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励志语录 文学杂读 农贸分析

倒计时1天|《一日三秋》

2024-02-23

发布于:山西省

原标题:倒计时1天|《一日三秋》——用力抓住自己想抓住的人

采访手记

interview notes

腾飞和《一日三秋》的相遇非常特别,一方面,他的人生来到了30代的后半段,且刚刚成了家,也开始不得不面对家中老人的疾病与离世,对于家庭以及家族里的代际关系,乃至人在社会中的处境,都开始有更多的感悟,而他所饰演的角色陈明亮在剧中从3岁横跨到50多岁,有助于他站在人生的中点向两头凝望;另一方面,今年是腾飞裸辞工作专心做演员的第十年,十年中的诸多高低起伏,让他在职业道路上既能沉稳匍匐,又能破势腾飞,特别是刚刚过去的2023年,58场《一只猿的报告》的巡演,以及新戏《边城》与老戏《断手斯城》的演出,让他在舞台上快速成长与蜕变,如今已是一个可以享受舞台且现场即兴力非常强的成熟演员的状态了。

从《一只猿的报告》到《边城》再到如今的《一日三秋》,无论是在排练场还是在演出现场,

腾飞都如豹子一样敏捷,前一秒还安静沉默,下一秒就能腾空飞跃,他体内蓄积的巨大威力不是指向他人,而是指向自己,那是一种不断挑战自我也不断燃烧自我的力量,无害,却势不可挡。

然而每当离开排练场和舞台时,生活中的他又总是礼貌细心,不动声色地照顾着身边人的感受,有种润物无声的沉静。每次因为工作需要一起对话时,他也总是尽可能真诚地分享,在那些平实的语言里,在那些断断续续若有所思的语流里,我们得以聆听到他内心河流的平静与澎湃。

以下是演员李腾飞的自述:

//挑战

2023年我非常忙,全年演了58场《一只猿的报告》,夏天时接演了新戏《边城》,中途还演了以前的《断手斯城》,之所以这么忙还接下《一日三秋》,其实就是因为想要挑战,尝试着跳出自己常用的表演方式和已经形成的表演习惯,进行“两极性”的探索——之前我基本上都会选择一些冲击力和爆发性比较强的作品,而这次的《一日三秋》则是一种相对内敛的表达。比如剧中我将饰演的明亮,就像刘震云老师所说的那样,他是立体的、多面的、复杂的。这个角色反映了我们所经历的生活的方方面面,就算他不是你,也可能是你身边的长辈、晚辈、朋友等许多形形色色的人所组成的生活切片。这一切都会成为这个角色身上的一部分,在整个故事里得到体现。因此这个人物让我感觉特别真切。

但其实我一开始不敢接这个角色,怕他会成为工具人,会平淡。我对他的第一印象是好像所有的东西都是逆来顺受的,他遇到的所有的事情都用沉默、用他无言的接受给化解掉了,这怎么演啊?那时候我觉得好像根本就不用演,站在那里,一个转身、一个转场,好像就接受了。

然而事实真的不是这样,在排练下来之后,你就会觉得他的每一次接受都那么不容易。他内心的波澜在舞台上其实是能够被看到的。排练了20多天的时候,我就已经开始觉得他是个非常多面的人物了。现在我担心的是他内心这种波澜壮阔的情感,这么丰富的层次,我能不能表现好?它是有表现空间的,是像海浪一样可以笼罩剧场里所有的人。所以我现在有这样的野心,想要把心中的“明亮”放出来,让他感染每一位观众。这是我内心的一个转变。

所以遇见明亮其实是一次特别好的相遇。我现在不到40岁,正好在戏中演的成年明亮也是处于30岁到50岁这么个阶段,通过走进明亮,好像对现实生活中的家庭、亲人也有了更多的认识和感受。我前两年刚结婚,常年在北京和全国各地演戏,其实会慢慢地思考自己和家庭之间的关系,和亲人、朋友之间的关系,因为这些都是真真切切正在经历的。明亮的母亲、奶奶也会让我想起自己的奶奶、姥姥,想到已经去世的爷爷、姥爷。排这个戏的过程中,开始慢慢地回味这些情感,也会思考曾经的这些情感在这部戏里会得到一个怎样的归属?可能排这部戏之前,每次听亲戚、朋友诉说一些私人的经历时,听听就过去了,但现在因为这个戏会想得更多,会产生更多的共情,对人、对感情更加珍视了。

//明亮

如果用简单的话概括《一日三秋》的剧情,其实是一个很简单的故事:有关一个年轻人的回忆、一个人的过往,以及对他人生里无法解开的秘密的一种探寻,直到他从容地得到了自己应得的人生。

剧中明亮最打动我的还是他的遭遇。可能现实生活中的经历并不像明亮的生活那样充满强烈的戏剧性,但我还是时常能够从他的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我今年36岁马上就快37岁了,我觉得确实是到了会琢磨自己之前人生经历的年纪了,尤其读完这个小说之后这个感觉会更加强烈。

比如《一日三秋》的小说中有提到延津当地的“喷空”习俗,其实就是把有影没影的事都说得活灵活现,既有市井闲侃,也有充满了传奇色彩的民间故事,大家聚在一起,你说一段,我说一段,时而哈哈大笑,时而热泪盈眶。我是安徽人,记不太清小时候家乡是否也有这种类似于“喷空”的习俗,但生活中确实会经历一些看起来不合常理、充满着奇幻与神秘的瞬间,就像“明亮”从奶奶的“喷空”中所听到的那些奇闻轶事一样。

书中有写到奶奶爱喷的“空”有三个,我印象最深的是最后一个“空”。大概是讲奶奶出嫁的第二年她爹就去世了,有一天夜里,奶奶触物思人,不由自主地说了句:“爹,我想你了!”,紧接着就听见窗外似乎传来已经死去了的小黄皮的声音:“放心,你还能见你爹一面!”。没想到等到明亮的爸爸九岁那年,奶奶带他去赶集,在人山人海中,奶奶看到了爹的背影,一晃就不见了。读完这个“喷空”的故事其实当时没有很深的感受,也就是最近这几天我突然想起,外公去世时,在医院走廊尽头的某个时刻,我看到一个老人家转过去的背影非常像他。那一瞬间,我的眼泪不受控制地落了下来。

因为《一日三秋》是一本“魔幻现实主义”小说,有时候你觉得它和自己生活的联系好像不是那么的紧密,但在很多不经意的瞬间里,你会突然发现这个链接是存在的,也是真实的。《一日三秋》是在讲一个接地气的、属于普通人的故事。

//采风

之前创作角色的时候自己会去做一些功课,但像现在这样整个剧组一起去作者生活过的地方还是第一次。作者笔下的是世界也是第一次如此实在、真切地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我觉得采风是一个“5D”全方位展现,从空气、声音、画面,甚至嗅觉和味觉,每一个实实在在的物品都能让你感受到此刻正身处这个地方。虽然只有短短几天,但能够让我们在脑海中梳理出一些脉络,因为在这里想到的故事、看到的场景,在回去之后会逐渐沉淀出一些新的感受,会得到一种继续往下创作的小火苗,或者说会得到一个无形的“抓手”,来引领、帮助我们理解和塑造人物性格。

比如我们遇见的第位家烩面馆老板,他的性格比较内敛,有些局促,不好意思,但他对自己做出的菜还是很有自信,只是在人面前特别谦和,这一点就很符合明亮。

我们第二次去的那家烩面馆老板是个既“大度”又“大肚”的人,他总是笑呵呵的,还邀请我们的拍摄老师们坐过来一起喝点儿,我觉得他的热情也挺像明亮的。明亮有太多不同的面了,我都想让他呈现出来。

如果我们在北京寻找这些能够给你带来灵感的人,大城市里的农村人其实很多都是来打工的,潜移默化地已经被大城市抹去了一些生命中的本色。但当我们去到延津之后发现当地的延津人生命力更旺盛,更“野”一些。北京地铁站附近工地里的工人和延津烩面馆旁边建筑工地的工人给你的感觉其实是完全不一样的。

//留白

排练的过程中我逐渐意识到时间线的变化是相当重要的,可能书中仅仅一句“又过了五年”“又过了三年”,对人物来说可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的心绪也会进入一个全新的状态。

比如小说中写马小萌离开延津又回来中间过去了五年。这五年时间里,明亮的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这确实是需要读者进行想象。这五年他经历了很多变故,被父亲抛弃、寄养在别人家里又不收不到赡养费,因此他去了“天蓬元帅”猪蹄店打工,身边的人对他有各种各样的看法。所以排练后再读小说的时候,小说的内容没有增加,但我对这部分的印象却更加深刻了。我在想这五年他在“天蓬元帅”打工的时候李延生有没有来过,明亮有没有得到过陈长杰的消息,他之前的同学对他又是什么看法,他还想见以前的同学、朋友吗,他的心智有什么样的变化,小说读了好几遍,它就像一个连环扣一样,一环扣一环,你能从中发现很多微妙的联系,前后的情节也都能形成对照,整体上是一个非常完整的结构。

//两个明亮

这次我和均朔共同演明亮这个角色,他演少年,我演成年,有很多时刻我们会同时出现在舞台上。我觉得这样会更加直面、更有冲击力。因为在书中这样的场景可能只能在梦里出现,但是在舞台上可以完全地展现出来。你 不用像在现实生活里那样,填一份问卷来回答“如果你看到小时候的自己,你想说什么?”这种问题,因为此刻他就切切实实地站在你的身边,所有的一切都将在舞台上呈现。很多时刻他都会出来问我一些问题,我也会问他一些我无法解决的事情,非常魔幻。

均朔也非常真实,很有想法,他站在那里就很纯粹。其实我们实际年龄相差也不是很大,但在戏里,我们代表“明亮”的两个层面,当然从外在来说是他演前半段,我演后半段,但更多的是一种内化到心境上的不同——它代表着生活中的诸多问题,代表着与母亲之间的纽带,也是一种符号,象征着明亮一直解不开的那些问题。可能在明亮的后半生里,他在梦里都会一直追问的问题,都和小时候发生的事情密切相关。我在演成年明亮的时候也会去捕捉均朔演的少年明亮的特征,希望能够延续少年明亮身上的某些劲儿。

在排练中,均朔现在是我的老师,他会吹叶笛,正好小说里明亮也会吹笛子,我就跟他学着吹叶笛,想着成年明亮在某个时刻可以再重新吹起来。

我很少会在排练现场的时候非常感动,但在排《一日三秋》的时候,好几次被里面真挚的情感和人物关系感动。明亮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人,他的经历又非常的极端,所以他在遇到自己想要抓住的人的时候都会非常地用力,在“小明亮”或者是母亲、奶奶出现的时候我真的会非常感动,也会情不自禁地落泪,非常神奇。我也想把这份美好的情感传递给来看这部戏的朋友,这些东西挺宝贵的。

//珍珠

目前我们的工作氛围非常有干劲!大家都很专,冲劲很强,对自己的角色都很投入,对整个戏的配合度也很高,每一天都在创造新的感受,每个人也都在很纯粹地排练每一场戏。大家都被一股无形的力量凝聚在一起。导演也是全心扑在戏上,他想得非常全面、有条不絮。大家在排练的时候也都非常认真,形成了一种有机的机制。

特别是当我们第一次看到这个景的时候,大家都感觉:“哇塞,这下真有的创造了,我的天哪,它就像一个变形金刚一样,在里面放开玩儿吧!”再加上你的戏融合在景里,形成一种冲击、一种对峙,你就会去思考这些情节、道具、舞美、音乐该如何揉到一起,这些粗犷的棱角该如何打磨才能让它形成一件真正的艺术品,变成一颗珍珠,现在就好像正在分泌包裹这颗珍珠的液体,很刺激。

其实真正进入剧场之前的阶段是一场恶战,但对演员来说又非常幸运、非常刺激,有很强的动力和冲劲。而且 合作的演员老师们也都特别优秀。举一个实际的例子,比如博轩,他就是一位非常擅长思辨,行动力也非常强的演员,而且很执着,在戏剧上的意志力很强。他也是从刚开始的时候就会推动着自己想法,然后再义无反顾地表现出来,他对于剧本、人物的理解也在不断深化,只要有新想法就会抛出来,我特别喜欢这样的方式,这样才会有刺激。我第一次见他的时候,我们一上来就演了一遍明亮和狗的那场戏,我本能地做一些动作,刚开始没有特别放得开,他就会跟我说:“我觉得你刚才揉狗肚子的动作特别好,能够刺激到我。”我在听到他的反馈后,就觉得他是真正地在捕捉一些能够激起演员之间化学反应的东西,这样能让表演更加真实。

晔子也是,当你给到她一种新的刺激的时候,她会马上接招,也会投入真挚的情感和你一起去搭建新的东西;包括易子,我们之前合作过好多次,她非常有热情,是激情满满的演员,在台上的能量感也很强,毫不吝惜自己的热情,这其实是很多演员缺少的东西,她会把自己完全抛在舞台上,完全释放出来,如果有需要整合、需要收的地方,也会听取导演的建议和指导。

其实大家都是怀揣着一种非常简单的真挚和信任,想着既然来到这里就要把戏弄好,也没有过多考虑最终呈现出来会是什么样子,而是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每天要排的段落上,怎样把这一段处理得更有意思,如何把这个人物诠释得更尽兴,希望我们也能朝着这个方向继续踏实地迈进。

//观众

舞台剧《一日三秋》将在春节之后与观众见面,我现在还不知道观众看完后的感受会是什么,但《一日三秋》对我的吸引力在于里面的故事都是我从小到大可能见到过的一些人的影子,可能是我的亲人,也可能是朋友的亲人,但都实实在在地摆在那里, 和小说中的情节很像

有时候我也在想,现在的90后、00后会不会也经历过《一日三秋》里的那种环境、那种生活?现在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他们遇到困境的时候应该没有那么艰苦了吧?是不是这个故事只属于过去的那个年代?因为我也是一个出生在小城市里的80后,可能也会遇见类似的家庭问题,也会去思考家庭问题与亲情、爱情之间的关系。但或许也不完全是这样,小说里的情境在当下的社会里肯定也会有相似的地方,比如肯定会有孩子的父亲又重新组建了家庭,这些孩子也许就会更加理解小说中的明亮,甚至会形成一些情感共鸣。

所以 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遇得到的最真实的情感才是最打动人的,在排练的过程中,最有趣的事情也是去关心这样一群人的心理变化,去关注普普通通的人和他们的一系列心理历程。

《一日三秋》从创排到与大家见面的时间也蛮特殊的,中间横跨了一个春节。之前春节如果有工作的话我一般就不回老家了,这次我觉得一定要回家,哪怕可能就只有短短的三四天,我给自己下的任务就是带着这个戏给我的感觉回到家里,尽可能地和亲人、朋友们多见见面,多聊一聊,多去感受一下他们现在的生活状态。

视频拍摄:超人 百元

视频剪辑:曹春旭

采访/撰文:树儿

整理:家葳

排版:百元

海报设计:木下

文中图片摄影:朱朝晖 王亭 汤涵 早點

扫码直达大麦购票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