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总医院副院长黎介寿、黎磊石的传奇人生
央视国际 2007年06月19日 15:43 来源:
解放军报通讯员 葛克友 高铭华 特约记者 ?伯友 记者 姜宁
中国医学界,有一支队伍被同行誉为“黎氏人才方阵”。
且看这支队伍的阵容:327名硕士、博士和博士后,144名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47名学科带头人;1人担任国际肾脏病学会理事,1人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44人在中华和全军外科学会、肾脏病学会担任重要学术职务,17人担任主任、副主任委员;获高等级成果奖50余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10项。
这个人才方阵的导师,就是南京总医院的兄弟院士黎介寿、黎磊石。
育才理念:地球之小,是因为思维之大。以世界医学制高点为坐标,把弟子推向国际医学前沿
院士带出的学生成为院士,被医学界同行传为佳话。
上世纪90年代初,国内对IGA肾病还缺乏有效的治疗办法。已成为肾脏病研究所骨干的刘志红,对IGA肾病治疗展开了研究。
然而就在此时,黎磊石对她说:“打点行装,准备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深造。”
“现在赴国外深造,研究课题不是要搁置了吗?”刘志红感到意外,自己的研究课题已渐入佳境。“课题暂时搁置是为了厚积薄发,不到世界医学前沿,怎能领略当今世界肾脏病研究的无限风光?”黎磊石说。
地球之小,是因为思维之大。当刘志红“小荷才露尖尖角”时,作为导师的黎磊石把目光看得更远,当今,世界肾脏病研究发展很快。育才必须以世界医学制高点为坐标,才能培育出国际一流的医学人才。为此,黎磊石为刘志红设计了独具匠心的成才之路,赴美深造只是其中一环。
趁赴美学术交流的机会,黎磊石带着刘志红远渡重洋,到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商谈,请国际著名肾脏病学者当刘志红的导师。
回国前夕,黎磊石叮嘱再三:师傅领进门,修行看个人。进入世界一流的研究院,由国际一流专家当导师,不是人人都有的机会,要把三年当作十年用。他还要求刘志红住留学生公寓,多与外国学生进行学术交流,用国际眼光去审视世界肾脏病发展趋势。
以世界医学制高点为坐标,刘志红的学术与科研层次不断提升。学成归来,刘志红在黎磊石指导下,IGA肾病发病机理研究取得重大突破,首次论证肠道感染是免疫球蛋白肾病的重要诱发因素,首次发现肝脏具有清除免疫球蛋白的作用,填补了两项国际空白。
2003年12月,45岁的刘志红当选为医学界最年轻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成为肾脏病学界唯一的女院士。
异途同归。黎磊石送刘志红出国深造之际,黎介寿却让学生李幼生立足国内攻关。一送一留,无不折射出兄弟院士的相同育才理念。
博士李幼生是个极具发展潜力的肠道疾病年轻专家,黎介寿经常派他参加国际学术会议,鼓励他瞄准世界医学前沿开展学术研究。
上世纪80年代中期,黎介寿领衔的小肠移植研究拉开了帷幕,李幼生成为课题组成员。小肠移植是世界医学前沿课题,当时在亚洲无人敢问津,攻关一时受挫。这时,国外一些研究机构想请李幼生到国外搞异体小肠移植。
何去何从,李幼生面临选择。
当时,许多人都把出国深造当作提高水平的最佳途径。黎介寿对此却有独到的见解,育才以世界医学制高点为坐标,不是简单地等同于出国深造。特别是在肠道疾病方面,西方人发病机理与东方人有较大区别,黄种人与白种人有很多不同,立足国内成才将来发展的空间更大。
实验室里,师徒俩进行了一次促膝长谈。时至今日,李幼生仍对那次长谈记忆犹新。他深有感触地说:“走出实验室的那一刻,我对脚下的成才之路更清晰了。”
放弃出国深造的机会,李幼生瞄准世界医学前沿潜心研究,大胆实践,“肠移植供体取肠保存”取得关键性突破。1994年3月,他作为黎介寿的得力助手,协助导师实现了亚洲小肠移植零的突破。
随后,在黎介寿指导下,李幼生取得一系列高等级成果,并挑起国家“973计划”重点课题——“移植脏器慢性失功的免疫学应用基础研究”的大梁。去年,李幼生被表彰为“全军十大学习成才标兵”。
人才设计:有教无类,因材施教。选准人才发展专业和方向,让弟子尽情释放创新能量
博士江志伟一心只想多做手术,将来成为令人羡慕的外科“一把刀”。
这天,黎介寿把他叫到办公室,对他说:“肠营养支持在国际上是新课题,国内还是空白,我想让你参加课题组。”
“我是一名外科医生,您不让我开刀还有啥发展?”江志伟大惑不解。“新课题需要全新的思路,向这方面发展更能发挥你的潜能。”黎介寿耐心地劝导。
受领课题后,江志伟开始有点闷闷不乐,是不是导师冷落我了?出于对导师的敬仰,他还是全力以赴地研究这一课题。没想到研究越深越有滋味,几年后课题取得重大成果,江志伟也成为全国著名营养支持专家。抚今追昔,他感慨万千:黎院士用心良苦,按照他设计的路子前行,我才有今天的作为。
兄弟院士在人才设计上,确立了“业之所需,兴之所近,时之所至,力之所能”的思路,为学生选好科研课题,把准专业发展方向。
为使人才成长各得其所,黎介寿把普外研究所学科细化为肠外瘘、肠移植等12个治疗组,按每个学生特点设计发展方向,搭建适合每个学生发展的广阔平台,让他们领衔不同专业。
随着新专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黎介寿的大弟子李宁一度为专业发展方向所困惑。李宁长期从事普外专业,看着别人改攻新专业后成果频出,也想另起炉灶一试身手。
对于李宁的专业发展,黎介寿早已胸有成竹:“寸有所长,尺有所短。普外专业是你的强项,另搞新专业岂不是舍近求远?”一席话驱散了李宁心头的迷雾。同时,黎介寿根据李宁的实际,不断给他设课题、压担子。按照导师的设计,李宁耐住寂寞,数年如一日将普外专业作为主攻方向,先后获军队和省部级5个一等奖,被表彰为全国中青年医学科技之星,当选全军普通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
在南京汤山重大中毒事件抢救中,黎磊石敏锐地发现,应用血液净化技术,救治危重中毒患者具有特殊的功效。他由此联想到,创新这项新技术,能开辟严重肾炎、化学伤、战创伤等治疗的新天地。
以科研课题育人,是黎磊石挖掘人才潜能的常用方法。他找到学生季大玺,要求他参与“连续性血液净化”课题研究。季大玺是中西医结合治疗肾脏病专家,对放弃驾轻就熟的研究搞新课题一时举棋不定。
“你有中西医结合的优势,将传统治疗技术与新技术结合,定能事半功倍。”黎磊石的点拨让季大玺茅塞顿开。他全身心扑到这项课题研究上,牵头组建了全国最大的连续性血液净化中心,论证了应用这一技术治疗不同疾病和战创伤的机理和范围。如今,季大玺已多次跟随导师,在国际学术会上作相关学术报告。
在兄弟院士眼里,只要因材施教,学生个个都是可造之才。
普外科护士长倪元红,以往认为护理工作主要是按医嘱做好服务,一度疏于学术研究。黎介寿对她说:“研究所每天面对生命垂危的重症患者,要想提高护理水平,必须创新护理技术,善于总结护理成果。”他为倪元红选定了“肠营养支持护理研究”的课题。
经过一年多探索,倪元红和同事们把多项新材料、新技术引进护理领域,形成了肠营养支持的护理体系。她总结撰写的论文获中华医学科技二等奖,这是迄今为止全国护理科研获得的最高奖项。
为师之道:传道授业解惑。既要传授治病救人之技,更要传承立身做人之德
今年2月25日下午,普外科医护人员集中到会议室。黎介寿手掐秒表,神情庄重地说:“现在开始憋气试验!”
不到两分钟,一个个都憋得脸红脖子粗……
正当大家疑惑不解时,黎介寿道出了事情的原委。原来,这天上午,一名术后患者一口浓痰堵住喉咙,主治医生第一时间没能赶到处置,导致患者出现险情。当领导批评这位医生时,他还感到挺委屈,自己不过迟到了两分钟。
尽管没有造成严重后果,黎介寿却憋得心口疼,医生怎么能这样对待患者?这件事绝不能这样不了了之。于是,出现了憋气试验的一幕。
“一个健康人憋气两分钟都受不了,何况是病人呢?两分钟对病人来说,太重要了!你们想过病人的痛苦吗!”黎介寿讲到动情处,泪水盈满眼窝。他当即责成那名医生在会上作检讨,全科人员受到一次深刻的医德医风教育。
“既要传授治病救人之技,更要传承立身做人之德。”这是兄弟院士作为博导,身体力行的从师准则。多年来,两个研究所获国际国内荣誉不计其数,但他们最看重的,还是医德医风的奖牌,那是患者心中无形的奖牌。
黎磊石有个习惯,每晚就寝前都要打电话询问住院病人的病情,发现问题及时赶到病房处理。他要求医生熟悉掌握病人情况,绝不能延误病人的治疗。
一天深夜,一位肾移植病人术后出现异常出血,肾移植小组3名医生因种种原因,没能及时赶到现场。事后,黎磊石自暴“家丑”向院党委作了汇报,并作了自我批评。
这3名医生都是黎磊石带出来的业务骨干,如何处理成为大家关注的问题。为了警示他人,黎磊石“挥泪斩马谡”,对3名医生进行了严肃处理。
“要求学生做到的,首先自己要做到。”兄弟院士认为,医德医风传承身教重于言教。黎介寿年过8旬,仍然坚持每周做两三台手术,有一次竟晕倒在手术台上;性情刚烈的黎磊石有时爱发脾气,但一辈子没对病人发过火;无论什么时间,只要学生有问题请教,他们总是耐心解答,一时解答不了的就找书或上网查询;学生的每篇论文,他们都要反复帮助修改,经他们修改后发表的2000多篇学术论文,从不署自己的名字……这一件件事情,就像一座座无形的路标,引领着学生在人生道路上前行。
良好的医德医风,如何评判与衡量?这两个研究所推行“十个不准”行医准则的效果,就是一个答案。多年来,没有一个医生私自外出会诊和手术,没有一个医生开大处方谋取提成,没有一个医生收取病人的红包……
黎磊石74岁那年,患恶性肿瘤骨转移。手术前那天晚上,黎介寿坐在病床前与弟弟执手长谈。事后,黎磊石回忆说,这是兄弟俩第一次感到“垂垂老矣”。然而,兄弟俩谈得最多的是,生命有限,更当化为红烛,照亮后人前行之路!
( 来源:解放军报第3版发布时间:2007-06-19 06:18)
责编:曹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