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励志语录 文学杂读 农贸分析

佛教论欲望及其创伤特质与对治

2024-05-06

佛教论欲望及其创伤特质与对治 | 释定空

2017-06-05 17:23 来源: 心理分析与中国文化

原标题:佛教论欲望及其创伤特质与对治 | 释定空

佛教论欲望及其创伤特质与对治

文 | 释 定 空

(本文载于澳门城市大学《社会经济发展研究》2016年第3/4期(总第13/14期)(合刊),经作者授权刊出,转载请注明文章信息。)

作者简介

释定空福建古田极乐寺住持,应用心理学博士

我们知道,心理治疗是为了解除个案的痛苦,而个案之所以痛苦,是因为他们的欲望达到了不可满足或者难以满足的程度,从而因潜意识压抑无果,导致身心患疾。可见,欲望具有创伤性的特点。这一点在佛教各经典中早有详尽论述。而从弗洛伊德、荣格以降,心理学家虽多以欲望为主线进行心理探索,但认为欲望具有创伤性特点,却是很少提及,故而,本文欲以佛经为依据,梳理人之“欲望”内涵以及其对人的创伤性特质,最后提出佛法对欲望的引导与对治。

一、佛经中对欲望的内涵解释

“欲”,原作“欲”,在中文词义中,“形声。从欠,谷( yù) 声。‘欠’表示有所不足,故产生欲望。本义:欲望;嗜欲。”所以《说文解字》中的定义是“ 欲,贪欲也。”在《辞源》[1]的词义中,“欲”的定义为:欲望,嗜好。论语公冶长:“枨也欲,焉得刚?”吕氏春秋仲冬:“去声色,禁嗜欲。”

由此可见,欲望是一个广义的概念,而并不是特指性欲,比如我们平时说的“食欲”、“求知欲”等,它本身是个很中性的名词。而佛教也认为,我们生存的空间是“欲界”,欲界的众生的特点就是有“欲”,主要表现为食欲和淫欲,所以这里的众生一生下来就会吃东西,就有和动物本能一样的性欲,并且都有占有欲。因此,在佛教的《正法念处经》卷五之< 生死品> 说,我们生存的空间有食欲、淫欲等,故名欲界。这就从一个侧面说明佛教同样不是全盘否定“欲”的存在。只是这种内心的动力,如果没有很好地引导和看管就容易产生困扰,从佛教指向解脱的角度,对外界物欲的贪爱肯定是修行的障碍,必然予以否定并对治。《辞源》给的词条第一个就是佛教的:“欲海”,佛教谓情欲使人迷失本性,如沉沦于大海,故称欲海。北齐邑义主一百人等造灵塔记:“三涂无乐,欲海多难。”(金石萃编三四)法苑珠林唐李俨序:“导迷生于欲海,情尘共心诟同消;引穷子于慈室,衣宝舆髻珠双至。”情欲还是指外迷于物而内动于心。

在《成唯识论》卷五中对“欲”给了这样的定义:“云何为欲?于所乐境希望为性。勤依为业。”另外,《俱舍论》卷四:“欲谓希求所作事业。”《大乘义章》卷二:“于缘欲受称欲。”同书卷七:“染爱尘境,名之为欲。”从这些定义中不难看出,佛教对于“欲”的中肯态度,所以《佛光大辞典》中解释“欲有善、恶、无记等三性。”

佛教对欲望进行了三种分类。一种认为凡夫具有五欲,也有认为具有六欲,还有认为有三欲。

1、依五境之着爱而分为五欲

《长阿含经》卷十二《清净经》就所乐之事,将“欲”分为色欲、声欲、香欲、味欲、触欲等五类。指爱着色、声、香、味、触等五境者,称为五欲;分别是:

(1)色欲︰指爱着于男女之端庄形貌及世间宝物等种种妙色。

(2)声欲︰指爱着于娇媚妖词、淫声染语、丝竹弦管、环钏铃佩等声。

(3)香欲︰指爱着于气味芬芳之物,以及男女身体之香。

(4)味欲︰指爱着于酒肉珍肴、甘甜酸辣之美食。

(5)触欲︰指爱着于冷暖细滑、轻重强软、名衣上服、男女身分等物。

《摩诃止观》卷四下:“五尘非欲而其中有味,能生行人须欲之心,故言五欲。”所以《佛遗教经》中佛告诫说(大正12·1111a):“汝等比丘,已能住戒当制五根,勿令放逸入于五欲。”另外《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二十七及《大明三藏法数》卷二十四,别称财欲、色欲、饮食欲、名欲、睡眠欲为五欲。指贪着财、色、饮食、名、睡眠,亦称作五欲。

(1)财欲。财即世间一切之财宝。谓人以财物为养身之资,故贪求恋着而不舍。

(2)色欲。色即世间之青、黄、赤、白及男女等色。谓人以色悦情适意,故贪求恋着,不能出离三界。

(3)名欲。名即世间之声名。谓人由声名而能显亲荣己,故贪求乐着而不知止息。

(4)饮食欲。饮食即世间之肴膳众味。谓人必藉饮食以资身活命,故贪求恋着而无厌。

(5)睡眠欲。谓人不知时节,怠惰放纵,乐着睡眠而无厌。

也就是说,色、声、香、味、触之五尘境,并不是欲望本身,只因人会对此境产生希望获得的攀缘心,于是就生起了五种欲望。依人的渴求而分成了对财、名、食、睡的需求欲望。

2、依男女之着相而分为六欲

《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2] 卷九列有六欲,指凡夫对异性所具有之六种欲望。即对异性的色、形貌、威仪姿态、言语音声、细滑、人相产生贪爱。《三藏法数》卷二十七解释说:

(1)色欲。谓若见青黄赤白及男女等色。无智愚人,不知其患,心生贪着,是名色欲。

(2)形貌欲。谓若见端容美貌,无智愚人,不知其忠,心生贪着,是名形貌欲。

(3) 威仪姿态欲。谓若见行步轻徐,举止详缓,扬眉顿脸,含笑娇盈,无智愚人,不知其患,便生爱染,是名威仪姿态欲。

(4)言语音声欲。谓若闻巧言美语,称情适意,意声清雅,歌咏赞叹,无智愚人,不知其患,便生爱着,是名言语音声欲。

(5)细滑欲。谓男女身分软细滑泽等,无智愚人,不知其患,耽染没溺,是名细滑欲。

(6)人相欲。谓若男若女,必得所爱之人,互相贪染,是名人相欲。

此是以性欲为核心的欲望表现,与心理学中所认为的生本能与死本能之力比多冲突比较接近。

3、依凡夫之贪着而分为三欲

北本《大般涅盘经》卷十二(大正12・434 上)说:“菩萨摩诃萨如是观时,身所有骨一切分离。得是观已,即断三欲。”此处三欲特指上文六欲中对形貌、姿态、细触贪着之欲。 此外,依《法苑珠林》卷二所述,又有所谓的“四欲”。即指︰情欲、色欲、食欲、淫欲四者。在三界中,欲界有此四欲;色界唯有情欲、色欲二者;无色界唯有情欲。此中所谓情欲,即于男女情爱之境所起的欲望。色欲乃指对男女娇媚之色所起的欲望。食欲指对于美食所起的欲望。淫欲指男女互相爱染而遂行欲事的欲望。

二、欲望的创伤性特质

不管人具有五欲还是六欲,欲的生起主要还是我们内心会生起的贪爱。物境所起的色、声、香、味、触,包括男女二相,原只是一种外境或者是外在的东西,本身不具有欲望特点。但因具有引发人贪爱的特质,就成了人之欲望的客体投射物件。因此,可以说是因为人具有贪着物境的攀缘特性,所以欲望的生起,其实质带有创伤性特质。所谓贪着物境,这里的境是指外境,物就是外在的对象或具体对象,对于内心来说,所有的东西都是外在物化的境界。就是说我们的心喜欢对外追求,一般都不会关注内在。哪怕我们生起的情绪,生起的喜悦,从究竟意义来讲,也是外在的贪爱。哪怕罗汉贪着禅定的寂静,也是一种贪着。就像《成唯识论》卷五所说:“有义所乐,谓可欣境。于可欣事,欲见闻等,有希望故。”

《义品》:“趣求诸欲人,常起于希望。反欲若不遂,恼坏如箭中。”内心有贪爱,就会产生烦恼,所谓“有求皆苦”,这就是“欲”的负面作用,也就是佛教叫的“恶”的属性。既然是“恶”的属性,是负面的作用,必然给我们的身心带来困扰。而这个,在心理治疗中,常以“心理创伤”作为表现来探索。例如,弗洛伊德说:“癔症以积极的欲望满足为主要特点,而强迫性神经症则以消极的禁欲意味为要点。症状其实是两种相反的和相互冲突的倾向之间共同交涉的结果,它们不仅代表被压抑的倾向,而且也代表起初的压抑力量,一方或另一方可能更强烈地表现出来。”[3] 这段表述就体现了个案在性欲中的渴求未得到满足而导致的疾病。疾病的缘由正是由于人们对欲望的贪着而不可得,导致潜意识冲突的暗流涌动。无论是弗洛伊德还是荣格,对于由于欲望的冲突而导致的心理疾病都有大量的阐述,如弗洛伊德的《癔症研究》,可以说是整部的欲望与心理创伤的关系研究。而荣格,则以情结和原型来代表人之欲望导致的潜意识表达。然而,心理咨询师在安全与保密的空间里,以接纳与鼓励的共情来允许个案表达欲望,以及由此产生的创伤性记忆,降低个案的负疚感,由此达到治疗的目标。但是正因为对欲望的接纳与共情有治疗作用,从而心理分析理论很少会认为欲望本身是具有创伤特质的。佛教则不同,佛法一方面认为人处在欲界,必然有贪着外境的欲望表现,但是佛法从生死轮回的角度,看到人因贪爱而造业,造业而后就有了“苦”。苦就是在轮回里受烦恼的侵扰,在轮回的怪圈里循环,不能出离。因此明确认为,人的欲望是属于有伤害的,也就是笔者认为,是有创伤性特质的。

为了凸显欲之害,我们常常以贪欲深而难越、易落,比喻为堑,称为欲堑;或以贪欲之烦恼能令人沉没如河,称为欲河;比喻诸欲恼人如针刺身,称为欲刺,如《梵语杂名》:“欲,刺者。”;这些都是在强调欲之害人。又以欲之污身、扰人,而比喻为欲尘、欲魔、欲缚等。所以《释氏要览》卷下引阿含经义说:“杂阿含经云:佛言:若众生所有苦生彼一切皆以欲为本。增一经云:欲生诸烦恼,欲为生苦本。”

《大智度论》卷十七(大正25・181a)也举五欲为例,感慨“欲”的伤害性:“哀哉众生!常为五欲所恼,而犹求之不已!此五欲者,得之转剧,如火炙疥。五欲无益,如狗齩骨。五欲增诤,如鸟竞肉。五欲烧人,如逆风执炬。五欲害人,如践恶蛇。五欲无实,如梦所得。五欲不久,如假借须臾。世人愚惑,贪着五欲,至死不舍,为之后世受无量苦。譬如愚人贪着好果,上树食之,不肯时下;人伐其树,树倾乃堕,身首毁坏,痛恼而死。又此五欲,得时须臾乐,失时为大苦;如蜜涂刀,舐者贪甜,不知伤舌。”

《中阿含・苦阴经》:“随其技术以自存活,或作田业……或奉事王……作如是业求图钱财……若不得钱财者,便生忧苦愁戚懊恼……若得钱财,彼便爱惜守护密藏……亡失,彼便生忧苦愁戚懊恼……以欲为本故,母共子诤,父子、兄弟、姊妹亲族辗转共诤……以欲为本故,王王共诤,梵志梵志共诤,居士居士共诤,民民共诤,国国共诤。彼因斗诤共相憎故,以种种器仗转相杀害,或以拳叉、石掷,或以杖打、刀斫。”这段经文的表述,人类及生存的社会,一切矛盾冲突皆源自“欲”。在现实世界中又何尝不是如此表现呢?因欲贪而导致冲突,由内冲突则烦恼,由外冲突则共诤乃至战争。

在佛教里,贪与欲许多时候也是共通,如《说文》的定义“ 欲,贪欲也。”。《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四:“想爱同结,爱不能离,则诸世间父母子孙相生不断,是等则以欲贪为本;贪爱同滋,贪不能止,则诸世间卵化湿胎随力强弱递相吞食,是等则以杀贪为本;以人食羊,羊死为人,人死为羊,如是乃至十生之类,死死生生互来相噉,恶业俱生穷未来际,是等则以盗贪为本。汝负我命,我还汝债,以是因缘经百千劫常在生死;汝爱我心,我怜汝色,以是因缘经百千劫常在缠缚,唯杀盗淫三为根本,以是因缘业果相续。”此段经文道出了,生命缠缚在六道这个最深刻的伤害的原因。而生生死死,旋而不绝,正是人类潜意识幻想或记忆中的诸多创伤性记忆的缘由。由此可见,道出欲望具有创伤性特质,从而在心理治疗中,共情的同时让个案逐步放下欲望的贪求有多么重要。

三、欲望的引导与对治

在了解欲望具有创伤性特质之后,就可以考虑该如何引导与对治人之贪欲了。智顗大师在《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卷九中认为,“明九想对治者︰行者修九想既通,必须增想重修,令观行熟利,随所观时,心即与定相应!想法持心,无分散意,此则能破六欲,除世贪爱。六欲者︰一者色欲,二形貌欲,三威仪姿态欲,四言语音声欲,五细滑欲,六人相欲。此六欲中,能生六种着……如是六欲,世世诳惑众生,沉沦生死,没溺三涂,不得解脱!若能善修九想,对治除灭,则六欲贼破散,疾证涅盘!所以者何?初死想,破威仪、语言二欲。次胀想、坏想、啖想,破形貌欲。次血涂、漫想、青瘀想、脓烂想,多破色欲。次骨想、烧想,多除细滑欲。九想除杂欲,及所著人相欲。啖想、散想、骨想,偏除人相欲。残啖、离散、白骨中,不见有人可着故。以是九想观,能破欲结,嗔痴亦薄!三毒薄故,九十八使山皆动,渐渐增进其道!以金刚三昧,摧破结使山,得三乘道!九想虽是不净观,因是能成大事。譬如大海中死尸,溺人依之,即得度也。”正如荣格的积极想象技术,佛法修行者亦是以不净观想的方法来达到破欲的目的。

同时,欲是希求,希求解脱,希求平安,希求幸福,它就是积极的,也就是善的,引导希求的动力往善的方向也是很好的对治法门。正如《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四的说法:“则汝现前眼耳鼻舌及与身心,六为贼媒自劫家宝,由此无始众生世界生缠缚故,于器世间不能超越。”这就是说,我们人因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的往外攀缘而贪着欲爱,如果六根停止向外攀缘,不因眼贪色,不因耳贪声,不因鼻贪香,不因舌贪味,不因身贪触,不因意贪法,而向内探寻真心,则可能获取真正的身心健康,如同经卷五就告诉我们:“使汝轮转,生死结根,唯汝六根,更无他物。汝复欲知,无上菩提,令汝速证,安乐解脱,寂静妙常,亦汝六根,更非他物”。心向内求,始是放下欲望,获得安乐解脱的真正法门。

如果说,这些很抽象,很形而上,经中的三渐次也是很好的对治法门。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八:

汝今修证佛三摩提,于是本因元所乱想,立三渐次方得除灭;如净器中除去毒蜜,以诸汤水并杂灰香洗涤其器,后贮甘露。云何名为三种渐次?一者修习,除其助因;二者真修,刳其正性;三者增进,违其现业。

云何助因?阿难!如是世界十二类生,不能自全依四食住,所谓段食、触食、思食、识食,是故佛说一切众生皆依食住。阿难!一切众生食甘故生,食毒故死。是诸众生求三摩提,当断世间五种辛菜,是五种辛,熟食发淫,生啖增恚,如是世界食辛之人,纵能宣说十二部经,十方天仙嫌其臭秽咸皆远离,诸饿鬼等因彼食次,舐其唇吻常与鬼住,福德日销长无利益。是食辛人修三摩地,菩萨、天仙、十方善神不来守护,大力魔王得其方便,现作佛身来为说法,非毁禁戒赞淫怒痴,命终自为魔王眷属,受魔福尽堕无间狱。阿难!修菩提者永断五辛,是则名为第一增进修行渐次。

云何正性?阿难!如是众生入三摩地,要先严持清净戒律,永断淫心不飡酒肉,以火净食无啖生气。阿难!是修行人,若不断淫及与杀生,出三界者无有是处。常观淫欲犹如毒蛇、如见怨贼,先持声闻四弃八弃执身不动,后行菩萨清净律仪执心不起,禁戒成就,则于世间永无相生相杀之业,偷劫不行无相负累,亦于世间不还宿债。是清净人修三摩地,父母肉身不须天眼,自然观见十方世界,覩佛闻法亲奉圣旨,得大神通游十方界,宿命清净得无艰崄。是则名为第二增进修行渐次。

云何现业?阿难!如是清净持禁戒人心无贪淫,于外六尘不多流逸,因不流逸旋元自归,尘既不缘根无所偶,反流全一六用不行,十方国土皎然清净,譬如琉璃内悬明月。身心快然妙圆平等获大安隐,一切如来密圆净妙皆现其中,是人即获无生法忍。从是渐修,随所发行安立圣位,是则名为第三增进修行渐次。

具体而言:

1、生理层面,从饮食上断除一切对情志有刺激的臭秽的食品

现代科学表明,佛说的五辛:葱、蒜、洋葱、韭菜、薤白也就是藠头,有刺激中枢神经的作用。《本草纲目・菜部》中也告诉我们:“五荤即五辛,为其辛臭昏神伐性也。”从生理层面上断除激发欲望的饮食,“生啖增恚,熟食发淫”,经常饮食五辛,容易带来愤怒情绪和性的欲求。应该戒除。就这一点来说,还是符合现代科学观点的。

2、行为认知上,远离对他人产生伤害的四种行为

佛教主要归纳为“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其中的“不邪淫”在佛教的更高要求上是“不淫”,因为佛教认为“淫欲”是生命不能解脱的根本原因。这里的“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在《大佛顶首楞严经》中称为“四种清净明诲”,明确告诉我们是生命恢复清净本然的关键所在,所以经中说“淫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淫必落魔道,……若不断淫修禅定者,如蒸沙石欲其成饭,经百千劫秖名热沙。何以故?此非饭本石沙成故。汝以淫身求佛妙果,纵得妙悟皆是淫根,根本成淫,轮转三途必不能出,如来涅盘何路修证?必使淫机身心俱断,断性亦无,于佛菩提斯可希冀。……又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杀,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杀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杀必落魔道。……若不断杀修禅定者,譬如有人自塞其耳,高声大叫求人不闻,此等名为欲隐弥露。……又复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偷,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偷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偷必落邪道……若不断偷修禅定者,譬如有人水灌漏巵欲求其满,纵经尘劫终无平复。……虽则身心无杀盗淫,三行已圆;若大妄语即三摩地,不得清净成爱见魔失如来种……如人以刀断多罗木,佛记是人永殒善根无复知见,沈三苦海不成三昧。……若不断其大妄语者,如刻人粪为栴檀形,欲求香气无有是处。”中国人民大学魏德东教授《论作为全球伦理基础的佛教伦理》[4] 一文提到,“与全球伦理内容更为接近的,是全球伦理的四项规范与佛教的根本戒律,两者的德目完全一致,内容几乎等同。” “从形式上看,全球伦理的四项规则,与佛教的四条根本‘性戒’完全一致。从内容上看,佛教的戒律与全球伦理四规则几乎等同,差异只是在细节方面。”世界伦理内容前四项是:不杀生,不偷盗,不说谎,不奸淫,这正是佛教五戒的前四戒,正是上文所述的“四大清净明诲”。这就说明,佛教提出的行为戒律,是完全符合现代社会的需求,是解决人群普遍心理问题的关键所在。这就像心理治疗的设置要求一样,有了清晰的止恶戒律,才可能有稳定的向善行为,从而抑制了人贪着物境的欲望。

3、内心觉察上,保持高度的警醒和自觉。

《金刚经》之《 第十分品庄严净土分》:“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是 《金刚经》的核心观点,“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可以看作是完全针对贪的欲望的对治。

“应无所住,即不让心停驻在任何虚幻的现象上。如果停驻在虚幻的现象上,就会生起妄想分别之心,陷入无知和烦恼。”所以说,菩萨不住生死不住涅盘。二乘人虽然解脱生死,但是他贪着于涅盘这种境界,惧怕生死的苦恼,所以他内心还是有矛盾的。所以《金刚经》所说的这种无住生心,所谓的不住色生心,不住味触法生心,不住色布施,不住味触法布施,这些的传达都让我们感觉到无住生心的重要性,这个才是不对外的贪着,完全是安住在内心。若能做到,则是彻底的内心觉醒,不再受欲望之伤害,也就是“心无贪淫,于外六尘不多流逸,因不流逸旋元自归,尘既不缘根无所偶,反流全一六用不行”。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佛法对欲望的详细表述以及欲望对人心的伤害以及对治,是值得心理治疗所借鉴的。

[1] 1979 年至1988 年由商务印书馆分四册出版。1988 年出版合订本一卷。

[2] [ 隋] 智顗说:《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大正新修大藏经刊行会主编:《大正新修大藏经(第46 册,No. 1916)》,东京:大藏出版株式会社,1988 年,第535—540 页。

[3] 车文博主编:《佛洛伊德文集(第三卷)》,长春:长春出版社,2004 年,第351 页。

[4] 魏德东:《论作为全球伦理基础的佛教伦理》,2015 年8 月29 日, Show.asp?ArticleID=40951。

◎ 编辑:贾子莹

❤ 课程预告 ❤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