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励志语录 文学杂读 农贸分析

美术课要上出我们的文化自信

2024-11-17

文化自信,是对所属文化的认同与自豪。产生文化自信的基本条件,是悠久的文明传承、深厚的文化积淀以及强盛的文化基因。美术是历史的视觉性再现,是一个民族重要的文化行为和载体。中国有历史悠久的古代美术,有近一百多年来反映民族崛起和国家振兴的近现代美术,也有改革开放以来充满朝气的当代美术,都生动地承载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正是因为这与生俱来的文化积淀,使得美术课当仁不让地在引导学生参与着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交流。所以,文化自信是美术课的心理基础,理应成为美术课的底色,把美术课落实到认识、理解和对传统文化的自信上是很有意义的探索。

一、坚守——捕捉美术史中的教育基因

文化性是美术课的内在特性,美术文化的核心是在其产生、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沉淀下来的美术思考、美术品质等观念层面上的东西。美术课要上出我们的文化自信,需要我们从历史的深处走来,捕捉美术史中的教育基因,使学生更深一步地理解我们的民族文化,形成文化素质和文化认同。那么,将美术史和课堂教学有机融合就是一条可能的途径。

文化中最核心的部分是人观念层面上的东西,因此美术史的运用要直抵学生的思想,将美术史有机融入课堂教学。怎样才能将美术史内嵌在教学的要素中,成为美术课的组成部分,使美术课堂折射出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深刻?首要的一点是要确立美术课的价值取向。捕捉美术史中的教育基因,为了历史和为了教学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价值取向。美术史,顾名思义是美术的历史,这就决定了美术史对于美术课来说,只是一种的素材,需要美术教师的再加工再创造。我们现在所看到的绝大多数美术史,所关注的更多是美术发展史上重要的美术事件、美术人物;而为了教学的美术史,应站在历史的高度,厘清美术思想的演进走向,更好地把握所教美术知识的本质。所以,为了教学的美术史,是立足于“给孩子们正确的美术观念和良好的学习情感”的视角,捕捉有美育意义的历史故事和历史事件。

其次,从美术史中汲取的教学的素材,还应该结合美术课的现实状况——相关内容的美术本质、学生可能的接受水平等。将美术史融入课堂,不是完全再现历史进程,而是让学生经历美术诞生与发展的过程,接受美术文化的熏陶。美术史就其本质而言是人类美术思想的发展史,而美术课的最高境界是美术思想的感悟,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美术课无疑能从美术史中汲取更丰富的养分,美术史也完全能够给美术课带来更厚重的文化自信。

在考古学中,依据相关的史料,给出合理的逻辑解释是常用的方法。这种方法用在美术教育,便是站在现代美术的高度,对古人美术思考和方法的走向进行分析。可以依据美术发生发展的规律,大致勾勒文化形成过程的轨迹。引导学生逻辑推理出某个历史现实,对于美术史来说可能没有多大意义,但对于美术教学来说却足有启示,因为这是对一种文化的追寻过程。

二、延续——置于世界格局中的美术课

文化自信实质上是全球化进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命题。美国哲学家、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没有个人的激情,共同体将是一潭死水;没有共同体的共鸣,个人的激情终将消退寂灭”。他说的是个人与共同体的关系,但完全可以理解为世界性与民族性的关系:没有民族性的激情,世界性将是一潭死水;没有世界性的共鸣,民族性的激情终将消退寂灭。

可见,文化自信就是我们民族性的激情,作为中华民族的传承人,我们当然要喜欢自己的文化,认同自己的文化,继承自己的文化。美术是民族的元素,是文化的载体。让美术课上出文化自信就是为了通过美育活动,让青少年不断地认同我们自己的文化,认同正是增强民族使命感的过程。世界性和民族性是同步的,有世界性就一定有民族性,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只要还不存在一个统一的全球民族,这个过程必然会在全世界引起认同危机和认同追求,这就是为什么‘民族主义和民族认同话语在这个愈益全球化的世界上看来仍然会保持其重要性’。”[①]推动民族性,便是推动完整的世界性。所以,在全球化时代的多元进程中,追求文化自信才可能保持民族的独立性和独特的价值。如此看来,美术教育联结着文化认同,联结着文化的民族性。增强对民族文化自信在美术课中的教育意识,就是对美术教育的一种支援,一种捍卫。

而追求文化自信不仅需要认识自己、坚守自己,还需要认识别人、吸纳别人。多样性是人类繁荣的必要条件,文化也正是这样,在世界性与民族性的矛盾与冲突中,我们才可以发现美术多样化发展的张力。如果不能学习别人,也就不能丰富自己、发展自己。忽视全球化过程中各种力量的参与,不全面辩证地看待传统文化?这不是文化自信,而是文化封闭。费孝通曾提过“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世界大同”。世界上的各种美术,就应该各有所长,我们坚守自己民族的美术,也必须看到世界美术的长处,包容与学习优秀的外来文化,在对话中找准自身文化的坐标,最后还能坚定地回归“中国性”,这才是我们民族文化的自信。

我们要把民族性放在世界多极文化的谱系中进行甄别,既不奉行拿来主义,也不盲目排外,这样生发出的文化自信才深刻、强大。在美术课上引进世界性美术的观念和技法,增加学生多元文化的意识,开阔视野,再从本土的社会现实出发,注入中国语境、中国智慧、中国风格,沿着传统方向探索新途径。就像曾经的中国画在西学东渐、西画引进后的新发展。所以不论是本国或是他国的美术,只要是有益于学生情感发展的,都应该看作是美术课的资源。通过美术与文化的连接,将美术课置于世界格局中,用美术的方式表达对世界的感受,让学生通过对世界有更多的了解,更加热爱中国传统文化。

另外,如何才能把民族的文化元素“活化”,赋予其现代表达形式,融合新时代美术课的需求?美术的新,应是对传统的补充,是对历史局限性的认识,而不是文化乡愁与怀古复旧,更不是否定、抛弃与倒退。我们应该尊重自己民族的美术文化并为之自豪,以数千年的文化传统作支撑,在其中融入时代的、世界的思想进行教学,有所突破,可利用先进的视觉技术和交互技术,重点性地选取传统文化的某个精华亮点,增加传统文化的现代性和吸引力,让美术课展现出更具现代文化吸引力的新面貌。这不仅是“照着讲”,更是“接着讲”。

三、创新——回归文化的基本规定性

所谓继往开来,继承了往好,还要融入自己的主见,借鉴世界文化,开辟自己的将来。那么,我们不仅要多向传统文化取经,以传统文化精华为底蕴,还要向世界文化取经,学习借鉴西方优秀的美术观念和技法。可这些都是外因,而最重要的内因,还在于“人”本身,在于主体的创新。柏拉图将世界分为理念世界和现实世界,现实世界是对理念世界的摹仿,艺术又是对现实世界的摹仿,因而艺术是对理念世界的摹仿的摹仿。以这个观念来看,美术仅仅是描绘了现实世界,却没有完全再现理念世界,美术作品与真理之间隔着双重。既然艺术家没能再现理念世界,那么谁来完成这份任务,自然要靠学生自己的创新。所以,创新不仅是学生主体的需要,更是美术自身真正实现的需要。因此,鼓励学生的创新成了当下美术课的潮流。但我们需要怎样创新,的确是件值得商榷的事情。

迈农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称为“实存”,将数学公式这样摸不着的存在物称为“亚实存”,将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的九色鹿、独角兽等神话故事中的某个臆想之物称为“非实存”。不存在的事物也可有自己的属性,美术课要上出文化自信就得鼓励学生们的“非实存”。可“非实存”毕竟也是一种意向活动。举例来说,对比毕加索的《母鸡和小鸡》和《小公鸡》这两幅画,就充分说明了再现并不一定要真实表现的道理。诗人顾城创造过一个词,叫做“海篮”,意为海水做的篮子。用篮子去装东西,这叫以有捕无,“海篮”,便是一种以无捕有。在伊斯雷尔·凡·梅克尼姆的版画《做游戏的孩子》里,木马仅仅呈现为一根木棍,模仿了马的形式的某个方面,作为“马”的替代品。这些创新,即使与现实世界不符,情感上的共鸣依然给人们带来心理真实。由此看来,对文化的创新,不光是玄想臆测,而是必须尊重文化内在规定性的尺度。即便是创新,我们也应注意“限制纯粹主观式的创作的任意性”,限制学生在文本之外毫无目的地确定“未定”、填补“空白”,因为文化的发展有自身的既定框架,有自身的客观性、历史性。

学生是创新的主体,是有生命意识和精神意识的人,这就赋予了美术课一种生命特征和精神特征。而自信是创新的前提,是生命创作的心理基础。贡布里希说,“一切艺术都源于人的心灵。”美国著名艺术心理学家鲁道夫·阿恩海姆也说过,“个人和文化都是按照它们自己的‘图示’来塑造世界的。”这心灵、这图示不仅是指学生创作所需的美术技法、灵感,更加包括了他对文化的自信,文化自信是美术课的心理基础。文化自信又不得不基于对文化的理解,所以,创新必须要回归对文化的理解,回归到对文化的属性、基本规定性上去。打破文化的成规不等于没了规矩,脱离了辩证法的创新,是无法真正体现文化自信的,那是对文化的凌越。

文化本身即是一种超越性的存在,如何让美术课里的创新同时保持超越性、规定性、回归性。我们可以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汲取教育的根据,我们可以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里获得价值澄清与价值引领,我们更需要唤醒和保持文化主体意识,发出民族的声音。

曾卓在《我遥望》里写下这样的诗句,“不时回头,遥望我年轻的时候,像遥望迷失在烟雾中的故乡”。让我们的美术课多望望“故乡”吧,文化自信应成为我们在繁华世界里对美术教育的现代性追问和对有限生命的无限超越。

(作者简介 成剑,中国民主促进会南京市委员会副主委、南京市秦淮区教育局副局长、南京市五老村小学(江苏南京,210002)校长,高级教师,南京市小学美术学科带头人)

热门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