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励志语录 文学杂读 农贸分析

安远因地制宜重塑乡村“诗和远方”

2024-06-15

一村一特色 全域一张网

安远因地制宜重塑乡村“诗和远方”

生态山水游、古建文化游、红色研学游……近年来,安远积极推动文化旅游和特色产业深度融合,因地制宜重塑乡村“诗和远方”,形成“一村一特色”旅游品牌,引得八方游客纷至沓来。仅今年“五一”期间,全县就累计接待游客33.9万人次,同比增长30.6%,旅游收入807.7万元。

文化,是乡村旅游的核心要素。安远坚持走“乡土化”之路,深入挖掘、整理、活用本地乡土文化资源,将每个村落的文化特色转化为旅游吸引力,让游客在品味乡村秀美风光的同时,深度体验地域特色文化风情的魅力,助推乡村旅游消费大提升。今年“五一”期间,镇岗乡老围村依托东生围厚重的客家文化特色,举办了“初夏狂欢”活动,使东生围从单一的客家古围景点变成了一个集民俗文化展演、特色餐饮、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文旅综合体。在围屋,采茶戏演员热情洋溢,邀请游客共舞;在食铺,捶打糍粑、揉搓米粄的扑鼻香气,令人垂涎欲滴;众多游客还穿上传统的客家服饰,与古老围屋合影,留下美好回忆;还有河塘摸鱼、花样蹴鞠、国乐大赏等10余种活动,让欢声笑语回荡在围屋景区的每个角落。“以往都是匆匆而过,但这次我在围屋里唱采茶戏、做米粄,不仅感受到赣南客家人的热情好客,更对赣南客家文化有了深刻的认识。”游客陈欣高兴地说。

一村一特色。蔡坊乡老好村依托红色文化和生态文化,打造了红色生态旅游休闲园区;三百山镇咀下村以特色小食为主,连续多年举办地方特色文化活动;凤山乡井坵村突出紫山药文化打造紫参小镇,成为全县假日休闲的新热点……

新龙乡田心村,旅游公路穿村而过,民居宅院错落有致,宛如一幅山水画。“村里变化太大了,街道宽敞,配套设施齐全。来村的游客量也在逐年递增。”村民杜婧告诉记者,为更好塑造乡村旅游特色,田心村进行了全面改造提升,把村子变成了景点,这也让不少村民变为乡村旅游的经营者。据了解,在政策资源引导下,新龙乡全乡拆除铁皮棚1.8万余平方米,完成入户便道、门坪硬化2.5万平方米,外墙粉刷15.1万平方米。青山绿水、白墙黛瓦,让乡村成为了一道靓丽的景点,村民在改善居住环境的同时,也找到了增收的新途径。

近年来,安远着眼整体规划建设,积极部署乡村改造,大力实施农户房屋改造提升、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等工作,美化乡村整体环境。截至目前,已全面完成118个美丽乡村建设点建设,建成全域旅游集散中心2个、游客中心12个、旅游驿站3个、生态停车场18个、城乡(旅游)厕所133座,硬件配套设施和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以“四好农村路”建设为抓手,该县还努力做实“旅游+交通”文章,在全面对接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公路的基础上,把全县主要的景区、乡村旅游点、美丽乡村建设点串联起来,构建了以三百山、东生围为核心的“两天半旅游圈”通景公路、风景廊道,打造了6条特色精品旅游线路,建成生态示范路58条,推动实现旅游景区“全域一张网”。

位于三百山镇虎岗村的三百山景区温泉,深受游客青睐。“富含硒、偏硅酸等微量元素的泡池,对人体健康大有裨益。每逢节假日,我们在各大平台的优惠券供不应求,日接待量近1000人次。”三百山温泉旅游度假区营销总监汤政平说。

如今在安远,除了富硒温泉游十分火热,其他特色乡村旅游也人气爆棚:在浪驰户外越野公园,游客们可以驾驶越野车,感受速度与激情;在露营区,游客们可以搭建帐篷,于夜幕下静听山风、仰望星空;在凤山乡、镇岗乡等地的百香果、鹰嘴桃、猕猴桃采摘基地,游客们可以尽享田园采摘乐趣……

乡村旅游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承载着满足外来游客对乡村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双重使命。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思想指导下,安远县大力实施“大旅游”战略,深入挖掘乡村特色资源,通过建设和拓展“旅游+体育”“旅游+养生”“旅游+生态农业”等业态,不断延长乡村游旅游项目链,既为游客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也为推进当地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与动能。

原标题:《安远因地制宜重塑乡村“诗和远方”》

随机推荐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