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励志语录 文学杂读 农贸分析

李岷:创业是一种修行

2024-07-23

李岷:创业是一种修行

2016-06-10 20:53

党委宣传部新媒体中心

「创客」出品

编者按

有这样一群“人大人”,他们毕业后不甘于平凡与安稳,不畏市场艰险披荆斩棘,永远心怀梦想充满激情。他们把创意融入现实,把概念化作可能。面对困难他们从容笑过,遇到起伏他们波澜不惊。他们是成功的“创业者”,他们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领军人。

学校于2015年6月正式揭牌成立创业学院,整合校内外创新创业教育资源,搭建创新创业公共服务平台,打造创业教育生态圈。近期,我们与创业学院合作,陆续与大家分享一批成功的“人大创客”的创业故事,用校友们的点滴感悟,助力每位有梦想的年轻人创造属于自己的事业!

李岷

虎嗅网创办人

人大1999届新闻学院本科

初见李岷时,她上身只着一件酒红色帽衫,配以驼灰色休闲裤和枚红色运动鞋,青春飒爽。她标志性的短发中夹杂着几绺挑染成浅紫色的发丝,当被问及“发型是专门设计的吗?”她连忙说:“没有,没有”,脸上露出腼腆的笑,而这种笑容也成为采访过程中很多问题的答案。

“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In me the tiger sniffe the rose(心有猛虎,细嗅蔷薇)。”这句来自英国当代诗人西格夫里•萨松的著名诗句便是“虎嗅”这个名字的来源。三年前的此时,正是李岷紧锣密鼓筹备创立虎嗅网的时候。

1999年,李岷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毕业后便进入《中国企业家》杂志社,一路从实习生干起,随后成为记者、记者部主任,最终成为执行总编。作为一名媒体人,她敏锐地发现,从2009年开始,以新浪微博兴起为标志,网上UGC(用户生产内容)的力量迅速崛起,改变了媒体从内容制造到分发的流程,互联网直接从渠道转变为内容生产。而传统媒体从体制到商业模式等各方面都没有突破。李岷说:“如果一个地方的体制不能保障创新,那就没什么未来了。”

2011年5月,美国《赫芬顿邮报》网站的月独立访问用户数量首次超过了《纽约时报》。一名美国在线(AOL)员工在Twitter上写道:“6年战胜了100年。”这场“逆袭”给了李岷深深的启发与刺激,印证了她对于行业发展的判断,也坚定了她投身互联网媒体的念头。

2012年初,她从工作了近13年的地方辞去执行总编一职,一头扎入互联网创业大潮。如同大多数的成功创业总有那么一份“机缘巧合”,虎嗅的诞生也建立在许多机缘之上。当时还是网易门户事业部总裁的李勇突然找到李岷,跟她交流能不能做一个内容品质相对高的商业资讯网站。几个月后,李勇给出了100万元天使投资,李岷与另外两位联合创始人也共同出资——虎嗅就这样开始了。

“每天都在叩问与疑虑”

“对于李岷创办虎嗅我曾有过担心,清纯如小龙女般的她能创业吗?”与李岷有着十多年交情的好友——新鲜传媒CEO老纪一度非常担忧李岷是否能坚守成功,但在虎嗅一周年时,他在网页上留下了这样一句话:“这一年虎嗅突飞猛进的发展让我赞叹。”

2012年5月15日,虎嗅网正式上线。作为一个有视角的商业资讯与交流平台,虎嗅所关注的是互联网领域的一系列明星公司。与传统媒体不同,虎嗅的内容一半以上并非团队原创,其员工多在做发现与聚合编辑的工作:以“精选、有料、干货、有用、细节、内幕”为宗旨、由编辑和用户共同提供精细加工的资讯和观点是虎嗅的杀手锏。

通过微博的传播,虎嗅网几乎在一夜之间声名鹊起,吸引了大量业内人士关注,流量迅速提升:仅用6个月时间就达到日均PV值80万,目前日均PV值已超150万。从当前Alexa流量排名来看,虎嗅位列5000多,在同类型的科技博客中仅次于36氪,远超过雷锋网、爱范儿等。

然而,李岷却没有被阶段性胜利冲昏头脑,时刻都保持着一种固有的危机感。她曾在虎嗅满一年时写下一篇文章——《第一年》,其中她写道:“14个月前,当‘虎嗅’这两字毫无征兆地蹦入我脑海里时,我对这名字好或坏,心有不决、怀抱忐忑;12个月前,当Huxiu.com正式上线时,我对这网站能否从互联网信息的汪洋大海中脱颖而出,并无十足把握;今天,我对虎嗅能否持续生存下去、发展壮大,也每天都在叩问与疑虑……”

的确,在虎嗅飞速成长的过程中,不同的困扰也会随之而来。虎嗅上线之初,曾因大量内容都属于转载加工,引起媒体圈同行不满,甚至口诛笔伐。李岷小心翼翼,注意各种处理手法,她在一封答读者信中说“感谢读者让虎嗅具体而微地感受存在的价值,但那篇文章不是虎嗅的原创,他们只不过是做了点发现与聚合编辑的工作”,然后表达了对原作者的谢意。

不过这丝毫没有影响李岷最初对虎嗅的定位,她坚定地告诉记者:“现在网站放在第一位的应该是跟用户定位匹配的资讯,不一定非得原创,互联网上资讯太多了,这种环境下没必要再去费劲炮制内容出来——除非你制造的内容是别人做不出来的,比如深度与调查报道。我们信奉的是,怎么能从这么多资讯中挑选、整理出最恰当的资讯推送给我们的用户,这是我们的目的。”

对于传统媒体使尽浑身解数保护原创内容的一些做法,李岷显然并不认同:“现在有一些传统媒体仍然坚持把原创内容圈起来、不让别人转的模式,我不觉得这是‘互联网’。互联网上,绝大部分内容应该互联互通、相互交换与共享,如果一个公众媒体把自己的商业模式、用户服务模式建立在高度原创与封闭之上,我持保留意见。”

在虎嗅遇到的所有麻烦中,令李岷最头疼的问题是产品更新太慢,这也是她目前焦虑的源头。尤其在同类型科技博客层出不穷的环境下,稍有不慎,虎嗅便可能被淹没。至于该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李岷坚信“只能通过招更牛的人来”,她表示,想做出更新更好的产品,必须下血本儿去挖匹配的人才,但“这是整个新媒体的现状,也不单是虎嗅一家的问题”。

每当纷繁的问题和挑战扑面而来时,李岷说,“大多数时候,我们团队其实只用解答好一个问题:我们当初为什么要做虎嗅?”

创业是一种修行

当被问及“初创期有没有特别艰难的时候?”本以为李岷会毫不犹豫地大吐苦水,没料到她却开始努力回想,大约过了五六秒,她只回答了4个字:“真没什么……”她觉得“人们做事多多少少都会有点儿困难,这也没什么”。

谈到创业以来最大的体会,李岷毫不犹豫地说“最大的挑战是自己”。她说:“创业就是一种修行,所有外在的困难都不是困难,归根到底都是由于你自己无法克服它,都是因为你自己还不够有能力、不够有境界。所以困难其实就是自己,跟其他人或者其它外在的东西都没有关系。”

从小生长在四川的李珉,身上自然少不了这方水土养育出的聪明、能干、吃苦、直爽。她是“自由主义者”,不爱约束别人,也不喜被人管控。但作为一个团队leader,又不得不走在向管理者角色转变的路上。对此,她感触颇多,“以前自己做事儿,相对是个人的工作,做得好不好都取决于自己,但要带一个团队,你要懂得去赋能,去发扬他人所长。”

创立虎嗅后,李岷感觉到自己身上发生了一些变化,最大的变化就是“认清了自己身上的很多弱点,正视到自己的很多不足”。她说:“我以前不太会表扬人,心中对工作的标准比较高,一件事做得对了是应该,一旦做得不太好就会马上‘炸’了。别人会觉得在我身边工作压力太大了,享受不到工作的快乐。”然而现在,李岷会更注意发现大家的优点或进步, “谁都会犯错,我自己写文章也会写错别字呢!”李岷说,“要善于鼓励人,因为最终这些产品与内容还得需要大家一起努力去做;当然,也不能完全放任,否则虎嗅的质量就会下降。这需要我去平衡。”现在的李岷会尽量想办法让大家去建立起对他们自己的要求,给他们权力去感受、评价与改善自己的工作,她本人则本着“如何给大家创造一个开心工作、自由成长的空间”的想法与大家相处,“营造这样的环境,让大家成长进步,就是我的工作”。

对于批评,李岷更是欣然接受。曾有一位用户写了一篇《李岷有什么发言权》,反驳虎嗅“从传统媒体转型新媒体的道路上,李岷有发言权”的言论,批评虎嗅讨论的面太宽,能全面了解这些问题的编辑又太少,不能像《经济学人》那样专业。没想到李岷竟笑纳此文,还发表在虎嗅网上。

大学生要谨慎创业

“创业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虎嗅一周年时,李岷在网站上题了这样一句词。她想提醒所有人,创业是一场持久战,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而且是件艰苦的事,要做好吃苦的准备。大学生创业亦是如此。李珉提醒希望一试身手的大学生们,由于创业本身成功率低,而大学生在社会经验、阅历、资源等各方面都比较缺乏,首先要做好失败的心理准备。而创业过程中“压低自我,要忍让,多为他人着想”的“折磨”,也容易使个性张扬的年轻人受挫。如果一定想创业的话,就及早去社会上实习,看看现实的商业社会是怎样的,也许会获得一些贵人的提点或机会。更为重要的是,要学习好如何对待人生、对待世界、对待生活,“摆正三观”。

中国人民大学创业学院介绍

中国人民大学创业学院是学校响应党和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号召,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基于学校“十三五”规划和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方案设立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组织。学院于2015年6月正式揭牌成立,由校党委书记靳诺、校长刘伟担任顾问,现任院长为副校长洪大用。

创业学院依托学校长期以来形成的“‘价值引领、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创业教育、创业训练和创业实践’‘创新、创意和创业’三个‘三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特色,着力构建涵盖四个层次的教育教学体系,重点突出“普及、融入、互联、开放和协同”五大特点,以达成培养创新精神、强化创业意识、提升创业能力、扶持创业项目以及创造创新创业机会等五个建设目标。同时,创业学院还积极整合校内外创新创业教育资源,搭建创新创业公共服务平台,打造创业教育生态圈,并配合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步伐,推进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变革,力争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中发挥引领作用。

编辑:姚思宇 杨雅珺

设计:宋晗煜

图片部分由本人提供、部分来源于网络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热门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