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励志语录 文学杂读 农贸分析

活着本身,就是一种成就 ――读《活着》有感

2024-06-12
活着本身,就是一种成就 ――读《活着》有感

这是一个浮夸的时代。

当各种各样的社交软件频繁的侵入我们的生活,我们开始迷失在这声色犬马的生活里。

我们总是不遗余力的将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所受、所爱所恨、所做所为都毫无保留的展现给别人。所有的鸡毛蒜皮在我们绘声绘色的描述中显得那么惊天动地,然后我们又会在别人形形色色的评论里迷失自己,今天这个人这样说了,明天那个人又那样说了,并且奇怪的是他们说的好像都有道理。于是我们只好一再的自我怀疑,找不到合适的自处方式。

是啊,在这个看起来热闹的时代,我们事实上却活的越来越孤独,我们因为这样的孤独而痛苦,又因为这样的痛苦而愈加孤独。于是我们沉迷于网络世界,每一天像实时播报一样的更新朋友圈,哪怕是被蚊子叮一口也恨不得通报给世界人民。那一张张精心修过的自拍、一顿顿各种摆盘设计的饭菜、一句句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的鸡汤……我们希望我们可以让别人看起来过的很好,嗯,我们就是这样,活在别人的眼里,活在别人的评论里。

我们都生存着,但不都生活着。

第一次读《活着》这本书是在大一。

第一次拿起这本书的时候,我还不知道余华是谁,也光看看标题就以为这又是一本教人们怎样生活的心灵鸡汤,直到我翻了一页又一页,一整个下午,站在书架前,一动不动的读完了这本书。我为福贵悲惨的命运而唏嘘感叹,也在他的儿子去世时哭的不能自已。惊异于作者描写苦难的能力,同情着主人公悲惨的命运。

然而感受也仅限于此。

直到后来,再次读到这本书,我才发现自己初读时的认识实在过于浅薄。

简单的说,《活着》这本书讲述的是一个人的一生,是一个人苦难的一生,是一个人对于苦难的承受能力。

小说的主人公福贵,从一个挥金如土的纨绔子弟一夜间沦为一个一无所有的穷人。然后又亲眼目睹着亲人们一个个以各自不算善终的方式离去。父亲、母亲、妻子、儿子、女儿、女婿、外孙。医院于他而言成了死亡的代名词。他甚至在每一个亲人离去时都来不及好好悲伤,下一个噩耗便接踵而至。当他一次又一次的走进医院的太平间的时候,我想也许他的内心也是万马奔腾,电闪雷鸣吧。我甚至一度觉得外孙苦根死去的时候,他也会跟着死去吧。毕竟连最后一点慰藉都没有了,一个人痛苦的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可出乎意料的是,他还是活着,甚至还养了一头也叫“福贵”的牛,两个老“福贵”在一起,继续苍老而矫健的活着。

不可否认,福贵的一生,是苦难的一生,接连的打击甚至都让人无从同情。在中国过去最动荡的六十年间所发生的一切苦难,都在福贵和他的家庭里一一发生。他被命运催促着不断向前,被生活无情的盘剥,然后又不得不一次次去迎接命运的无情“馈赠”。最终,他和他的命运成了一对形影不离的朋友。他们互相仇恨,又互相感激。他们相依为命,他们相互依赖。他们谁也没有理由去抱怨对方,看起来,有时是命运让福贵的一生如此悲惨,有时又好像是福贵自己造就了这悲惨的命运。

我想大概很多人和我最初的想法是一样的,福贵都已经那么惨了,为什么还要活着?

我一度不能理解那样的福贵,这是人的人间啊,他一个人怎么活?一个人如何去承受那些苦难?一个人如何度过每一个孤独的漫漫长夜?一个人如何心安理得的苟活于世间?的确,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来看,福贵的一生似乎只剩下苦难,完全没有活下去的意义。我有时甚至觉得他活着仅仅是一种“幸存”,而不是“活着”。大家都死了,只有他存留于世间,不是“幸存”是什么?我猜想也许他心都死了吧,只是机械的生存着罢了。

可当我后来又一遍遍读这篇小说时,我才发现自己似乎是错了。也渐渐开始明白所谓“幸存”和“活着”的区别,其实“活着”不仅仅是为别人,更是为自己活着。甚至活着完全不需要理由,每一个生命的存在都有价值,没有无意义的存在。其实福贵才是真正的“活着”,因为他并没有被打击地一蹶不振,怨天尤人,他仍然对生活充满敬畏和希望,仍然种地,吃饭,还养了一头也叫“福贵”的老牛。

我发现,当福贵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去讲述自己的一生时,他的那张布满皱纹,沟壑纵横的老脸上充满了平静,他的语调里分明透露着一种幸福和快乐。他相信他的妻子是世界上最好的妻子,他相信他的子女是世界上最好的子女,还有他的女婿,他的外孙,他养的那头老牛,以及那些曾经一起生活过的朋友们,点点滴滴,于他而言,都是那么美好。书里福贵说过一句话,他说:“我是有时候想想伤心,有时候想想又很踏实,家里人全是我送的葬,全是我亲手埋的,到了有一天我腿一伸,也不用担心谁了。”所以你看,其实福贵他自己对自己的一生并没有我们以为的那么苦大仇深。那么我们这些旁观者又有什么资格说他过的不好呢?

其实生活说到底不过是自己的感受而已,并不属于任何人的看法。这也许就是“幸存”和“活着”的区别吧。“活着”是一个人自己对自己生活的切身体会,笑与哭都只能是自己最真实的感受;而“幸存”则往往是旁观者对于这种经历的看法和评价,是别人的观点。很奇怪的是,今天有很多人就是陷入别人的评价里不能自拔,总是很轻易的被别人的看法所左右。我们总是借助各种社交网络,将自己的一切展示给世人,然后苦苦等待别人的评论,等待他们的夸赞和艳羡,间或收到不好的评论,便轻而易举的被伤害,然后捧着一颗玻璃心在各种各样的别人说里迷失自己。

我必须承认,我们这个时代是一个伟大的时代,因为它可以包容多元的价值观。可我们也必须认识到,这也是一个悲哀的时代,是一个举世容忍乃至追求平庸的媚俗时代。所谓的“蛇精脸”扭曲了人们的审美,掀起了整容热,可是当大家都成为工厂制造的一模一样的产品时,作为食物链顶端的人类该有多悲哀?所谓的偶像少男少女扭曲了孩子们的三观,大家都渴望早早地被关注,渴望成名,急于求成,各种选秀节目层出不穷,长相胜过了一切,可是当我们对一个人的关注点只剩下皮相时,又该有多悲哀?大家都对别人的生活趋之若鹜,都听从别人的建议,以别人为模板,很少有人能真正静下心来去体会到底什么才是生活,很少有人能真正去通过读书、旅行来慢慢建构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很少有人能真正的活出自己的样子,体会自己的幸福和快乐。

经常看到朋友圈或微博上我的同龄人们也转发一些看起来很有道理的话,然后再配上一段深表赞同的文字,好像我们就真的懂了什么是生活。但其实呢?我们才二十岁啊,真正的生活才刚刚开始,大把大把崭新日子在我们面前滚滚而来,我们是否真的应该考虑一下放弃外界的看法,回到最初的平静,亲自去不慌不忙的感受什么才是生活,去聆听自己心跳的声音,感受自己最真实的感受,而不是一味地急着去人云亦云的牵强附会,其实那些“鸡汤”里说的并不一定都对啊。

我记得福贵最后说过一段话让我印象深刻。他说:“看看我身边的人,龙二和春生,他们也只是风光了一阵子,到头来命都丢了,做人还是平常点儿好,争这个争那个,争来争去赔了自己的命,像我这样,说起来是越混越没出息,可寿命长。我认识的人一个接着一个死去,我还活着。”这大概就是福贵这一生所总结出来的人生哲学吧――做人还是平常点儿好。

是啊,我们活在这烟火人间,我们也都迷失在这烟火人间。我们以为人活着总要为了些什么,钱财、声名、权力……我们以为这样的人生才算体面,等到我们死去时才不至于太平庸,也许我们是对的,也许我们都错了,到死之前,我们都是需要发育的孩子,谁也不知道前方等待我们的是什么,所以不要过早地盖棺定论,不要轻易地被世俗的成功学所绑架,不要太过用力地去追求所谓“体面”的生活。希望我们可以保留一份善良的本性,遵从自己的内心,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活着,在行将就木的时候,可以无怨无悔的回头和自己的一生握一握手。而不是整天忙着沉浸在别人架构的价值观里匆匆忙忙的垂垂老矣,再回首时才发现竟然一生都被别人牵着鼻子走。

说到底,我们谁都没有资格去评论福贵的一生,就像谁都没有资格来评论我们的人生一样。因为我们的的一生、我们的的生活到底过得怎样,我们才是当事人啊,所以好与坏都这只能我们自己的感受。就如同寒冷的来临一样,你不能只听别人说冷就说冷,如果不曾身临其境的去感受被风刺痛了脸的感觉,也许你嘴里的冷永远也仅仅是“冷”而已。我们都以为福贵一生太痛苦,可他却极平静的描述了自己的一生,有时他甚至还笑了,那么我们谁又有资格说他活的悲惨呢?

其实,活着本身,就是一种成就。

尤其是能够不被别人的看法所左右的活着。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