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励志语录 文学杂读 农贸分析

100年·10面旗丨宁波:心中燃一盏明灯,照亮志愿服务的路

2024-06-03

  100年追风赶月不问归路,100年高歌跋涉不曾止步。回首百年,中国共产党从小到大、由弱到强,踏过硝烟弥漫,更走过绿茵繁花。百年大党,风华正茂,泱泱大国,气象万新。即日起,大众网济南频道推出大型系列报道——《100年·10面旗》,以10年为一个跨度,叙述出生在10个不同年代间的优秀党员、团员以及少先队员,在建党100周年(1921年—2021年)历史征程中个人经历与时代发展、个人情感与祖国大爱同频共振的成长脉络。其间,大众网记者通过图文与新媒体形式,从小人物、小故事切入,展现受访者们在党的光辉引领下,迎朝阳奋进、伴星辰追梦的感动瞬间和榜样力量。时光有我、中国有我。牵十里春风,潮起百年扬帆进;凭满腔热血,心倾向党砺前行。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范明昱 济南报道

  坐落于历下区三箭吉祥苑小区西北角二楼的“匠心筑梦”志愿服务工作站,颇有点“大隐隐于市”的感觉。没有人说话时,整间屋子只有机器传出的金属摩擦沙沙声,或是木质工具的咣啷敲打声。对于工作站带头人宁波而言,一进到这里仿佛就静止了时间,敲敲打打一通下来,工作一时可抵外面一天。

  宁波的故事,是一名普通党员志愿服务49年,为自己的人生注入“活力感”的故事。以一种最质朴的方式行走于尘世,宁波在义务奉献这条路上始于一股“为人民服务”的激情,忠于一颗“让手艺精益求精”的匠心。如今花甲之年的宁波还在摸索学习着传统手艺,他心里这盏燃烧了近50年的明灯,将继续照亮自己平淡生活的希望之光。

甸柳新村街道吉祥苑社区“匠心筑梦”志愿服务工作站(宁波供图)

宁波在“爱心理发屋”为居民理发

  “为人民服务就得学一门手艺”

  ——一把推子一把剪子,做足49年“顶上”功夫

  宁波出生于1956年10月,父亲是一位老革命,对宁家“笃信进步,博爱奉献”的族训一生恪守不渝。“他时常说战争年代自己负重伤时,是老百姓给了他第二次生命,并叮嘱我们做人不能忘本,一定要为人民多做事。”少时的宁波常常对父亲的身影肃然起敬。

  在宁波的意识里,想要为人民服务就得学一门手艺。当时正值计划经济,大街上只有国营理发店,剪头发也需要凭票入内,走在街头的宁波时常看到一些老人、残疾人头发长到蓬头垢面,却没有机会、更舍不得花钱去剪。1972年,还在上中学的宁波下定决心学习理发。

  找学校开了介绍信后,宁波很快就去理发店拜师学艺。3个月的学徒,宁波从基础知识学起,后来老师傅索性让他直接上岗,自己在旁边监督。虽为毫末之技,却是顶上功夫,宁波不敢有丝毫大意。有一次,他没有拿稳剪子,不小心将客人的耳朵剪出了血,老师傅带着宁波赶忙道歉,这也让宁波在以后实习的日子里更加谨慎小心。

  采访期间,宁波在理发间的柜子里拿出做学徒时买的第一把手工推子,足足有49年。历经岁月的磨损,推子表面已经斑驳累累,宁波一直视如珍宝。

  这把推子,宁波用到1975年高中毕业,此时被分配到棉麻机械厂的他,不仅陆续在车间学习了机械加工,车床、钳工、电工等众多手艺,更是为厂里的同事们剪起了头发。“那时工厂接近300人,大部分都是男同胞,每天剪发的时间安排很紧凑。厂里的老书记看我手上磨出了泡,自费12元给我买了一把电动推子。”宁波当时的入厂月工资只有21块钱,老厂长的这一举动让他的心里暖暖的。

  49年来,宁波已义务帮助上万人理发。从一把老式的手动推子,到如今的全自动电推,一件件工具也见证了宁波的志愿服务岁月。

从1975年至今,宁波志愿理了49年发(宁波供图)

棉麻机械厂老书记自费买的电动推子,宁波保留至今

  “‘背篓精神’‘扁担精神’永在心里”

  ——志同道合的人聚在一起,做一件不平凡的事

  1980年,是宁波在棉麻机械厂待的第5年,这一年他被省直机关选调到了山东省供销社,从事机关管理工作。也是从这一年开始,时常跟随领导去农村调研的宁波,真正体会到了基层供销人员的“背篓精神”和“扁担精神”。

  年少的宁波,亲身目睹了供销社先辈们肩挑手推、走街串巷、 上山下乡为农民服务送货的一幕幕感人场景。“在庞大的计划经济时期,没有网络也没有电脑,全省的物资数字是靠算盘手工扒拉出来的,当时省社办公楼的供销人是白天干了晚上干。”全体供销人吃苦、奉献的精神,让宁波很是触动。

  2013年年底,组织上考虑到宁波的年龄和身体状况,将他调整到供销社机关服务中心宿舍管理岗位,在别人眼里,这是养老的岗位,可在宁波的眼里就是为人民服务的大舞台。

  一个炎热的下午,宁波看到前来运输垃圾的环卫工人,蓬头垢面,汗流浃背,于是搬出了工具,招呼环卫工来理发。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前来理发的环卫工人开始多了起来,最多的时候,一天能达到十几个人。也有居民试探地问宁波能否上门为家中瘫痪的老人理发,他二话没说,跟着居民就去了家里,耐心帮老人打理完,第二天宁波又带上木工工具,帮老人修好了床。

  渐渐的,宁波越干越起劲,不间断自学各种传统手艺,义务为居民、残疾人、居家老人、环卫工人磨刀、磨剪子,修理面板等,制作维修家具、制作马扎、方凳等送居民。

  2013年,宁波创建了“老悍头”志愿服务队,队伍成员大多是从省社退下来的老职工,对供销社一往情深,都有深深的为民服务情怀。这是个快乐的志愿服务群体,每天都在为周围的人做着好事,身子骨却一天比一天更硬朗,精气神一天比一天充沛,于是居民们就给大家取了一个亲切的名号“老悍头”。

2016年,宁波所在的省供销社“老悍头”志愿服务队合影(宁波供图)

“匠心筑梦”工作站内各类工具、零件一应俱全

  “只要有余热,就必须发出光来”

  ——将个人梦想融入国家梦想,“匠心筑梦”凝聚新的正能量

  2016年10月,宁波退休。亲朋老友劝他说,这回可以歇歇安度晚年了,可宁波心里不舒服,他总觉得一个人只要有余热,就必须发出光来。

  以山东省供销社老悍头志愿服务队为依托,宁波和老伴戴桂英在自己居住的甸柳新村街道吉祥苑社区开创了吉祥苑社区“匠心筑梦”志愿服务工作站。在社区的大力支持下,工作站设在吉祥苑社区的办公室旧址,汇集了众多能工巧匠。

  “理发、家具制作、打磨刀具、电器维修、水电和管道维修、钩编雕塑等,大家伙儿把自己常用的工具都搬到了工作站,家伙事儿十分齐全。”宁波告诉记者,之所以起“匠心筑梦”这个名字,是因为大家都是老工匠,都有一颗把手艺发挥出来为人民服务的心,都想将个人梦想融入国家梦想,在老年活出新的精彩。

老工匠们都有一颗为人民服务的心

  这里有老工匠们和附近居民七拼八凑的工具零件、随处可见温馨的手写提示语、老工匠们自主研发并获得专利的木工车床和多功能木工机械一体机……凭借着老工匠们一丝不苟的精湛手艺,一件件独具匠心的工艺品呈现于眼前,很快获得了居民的称赞,受助者也越来越多。

  宁波也先后被评为“济南市最美志愿者”“山东省最美志愿者”,荣登“济南好人榜”“山东好人榜”“中国好人榜”。2020年,“匠心筑梦”工作站荣获济南市最佳志愿服务组织。“我愿用一生为民奉献的实际行动,诠释好共产党人‘为人民服务’的庄严承诺。”宁波说自己心中将永远点燃着一盏明灯,那是一生跟党走的坚定信念。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