资料、写论文。

我真的太累了,我没有办法做得更好了。

在这个委屈情绪的背后,她看到了自己一个小小的愿望:我希望得到支持。

但是如果在自己身上多停留一会儿,陪自己呆一会儿。

可能会发现,她的眼泪里,还有无奈,我猜,也许还有一些愤怒。

当年父母觉得医生很好,所以本科的时候就帮她选择了医生这个专业,她接受安排,努力读书,本硕连读,一晃,7年的人生都在这里了。

可是,她告诉教练,医生并不是她最喜欢的职业。

远离家乡,留在了老公家比较近的县城,算是背井离乡,日常工作,照顾家庭,吞掉了几乎所有的时间,没有不断的学习新的知识,一晃,又是10年。

一直以来,她都在妥协,对社会意义上的稳定妥协,对父母的为你好妥协,对自己定义的“成功”的妥协,可是不妥协又要怎么办呢?

可是这样妥协,还是没能得到让人满意的结果。

那一刻,应该是愤怒的,只是不知道该对谁发这个火,是对替自己安排人生的父母,还是对一直接受安排的自己。

当我们有机会,试着把困惑、忍耐的内容都表达出来,就会发现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理所应当的事情。

这些情绪里,有她另外一个一直不想去正视的需求,我想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还有机会吗?我已经做医生10年了,能放下这些积累吗?

如果不能再换行换岗,我现在还能做些什么,来满足自己?是从现在的工作中发现更多的意义吗?评职称能满足我吗?还有哪些呢?

这些问题,截止到今天,我们跟丹妮都还没找到答案,但我们知道,当我们开始谈论它,看向它,我们就已经开始寻找答案了。

别硬撑,去看见情绪背后的需求,试着去满足它。

你知道吗?我们这些成年人,在看清需求,满足自己这件事上,可笨拙了。

如果你看清楚了,你的需求是被认同,想被夸奖,被赞美,那你要说出我想要被认同。

如果你通过贬低对方,发脾气,批评他为什么总是犯低级错误的方式,你是得不到认同的。

他们只会遵从你,而不是尊重你。或者是你同样的方式反击你。

如果你看清楚了,你的需求是被爱,你要说出我想要一个拥抱,如果你以抱怨的方式,指责对方为什么不记得倒垃圾,不记得你的生日,你指责他总是这样不负责任,你得到的一定不是爱。

「因为一旦讲道理,我们就不在一起了。」

如果静下心来想想,你会发现,小朋友很小的时候就知道,饿了,会说我想吃饭,而不是说为什么现在还没有饭吃,你到底会不会当妈妈?

如果孤单,会说你能陪我玩吗,而不是你太自私了,只是忙自己的事。

当你说出需求,对方会觉得自己被需要,当别人说出需求,你会感到被需要。

而看不到需求,直接到情绪的时候,我们会愤怒,会对立,会指责。

我们长满了厚厚的壳,浑浊又胆小,看不清,也不敢看。

也许是经过太多次拒绝,为了自保,我们才长出了厚厚的壳,这不是我们的错。

但「那不是你的错,不代表那不是你的责任。」

我们有责任,让自己和身边的人,都过得更好。

不要硬撑着做一个大人,请回转如孩童。

看清需求,表达需求,不是懦弱和愚蠢,而是一种勇敢和智慧。

我们一个学员,销售老总,自从上了优势训练营,研究了自己的优势,发现自己排名前两个是分析力和引领力,他掌握了一个了不得的谈话秘籍。

他说,「我现在跟任何下属沟通时,都会先说一句话,我引领力特别强,有时候表现出来很强势,是因为我特别害怕失控,我总希望一切都能在控制之下。

跟我的老板沟通时,我会在僵局的时候说,我不是故意反抗你,而是我分析力占上风了,这事儿我逻辑上顺不过来,我就特别较真。

你猜怎么着,团队跟我说,你一直很对,我们就想躲着你,现在发现,你咄咄逼人的背后,是害怕,我们就觉得,嗯,你也是个人。

我每次这么说,领导也不跟我发火了,他开始耐心跟我讲逻辑。」

我受到这些学员的鼓舞,也曾尝试过跟团队坦白,我犹豫不决,烦躁不安时,是因为共情力占了上风,在各种需求中摇摆不定。

于是团队有时候会提醒我,「喂,现在让你的共情力先睡会儿,把目标力放出来,带我们打赢这场仗。」

那一刻,我们允许了自己,都在更好地做自己。

回到开头那个问题:职场一定要情绪稳定吗?

别硬撑,允许自己情绪不稳定,是情绪稳定的开始。

找到人生的确定感和更多的主动性

一直以来,升职加薪都似乎是职场发展的不二法门,是我们努力追求,且值得被恭喜的一件事。

但这两年,我们听到了一些不一样的声音,网上有句话:

比人到中年更惨的,是人到中层。

这句话一出来,懂得都懂。

人到中层,上有老板,下有团队,前面有客户,后面有业绩,看上去是领导,可能只有你自己知道,有时候真无助。

佳慧是我们一位学员,她加入优势星球,是想确认自己适不适合做管理。

在一家公司做销售主管。她共情力很强,领导信任她,日常会跟她聊业务,聊方向,团队也依赖她。看上去一片和谐,但是她跟我们说了一个自己团队的模式:

业务转型的时候,领导布置了很多新的任务,其中有一些她觉得方向不太对,投入产出低,就表达出来,也很容易被说服,因为她能理解领导这么做这么想的目的,但一转头往下推动的时候,团队可没这么容易被说服,毕竟需要团队做出来的,反弹就很大。

佳慧说这是她最为难的时候,她觉得自己就像上下两块铁板中间一块肉,两面煎熬。怎么办?硬着头皮推团队做,大家都不开心。

要不就自己做,加班加点,心里最委屈的是:

我能共情所有人,但是谁来共情我?

在跟我们优势教练咨询的时候,她问了一个问题,「做管理都是这么难的吗?」

不要以为只有「职场老好人」有这个困扰,小杰是我们另外一个学员,看上去很有领导该有的样子,说一不二。

在我们的职场优势测评里显示,他的引领力优势排第一,这个优势表现出的行为方式,就是要对一切大大小小都负责。公司给了压力很大的目标,他硬扛下来,对他来说,这没什么好退缩的,势必达成就是他的职业信仰。

但是当他兴致高昂地向下传导时,团队意兴阑珊的样子让他很焦虑,没什么信心,一脸为难,他一着急,拿出了领导的架子,把团队几个骨干挨个骂了一通。

结果,大家集体沉默,毫不避讳地把「行,你说的都对,但我不想听」挂在了脸上。

小杰在跟我们优势教练问询的时候说了一句特别逗的话,「我以前就是被我领导这么管起来的,怎么我当了领导,这一套不好用了?」

他也问优势教练,「现在做管理这么难吗?」

中层管理的难,难在权力不大,责任不小。

对上,有压力,公司的每个决策都有它的理由和价值,必须推行下去。但向下推行会发现,推不动,有阻力,因为员工是那些负责落地的人,他们考虑的不一样,「公司动不动就说一定要做到这个做到那个,完全没有考虑我们能不能做到。」

《红楼梦》中凤姐王熙凤有句名言:「大有大的难,小有小的难。」

公司有公司的难处,基层有基层的难题。

中层管理就站在这两者之间,卡住了。

尤其是这几年,大环境不确定,其实从另一个侧面给管理提出了更大的难题。

上个月我前程无忧首席人力资源专家Jennifer沟通,她大量走访企业,有一个观察,今年整体来看,很多公司的总人数相比去年有所减少,但是业绩目标是要求增加的,也就是说,需要靠更少的人,来做出更多的业绩,这本身对管理就是一种挑战。

另外一方面是人才策略调整,经营低迷的时候,企业用人、留人策略主要偏向核心人才,在受访企业中,61%的企业认为公司人力资源战略最重要的就是「保留并激励核心员工」,对一线员工的薪资则保持不变,甚至是降低底薪,增加浮动的绩效奖金,这样的调整会带来工作强度大,但是收入不稳定的结果,随之而来的,是一线员工有抵触情绪,流动性增加。

这些也在一定程度上又增加了管理的难度。

在这个基础上,管理者仍然被提醒:都做管理了,要执行组织的决定,要激发团队的动力。

但是,有谁真的跟他们讨论过,当遇到这种组织要求和员工诉求两面冲突的时候,他们该怎么办呢?

今年,我们的教练团队和班主任团队,跟学员累计做了超30000 个小时咨询和优势解读 ,教练们发现,大部分中层管理者在这种两难之下会选择两种无奈之举,要么开始当传声筒,要么当代言人。

什么意思呢?一种是,管理者把自己当成了传声筒。为了让阻力更小,会下意识地让员工感觉到,「是老板这么说,是公司定的目标,我也没办法」;而跟老板汇报的时候,为了能更好交待,又会传递出一个信息「员工不肯干我有什么办法。」

一种是,把自己变成了代言人。代入其中一方去替他辩护。要么跑去跟下属说,「老板这么做肯定是有他的理由的呀!你就听话照做赶紧的」,要么是帮着下属反抗老板,「这的确不合理,你得看到员工的压力。」

结果,上级看不到结果,对你越来越不信任。下级见你没有为他们说话,也不体谅,心里对你疏远。

看上去的解决方案,结果更两边不落好,让我们原本就不容易的管理工作难上加难。

我们有一个学员,在集团做HR副总裁,她说,「我自己清楚,在员工心里,我代表的是公司,但是在跟老板对业务的时候,老板说,你别整天搞得自己跟民意代表似的。」

「每次这种时候,我自己都不理解我自己,我到底是图什么呢?」

朋友们,听到这句话,你有什么感觉?

有点孤独,是不是。

孤独不是受到了冷落和遗弃,而是无知己,不被理解。

这种感觉,不只是中层管理者有,其实每个职场人都有。

拆开来看,职场每个角色都有孤独的时候。

不是有句话说,抛开工作,谁还不是个人了,一个脆弱的人。

我记得21年、22年,我们逐步从做女性成长,转型到现在的职业教育。

做这个决定,是分析过大环境,梳理过用户价值,也做了测算,但是遇到了很多不理解:

有同事不接受这种巨大的变化,在办公室大声表达不满,因为这的确给她当下的工作带来了非常多麻烦。

也有我们的用户觉得你这是忘记了初心。

这些人都是工作中最重要的伙伴,很难不在意。

说实话,那段时间,真是挺难的。本身战略转型就有成千上百件事要推进,同时要应对市场的挑战,模型是不是能跑通,产品能不能提供价值。白天还好,有问题解决问题,忙完一天,晚上开车回家路上,白天被繁忙压下去的情绪,那些不理解,那些直面而来的指责,抱怨,逐一浮现。

那段时间,我经常停好车,要在车里坐一会儿缓一缓,因为也不想把压力带回去给家人。

就坐在车里深呼吸。

那一刻,就是被孤独感全面包围。

觉得自己站在所有人的对面。

这个念头,非常消耗心力。

其实在生活中也一样,最后靠的不是体力,靠的是心力。

后来跟合伙人王大米聊起这件事,她问了我一个问题,「你是真的身边没人了吗?这是事实,还是你的感受?」

这句话当时非常触动我。

我那个时候意识到,我们很多人,因为要解决的问题太多太多了,会不自觉地把自己工具化,一个解决问题的工具,渐渐地,人会被异化,你每天遇到的所有事情,你都认为它是扑面而来的问题,就像你手里面只有一把锤子,你会觉得看到的所有一切都是钉子,你习惯性地,不加思索地就把它要钉进去,最快速地钉进去。

特别是管理者。

很多时候,我们受到一些固有观念影响,说什么做管理就是要领会上头、教会下头、摆平外头。

这句话还挺值得玩味,管理者面对着上头,下头,外头。

员工是问题,老板也是问题,客户也是问题,我的任务是,把他们当作问题都解决掉。

当然孤独,当然无助。

为什么? 因为你身边没有人了,只剩问题了。

可是,人并不是问题,人是解决问题的资源。

一起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职业位置

然后我就问自己,团队真的是对立吗,还是我把自己放到了对立的位置上呢?

如果不把他们当成问题,而是当成解决问题的伙伴呢?

我今年去上过一个课,课上老师问,「改变人生的是什么?」

我们总觉得,改变人生的是那么一两件重大的事儿,其实不是,重大的事情发生的几率太小了,改变人生的,是发生频率最多的事。

什么是我们一生中发生频率最多的事,就是念头。

念头引发了情绪,情绪产生了行为,一个个行为累积变成了一个人的模式,模式的总和,就是一个人的命运。

改变念头,不夸张的说,是在改变命运。

你的念头就像一只鸟,它会飞来飞去,但你可以选择不让它在你头上停留。——麦克拉伦《情绪的语言》

你可以选择紧锁眉头,把它们当作问题,对立,冲突,一个个解决,你也可以选择,跟它们站在一起,共同面对问题。

这个转念,有点像是给紧绷的大脑松了松土,土松了,空气就进来了,雨水阳光也进来了,它们带来了生命力。

我们心底「不信任」的基础太深了,辜负了太多的好意。

然后我鼓起勇气,又跑到同事那里。

这一次,我问的是,「我们还能一起做点什么,来更好地理解战略,帮助所有人推进工作呢?」

一次新的沟通又发生了。

我得到了新的机会和力量,重新阐述,这样做的原因,其实是想帮用户更进一步,真正拿到结果。

我们传播了很久的理念,女性要独立,要做自己。这没错,但是不够。我们想做更多,想帮她们找到一个发力点,比如一份热爱的工作,那么她会更有力量,精神上的力量,和经济上的力量。

那她会更容易做到独立,否则,很现实的,在社会,甚至家庭中,都很难做到独立。

所以转型对于我们来说,其实是想换一种更扎实的方式来服务我们的用户。

解释一次不够,那就两次。还不够,那就十次、一百次。

作为一个成熟的人,衡量你成长的尺度是,你愿意进行多少令人不舒服的谈话。

在这个过程中,你会发现,好像那些「质疑」的声音,渐渐没有了;那些「不理解」的情绪,好像也都被消解掉了.....就算还是不理解,因为你的姿态,对抗的情绪也少了很多,不理解,也先把事情推进起来。

它让我想起有媒体采访理想汽车的CEO李想,他说了这样一个细节。

他们当时停掉SEV的时候,公司有1100个员工,他用了很多天时间和每个人沟通,一个会议室大概不到100人,开了十几场会,给每个人讲明白为什么要停掉,包括政策上遇到什么问题,规模上遇到什么问题。

当时采访者就问他,「为什么要跟1000多人分成十次去谈,而不是开一个大会谈?」

他说那样谈不透,一定要跟大家面对面地讲。所以常州的员工都是一批一批坐火车、坐飞机过来听的,一场基本上两个小时。

采访者就问他,「所以你要把同样的问题连续讲十遍?」

李想说,「是的。」就这么一直讲重复讲,把同样的问题连续讲十遍,直到所有人理解。

只有在真正理解的基础上,我们才能真正站在一起,打赢这场仗。

后来我读到一段话,是李小龙先生 1971 年的访谈节目里,谈到的一种武术哲学思想和人生哲学。

被称为,水的哲学。

水是这世上最柔软的东西,入杯成杯,入壶成壶, 亦舒亦急,可湍可缓,柔软而又刚强,充满变化,能适应万物的形状。能承载万物。

就像老子说过一句话,「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

在水的哲学里,我得到了一个管理的启发。

其实我们现在很多现代化的管理,在面对这么多的业务,会有无数的冲突、矛盾、不理解,这时候,我们这些管理者,就是要有水的那种力量,当一个问题向你扑面而来的时候,如果你能够承载住它,包容住它,让它落于你之中,跟它融合,你的水位会随之上升,它反而会变成你的一种力量。

它渗透到我们教练们在辅导学员的过程中,成为我们跟学员寻求改变的一个重要环节和抓手。

我们把它称之为,水的管理。

我们的一个学员星辰,他做直播,也是管理层。他遇到的两难问题是,团队成员想要申请加薪,但反馈到老板那里以后,老板说的是,你们再做出点成绩。团队积极性受了打击,嘴上不说,心里都有想法。

星辰谈了下属谈老板,就为这事儿,星辰失眠了。他觉得自己就这么卡在领导和团队之间,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成人世界难就难在,没那么多对错,都是立场。

很多内耗,是因为没有判断标准,左边也对,右边也能理解。

也是在那个时候,他找到我们,到底是满足团队还是服从领导?

1小时咨询后,教练帮他定制了他的职场学习计划,向上管理陪跑服务。

先说结果,最后他和团队共同完成了一个大项目,而且帮团队加薪成功了。

之前星辰的痛苦在于,要说服老板的反对,要搞定员工的需求,全是对立,都是问题。

而沉浸到水的管理中,他跟老板和员工融合在一起,共同面对着这么一个问题:怎么能在公司承受范围内实现团队加薪。

什么叫公司的承受范围,因为老板一直没说出来的那句话是,他们历经了差不多半年的时间去尝试电商直播,但却一直没有取得特别好的结果。领导也着急,虽然大家都很辛苦,但业绩没突破,苦劳就只能是苦劳。领导之前的处理方法,就只能不断给他们画饼来试图提高团队的积极性。

团队也都是聪明人,也听懂了,不是你不想,你也没这个能力,那行,老板也不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当务之急,是用公司现有的资源,去向市场要钱。

有了方向,就开始有路。他们接触到了本地券直播,星辰觉得这是个机会,就拉着团队三、四个人讨论,都觉得可行。于是,作为带头人,他们去找老板谈了下他们对于项目的看法,想要成立这个项目。

公司也挺支持,你们去探索吧,公司承担所有前期启动成本。

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的时间,他们开启了本地券的直播,然后大概在两个月到三个月左右,就完成了当地 120 多家连锁超市店店直播账号的确立,实现了这件事情的从 0-1。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做到了 60 多万的业绩。

职场有很难很苦的时候,但我们必须得承认,也有小确幸的时刻。

星辰带着团队突破了新的业务,最好的团建就是打胜战,很有成就感,给公司创造了新的业绩,谈了加薪,很有满足感。

我们经常会在服务中遇到这样的故事,一次一次,我们看到管理者们,从水的管理中获得了水的力量。你知道吗,你能从这些故事中听到流水的声音。

美国神学家阿伦瓦兹说过一句话,想「拥有」流水,你必须放手让它走、让它奔流起来。

你看到这些故事的主角,他们从坚守自己的立场,硬邦邦,紧绷绷,到开始转念,变得柔软。

在这个过程中,水在奔流。

讲水的哲学,无论如何都避不开的一位人物,是苏轼。我有一位朋友水姐,这些年一直研究苏轼,出相关的书,她跟我聊苏轼给她的启发,其中之一就是水的哲学,阴阳交而生物,生出的是水,水是载体,渠道,媒介,阴阳永远在变动,生活不是对立的,坚硬的,终究是动态的,融合的,人终究是柔软的。

苏轼启发我们,有不畏艰难的水之心,柔软包容的水之形,以水洗水的水之净,是为达观。

当我们拥有了这种思辨性,完成了从对立到融合的转变,将自己调整为一种「水」的状态,去包容万物,承载万物。

这时候,回到最开始的那个问题,管理真就这么难吗?

以「水」为管理之本,以「念」为修正之始。

当你做到这一点,一切危机背后都蕴藏着转机,一切问题都变成了契机。

你会知道,你身边的每个人,都不是你的对手,而是你的队友。

你会知道,这世上所有一切,都不是冲你而来,而是为你而来。

上善若水,松弛柔软。

今年是我们第四年的跨年演讲,老朋友都知道,我们跨年演讲,不讲趋势,翻来覆去的,每年只讲优势,每次我们闭关准备跨年演讲的时候,同事都会问,「崔璀,今年还能写出新东西吗?」

其实没有啥新东西,我们整个公司研究的这点东西,说白了就一句话,发现优势,去做自己喜欢又擅长的事儿。

但是为什么每年我还站在这儿,絮絮叨叨讲3个小时。

是因为就这点东西,100多个人围着它,每天的工作都是它,延展出了1个职场测评,10个纵深的优势职场服务产品;

是因为我们每年都在服务用户,有老用户返场,有新用户加入,他们经历的那些事儿,他们身上发生的变化,让我觉得,不行,我还是想跟你们分享,了解自己,发现自己,生活是真的可以有所变化的。

那些大大小小的变化,是从「发现自己的优势」开始,这一句话里面,真的是藏了不知道多少人对自我的误解。

我们常常有学员来上《个人发展私教咨询》,跟优势教练聊,觉得自己跟身边的人比,没有优势。工作好多年,参加大学同学聚会,觉得每个人都闪闪发光,但觉得自己挺失败的。

如果这个时候你跟他说,「因为你是猕猴桃啊」,他都不太相信,「不啊,我是个鸡蛋啊。」

然后继续低头看看自己,没有鸡蛋的营养价值,还浑身长毛。

特别自卑,躲在鸡蛋后面,越躲越往后。

他根本看不到,自己内在的甜美多汁,富含V C。

人只有在跟自己本身无法相处时,才会产生畏惧。他们害怕,是因为他们从来不了解自己。

给大家分享一个很让人高兴的,鸡蛋大变猕猴桃的故事。

我们的一个同事,成铭,今年入职4年了。

我到现在都能记得她的入职作业,那时候我们刚创业没几年,一天我在那儿开会,合伙人王大米给我发来一个文件,「你看这个人。」

我一看,好家伙,成铭做的,把我们的课程,密密麻麻做了详细的优劣势分析,然后跟市面上的竞品横向纵向做了分析。

当时我们俩都觉得人才啊,真的是人才。

成铭就入职了,做课程研发的产品经理。

做了2年,也出活,但是不出彩。

当时我们就觉得,怎么感觉入职的那个PPT是高光时刻,出道即巅峰,但后来,就再也没有超越,反而有点一路下坡。

那时候我们也没有太多优势视角,我们就瞎着急,各种辅导她,催促她。

人家小姑娘,也着急。

那段时间,她经常加班到凌晨2-3点,很努力,却一直踩不上节奏点,业绩也没有太大起色。

产品经理这个岗位,什么都要会一点,销售、运营、交付、项目管理,得拉好节奏,做好管理。

成铭看到别的产品经理,八爪鱼一样,全方位协作,但是怎么只要到了自己这里,只要一多线操作,她觉得自己CPU就爆炸了,进入无限瘫痪的状态。

新课上线的节奏,也只能一拖再拖。

她觉得自己不行,我们心里呢,也在打鼓。

如果你在工作中和成铭有一样的感受,容易钻进细节,一旦多线操作就会失控,感觉自己的多线协作能力总是比别人差一点。

那么我要告诉你,你可能是一个被自己「隐藏」的人才。

在我们的优势研究中,把这类人才称为:垂直发展者。

他们这些人有什么具体特征呢:

1、擅长深究:会无限纵深研究某一领域专业的知识,比如财务知识、法律知识、会计、数据分析等等;

2、擅长实操:在某一个领域拥有非常娴熟的实操经验;

3、擅深不擅广:做精做深正反馈多,反之容易出错拿不到结果。

4、专注度高:经常投入一件事就会忘记其余任何事情。

为什么说成铭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垂直发展人才?

因为显而易见,只是我们和她都没有及时看见。

3年前,我们开始进入职场优势赛道,总研发封老师跟成铭做了一个优势挖掘沟通,也是那次深度对话,成铭意识到,自己的职场优势是学习力,分析力,行动力和目标力,没有一个关系纬度的优势,也导致她在跨部门沟通协调的时候,特别挫败。当时作为产品经理,经常需要去沟通协调资源,一旦遇到对方拒绝,成铭就觉得自己没办法了。

比如课程上线,急需设计做一张宣传海报,只要设计说活太多,排不上自己。

成铭大脑里的程序就会突然出现bug,宕机了,无法再运行。

成铭觉察到,自己其实是一个学习力和分析力都特别强的人。

她说自己在研发新课的时候,全部精力都专注在课稿上,她享受收集资料和处理文字信息的过程,每次完成一篇课稿,内心就会成就感爆棚。

因此经常会因为在课稿上投入太多时间,而忘记了课程上新的其他的重大节点。

她是非常典型的垂直发展人才,不应该在综合协作岗位上死磕。

我们虽然研究优势,但是我也承认,我们也没有时时刻刻都做到优势视角,这不是意愿问题,这是能力问题。我们在固有的短板视角里,标准化视角里,活了30多年,特别容易陷入偏执性信念,习惯了把别人,把自己,往一个又一个标准化的壳子里套。

但好在,现在工作的每一天,我们都在提醒自己,

发现优势了吗?

发挥优势了吗?

真的从知道到做到了吗?

也就是那次沟通之后,成铭完成了转岗,现在她是我们优职中心一位非常重要的研究员。

不到2年的时间,她已经和我们专业的研究团队搭建了一套属于我们优势星球自己的「行业职业体系库」。在去年的跨年上我们也给大家展示过,今年这个体系库已经更加完善,我们总共研究的职业已超过1300个,行业超过140个。是公司战略转型下的重大突破业务。

同样突破的,是成铭现在的状态:

她说之前做产品经理的时候,很忙,但越忙越挫败,忙了一堆事情,产品也没卖好。

现在研究员的工作,也很忙,但是越忙越带劲,每当想着能给职业方向迷茫的用户提供更多精准的信息,她总能进入心流状态,感觉每天不知不觉就到了下班的时间。

她说以前下了班,什么都不想做,时间都花在了内耗上;现在下班后,健身,半年瘦了10斤,

我们最直观的感受是,工作不是让人变丑吗,可她明明肉眼可见的在变好看。

成铭说,以前以为做自己就是要突破自己,现在认识到做自己就是回归自己。

一起找到问题,找准位置

玫瑰之所以成为玫瑰,是因为它就是玫瑰本身,是天经地义的自己。Rose is a rose is a rose is a rose!

回归自己的一个必要条件,是把自己放到合适的位置。

在42万职场优势测评,和4000个咨询案例的支持下,成铭和团队今年推进了一个研究成果,优岗匹配的【职业罗盘图】,输入相对应的优势,在罗盘图中自动可以匹配对应的岗位。

其中垂直发展者适合的工作岗位有:

会计、薪酬专员、医生、后端开发工程师......

售前工程师、平面设计师、数据分析师等等......

在对的位置上,工作角色能成就,加强你的优势;

反之,在错的位置上,它会消耗、限制你的优势。

讲到这儿,估计你也会联想到自己,或者是团队中的某个伙伴,他是垂直发展者吗?他有在自己合适的位置上吗?我有在合适的位置上吗?

上个月,跟一个职场博主连麦,她问我,你能用一句话说清楚优势星球到底是干嘛的?

我说,帮每个人找到老天赏你的那口饭。

老天赏了每个人一口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生优势,都有自己来到这个世界要实现的价值,但是我们却死死盯住别人碗里的那碗饭。

在找对位置之前,成铭也无比羡慕那些优秀的产品经理们,看着他们八面玲珑,心里暗想,真是老天赏饭吃啊。

现在,她终于踏踏实实吃自己碗里的那口饭了。

而此时此刻,有另外一些人,正在盯着成铭们手里的那碗饭。

他们羡慕这些专注且专业的人,反观自己,感觉很普通,没有什么特别拿得出手的优势。

梦瑶是我们的一位学员,工作这几年,从小组长做到主管、副经理看她的简历是要为她鼓掌的,但是看她的脸,愁眉苦脸。她说心里很虚,感觉这些年并没有在领域上纵深耕耘,觉得自己没有核心竞争力。

那你是为什么取得今天的成绩呢?

她说,因为受到领导的重用才会有今天,因为运气好。

一模一样的话,我们战略落地总监李妍也说过,回顾过往的成功项目经历,她总会想是不是运气好,或者因为项目里有其他某个「垂直专业者」,是他们的功劳更大,他们把时间花在同一处,果实越来越璀璨,反观自己,花了很多时间在做「接口型」和「管理性」的工作,忙忙碌碌一天又一天,感觉做了很多又没做什么,下班回家路上,开始自我怀疑。

梦瑶说,看到专业岗位上人,一直在深耕、越来越扎实,就会有点慌。觉得自己不踏实,三分钟热度。虽然向往他们在专业深耕,但是想想自己十年都要围绕专业做研究,又觉得自己没那么向往。左右摇摆,就很矛盾。

当然啊,那就不是你的那碗饭,你的那碗饭早就端在手里了。

美国作家、职业规划师Emilie在一次TED演讲里给出过定义,专门描述那种拥有多种兴趣并且追求创新的人,叫做多重潜力者。

李妍,梦瑶都是多重潜力者的典型代表。

但是她们觉得这碗饭不香,觉得自己三分钟热度,不踏实,不专注。

优势教练给学员咨询时,问,有没有想过三分钟热度是因为学习力强,在我们优势研究的定义里,学习力强不是我们小时候以为的成绩好,学习力优势者,是对新事物总是充满兴趣,强大的好奇心让你总是比别人入门快,学得快,这三分钟热度保证了你涉猎广泛,经常能把跨领域跨科学的事物关联并创新。

你觉得自己不专注,是因为你擅长的不是从1-1000,你擅长的是做从0-1的事情,快速入门,高效协作,尝试突破,然后把这条线交给擅长守城的人,你再去开拓下一片疆土,做下一次创新。

就像我们内容行业的主编,在内容上不及主笔那样日复一日地深耕,但是横向来看,内容能力,运营能力,沟通能力都在线。这种综合性岗位,只有她能干。

我今年重新看了一些经典作品,其中有一本是《组织行为学》,已经更新到第18版本了。看这些经典书的感觉,跟我们研究优势很像,没有什么新东西,而且很多时候看的时候不屑一顾,等真的是被现实教育过之后,再看,条条巩固。

书里引用了著名管理学学者明茨伯格,对管理者的角色给出过详细的定义,我把它贴出来,方便大家仔细看:

管理者要承担的角色包括:

1、人际角色,里面又包括头面人物(象征性的首脑,一些法律,外交工作),领导者,联络人;

2、信息传递者角色,包括监控者,传播者和发言人;

3、决策角色,包括创业者,混乱处理者,资源分配者和谈判者。

10个角色。

看完什么感受?

垂直发展者觉得,看着就乱,脑仁疼;多重潜力者看得摩拳擦掌,好像我可以。

在我们的观察中,优秀的管理者,多是多重潜力者,他们天生擅长多线程模型,在复杂的人和事之间来回切换,毫无障碍。

前面提到的梦瑶在做完优势咨询,又深度学习了优势自我发展之后,明确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就是0-1的能力+沟通协调+项目推进的能力。她说了一句话,我们很多时候,其实没有直面自己核心竞争力的勇气。接受自己的优势是需要勇气的。

再往前推进一步,我要帮她补一句:勇气其实也是一种能力。

多重潜力者不敢跟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相认,往往是因为这个核心竞争力还没有给他带来正反馈。

多重潜力者很容易陷入一种困境,觉得自己什么都能做,什么也就都不拒绝,时间精力很容易陷入稀缺状态,也就在阶段时间里很难拿到结果。

但这不是我们手里这碗饭它不管饱,没营养,而是提醒我们,得研究下,怎么吃它会更香,是加点调料,还是搞点配菜。

我们要练习的,是如何做好时间管理,精力管理,练习抓关键的能力,识人用人借力的能力,这些,都是学问,日复一日,也同样是一种深耕。

每个角色,在职场中都有它独特的价值,前提是,这些价值被我们发挥出来。

罗素在《幸福之路》里有句话,每只孔雀都认为自己的尾巴是世界上最美的,因此,孔雀总是温和又美丽。

好了,这部分的最后,回到开头的那个问题,普通人还有机会吗?

如果机会的定义,是找到自己的位置,活出自己的价值,那我们这些普通人,都有机会,且必须有机会。

前提是,明确自己的角色,用优势视角确认你的位置。

前年跨年演讲,我们请过梁永安老师,他在演讲时说,做一个优秀的普通人,热爱世界,热爱万物,热爱众生,踏踏实实去寻找一个自己内心喜欢又有时代价值的事情。

祝你我,都能活成优秀的普通人。

接下来这20分钟,我们聊聊35岁困局,有多少直播间的朋友,是35岁以上的,能大声说出你们现在的年纪吗?

我先说,我今年38岁,6天之后,我39岁。

想问问你们,过了35岁的感觉是怎么样的?

有人觉得不安,有人觉得自在,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感受。

但有一些感受恐怕是相通的。

承担的责任和压力肯定是变大了。35岁之后,明显感觉,父母正在老去,如果你成家了,那你会看见,孩子肉眼可见的在长大。孩子的成长一路都需要投入,父母的老去一路要准备好保障。

我记得前几年我的保险经纪人跟我盘点我的保险项目时,说了一句话,你这个年纪是最主要的劳动力。

我在那一刻才第一次把一个词语跟自己联系起来,顶梁柱。

我一个朋友是二胎妈妈,在公司里做人力,她非常非常忙,但是见缝插针,一直积极健身。她跟我聊过一次,她说其实不是像别人以为的,觉得我自律啊,保持身材啊,外貌焦虑,她说,就一个原因。因为我不能生病,4个老人,2个孩子,每天一睁眼,我跟我老公就是那根柱子。

你们有没有这种感觉,责任和压力增加了。

但是相对应的,我们在这个社会上的选择「看上去」是在减少的。

我今年跟朋友开玩笑,我要更加努力创业,因为我已经没机会上岸了,除特别制度之外,一般情况下,35岁以上是不能考公务员的你们知道吗?

我们查资料的时候,发现很多政府的补贴,比如什么对硕士进行买房补贴,对本科及研究生以上进行人才补贴,都是以35岁为上限的。

四川大学的周伟教授,曾经以上海和成都的30万份招聘广告为样本,观察发现:上海8成以上、成都7成以上的社会职位,都要求应聘者年龄在35岁以下。

我们或多或少都能感觉到,35岁之后,职场常规的选择,可争取的机会都在变少。

本该是年富力强大干一番的时候,怎么走着走着一抬头,忽然就看不到路了?

一转头,我们三十五岁了,四十岁了,我们没忘记曾经的意气风发,我们也不是没努力过,但是,能选择的空间这么越来越少了。

很多中年人在电影院里掉眼泪,据说很多中年男士嗷嗷哭,我猜,我们都是在那一刻,彼此共了情。

可选择的机会如果变少,那么对很多人来说,在现有的岗位上争取往上走,就变成了唯一的上升之路。

但这条路,并不容易。

这些年,在贡献了大量就业的新经济行业中,有一个不成文的说法,35岁员工,如果晋升不上去,成不了高管,就会开始担心坠落变成「毕业生」,被真正意义上的「毕业生」顶替。

那你仔细想,这里面就有一个悖论,所有职场人都会有一天走向35岁,但是职场环境中没有那么多管理岗位,《中国人力资本报告2022》有个数据,在企业纷纷进行敏捷组织变革和扁平化管理的趋势下,35岁+受访者在非管理岗位的,仍然超过六成。

如果35岁成为不了高管就会有稳定性风险,那么这必定就是35岁+职场人的巨大压力,而且几乎无解,上升的通道在某一刻就是缩窄的。

这是35+的一方面困局,升不上去。

在另外一方面,在我们的观察中,这几年,35岁的很多职场人,他都还不是升没升职,做没做管理的问题,他是35+的时候被迫要跳槽。

这一年来找我们做职业规划,或者求职陪跑的,大多数是类似情况。

有35岁,在房地产行业工作了超过10年,深爱这个行业,但是公司资金链出问题,不得不离开的;

有40岁被迫离职,虽然技术傍身,却被40多家公司拒绝的,同样的工作,多数公司更想找年轻小,年薪相对也低的人。

在服务这类学员,帮他们找到新的工作时,督学和教练遇到的最大卡点是:学员对工作阶层到底有多坚持。

这个工作阶层的执念包括,从金领到白领,再到蓝领,是向下排序的,是从光鲜亮丽,体面高薪,到靠体力劳动,收入不高,工作环境差的降级。是不体面的,是失败的,在父老乡亲眼里,是混得差的表现。

从大厂到小公司,就是技术降级,从CBD到工厂车间,就是无奈之选。

一旦学员坚持要求工作阶层不变,后续职业可能性的拓展就会难上加难。

于是,很多35+的人们,被卡在了一个夹缝中,向上,升不上去,向下,降不下来,中年危机,就在这夹缝中,如约而至。

但是这一年,优势星球通过《个人发展私教咨询》一对一服务了4000个学员,我们内部多次反复讨论一个问题,到底什么叫向上,什么叫向下。

从初级到中层到高管,这就是我们唯一的向上吗?从金领到蓝领,这就一定是向下吗?

工作真的就只是从低到高这样线性的吗?

我们需要重新定义一次工作秩序,也许你会发现,这个时代的工作,可能并没有绝对意义的向下。

今年我们的内容合作伙伴前程无忧,在2023中国典范雇主评选时,给出了一个数据,普遍承受全球需求疲软,竞争加剧,人力成本居高不下等内外部压力,51%的企业表示在今年面临了「比上一年更大的挑战」,但仍有四成雇主表示「好于去年」。其中能源/化工/材料、酒店/旅游、快消和零售行业的雇主最为乐观。

这些行业的多数岗位,是我们曾经以为的「向下」。

曾经我们以为的向下,反而是社会趋势的向上。

以前进车间曾经是我们的避而不选,但这几年,以汽车业为代表,已经全面转向智能化,在工厂内部,大数据,云计算以及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都在被用于生产制造端。

以前以为只有在大厂,办公室才是技术人才,现在在大型工厂也能接触到高精尖技术。

制造业已不是过去的制造业,服务业也不是过去的服务业。

很多单身的女性朋友告诉我,现在他们的生活幸福指数,是由可以在线预约的「互联网维修师傅」提高的。

又有多少在工作中辛苦一天,拖着疲惫身体回家的职场妈妈,推开家门那一瞬间的幸福,是由家政阿姨带来的。

还在几年前,我们根本就想象不到,快递员、外卖员、家政阿姨、网约车司机,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多重要。

我这几年去医院就诊,最大的幸福感是来自一个岗位,叫做陪诊师。

我购买的商业保险会提供对应的陪诊师,每次跟着他在医院的楼上楼下跑,我都忍不住感叹,「你这个工作的要求不比一个项目经理的要求低啊。」

不知道大家是否了解陪诊师这个岗位,我们去医院,最头大的就是在取号,做检查,拿报告,各个科室,化验室,来回跑,晕头转向,对我们而言如此,那对老人更甚。陪诊师这个岗位就是这样应运而生的。

听上去好像没什么技术含量,就是跑腿嘛,是职业阶层的向下,其实真不是,真正了解,反而是技能要求上的向上。

它需要掌握基础的医学专业知识,需要熟悉路线流程,在一些大城市,要对各大医院的布局和流程都熟悉,要规划路线,事先踩点;还要懂得时间管理,如果病人同时开出多个检查项目,先做哪个后做哪个,怎么更高效,需要沟通能力,跟护士医生各个渠道的工作人员打交道,你可能没意识到的是,陪诊师对病人来说,还有情绪价值的意义,本身生病就会带来一些疼痛,孤独和焦躁都是普遍的情绪,陪诊师恰如其分的倾听和宽慰,对一个因各种原因没人陪同的生病的人来说,简直就是亲人。

类似的岗位还有育儿嫂,要有专业的月嫂证,育婴师资格证,一些高学历者,会单独再学习儿童心理学,专业早教知识,这都要求一个人有极强的学习能力,日常处理跟雇主之间的相处,也需要一个人有沟通能力和情绪管理能力,这些对一个人的综合能力要求,绝对不低于办公室白领。

前程无忧首席人力资源专家Jennifer跟我分享,在她这些年的企业走访中,感觉蓝领和白领的界限越来越模糊,我们自己其实都有体会,手机操作和自助服务在各行业的工作内容的比重越来越大,所以很多白领的工作实际上是配合系统和电子设备的操作工作。比如网上的人工客服,银行柜面的工作人员,在线导购,销售等等。这是我们以为的白领吗?

同时,在很多车间,反而需要技术研发,这是我们以为的蓝领吗?

就像厉以宁在《论蓝领中产阶级的成长》中所说,「在科技进步、知识不断更新的环境中......也许再过若干年,不会有人再以旧的眼光看人了」「那时,说这个人是『蓝领』,说另一个人是『白领』,意义不大了,当人们都在计算机旁工作时,你能区分谁是『白领』,谁是『蓝领』吗?」

在现在和未来,如果还是一味遵循固有的社会观念,认为体力劳动不如脑力劳动体面,那么限制我们的就不是社会变化,而是我们自身的观念了。

今年去上了一个课,老师问我们,你们这些创业者,来回答一下,世界因你有何不同?

所有的创业者就在那儿低头写,我写的是:当一个人遇到职场发展和自我成长的问题时,他知道优势星球会根据他的优势,定制化的提供解决方案,它比标准化的服务要更高效,更有针对性。

虽然道阻且长,但这是我们工作的价值。

回到每个人,每一份工作,都是在回答这个问题:如果我不做这件事了,客户会因此有什么失去感?

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更容易把自己的价值跟这个世界真实地链接到一起,而不只是陷入固有观念和比较之中。

今年看梁永安老师的一个访谈,他说:因为工作关系,他经常坐火车,中国高铁已经修了四万公里,他每一次在路上,过每个隧道,每个桥梁,都会感叹,那么多隧道,谁建的,都是普通的技术员,工地上的各种基础工作。其实每个人都有他特别丰富的价值。

这4亿蓝领劳动者群体,是中国经济最坚硬的基石。

社会是无数差异性力量的汇聚。

如果我们不再以固有的好坏贵贱为判断标准,而是回归到一件事:我在做的事儿,有没有让我的生命更丰盈?如果顾客失去了我,是不是会有失去感?

职业的自由度也会开阔起来。

讲到这儿,我想起了我身边的一个人。我公公今年73岁,他年轻时候做的工作很体面,单位里的宣传处。领导退休的时候,跟他说,你就安安稳稳看报纸,别多做事,多做多错。

但我公公说,他从来没有真正融入过那样的工作环境。自始至终,他最喜欢的,是动手,是技能型工作。家庭条件不好的时候,他跟我婆婆两个人自己动手做沙发,后来家庭条件好,他也是自己设计装修房子,我以前公司的年轻同事家里装修,也要拉着我公公去做参考。

前几年他搬进养老社区,其他人都是拎包入住,他倒好,自己装修了房间,在300多户居民中,他的房间独树一帜。

实在太显眼包了,养老社区特别给他申请了一个工作室,来参观的人一进园区,就能看见这个工作室,既做了品牌宣传,又充分发挥了我公公的特长。

我们有时候给他打电话,他会说,我去工作室干活了。他在工作室手工做小提琴,3D 打印。

前两周周末去看他,又来活儿了,养老社区新租了一块地,其中包含一个咖啡馆,想邀请他做主理人。

他说,「主理人不一定做得动,但是想参与设计玩玩,这几天开始做设计图了。

年轻的时候就很想开咖啡馆,那时候忙着生活,谁能想到,70多岁,以这种方式,实现了年轻时候的梦想。」

我想象了一下,一个70多岁的老头,在用3D拉花机指导年轻人做咖啡,做着自己喜欢且擅长的事情,我希望我老了也这样。

伦敦商学院教授琳达·格拉顿有本书《百岁人生:长寿时代的工作与生活》,她提过一个问题:

「当人们能活到100岁时,职场会变成什么样?」

也许你会觉得跟自己没什么关系,我先把当下这几年给卷完。

但它正在以超乎你想象的速度变成现实问题。事实上,在当今的英国,50%的新生儿将活到103岁,而在日本则高达107岁。而且,能活到100岁的并不仅限于新生儿。如果你现在60岁,并且没有严重的健康问题,那么你的寿命就有很大的可能突破100大关。

这意味着什么?

我们这一代人,如无意外,都会遇到长尾职业生涯,60、70到80岁,你早就过了退休的年纪,但是你仍然需要或者想要工作下去,因为作为一个个体,创造自我价值,追求成就感,是人的本能需求。

工作的本质和目标很可能会发生变化。

从传统上讲,职业生涯的主要关注点是工作场所以及「过上好生活」。

而在未来,更多样化的工作目标,才是我们追寻的重点。

直白一点说,我们追求工作的向上,不再只是职位的向上,而应该是人生状态的向上。

有时候看着优势星球学员的故事和状态,我会觉得,我们的确被限制在了一个时间表里,那个时间表是统一的,到了几岁就得干几岁的事,比如,35+,就得升职加薪。

我们很多时候,就是为了当下的某个晋升,某次业绩奋力追寻,眼下看是提效了,但是从长远来看真的吗?

有句话很有意味,「上班最大的意义不是工资,而是工作能让你有规律的生活,有见人的机会,有稳定的社交圈子,还有来自客户、同事或多或少的压力。一来可以锻炼心智,二来能促进你不断前进,不至于生活越来越堕落。」

今年采访了《越过山丘》的作者吴士宏老师,她以前是IBM中国销售渠道总经理,也做过微软公司的中国总经理,在职业生涯最辉煌的时候,吴士宏老师离开TCL集团,创业、破产、背负巨债,重度抑郁,跌落到谷底,曾经的打工女皇一度把自己关在家里一个月没有出门。

直到50多岁,带病就医的机缘下,接触到了教练行业,她说从此,找到了可以从事余生的职业。

跟我直播的时候,吴士宏老师讲教练事业,我发现她整个人都在发光。

她说现在每天有赖床的条件了,但也不会睡懒觉,早早起床,是很有盼头很乐意地,想要赶快起来,要去读书、学习、写东西。

「以前是非得做不可,现在是自己非要做不可。」

她的书叫《越过山丘》,那是因为,过去以为的高山低谷,统统都是山丘而已。

这让我想起华东政法大学教授杜素娟做过一个关于社会时钟的分享。

她说三十而立的焦虑,是因为我们有一个潜在的社会时钟,它要求每个人按固定的节奏、固定的人生模版去过差不多的人生。

「在单轨思维主导的环境中,人人都是焦虑的,最终卷成功的永远是少数,大部分人体会到的更多是卷的伤害。」

怎么从这种伤害中走出来?

她建议每个人可以构建自己的人生时钟。

只要找到自己想过的生活,40而立也不晚。

一起找到35岁以后的出路

上个周末,跟我公公,我们坐在室外,阳光照着,一边喝茶,他忽然说,现在老了,体力不行了,但是从某些方面,现在的状态,可能比年轻的时候还要好。

他说这些话的时候,带着一些惊讶。我特别能共情到他的惊讶,其实是对人生时钟的惊讶。他们这代人,其实我们这代人很多时候也一样,觉得人生是线性的,只能向上,一味向前,在一定年纪拼搏完,就等着衰老了。

但不管是我公公,还是吴士宏老师,又或者是我们的学员姚姚,他们在不同的年纪,都从单一的线性人生中跳脱了出来,这一跳,可能要花经年累月,可能要经历跌宕起伏,但是这一跳,就到了更高的维度,他们看到一幅景象:

「世界是旷野,不是轨道。」

祝我们2024年,都抛弃向下难兼容的执念,也不被单一的向上卡住。

「那往哪走啊?」「往前走。」「哪是前啊?」「我对您透露一个大秘密,这是人类最古老的玩笑。往哪走,都是往前走。」

回到最开头的问题,35+的职场人,何去何从?

抛弃向下难兼容的执念,不被单一的向上卡住。

往哪儿走,都是向前走。

终于来到了最后一部分。每年这场年底分享结束,对我们来说,就意味着,这一年,我们以一种自我探索的方式,扎扎实实结束了。

咱们再见面,就是2024年了。

最后一点点时间,想聊聊2024年,咱们怎么能过得更好。

其实今天这3个小时,聊得也都是这个话题。

咱们聊了做管理真就这么难吗?真有理想的工作吗?咱们聊了这个时代,努力还有意义吗?普通人还有机会吗?咱们聊了理想工作与组织和员工的双向奔赴,聊了追求稳定不如追求自觉矜贵。

优势星球有句话,别人关心你跑得快不快,我们想关心你活得好不好。

活得好,就有力气跑得快一点,哪怕你不想跑得快,只要活的好,也很值得了。

除了前面聊的这7个关键问题,关于活得好,还有一个关键词,我甚至觉得它是活下去,活得好一个最重要的因素,保护心力。

这几年的变动太大了,我记得今年年初经济学家何帆老师表达过一个观察,他说「我们原来熟悉的经济周期短则三年,长则十年,现在变成了按月来算周期了。」

我之前看过一个段子,说我们刚刚学会了那句话,时代的一粒沙,落在每个人的头上就是一座山,时代说,来,我给你表演一个沙尘暴。

心酸的好笑。

其实就是这个时代,变动太频繁了。

这也从一个侧面帮我们理解了,为什么这些年,我们情绪啊,心理啊,都或多或少会有些不太好的时候。

对安全和稳定的渴求是写在每个人的基因里的,在频繁且剧烈的变动中,是非常挑战一个人的心理承受和调节能力,对情绪,压力,挫折等各个负面事件的应对能力。

但话说回来,哪怕不是这几年,每个人一生中都会遇到或大或小的困难,有些过不去,反复在一种模式中纠缠,有些人过去了,而且在困难中感觉重生,其实这种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能始终保持积极心态和动力的能力,就是心力。

这不是一个新的概念。只是这个概念被很多人忽视,我们更关注技巧,经验,聪明,能干,忽略了心力是底层支持。

很多来优势星球的朋友,都有很高的学历,他们都知道什么是对的,但是做不到,你深究下去,不是能力,经验不够,是心力不足。

很多时候的放弃,并不是不想要,而是要不起了,要不动了,其实是心力不足。

著名美学家,教育家朱光潜老师针对心力不足,有个很形象的说法,叫做精神破产。

是不是很形象。

那精神破产怎么办?

救济破产须根据两条经济学上的原理,第一是心的节流,第二是心的开源。

何为心的节流?

就是建立跟自己的链接,确定自己的擅长与喜欢,明确自己的主线,不在无关的事上纠缠,这就是节流。

向很深的深处看自己。

讲到这儿,我忽然想到了一个词。我们小学就学过,叫做人定胜天,我们一直理解它的意思是人一定,肯定能战胜自然;但据说还有另外一个说法,人定是连着的,人足够有定性,人心足够安定,你的力量就能真正发展出来。

一起找到老天赏你的那碗饭

知止而后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知道自己要去到哪里,志向坚定,志向坚定人便不急不躁,而后才能思虑周详,而后会有所收获。

我今年的新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职场优势》,是读客出版社策划出版的,我们开策划会,跟他们团队聊,我说我想花很长时间,把优势理念用各种服务推广出去。读客老板华楠老师接了一句,「嗯,用一辈子,好好做。」

当时其实就是随口聊聊,但是我非常受触动。

这几年我身边的很多创业者朋友,包括我自己在内,都有些许变化,也许是因为实在太难了,也许是被生活教育够了,也许是摔跤摔得够多了,大家好像都沉下来了,选择自己真心喜欢且擅长的事儿,安安心心做,做大做小,做快做慢,尽人事听天命,但是只要坚持一个方向,不在小事上纠结,把精力收敛好,它会绵延不绝。

这就是心力的节流。

那心力的开源呢?心力从哪儿来呢?

这几年人工智能的推进速度很快,我们也都知道,专业、逻辑、技术,这些脑力活和体力活都会逐步地被人工智能所取代。

哪怕你智商再高,就是反应比别人快,但人工智能可能几秒钟就可以把你几个月才能整理出来的东西梳理出来。

这时候,人还剩下什么呢?不是智商,而是情商。

是感受、体验,还有跟人链接的能力,以及一群人在一起协作的能力。

这是一种内在的修养,是自己跟自己内在的一种深度链接,和自己跟他人之间的一种深度链接,是这些让我们的心力不断得到滋养。

之前跟金惟纯老师连线聊天,他说了一句话,我挺动容的,他说,「工作,其实就是一群不完美的人,在一起,一直在一起,互相补充,做成一件也许完美的事。」

我这些年最感恩的一点,就是我还能持续做优势星球,做这件事对我来说,意味着一群人在一起,我们的团队,我们所有学员,通过优势这个链接,共同在对抗这个时代的虚无。

我们准备这次年度分享时,整理资料,发现各个业务单元累计一对一跟学员辅导,解读优势,累计时间达到了30000个小时,我一开始看到这个数据还没什么反应,同事跟我说,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意味着如果是一个人,一天24小时不眠不休的分享优势理念,分享了3年。

这些一遍又一遍的重复里,是一个又一个不同生命的生长。

虽然我们在做的是个人成长,但比起成长,我更喜欢生长这个词。

像一株植物一般,经历的雨水和暴晒,都被我们转换为养分,肆意生长,长成生命本来的样子。

我们看到自己作为爸爸妈妈的生长。

小琪是我们的兼职班主任,她一直要强,什么都要做到最好。后来她做妈妈了,养了一个可爱的小孩,所有的妈妈都一样,看着孩子,会觉得这是上天送来的礼物。但这份礼物上一年级的时候,给小琪出了个难题。小朋友不写作业,就是不爱写,每周都要有2、3天被留在学校,所有孩子都走了,就自己孩子被留着,小琪就在门口等,或者被老师叫去谈话。

礼物变成了一个巨大的挑战。所有辅导过孩子写作业的家长,此时此刻,懂的都懂。

但是那时候,小琪已经在学习优势了。她带着优势视角去观察孩子,她发现这个小朋友有极大的探索力,探索力强的孩子,较之于其他孩子,在忍受重复这件事上,很不擅长。

重复抄写对他来说,是很困难的。

优势视角有一个很奇妙的地方,它不会让我们觉得,为什么别人都能行,你就不行?它会让我们去思考,你这样,是为什么?是源于你的什么优势?

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转念,带来了巨大的力量,它消除了很多阻力,让人和人从对立,站到了一起。

她跑去跟老师沟通,跟老师聊,这个孩子他有什么特质,然后她给孩子买了本练习册,别人重复抄写的时候,她的孩子可以通过练习册,达到同样的复习目的。

我们说你这样支持孩子,真的太棒了。

她说,「反而是因为优势视角,觉得自己得到了支持,不是我这个当妈的做得不好,就是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势。」

我们还看到夫妻之间的互相生长。

小琪得到的支持,给了她力量,借着这份力量,她又去支持了别人。

晨宇在优势星球找到小琪的时候,跟丈夫的关系已经到了冰点。

晨宇几乎确定,先生肯定是有引领力,他总是在说服我,证明自己。而晨宇自己呢,因为有共情优势,总觉得在家庭关系中,自己一直在牺牲忍让,不被先生看见。

她心里有个声音,不想再忍耐了,想面对自己的真实需求,但每一次的表达,不知道为什么,都变成了两个人的争吵。

朋友劝晨宇,大部分的婚姻都是这样熬的,忍忍吧。

未被表达的情绪永远不会消亡。它们只是被活埋,并将在未来以更加丑陋的方式涌现。

是因为孩子生病要住院,为了是否接受手术,两人爆发了剧烈的冲突。

要照顾孩子,要兼顾工作,本就压力大,互相指责更让婚姻里的两个人觉得难上加难。也想过放手,想着想着,又有不舍。情绪不安定,选择不确定。

几乎是抱着最后挣扎一下的心态,晨宇向小琪求助,小琪是他们那期训练营的班主任,就跟他们两人做了对谈。

也不复杂,就是通过优势视角,帮他们看到对方。

做了测评,让晨宇最意外的是,先生竟然也有共情力。

在小琪的帮助下,三人进行了一次长谈。你知道对多少夫妻来说,这样深入的长谈在被琐事填满的生活中几乎已经消失了。

是在那场长谈下,晨宇好像有点理解了,曾经先生的每一句极力说服,也许是他在表达需求,他也想被我看见和认同?

就像我自己一样。

我们两个人,在婚姻关系里,对着彼此大声呼喊,希望对方看见自己。

我只看见自己在婚姻关系中那么孤独,现在我看到了,我们有相同的孤独。

这个小小的视角转换,两个人从那么远,到这么近。

凑近了,看到的就更多了。

先生的另一个优势是交往力,优势是我们面对这个世界的思考方式和行为方式,孩子生病着急,他的第一反应和行为就是到处跟朋友打听,朋友热心推荐,他信任朋友,想多试试,晨宇呢,还有分析力优势,她凡事相信数据,相信逻辑,你用什么来证明你朋友推荐的医生是好的?

每个人都在用自己擅长的方式,努力做好爸爸和妈妈,为这个家尽自己能尽的力,但是因为我们看不懂对方,这也就罢了,我们甚至觉得对方是错的,是很差劲的。

当一个人擅长的方式被最亲密的人指责为不靠谱,爱会凝固,支持我们走下去的心力会消散。

力量对抗力量,蔑视对抗蔑视,而爱只会与爱相随。

他们从感到孤独,到感到被理解,人啊,一旦被理解,就又有了不知道从哪里来的力气。

我们陪着几万名学员走了一年,两年,三年,四年,一次次通过优势,看到人和人之间在慢慢靠近。

我们看到职场中觉得孤立无援的那个人,她不敢跟领导争取,不敢跟同事说不,在冲突面前步步退让,一个人加班,一个人委屈,后来她给优势训练营的班主任写了长长的信,她说我在优势星球,发现我不是孤独奇怪的人,当我情绪上头时,我开始学着梳理自己的念头,当我不敢争取时,你们鼓励我只管去做。也就学习优势的几个月时间,同事觉察到我的改变,夸我状态好,领导也开始在大家面前肯定我的能力和成功。

原来我从来不是一个人,原来我是站在一个团队里,而从前,是我把自己关起来了。

我们看到妻子跟丈夫说,我要跟你道歉,一直以来,我常嘲笑你是懂王,但其实那是你的分析力在发挥作用,我常吐槽你控制欲强,但其实我应该知道的,那是你的引领力优势,你在用你的全部力气,为这个家庭负责。

妻子说,我曾经被你的这些特质吸引,然后我们在日复一日的琐碎中,它竟然变成了我伤害你的武器,最亲近的人,往往最知道对方在意的是什么,然后用他最在意的,去伤害他。

我们看到,妻子说这些话时,一向头头是道,高昂着头颅从不低下的丈夫,忙不迭地偷着擦眼泪。

《亲密关系》一书中写道,人一生是否幸福的,不是金钱的多少,不是职位的高低。而是他是否拥有很融洽的亲密关系。

在职场中,就是你能不能和你的同事建立深度的支持关系,

在家庭里,就是你能不能和你的家人伴侣拥有长久的理解关系。

支持,理解,它们组成了爱,而爱,会是我们最强的心力来源。

今年4月份跟曾经的央视主持人,现在的自媒体创业者李小萌老师直播时,她说了一句话我特别认同,只要你身边有一个人,哪怕只有一个人,她会在你做任何决定的时候认可你,你就永远不会跌进悬崖。

上周,我们有一个学员来公司,慧颖,跟我分享她学习之后的收获,聊着聊着,忽然抓住我的胳膊,崔璀老师,你们可一定要坚持下去啊,你们真的帮助到了很多人,可能你们并不知道,我是代表他们来告诉你们的,是真的有很多人,因为你们在做的事情,更好的成为了自己,达成了自己的心愿。

我说,「好的好的,你是哪里看出来我们要坚持不下去的。」

其实是借着开玩笑,抹掉自己的眼泪。

我们同事在旁边说,这是顾客在给企业创始人打鸡血吗。

那种感觉是什么,就是你感觉自己一直对着山谷呼喊,一遍一遍,从早到晚,一天一天,然后忽然有一天,山谷响起了热烈的一声回响。

有人在回应你。

我把这个瞬间告诉给了优势星球的很多小伙伴,我知道,我们每个人,都需要这一声回应,这是我们心力的源泉。

我们走在生活的路上,创业的路上,职场的路上,已经凭借自己的努力和能力解决过千千万万的问题,只是在一些时候,你知道,你需要借着彼此的理解,获得一些力量。

你在爱别人,支持别人,也感到被理解,被爱,这就是一个人心力的最本源。有爱慰籍的人,无惧于任何事物,任何人。

写在最后

2023年又快过完了,2024年,如果大环境的不确定性仍会继续,那么,请我们帮助自己的心确定下来。

2024年,我们会继续用优势系统服务和帮助职场人,借着工作这个场域,修炼自己。优势星球会是你生活中确定的存在。

希望在找到你心的安定过程中,能陪你走一段路。

祝我们安定,安宁,安心,做自己喜欢又擅长的事。

为了让更多真爱看到宝藏新书,

熊猫君为大家争取到限时五折包邮福利!

原价59.78元,现在29.89元即可拿下!

微信读书、得到、

掌阅、知乎、多看、当当云阅读、

豆瓣阅读、蜗牛读书等平台,

可购买、阅读电子书!

以上内容包含广告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热门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