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励志语录 文学杂读 农贸分析

作家余华:在太平间长大,成名却遭误解29年,直言靠《活着》活着

2024-08-28

原创 作家余华:在太平间长大,成名却遭误解29年,直言靠《活着》活着

2024-08-27 12:56

发布于:天津市

2021年的年末,作家余华因一段采访再次走红;不同于29年前作品《活着》掀起的全民阅读热潮,这次的余华,摇身转变成货真价实的“喜剧人”。

被夸赞《活着》文笔简洁、直达人心时,他说:那是因为我认识的汉字不多;

被问到中国作家和法国作家的不同时,他的回答是:法国作家用法语写作,中国作家用中文写作;

经典神句层出不穷,日常采访包袱满满…

在网络媒介的迅速传播中,读者也有些错愕:这个一脸抖擞,语出惊人的小老头,真是写出《活着》的余华吗?

29年前,一本仅有12万字的《活着》,震惊了中国文坛,也成就了籍籍无名的张艺谋;在令人窒息的沉重阅读中,人们也记住了那个叫做余华的作者,记住了他沉默少言、却笔锋犀利的风格。

至此,余华也被贴上了“紧盯底层苦难”标签。

有人问余华:对网友们印象最深刻的评价是什么?

余华耿直答道:“天呢,他还在啊,我以为他早就不在了!”

惟妙惟肖的模仿,逗得现场观众捧腹大笑。

实际上,余华不仅活着,还是个货真价实的“欢乐喜剧人”。

他与自己的作品,似乎是各火各的;明明在书里呈现着最悲惨的命运,但自己却总是语出惊人,每每出现在大众视野,总会带来啼笑皆非的惊喜。

“把快乐留给自己,将悲伤送给读者!”

不知不觉间,这种应对自如的幽默,已陪伴余华走过许多年。

【不为人知的余华:在太平间长大,为了偷懒决定当作家】

生活中的余华,一直是个很乐观的人。

这样的性格,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得到完美呈现。

出生于1960年的余华,在一个叫做海盐的地方长大。

父母是医生,他的童年记忆中,始终弥漫着福尔马林和消毒液的气息。

有人说:医院的墙承受了世上最多的眼泪和祈祷,有着阳光也晒不进去的昏暗与阴翳。

可对年仅7岁的余华来说:他却能够在太平间的台子上睡得香甜。

因为父母的工作原因,他从小在医院玩耍,太平间的水泥台,就是他的床;特别是夏天的时候,年幼的余华,直接躺在太平间里睡午觉。

夏夜的燥热夹杂在冰冷的死亡气息中,既热烈又残酷。

讲到这段往事时,有人问余华:怎么看待童年生活对写作的影响?

谁知余华又发挥了段子手的本质:“别的不敢保证,至少我的作品肯定不会烂尾。”

旁人不解,他得意道:

“因为我的阑尾小时候被割掉了,我父母、哥哥的阑尾也都被割掉了,我们全家都没有阑尾。”

这场令人猝不及防的反转中,余华的更多趣事,也得到了曝光的机会。

小时候的余华,每每闯了祸以后,总会躲起来或者装病。

“有一次,因为装病装得太像了,我就被父亲抓去割了阑尾;那个时候我才意识到,自己玩笑开大了,可是整个人已经被绑在手术台上,他们也不信我的话了。”

至今为止,“我们家已经没阑尾了”这句话,也成为余华最有代表性的爆笑名言。

选择写作这条路,也是余华因偷懒意外产生的结果。

曾经的他,在父母安排下做了牙医。

但对这份工作,余华感到无比枯燥;他觉得,别人的嘴巴,是“世界上最没有风景的地方”。

拔了五年牙,他实在不想再拔了,特别想去文化馆,因为文化馆的人,总是在大街上瞎溜达。

他问文化馆的朋友:“怎么能去你们那儿上班?”

人家说:“要么会写作,要么会绘画,要么会谱曲…”

余华什么都不会,但研究了一下,觉得写作还是比较简单的。

为了进文化馆,他开始练习写作。

从家里翻出一本《人民文学》杂志,看哪个地方用逗号,哪个地方用句号…

感觉差不多的时候,余华正式投稿。

每天邮递员从他家路过,就把邮件往院子里一扔,听到“啪嗒”一声,街坊邻居就笑话他:“大作家,又退稿啦!”

这样的日子,持续了整整5年;直到余华拔下第1万颗牙时,他的转机终于来了。

有家报社看中了他的作品,就是嫌结尾处不够光明,问他能不能修改。

余华开心地频频点头:只要能发表,我从头到尾都可以给你光明。

等作品如愿发布后,余华也在小县城出了名;领导认为不能埋没人才,便把他正式调入文化馆工作。

第一天报道的时候,余华故意迟到两个小时;他想反正人们都在街上溜达,我来晚点已经算不错的了。

结果到了单位一看,他居然是第一个到的。

无比兴奋的余华,高兴地手舞足蹈:“这个单位真是来对了。”

【被误解29年的“段子手”,直言靠《活着》活着】

随着成名作《十八岁出门远行》的发表,余华成为了当代优秀的先锋派作家;而后如《一九六八年》《许三观卖血记》等作品的诞生,更奠定了余华在文坛江湖的地位。

但即便如此,余华的风格始终是饱受争议的。

在最初的文学创作中,他写阴冷而绝望的死亡,字里行间,充斥着被冰冷湖水湮灭的窒息感。

直到1993年,一首《老黑奴》的歌曲,给予了余华全新的创作思路。

那一年,那部12万字的《活着》,让33岁的余华彻底迎来创作的转型。

他一改以往的血腥暴力风格,余华用平和质朴的文字,讲述了一个悲怆的故事。

作品中的主人公福贵,经受了生命狂风暴雨般的重击;在至亲至爱先后离去的悲痛中,他依旧选择了孤独而平静地活着。

不反抗,不叫喊,甚至不去追求幸福;这样的故事,让人心疼而压抑。

但正如余华说的: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那时,不论中国文坛,还是街头巷尾,余华的名字,俨然成为引领阅读狂潮的一个标签。

“自1993年初版以来,《活着》共出版了10个版本,版税高达1550万人民币,先后被张艺谋导演,孟京辉导演,朱正导演拍成电影、电视剧、话剧,且为余华带来了诸多奖项,如1998年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最高奖、2004年法兰西文学和艺术骑士勋章、2018年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最有影响力小说……”

朋友许子东问他,《活着》的版税到底有多少?

余华哈哈大笑:“没完全统计过,但至今为止,我依旧靠《活着》活着。”

余华也很纳闷:这部几十年前的小说为什么会一直畅销?

直到他遇到一位语文老师:“曾经我的语文老师让我读《活着》,后来我也让我的学生读《活着》。”

采访中,人们问余华:“您给自己的作品《活着》打多少分?”

他回答:“打9.4分。”

“那剩下的0.6分呢?”

“你去问豆瓣吧,豆瓣给打得9.4分!”

在大众的印象中,作家都是高高在上的。

特别是像余华这样,文字如刀锋般极具穿透力的作家,更应该是沉默而严肃的。

可谁又能想到:年过六旬的余华,竟然把凡尔赛演绎到了极致。

正所谓: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

我想,这也是余华因“段子手”身份,迅速走红的原因吧!

【被质疑江郎才尽,他说:其实是我太懒】

他有他的幽默,也有他的困扰。

截至2020年,《活着》在国内的销量已逾2000万册,打破了当代中国纯文学的销量记录。

不论哪个时代,人们都能在这部书里,找到独属于自己的生存哲学与情感共鸣。

但《活着》持续的高光期,也为余华带来了江郎才尽的质疑。

自从《活着》之后,人们总是觉得:余华的文字力不从心,尤其是去年出版的《文城》,总是无法符合读者们的期待。

甚至有人觉得:

62岁的年纪,对于一位重量级作家来说,本该是游刃有余纵横勃发的壮年;在这个与岁月叫板的角力态势中,余华却过早地缴械投降。

其实余华遭遇的苦恼,恰恰是无数作家曾经受、或正在经受的煎熬。

每个时代,都会有一些作家吧;他们因备受瞩目的作品,整个人被拖着前行;外界的关注和期待,似乎也铸成了巨量的阴影,将他们裹挟其中。

作家们的创作,总是基于自己的精神归宿。

如鲁迅的鲁镇、莫言的高密,陈忠实的白鹿原…

他们在自己的故乡,是自由肆意的;可精神的乐园,一旦负载了太多关注和期待,自由本身就变得沉重,甚至被挤压到变形。

很多人觉得,余华的创作,始终离不开《活着》的束缚。

其实,他只是离不开精神上的故乡;却也因此,无法逃避世人赋予的名誉重担。

一个作家的创作,本就是映照生命轨迹的自我反省。

能够诚然面对本心,是件值得称赞的事情。

一个时代的风云涌动,也成就了一个作家的归途;在这场对生命轨迹的溯源中,成就一部经典,也已经是很伟大的事情了。

我们做不到的,又何必苛责在他人身上。

一直以来,余华始终是以黑色幽默的方式讲述着不甘和苦难;可以说:他把对生活的观摩,以冰冷的叙事方式沉淀到小说中。因为他的文字冷漠中透露着真实,绝望中看得到安详,每个人都能从小说当中看到自己的影子。

当然,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他也保持着自己的坦诚和直率。

在他眼中,《活着》是高尚的,《在细雨中呼喊》是不算苦的,《文城》是困在家里,不得不写完的…

别人说他:不是个勤奋的作者。

他点点头:“我早上要看NBA,晚上要看足球,确实挺忙的。而且你看很多著名作家,也就那么一两个作品流传甚广,所以我就少写点好了。”

【放在最后的话】

有人说:余华的书里没有坏人,只有厄运。

因为苦难里善良的人们,无论遭受了怎样的痛楚,哪怕眼含热泪,也仍旧带着希望走下去。

的确如此,从《在细雨中呼喊》《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到《兄弟》《第七天》以及最新的《文城》,余华的作品表面上,尽书人物命运的曲折、生活的无情,但是无论生活多么不如意,主人公始终没有向命运低头,一直在坚韧顽强地挣扎。

特别是《活着》中的福贵:

他身上几乎凝练了所有人生的苦痛:破产、拉壮丁、丧妻、丧子、丧孙……

但即便人至暮年,一无所有的他,依旧能在地头唱出嘹亮的歌声。

这不是麻木,而是活着本身的坚韧;能够活下去,本就是一种勇敢!

恰是如此,即便余华的文字极其朴素,却能让读者情不自禁、潸然泪下。

文字的力量总是特殊的;即便感同身受太难,但它总能用一种出其不意的方式,打动我们的心,触碰到我们心底最柔软的地方。

对余华来说:其他的作品,亦是如此。

比如“以回忆抵抗遗忘”的《在细雨中呼喊》,以“善良和解仇恨”的《许三观卖血记》…他完全是用文字去触摸生命的疼痛,提炼深刻而隽永的温暖。

中国文坛需要《活着》般的经典作品,但并不是说:每一部作品,都能与《活着》相提并论。

它们有自己的使命,也有自己的宿命。

也愿大家在余华的作品中,探寻到面对无常人生的通透智慧;纵然风雨琳琅,依旧不泯初心。

————END————

其他推荐——

陕西一农妇留下遗书,丈夫看完慌忙报警,却破获30年前的一桩疑案

1954年,沈阳一锅炉工妻子病逝;44年后子女才知:母亲就是小凤仙

作者:初拾

从风云人物的传奇经历中,淬取平淡人生的醒世箴言!

原创作品,抄袭必究;

图源网络,侵权立删!

如果喜欢这篇文章,不妨点个赞再走呀~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热门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