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7月7日创刊号
第7乐章 足迹
30年,镌刻不灭的印记
报纸出版初期,夜班编辑在印厂校对
最初的办公地点教育部“红星楼”。
创刊初期办公地点教育部“灰楼”。
创刊初期作为办公地点之一——西单旅店。
创刊初期,发行部职工每天凌晨要把当日的报纸送往邮局。
1983年7月7日,中国教育报正式出版发行。当散发着油墨香味的中国教育报,发放到全国各级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时,教育人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报纸。这是一张在改革开放的时代大潮中应运而生的报纸。30年来,她始终承担着为教育改革开放鼓与呼的历史使命。从最初的周刊,到周二刊、周三刊、周四刊,再到日报,从黑白报纸到彩报,中国教育报一步一个脚印,稳步前进。
上世纪80年代,应运而生的报纸,经历了每周一刊的艰苦创业后,踏上每周多刊的征程。上世纪90年代,中国教育报创办日报,给人焕然一新的感觉。然而,探索的脚步没有停止,从对开四版到对开八版,日报扩版成为中国教育报勇敢开拓的真实写照,而近年来出版彩报和改版,更是一次精彩呈现,实现了从内容到形式的全面跨越。
在中国教育报创刊30周年之际,我们将从创刊、每周一刊、每周多刊、创办日报、日报扩版、出版彩报等六个方面,向读者介绍中国教育报的发展历程。中国教育报的历史虽然不长,但凝聚了一代代中国教育报人的辛勤耕耘,每一次突破都可圈可点。在此,我们向所有为中国教育报付出和关心中国教育报发展的人致敬!
【版面变迁】
应运而生(1983.03—1983.07)
创刊
1983年3月3日,教育部主办的《中国教育报》试刊第一期面世,每周一期,每期印20万份,发到全国各级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经过15期试刊,于7月7日正式出版发行。这是当时我国教育战线的一件大事。她的诞生,标志着我国教育宣传工作掀开了历史新的一页。
办一张教育系统自己的报纸
上世纪80年代,中国教育报创刊,记者从回忆文章中,摘取片段,回顾这段历史。
中国教育报第一任社长兼总编辑潘铭:
创办中国教育报,是教育部党组做出的具有远见的一项重要决策。早在1956年,教育部曾主办过一张《教师报》,在教育界和社会上产生过较大影响。然而,仅两年多的时间,《教师报》在1958年由于种种原因停刊了,此后20多年,教育战线没有自己的专业报纸,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教育部只有《人民教育》杂志和内部刊物《教育通讯》担负着教育宣传重任,这种状况显然不能适应教育战线开创教育工作新局面的需要。形势逼人,教育部党组开始把办报问题列入议事日程。
1981年,蒋南翔部长就提出发展教育报刊、加强教育宣传的问题。是年10月,我从部里政策研究室调到人民教育社时,蒋南翔部长找我谈话,要求我到人民教育社以后,在负责办好《人民教育》杂志的同时,立即着手恢复“文革”前的《高教战线》杂志,然后积极准备出版教育报。那时要办报的意向已很明确。
1982年,何东昌新任教育部部长后,教育部党组多次研究办报问题。1982年年底,教育部副部长彭珮云在《人民教育》、《高教战线》通讯员会议上的讲话中说,教育工作战线很长,队伍很大,任务很重,要求我们有一张全国性的教育工作的专业报纸。几年来,教育战线许多同志多次呼吁要办报,今年教育部党组下了决心,无论如何要克服困难,创造条件上。
教育部党组要求我们不要等,如果等到一切条件都具备的时候再出报,那要等到何年何月。要有一股闯劲、干劲。一定要逼一下,把报纸逼出来。我在社里组织力量积极进行研究,提出办报方案。当年8月,教育部党组向中央宣传部写了报告,提出恢复出版《教师报》,改名《中国教育报》的意见,中宣部很快批复同意,出版中国教育报的事就这样定下来了。(本报记者 纪秀君 整理)
难以忘怀的一段历史
原中国教育报社社长、总编辑朱世和:
1982年12月,我从中国科学院调到教育部,参加组建中国教育报社的工作。办报初期,困难很多。在教育部院内的灰楼腾了四五间房子作编辑部。我们总编、副总编四个人就挤在一间房子里。尽管条件艰苦,大家的工作热情很高。领导班子齐心协力,全社同志边学边干,艰苦创业,筹备工作进行得很顺利。1983年3月起出版试刊,每周一期,每期印20万份,发到全国各级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7月正式创刊。创刊时发行量已有20多万份。
当时任教育部副部长的张文松同志、彭珮云同志主管我们的工作,非常重视中国教育报在社会上的影响,重视报纸宣传的政治方向,常向我们做一些新闻宣传上的提示,出一些题目。在开始出报时,张文松同志、彭珮云同志还曾同我们一起阅看过“毛条”(从印刷厂返回的一校样)。报纸的大样,每期都送彭珮云同志看。报社起草的社论和我们拿不准的重要文章都送彭珮云同志审阅。她风趣地说,那是她的“家庭作业”。
由于教育部党组领导一贯重视中国教育报的政治方向,报纸编辑部养成了严谨的作风,处理稿件时首先着眼于政治,考虑是否符合政策,符合事实。这已经成为我们报纸非常好的传统。我在这多年的工作中,长期受到熏陶,深感获益匪浅。(本报记者 纪秀君 整理)
艰苦创业(1983.07—1983.12)
每周一刊
经过4个月的试刊和精心的准备后,1983年7月7日,《中国教育报》正式出版,每周一期,每逢星期四出版,直到1983年12月31日。
那些难忘的美好记忆
报纸刚创办的那段时间,称得上是艰难时期,办公条件逼仄,采访设备和发稿方式受时代所限,诸多不便。然而,正是这一艰苦时期,留给报社老同志一些难忘的美好记忆。
电报传稿
原招生考试就业部主任姜乃强:
在上世纪80年代,没有电子邮件,没有传真机,记者稿件的远程传递靠的是发电报。
1983年10月,我去青岛参加高校实验室会议采访。当时,并不是所有的邮电局都能发电报,我先找到离驻地宾馆最近的邮电局,又换乘两趟公交车,经过两个多小时的奔波,终于赶到了能发电报的邮电局。
邮电局人很多,一般人发电报的内容不超过10个字。在嘈杂的邮电局大厅,我挤在人群中抄写着电报稿。在每张电报纸的抬头写上发报人:姜乃强;收报人:中国教育报总编室。电报纸每页有5行,每行可写10个字,1300字的稿子,我足足写了26页。当时最让我敬佩的,是总编室的同事们,对于一篇没有标点、没有段落的千字稿,他们是如何加标点、断句的。
“面票”换“米票”
云南记者站原站长肖敏:
1983年春节刚过,我就穿上了在昆明不大用的棉军大衣赶到了北京。报社当时条件很差,但对我们地方来的同志,却极为关切。
第二天上班,领导就通知我们去领办公和生活用品。文具有铅笔、剪刀、糨糊等;餐具是一个搪瓷大碗和一双筷子;饭票分为米票、面票、杂粮票,按当时每月每人的定量分配。没多久,大家比较熟了,知道我从昆明来,不大习惯吃面食。家在北京的同志,争着把米票换给我。那份真挚,让人无法拒绝。很快,我手中全是米票了。
那时,报社所在,为教育部大院内一处灰色老楼,人称“灰楼”。我们把办公桌拼在一起,集体办公。办公室只有一部电话。而就是这部老式拨号电话,给了我以后在工作中关于办事要“落实”的启示。
当时有几次召开座谈会,领导让我电话联系出席会议的有关专家、学者。之后,在会前一天还要再打一次电话,落实能否参会。以后我回到昆明,遇到这类事,也是依葫芦画瓢,会期前一天,还要再打一次电话落实。(本报记者 纪秀君 整理)
【历史足迹】
●1956年5月1日,《中国教育报》的前身《教师报》发行创刊号,每逢星期二、五出刊。1958年7月1日停刊。
●1982年8月23日教育部党组向中共中央宣传部报送《关于出版(教育报)的报告》,提出拟恢复《教师报》并将名称改为《教育报》。9月14日中宣部批复同意。
●1982年12月教育部党组和部办公会两次研究出版《中国教育报》的工作,并决定与《人民教育》、《教育战线》杂志一起组成“中国教育报社”。
●1983年3月3日《中国教育报》试刊第一期出版并正式发表邓小平同志为本报题写报名的手迹。
●1983年7月7日《中国教育报》正式出版,每周一刊,每逢星期四出版。
(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玩偶姐姐.HongkongDoll.会员短篇集.假日瑜伽》...
浏览:694 时间:2024-02-13《原神》画外旅照青植之篇第七天怎么过?画外旅照第七天玩法介绍...
浏览:424 时间:2024-01-08农业农村部: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猪肉平均价格为24.38元/公...
浏览:76 时间:2024-06-272024圣彼得堡艾夫曼芭蕾舞团《安娜·卡列尼娜》北京站门票+...
浏览:3 时间:2024-11-16全球与中国烟熏肉市场增长趋势与机遇分析报告(含种类、应用、企...
浏览:2 时间:2024-11-18这一站,济南!您有一份开心麻花寄来的“寿宴邀请函”,请查收!...
浏览:4 时间:2024-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