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励志语录 文学杂读 农贸分析

百岁翻译家许渊冲:择一事终一生,不为繁华易匠心

2024-01-07

6月17日上午,我国翻译界泰斗、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许渊冲先生在北京逝世,享年100岁。

这一消息传来时,由杨振宁、许渊冲等16位西南联大学子联袂“出演”的西南联大纪录电影《九零后》还在电影院上映,不少影迷表示,这样的消息令人悲伤。

许渊冲生于1921年,上世纪40年代毕业于西南联大,许渊冲历经了中国的沧桑百年,中国的现代史,也是他的一生。在他80余年的翻译生涯,他始终坚持“形美、意美、音美”的翻译理念,被誉为“诗译英法唯一人”。

耄耋之年,许渊冲仍然制定了“每天翻译1000字”的工作计划;93岁时他制定了翻译莎士比亚全集的目标。别人劝他不要过于劳累,他却回答:“翻译的快乐对于我就像水和空气,沉浸在翻译的世界里我就垮不下来。”

今年6月1日儿童节时,许渊冲还在央视新闻中给全国的儿童们带去了“六一双语祝福”:“我100岁了,能跟10岁以下的小朋友说什么?”并寄语小朋友们:“好上加好,精益求精,不到绝顶,永远不停;Never let it rest,till good is better,and better best。”

图片来源:人民日报

“98岁的他脸都要贴在电脑屏幕上了

可还在翻译他的英文”

“朱自清、闻一多、沈从文、罗庸,中国有史以来最好的国文课。”记录电影《九零后》预告片中,回忆起西南联大的时光,许渊冲骄傲的如数家珍。

B站《九零后》预告片截图

纪录电影《九零后》打开了西南联大尘封的历史,讲述了西南联大师生教书救国、读书报国的传奇故事。其中,100岁的许渊冲先生特别“人见人爱”。镜头前的许渊冲神气十足,谈笑爽健,虽然已年至九旬,却让人恍惚觉得像“90后”一样年轻。

在《九零后》导演徐蓓的回忆中,许老特别孩子气,但是他坚持每天早上起来,打开电脑,然后开始工作。而且仍有血气方刚的一面,说话直来直去,评价很多同学的中心思想就是“他比他们都强”。

让徐蓓感动的是,2019年的许先生已经98岁,他的脸都要贴在电脑屏幕上了,可是还在那工作,“翻译他的英文。”

《人民日报》称,退休后的许渊冲,每天在北大畅春园的一栋老楼对着台式电脑从晚上十点工作到凌晨三四点,坚持将自己每日的翻译成果,一字一字地敲进电脑文档。

许渊冲将自己的翻译成果敲进电脑文档(图片来源:人民日报公众号)

电影中,许渊冲回忆,西南联大一年级新生不分院系,所以他跟后来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杨振宁同班。“杨振宁那时候老说我,学习成绩不怎么样,因为尽追女孩了。”回忆起年少时恣意的自己,许渊冲丝毫不避讳。

临近毕业时,由于战事吃紧,许渊冲和许多同学一道“投笔从戎”,分配在飞虎队的机要秘书室。对于他后半生从事的翻译事业,许渊冲在片中有此总结:“难在自觉,贵在坚持。”

在西南联大的求学的这五年里(包括一年参军),许渊冲几乎每一天都会记日记。内容详实丰富,涉及上课考试、读书思考、从军、交友恋爱等诸多方面,以及与朱自清、闻一多、冯友兰、钱锺书、吴宓、杨振宁等师长同窗的交往。

纪录片电影《九零后》海报

在2019年拍摄《九零后》的那次采访中,徐蓓曾遗憾地告诉许渊冲,她们采访拍摄过的另一位著名翻译家巫宁坤(《了不起的盖茨比》译者)不久前去世了,享年99岁。巫宁坤也是许渊冲在西南联大时期的同学。对这个消息,老人只露出了一瞬间的惊讶:“他去世了吗?我不知道。”

“老爷子的态度会让你觉得,他接收到了一件特别正常的事,‘我们这班(人)慢慢都没有了嘛’。他对生死就是这样的感觉。”徐蓓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

“突然地,许渊冲先生就走了。在我心里,他是可以永远活下去的人。原来他也会离去。又一支蜡烛熄灭了,我的心里空空落落。此时的我,真的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徐蓓回忆道,在2019年开始策划电影《九零后》时,她曾一度想要把他们讲述的生活以电影方式再拍一遍。

但再次探访,一些老人离开,一些在医院,访谈对象中只有两位可以重新拍,一位是翻译家杨苡,另一位便是许渊冲。“策划一圈后回到纪录片的原点,我意识到很多老人是把他们人生中最后一次采访给了我们,我觉得自己的责任无比重。”徐蓓表示,《九零后》拍摄也为许渊冲先生留下了珍贵的绝版影像。

图片来源:重庆日报

“把一个国家创造的美转化为世界的美

是我翻译诗歌的初衷”

出生于江西南昌一个书香之家的许渊冲,从小就对历史、诗词展现出极强天赋。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一些英译的中国古典名著,在英国风靡一时,这让少年许渊冲深受鼓舞,从此一个远大的梦想在他的心中逐渐清晰。

1937年,16岁的许渊冲考入西南联大外语系,从此与翻译结下了不解之缘。

那时,许渊冲为了表达对同班一位女生的爱意把林徽因的诗《别丢掉》精心译成英文,这首诗发表之后引起轰动成了他的英译诗文处女作浪漫主义风格正式显露出来。

抗战胜利三年后,许渊冲前往法国巴黎攻读硕士,新中国成立后许渊冲毅然回国,投身于国家建设当中,任教于北京外国语学院,后任北京大学教授。

从1956年开始许渊冲出版译作,自此六十多载笔耕不辍,许渊冲已经出版了《诗经》《楚辞》《李白诗选》《西厢记》《一切为了爱情《包法利夫人》《追忆似水年华》等中英法三国文字互译的近百本文学作品。

2017年,许渊冲用中文、法文抄写《诗经•采薇》的名句(图片来源:人民日报公众号)

许渊冲的译作涵盖中、英、法等语种,翻译集中在中国古诗英译,形成韵体译诗的方法与理论,被誉为“诗译英法唯一人”。1999年,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提名。2010年,被授予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荣誉称号。2014年,被国际译联授予国际翻译界最高奖项——“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系首位获此殊荣的亚洲翻译家。

纪录片《我的时代和我》中的许渊冲

80余年的翻译生涯中,许渊冲坚持“形美、意美、音美”的翻译理念,即翻译出的诗词,要像原诗的格式韵律一样工整押韵,更要有原诗思想上的意境之美。在翻译时“只有坚持中国文化的美感,才能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他对传播中国文化的热情与赤诚令人动容。

许渊冲曾说,把一个国家创造的美,转化为世界的美,这是世界的乐趣,也是他翻译诗歌的初衷。

择一事,终一生,不为繁华易匠心。许老,一路走好。

(综合自人民日报、新华网、南方都市报、重庆日报等)

原标题:《百岁翻译家许渊冲,择一事终一生,不为繁华易匠心》

热门文章

随机推荐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