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励志语录 文学杂读 农贸分析

奔向诗和远方之路绝非坦途,“文旅融合”,自华夏始!

2024-10-22

  “莺初解语,最是一年春好处。”这个春天,传出一个个关于文化旅游的好消息:3月20日,文化和旅游部正式亮相;3月22日,国务院《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发布。蓝图已绘,机构已定,心向诗和远方,必将迎来华夏春色,满目繁华。

  

奔向诗和远方之路绝非坦途,“文旅融合”,自华夏始!

  从“到此一游”到深度文化体验

  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成为“五大幸福产业”,文化和旅游的融合,从自然风光游到文化旅游;从浅层的“到此一游”到深度的文化体验,文化丰富了旅游的内容,也提高了文化附加值和旅游品质。

  

奔向诗和远方之路绝非坦途,“文旅融合”,自华夏始!

  闽南地区特色“博饼”,不亲身体验怎能有所体会?

  华夏文旅创新的“景区+演艺”就是以“深度体验”为前提,把传统文化通过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献给游客,以文化做旅游,以旅游养文化。

  

奔向诗和远方之路绝非坦途,“文旅融合”,自华夏始!

  华夏文旅的厦门老院子景区,游客可以直接体验“博饼”,真正的“深度体验”,无非就是亲身参与,所做及所得。

  避免文化和旅游“两张皮”现象

  单纯的照搬和模仿并不能达到投资预期。前几年所谓的世界顶级舞台秀层出不穷,可结果是纵然有绚丽的舞美,也拯救不了内容的空洞,不能打动观众,所谓的“大制作”却成为“大包袱”,资金和心血白白打了水漂。

  

奔向诗和远方之路绝非坦途,“文旅融合”,自华夏始!

  光有华丽的舞美,炫目的灯光,并不足以成为优秀的文化旅游

  与之相反的是华夏文化旅游集团,没有虚头巴脑的炫,而是实实在在的秀。华夏文旅注重的是“文化为骨,科技为翼”。

  

奔向诗和远方之路绝非坦途,“文旅融合”,自华夏始!

  拒绝脱离传统文化的“纯炫技”,才能做出表里如一的正宗文化旅游。大型舞台和高科技吸足眼球,但是收复台湾,瞻仰先烈这个精神内核才是《闽南传奇》秀这一幕的魂。

  文旅融合需要系统思维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这成为近年来文旅融合的共识,也指导着各地的实践。一个节日,给游客带来别样的体验;一台旅游演艺,给游客带来一个留下来的理由;游客多做逗留,就能拉动旅游各方面消费的提升。

  

奔向诗和远方之路绝非坦途,“文旅融合”,自华夏始!

  厦门老院子景区元宵灯谜活动

  

奔向诗和远方之路绝非坦途,“文旅融合”,自华夏始!

  《闽南传奇》秀“南洋历险”一幕,让无数观众为之泪目,从而记住了下南洋的先驱们是多么英勇无畏。

  文化的基因优势在资源,而旅游的基因优势在流量。如果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无资金的支持、无人员的参与,就只能是“养在深闺”。正是因为有旅游的支持,获得了资金和人气,文化也获得了新生和发展。华夏文旅目前在威海、西安、厦门深耕文化土壤,在文化的滋养下,才最终长成了现在的参天大树。

  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

  

奔向诗和远方之路绝非坦途,“文旅融合”,自华夏始!

  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将在哪些方面着力?业内人士给出了系统思维和实施路径:

  在充实旅游内容方面,要科学利用传统村落、文物遗迹及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艺术馆、世界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等文化场所,开展文化、文物旅游,推动剧场、演艺、游乐、动漫等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开展文化体验旅游。

  在提高旅游产品品质方面,要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地域特色文化、民族民俗文化等,实施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提升传统工艺产品品质和旅游产品文化含量。

  在运营模式方面,要推动旅游业从“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变,从粗放低效方式向精细高效方式转变,从企业独享向社会共建共享转变,从景区内部管理向全面依法治理转变,实现“旅游+”和“文化+”的双链互动。

  在营销方面,进一步提高景点景区、饭店宾馆等旅游宣传推广水平,深入挖掘当地文化,展示地区特色,做好商贸活动、文化节庆、体育赛事、知名院校、城乡社区、乡风民俗、优良生态等旅游宣传推介,用文化提升旅游整体吸引力。

热门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