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励志语录 文学杂读 农贸分析

2012年版电影《安娜·卡列尼娜》为何改变托尔斯泰原作的主题

2024-08-15

  2012年电影版《安娜·卡列尼娜》对列夫·托尔斯泰的原著做了颠覆性的改编,将其原本的小说主题“揭露阶级矛盾及上流社会的道德败坏”改成了“刻画爱情”。为何该版本电影主题与原著有如此大的差异呢?

   

小说到电影

  美国电影理论家杰·瓦格纳曾提出过三种从小说到电影的改编方式:移植式、注释式、近似式。

  移植式即通过直接再现的方式将小说照搬到银幕上,几乎不做任何明显的改动,这种方法严格遵循电影“忠于原著”的传统观念,呈现出的影片简单、机械,如同“连环画册”。注释式则是对原作有所改动,但总体上只是加了许多电影化的注释。近似式则是影片虽然脱胎于小说,但从叙事角度到主题内涵都有可能自成一体,成为“另一部新的艺术作品”。1

  显然,2012年电影版《安娜·卡列尼娜》属于最后一种改编方式——近似式,电影的主题内涵已然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原作主题

  托尔斯泰的小说《安娜·卡列尼娜》以上流社会贵妇人安娜·卡列尼娜为主线,讲述了她为追求个性解放与爱情自由,牺牲名誉、家庭,但最终遭情夫冷落而卧轨自杀的故事。此外,小说以外省地主列文为主线,讲述了他与上流社会的基蒂从相爱到结婚,最后回归农村生活的故事。其中穿插了列文发起农事改革及他对生命的哲学性思索。小说通过安娜和列文的故事,展现了上流贵族、地主和农民之间的矛盾冲突,并着重描写了贵族阶级家庭关系的崩溃和贵族道德的败坏,表现出贵族阶层在资产阶级发展的挤压下日趋没落,以及乡村阶级矛盾的激化。

   

书籍图片 来源于网络

   

  

电影主题

  而2012年版电影《安娜·卡列尼娜》的主题发生了转变。电影中对阶级矛盾做了淡化处理,转而着重刻画安娜、沃伦斯基、卡列宁、凯蒂、列文之间复杂的情感关系。而普遍被认为代表列夫托尔斯泰思想的列文,也从一个发出哲学思考的农场主,变成了一个为爱所困的青年。他对农事改革的探索在影片中被一笔带过,而他在宗教上的领悟,更是无迹可寻。这样的处理使得电影的主题由“描写阶级矛盾”变成了“讲述爱情”。

   

电影海报 来源于网络

   

  

更改主题的原因

  电影主题的改编首先与市场需求有关。当代是一个娱乐至死的时代,更多人选择进入电影院观看电影不过是在追求娱乐,观众进入电影院希望看到的是有趣的、新奇的、能引发自己情感共鸣的故事。显然相比起需要有一定历史背景做铺垫的“农奴改革”“阶级矛盾”“宗教”这样过于抽象艰涩的主题,“爱情”这样的主题更能抓住当代观众的眼球,让观众在短时间内产生欣赏共鸣。

  电影的最终收益取决于票房,观众的喜好理所当然地成了电影的风向标。在创作电影时,制片人和导演自然会考虑这一点,将电影主题往观众的喜好上靠拢,迎合市场的需求以保证票房收益。电影需要迎合市场这一点从电影的选角也可见一斑。影片中主要人物的选角皆为当时的偶像派演员,例如安娜和沃伦斯基的扮演者凯拉·奈特莉、裘·德洛这样拥有雄厚粉丝基础的偶像派演员,充分满足了观众对于俊男靓女的审美需求。

   

裘·德洛与凯拉·奈特莉剧照 来源于网络

   

  其次,电影主题发生改变与电影的叙事方式也有关系。与小说静止的文字形式不同,电影是通过影像直接投射的,观众在影院观看电影时每一个画面都是“转瞬即逝”,所以难以像阅读小说那样可以暂停下来思考,拥有大段的回味空间。故而影片必须要有一个容易理解的核心冲突作为主线。一个借助观众本身生活经验就可以理解的“爱情”主题,相比于艰涩的“阶级矛盾”的主题,更适合于电影的叙述方式。

  综上所述,2012年版电影《安娜·卡列尼娜》主题的改变与市场需求和电影本身的叙述方式都有很大的关系。正是因为掌握了这些规律,所以该版本的《安娜·卡列尼娜》比较成功,获得多项电影大奖的奖项和提名,其中包括第26届欧洲电影奖最佳制作设计,以及最佳编剧提名;第66届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最佳艺术指导提名等。

  但是这样的主题更改也有一定的弊端。比如缺失了历史背景的铺垫,影片中的女主人公安娜就变成了一个单纯的为一己私欲而抛弃道德、背弃家庭的浪荡女子。此外,删减有关列文的农事改革、哲学思考、因无人理解而企图自杀等等情节后,影片中的列文也从有思考的农场主变成了为爱所困的青年。这样一来更改主题之后,影片所表达的思想深度就变得有限了。

1.信息来源:周以量老师的影视与东西方文学名著课上的课堂内容

编辑:康江竹

校对:刘宁宁

策划:吕爽

审核:吕爽 徐丽洁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