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励志语录 文学杂读 农贸分析

“偷感”人生:躲进生活的漩涡,偷回真实的自我

2024-05-06

「每个人既可以是观察他人的 " 偷窥者 ",也可以同时成为保护隐私的 " 守卫者 ",同一主体身上的两个维度相互牵扯与拉锯,共同使得 " 偷感 " 存在的场域不断扩大。」

>>>

最近,一种名叫 " 偷感 " 的概念悄然流行起来。

不同于 " 偷 " 原本的贬义色彩," 偷感 " 人并是做了什么见得不人的事才偷偷摸摸,事实上他们只是出于社恐、害羞、拘谨等原因想做透明人。

(" 偷感 " 话题近期在微博的热度)

" 偷感 " 形容默默做事不愿让别人知道。" 偷感很重 " 的人对一些行为方式有比较强的 " 内在安全感 " 需求,不希望太多曝光于人前,所以有时也会用来形容一些不愿引发他人关注的行为,如偷偷减肥不告诉任何人,公众场合想偷偷自拍等。

(网友总结的 " 偷感 " 定义)

在 " 躺 " 与 " 卷 "45 度的 " 仰卧起坐 " 里,在 " 浓人 " 和 " 淡人 " 的态度选择中,在此岸和彼岸的分岔路口处,人生并不是一道简单的选择题。

而 " 偷感 " 时刻这个问题上,千人千面的呈现,表明着每个人自己尴尬时刻独特而微妙的情绪;" 偷感 " 成为热词的背后,呈现出人们自我独处和社会链接这一现代性生活的永恒问题。

从发疯文学到嘴替文学,从钝感力到高敏感,从 I 人到 E 人,年轻人好像从未有一刻像现在这样,爱上了主动给自己 " 贴标签 "。但其实,年轻人每一次为自己贴标签的自嘲,都是渴望着被世界接纳和理解的一次呼喊。

幽默化的偷感:

一场平衡的猫鼠游戏,一种认清仍爱的英雄主义

" 偷感 " 一词的出圈,离不开网友们分享自己对 " 偷感 " 感同身受经历的视频和帖子,也和许多将 " 偷感 " 娱乐化、幽默化的表达密不可分。

例如内向网友讲述自己的故事," 偷感 " 很重让自己习惯于闷声做事,打怪升级,只能在取得成绩后培养信心,提升配得感;明明大大方方说出来就可以解决的事情,纠结半天,支支吾吾结果忘了要做什么事情的样子,就像角落里阴暗的老鼠;和陌生人说话要做很久的准备,下定决心搭讪后还要瞄准时机,且极有可能因畏畏缩缩而错失良机 ······

(i 人分享自己的 " 偷感 " 故事)

而娱乐化的 " 偷感 " 则内涵更广。朝九晚五的打工人,通过分享上班的 " 偷感 " 叙事消解疲惫,寻求共鸣释放压力;喜欢亚文化的 " 老二次元 ",借由自己的 " 偷感 " 体验,破解外界对他们的刻板印象,实现文化破圈的同时收获更多理解;旅游人的偷感记录,将之前拍不好照的遗憾转变为一种新的萌点,让记忆更加生动有趣;就连 kpop 舞蹈视频也有了 " 偷感 " 版,原本帅气的编舞染上 " 偷感 " 后变得十分有趣,衍生的范围之广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

(抖音平台上 " 偷感很重 " 的相关视频)

在诸多与 " 偷感 " 有关的帖子里,有一位网友的帖子引发了大家的共鸣。自从偷感这个词火了后才发现,内向拘谨的人也有属于自己的幽默感,那些奇怪猥琐的表情可以解释为 " 偷感 ",看照片里的自己也能从嫌弃变成了喜爱。

互联网的多样性,使得不同的群体都能变得越来越爱自己。那些生活中微妙的时刻,那些难以忘记的情绪瞬间,反而激发了年轻人的共鸣、带来了意料之外的喜感。所谓 " 偷感 " 并非是因为人们无病呻吟,而是从细微之处的感受能管中窥豹出东亚人一生的窘境。

(小红书上网友抒发作为内向的人从 " 偷感 " 中得到的鼓励)

偷偷学习、偷偷社交、偷偷减肥、偷偷攒钱、甚至偷偷幸福 ······ 我们似乎无法在他者的目光注视下生活,恐惧着他人的议论,规避着对方的接触,逃离着被审视的领域,同时又无可避免地想要 " 偷偷 " 观望别人的生活。尽管这种审视和观望并不一定带有恶意,但仍旧有一定的压力。

豆瓣上有着 " 消失学 ~" 和 " 我们在偷听 " 两个小组,似乎正说明了想从集体生活和社会关系中隐身的人和想不经意间与他人对话连接的人同时存在着。

(豆瓣的 " 消失学 ~" 及 " 我们在偷听 " 小组的简介)

每个人既可以是观察他人的 " 偷窥者 ",也可以同时成为保护隐私的 " 守卫者 ",同一主体身上的两个维度相互牵扯与拉锯,共同使得 " 偷感 " 存在的场域不断扩大。

雅克 · 拉康的镜像理论也说明着他者与自身的密切关联。我们通过镜像看世界,而镜像可以理解为他人的形象,或者自己对他人的想象。

形象与想象经过多次认同转化,成为我们的心像,进一步 " 反转 ",变成我们的主体。因而我们看他人不仅是在观察,而是在看他人的过程当中建构自己。每一个我,对外和别人竞赛,对内则向自己攻击。

(拉康的镜像理论)

" 在我身上,总是有一个人,费尽全力,试图不变成什么人。"阿尔贝 · 加缪在《加缪手记》中这样记录到这种对于自我身份的割裂感。

我们总是试图探索内心深处的本质,不愿意被外界所定义,一直在反抗、在斗争,以在荒诞世界求索自己的真实和价值。

因而我们面对误解、指出误读、解决误会,把 " 偷感 " 这种原本寓意不好的的词语化为自己主动为之的选择,是当代人认清但接纳的 " 英雄主义 "。" 偷感 " 被幽默化的背后,这种自嘲正是人们一次次书写着内心深处的,对 " 被理解 " 的渴求。

生活中的偷感:

一层隐形的社交斗篷,一则寻常生活的自处指南

在对 " 偷感 " 的回忆里,每个人都有类似但又不同的经历。小时候考试,复习了也不敢说,生怕没考好被人嘲笑,努力化为泡影;买了件新潮的衣服穿出门,走在街上也担心路人注视的目光;成年后也不敢在大庭广众下自拍,怕别人觉得自己是长相一般还自恋的人;当同辈都很忙的时候,自己很闲也不敢摸鱼,只能装作忙碌的样子 ······

在纷繁复杂的现实生活中,我们时常遭遇来自各方的压力与困扰,学业压力、职场竞争、人际沟通、财务经济、身心健康等往往使人应接不暇,倍感重负。

因此,许多人选择压缩社交接触面、减少人际交互的频次,以此作为自我减负的一种方式,期望在繁重的压力中寻得一丝宁静与喘息。

(微博热搜有关 " 偷感 " 的话题)

虽然明白 " 每个人的生活都没有那么多的观众 " 的道理,但做到落落大方却总是如此困难。所谓的 " 偷感 ",实则源自多重复杂因素的交织,既有原生性家庭教育的烙印,也有媒介环境塑造和社会结构性问题的深刻影响。

自幼年起,我们的父母和学校都倾向于采取打压批评的教育方式,无形中给个体施加了一层沉重的心理压力。

而在社会层面,对于年轻一代的期望总是沉重到近乎苛责,沉甸甸的期待曾经不被允许的事,根深蒂固地残留在心里。

社交媒体上光鲜亮丽的景象,花花世界迷人眼,成功似乎近在咫尺,以此掩盖了背后的不易和艰辛,这种媒介呈现进一步加剧了人们内心的焦虑与不安,催生了内心 " 不配得感 " 的种子。

而 " 不配得 " 具象在个体层面时,体现为对自己能力的不确定和内心欲望的不匹配,似乎也正应了那句" 人的一切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 "。

(不同情境下的 " 偷感 " 体验)

这种心理状态表现为一种对失败的恐惧和对他人评价的敏感,即担心自己未能实现目标而遭受嘲笑。它常常伴随着自我贬低、对优秀的羡慕与自卑感交织的复杂情绪,让每个人都羞于自如地展现自己。即使内心渴望成为杰出的人,也常因自我怀疑而缺乏自信,难以拿出令人信服的成果。

于是 " 偷感 " 这一症候便有了三个层次:怀疑他人、质疑现实、自我不安。

这使得人总是不自觉思考着类似的问题:自己的能力与野心不匹配,难道不会被人贴上 " 不过如此 " 的简单标签吗?选择忽视问题来避免面对现实,难道内心不深知这并非长久之计吗?难道真的能轻易跨越自我设限的障碍,接受自己与理想中的自我仍有巨大差距的事实吗?

(网友总结的关于上学时 " 偷感很重 " 的时刻)

这些难以解决的问题," 偷感 " 虽然并未直接回答,但却巧妙地帮助人们回避了一些麻烦。毕竟减少压力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减少社交,不去介入自然就没有负担。

通过标签展示和剖析内心世界的同时,人们亦在巧妙地运用这些标签,为自己在社交领域披上了一层难以察觉的隐形斗篷。幽默化的 " 偷感 " 是用来捍卫自己的空间和时间的方式,一种对自我感受的保全。

不被世俗围观," 偷感 " 是最好的保护色。偷来的时间与空间给自己片刻的安宁,成为暂时停留的小岛。尽管只有片刻,可是人们的确在此刻短暂地脱离了生活既定的轨道,逃离了原有的窒息感。

东亚人的偷感:

一个自我难解的问题 , 一段羞怯隐秘的内心叙事

尽管 " 偷感 " 是一种自洽的自我评价,但当我们深究 " 偷感 " 的来源,会发现其蕴含着 " 害怕他人负面评价 " 的心理,有着过度敏感的隐患。而一旦过度在意他人的评价,自身的生活就可能成为他人欲望的合集。

(小红书上网友分享有关于东亚人的 " 偷感 " 体验)

这似乎是我们东亚人内敛的性格所致,对自我的努力和优秀总有一种耻感。韩国女作家金爱烂在《你的夏天还好吗》的《角质层》中,细腻地描绘了这种东亚人内心有关虚荣、嫉妒和不配得的 " 偷感 "。主人公就像我们每一个人一样," 贪恋稍微好点儿的东西 ",但却有种不敢言说的隐秘,藏在内心幽微的角落。

故事中有一段关于主人公做美甲时的心理感受:做美甲的过程中,她对于这种细致的服务感到非常惊奇,指甲在对方的操作下变成漂亮的糖果。但做好美甲之后,她既希望对方注意到她的漂亮指甲,同时又担忧别人看到后,在炎热的夏日自己身上的汗渍是不是也无处隐藏。

(选自韩国作家金爱烂《你的夏天还好吗》)

书中对都市青年群体生存困境的体察入微令人共鸣,对时代洪流背景下个体命运的现实关照深入人心。这种内耗、羞怯、自我反省的感受,是我们文化内敛的东亚人时常无法逃离的禁锢。

我们有时会希望能够被人注意,可大多数时候则是 " 害怕 " 的心理占据上风。急于展示的我会不会像俗不可耐、着急开屏的孔雀?这种对被认可的渴望会不会恰恰展示了自己的无知和软弱?

于是,人们像木偶一般,说出自己份额内的话语,而后又被收回到虚空的匣子里。当人被加速的社会异化,带来复杂的现代性反思,人变成一切的基础时,幸福的标准就已经完全改变,试图要在这个世上索取尽可能多的东西。

(《看见孩子:洞察、共情与联结》一书中羞耻感与他人关系的阐述)

但,这难道不会导致我们陷入一种,没有结果,就无法自证过程的困境中吗?

对结果始终如一的期待,常常让我们忘记自己过程的付出。于是我们渴望着被认可,却又害怕着别人不负责任的赞许把自己捧得高高的,但是万一 " 结果 " 是摔下来,谁也不会来接住我;渴望着被他人发现,但同时又恐惧那份来自真正了解我、洞悉我底细的朋友们的目光。

或许,这种审视的目光并非仅源自外界,而是内心深处自我质疑的投射。它不断拷问着我们,使我们怀疑自己是否真的配得上这份难得的、精致的幸福,怕它只是盛夏阳光里一触即破的彩色泡泡。

(小红书平台上有关自身 " 偷感 " 形成的反思)

又或许我们期待的,是一个接纳包容的社会,人人不必陷入自证陷阱。到那时,我们足以强大到允许一切发生,打破枷锁,迎接 " 主我 ",可以选择沿着自己的路向前走,喜怒哀乐都能由得自主。

届时,我们不必隐藏喜悦,因为快乐与幸福正是为天覆地载的万物生灵的本能;不必隐藏愤怒,因为质疑与怒火正是内心对于不公不义的正当回应;不必隐藏悲伤,因为生命与新生正是从哭泣之中降临诞生。

正如黑塞在《温泉疗养客》中写道的那样:" 我还有许多弯路要走,还会失望与许许多多的欲望与满足——这一切都要等日后才能显示出它的意义。"

且视他人之疑目如盏盏鬼火,大胆去走你的夜路。愿我们不必封存真实的自我,不必戴上虚伪的假面,灵魂能像格查尔鸟般自由翱翔于世间。

(文中图片来源自网络)

参考资料

1. 安徽时评《莫让 " 偷感 " 偷走自信》

随机推荐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