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励志语录 文学杂读 农贸分析

《月亮和六便士》导读摘录

2024-08-20
《月亮和六便士》导读摘录

上周刚看完kindle电子书,李继宏译的版本,
《月亮和六便士》豆瓣评分:8.7

导读很精彩,提到毛姆文中宣扬“精神大于物质,个体大于社会”,实际上他自己后来日进斗金物质生活优越。我的观点是,在认清现实有一定物质基础之后,仍保留那份追求精神的境界。

Notebook Export
月亮和六便士(13000字深入导读,206条增注)(果麦经典) (Chinese Edition)
威廉·萨默赛特·毛姆

导读
Highlight(yellow) - Location 166
毛姆从一开始便清楚地知道 ,现代主义和现实主义 、浪漫主义以及更早之前的理性主义一样 ,无非是历史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而已 ;它诚然更为新颖 ,但这并不意味着其艺术价值高于其他流派 。这可以从诸君正拿在手上这本 《月亮和六便士 》第二章里看出来 :如今战争业已来临 ,它带来了新的风气 。年轻人信奉的是我们以前从未听说过的神明 ,我们的后辈将要朝哪个方向走 ,现在也可以看出端倪了 。

躁动不安的年轻世代在意识到他们的强大之后早已登堂入室 ,这些人夺门而入 ,抢占了我们的位子 。空气里充满了他们喧闹的喊叫声 。有些为老不尊的长者滑稽地模仿年轻人的吵吵嚷嚷 ,想要证明属于他们的时代尚未逝去 ;他们像最有活力的后生那样振臂高呼 ,但喊出的口号是那么的空洞 ;他们就像人老珠黄的荡妇 ,试图通过梳妆打扮和卖弄风情来重获青春永驻的幻觉 。那些较为聪明的前辈则大大方方地让开道路 。他们无奈的微笑中带着些许宽容的嘲讽 。

这些人记得当初他们将踌躇满志的前辈踩在脚下时 ,也正是如此大叫大嚷 、出言不逊 ;他们还预见到这些高举火炬的勇士终有一日也要让出他们的位子 。谁也不能够一锤定音 。哪怕是新福音 ,到尼尼微繁荣昌盛的时候不也已经变成旧福音 。那些慷慨激昂的人自以为他们说的话是前人闻所未闻的 ,殊不知此类豪言壮语早已被说过上百遍 ,而且连说话的腔调也是大同小异 。钟摆甩过去又荡回来 。这个过程永远往复无休 。

Highlight(yellow) - Location 190
用上面那段引文活灵活现地描绘当时文坛的风气 ,紧接着又以乔治时代的诗人乔治 ·克雷布自许 ,作出某种意义上的反击 :有时候 ,一个人在属于他的风云岁月过去之后 ,还能活着进入全新的时代 ,这时好奇的人就能看到人间喜剧中最为奇特的场面 。

比如说 ,现在谁还会想起乔治 ·克雷布呢 ?他曾经是个著名的诗人 ,当时所有人异口同声地称赞他的天才 ,这种现象在更为复杂的现代社会里并不多见 。他师法亚历山大 ·蒲柏那个流派 ,用押韵双行体撰写了许多德育故事 。后来爆发了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 ,许多诗人唱起新的歌曲 。克雷布先生依然用双行体写他的德育故事 。

我想他肯定读过那些轰动一时的年轻人所写的诗歌 ,我还想象他会认为那些诗写得很差 。当然 ,大多数确实写得很差 。但济慈与华兹华斯的颂诗 ,柯勒律治的少数诗篇 ,再加上雪莱的几首名作 ,确实开辟了前人未曾探索过的精神境界 。克雷布先生已经是明日黄花 ,但他依然用押韵双行体写着他的德育故事 。

我曾随意翻阅过年轻一代的作品 。也许他们当中会有更为激情澎湃的济慈 、更为超凡脱俗的雪莱 ,已经出版过将会流传千古的名作 。这我并不清楚 。我钦羡他们优美的文笔 ,我赞美他们欢畅的风格 。这些后生虽然很年轻 ,但已经取得很高的成就 ,再把他们视为初露锋芒之辈会闹笑话的 。但尽管他们的作品很多 (他们的词汇量非常丰富 ,仿佛在摇篮里就开始研读罗杰特的 《词林正典 》 ) ,我却没有读到新意 :在我看来 ,这些人学识有余 ,而涵养不足 。

我消受不起他们猛拍我后背的那种热切和扑进我怀里的那种激情 ,我觉得他们的情感有点苍白 ,他们的梦想也有些乏味 。我不喜欢他们 。我已经是老古董 。我会继续用双行体撰写德育故事 。但假如我这么做除了自娱自乐以外 ,还有什么别的指望 ,那我就是个无可救药的大傻瓜 。这段夫子自道其实是理解 《月亮和六便士 》的关键所在 ,

Highlight(yellow) - Location 208
从表面上看 , 《月亮和六便士 》讲述的是一个离经叛道的故事 。正如大多数读者所知道的 ,故事主角查尔斯 ·斯特里克兰的原型是生极落魄 、死备哀荣的后印象派画家保罗 ·高更 。

Highlight(yellow) - Location 236
最常见的误读莫过于将保罗 ·高更的化身查尔斯 ·斯特里克兰当成小说的主角 ;就我看到的众多文献而言 ,绝大部分评论者都是这么认为的 。基于这个错误的假设 ,他们对 《月亮和六便士 》提出了两种严厉的批评 :斯特里克兰的人物形象并不真实 ,其舍弃家庭投身艺术的动机也没有得到合理的解释 。

然而毛姆无意为斯特里克兰立传 ,他要做的是 “继续用双行体撰写德育故事 ” 。既然毛姆以乔治 ·克雷布自况 ,这里的 “双行体 ” ,当然就是现实主义 。就人物角色 、背景设定和叙事情节而言 , 《月亮和六便士 》的维多利亚色彩并不难辨认 。

Highlight(yellow) - Location 261
无论在哪个部分 ,叙事者都占据了绝对核心的位置 ,斯特里克兰自始至终从未直接登场 ,他的生平事迹和内心活动完全由 “我 ”通过转述 、观察 、推测和解释来呈现 。换言之 ,小说的主角是而且只能是第一人称的叙事者 。

Highlight(yellow) - Location 263
这个叙事者的声音 ,亦即小说的基调 ,是谨慎而克制的 。我们可以看到 ,每当叙事者对某个人 、某件事形成观点或者判断 ,他都会紧接着自我反省 ,甚至于说出 “我所做的猜测都是毫无根据的 ”这样的话来 。 《月亮和六便士 》反复证明了这种谨慎和克制的必要性 。

Highlight(yellow) - Location 273
诸如此类的强烈反差不仅仅是为了增加阅读的快感 ,它们更主要的功能是为小说最后一段揭示的寓意进行铺垫 。在 《月亮和六便士 》的结尾 ,毛姆写道 :有句 《圣经 》上的话来到我嘴边 ,但我没有说出来 ,因为我知道神职人员认为俗人侵犯他们的领地是有点亵渎上帝的 。我的叔叔亨利做过二十七年惠特斯特布尔的教区牧师 ,要是遇到这种情况 ,他往往会说 ,魔鬼总是随心所欲地引用经文 。他记得从前一个先令就能买到十三只上等的牡蛎 。

熟悉 《圣经 》的读者应该能够猜得到 ,叙事者没有说出口的经文 ,显然便是 《马太福音 》和 《路加福音 》中那句 “你们不要论断人 ,免得你们被论断 ” ,又或者是 《约翰福音 》里的 “不要将表象作为判断的根据 ” 。 《圣经 》反复告诫凡人不能彼此论断是有道理的 ,因为人和人的相互了解往往肤浅 、局限而片面 ,能够做出公正的评判只有全知全能的上帝 ——假如这样的上帝果真存在的话 。

Highlight(yellow) - Location 286
,哪怕是对他明明极其厌恶的艾美 ·斯特里克兰 ,也无非是善意讽刺了几句而已 。不要随便评判别人这个来自 《圣经 》的古老道理遥遥呼应了毛姆在小说开头 “老古董 ”的自我定位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 《月亮和六便士 》是对当时那些差评师的回应 ,提醒他们不要急于言之凿凿地做出审判 :既然乍看俗不可耐的查尔斯 ·斯特里克兰其实是个伟大的天才画家 ,那么同样道理 ,貌似落入现实主义窠臼的 《人性的枷锁 》及 《月亮和六便士 》 ,也可能是流芳后世的煌煌巨著 。

Highlight(yellow) - Location 293
但不要随便评判别人并不等于没有自己的观点和立场 ,毛姆借由 《月亮和六便士 》所亮出的观点是精神优于物质 、个体大于社会 ;而这种反世俗 、反传统的立场 ,正是几代读者为之潸然泪下的关键所在 ,因为普通读者毕竟既不了解小说这种文学体裁的历史演变 ,也不知道文坛的私人恩怨 。

Highlight(yellow) - Location 296
查尔斯 ·斯特里克兰毅然舍弃舒适的中等阶层生活 ,甘愿过着食不果腹 、衣不蔽体的艰苦日子 ,在世人看来已经非常难以理解 ;他甚至还决绝地抛下妻儿 、背叛朋友 ,按照传统的道德观念更是十足的混蛋 ;但到最后 ,他却是一个得到作者和读者的同情 、在艺术领域奏响凯歌的大英雄 。在小说的第五十章 ,叙事者讲述了两名师出同门然而命运截然相反的医生的轶事 :医术高超的亚伯拉罕听从内心的召唤 ,丢下伦敦的优职厚禄 ,到亚历山大港当了朴素的检疫员 ;技艺稍逊的卡迈克尔则幸运地顶替了亚伯拉罕留下的空缺 ,成为趾高气扬的社会名流 。

叙事者在讲完这个与斯特里克兰的传奇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故事之后 ,提出了两个发人深省的问题 :难道做自己最想做的事 ,生活在让你感到舒服的环境里 ,让你的内心得到安宁是糟践自己吗 ?难道成为年入上万英镑的外科医生 、娶得如花美眷就算是成功吗 ?这些拷问人生终极意义的难题有两个截然不同的答案 ,小说的名字正好再现了两者之间的对立 。

Highlight(yellow) - Location 306
称 《人性的枷锁 》的主角菲利普 ·卡雷 “和许多年轻人一样 ,为天上的月亮神魂颠倒 ,对脚下的六便士视而不见 ” 。月亮象征着崇高的理想追求和美妙的精神境界 ,也象征着离开伦敦的斯特里克兰和远赴埃及的亚伯拉罕所甘之如饴的清贫 ;六便士这种小面额的硬币代表着世俗的鸡虫得失与蝇头小利 ,也代表着卡迈克尔所引以为傲的豪奢 。月亮和六便士之间理应如何取舍 ,叙事者并无定论 ,只是谨慎地说 :我想这取决于你如何看待生活的意义 ,取决于你认为你应该对社会做出什么贡献 ,应该对自己有什么要求 。

Highlight(yellow) - Location 312
但千万不要误将毛姆当成亨利 ·戴维 ·梭罗的信徒 ,他其实并不反对 、甚至非常讲究物质的舒适 。
Highlight(yellow) - Location 314
1 9 0 7年声名鹊起以后 ,日进斗金的他从此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 ,

Highlight(yellow) - Location 317
他晚年定居那座位于法国南部的海滨别墅 ,更是占地广达九英亩 、随时可以欣赏地中海万顷碧波的顶级豪宅 。这也是毛姆的小说非常难以准确理解的重要原因 。有些作家文如其人 ,笔下抒发的是真实的胸臆 ;有些作家深藏不露 ,作品发出是杜撰的心声 。但毛姆总是游刃有余地在虚实之间来回切换 ,不经过细致考证和深入探求 ,你永远不知道某段貌似简单的文字 ,到底蕴藏着多少深意 。比如小说第四十六章写道 :仁慈的上帝指定世间某些男子必须过着单身的生活 ,但他们有些人由于自身的原因 ,或者由于他们无法抗拒的外部因素 ,竟然违背了这种旨意 。世上再也没有比这种结了婚的单身汉更值得同情的人 。这段文字看似慨叹尼科尔斯船长的不幸 ,但又何曾不是毛姆的顾影自怜 。写下这段文字的一年之前 ,也就是 1 9 1 7年 5月 ,与同性恋人杰拉德 ·赫克斯顿携手同游的南太平洋之旅刚刚结束 ,毛姆屈服于良心的约束 ,勉强和离婚不久的西丽 ·贝纳多共结连理 。他

Highlight(yellow) - Location 333
但将毛姆登峰造极的文字艺术体现得最为淋漓尽致的 ,莫过于前面已经引用过的一段文字 ,也就是 《月亮和六便士 》最后两句话 :我的叔叔亨利做过二十七年惠特斯特布尔的教区牧师 ,要是遇到这种情况 ,他往往会说 ,魔鬼总是随心所欲地引用经文 。他记得从前一个先令就能买到十三只上等的牡蛎 。

Highlight(yellow) - Location 341
年仅十岁的他随即被其叔父亨利 ·毛姆接到惠特斯特布尔 。惠特斯特布尔是伦敦东南肯特郡出产各种海鲜的小镇 ,全盛时每年输送往伦敦的牡蛎超过六千万只 ,因而有 “牡蛎之都 ” ( O y s t e r o p o l i s )的美誉 。维多利亚时代初期的牡蛎很廉价 ,一打只卖四便士 ,是贫困工人阶级补充蛋白质的重要来源 。

Highlight(yellow) - Location 346
亨利 ·毛姆早在 1 8 9 7年去世 ,在 1 9 1 8年 “怀念 ”那段日子的只可能是作者本人 。因而这个突如其来的结尾有着两层重要的含义 。第一层含义是呼应开篇 ;那十年恰恰是维多利亚文学如日中天的巅峰期 ,这段文字再次强调了毛姆对现实主义的珍重和坚持 ,从而为整部充满怀旧气息的小说划上了完美的句号 。第二层含义则是顺应上文 ;前面几段文字描绘了艾美 ·斯特里克兰及其子女的天性是多么的凉薄 ,作者在同情斯特里克兰缺乏家人关爱之余 ,不禁感怀自己的身世也几乎同样孤苦 ;他怀念一个先令就能买十三只上等牡蛎的日子 ,是因为当时他的父母尚在人世 ,那是他毕生中唯一享受到家庭幸福的光阴 。

热门文章

随机推荐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