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励志语录 文学杂读 农贸分析

《平凡的世界》与改革开放40年:于大时代中为平凡人立传

2024-10-12

原标题:《平凡的世界》与改革开放40年:于大时代中为平凡人立传

《平凡的世界》与改革开放40年:于大时代中为平凡人立传

  白烨(左)与张柠 高凯 摄

  中新网北京10月19日电 (记者 高凯)“《平凡的世界》可以概括为一句话,为平凡人立传,为奋进者扬帆,这是我们对这部作品保持敬意最大的原因。”著名文学评论家白烨日前论及路遥经典作品《平凡的世界》作出如上表示。

  作为第三届“北京十月文学月”文化普及类重要活动之一,北京出版集团十月文学院主办的“名家讲堂”活动日前将目光聚焦于《平凡的世界》与改革开放40年,于日前邀请著名文学评论家,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白烨,与著名文学评论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当代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张柠围绕“《平凡的世界》与改革开放40年”进行对谈,带领广大听众重温茅盾文学奖经典之作《平凡的世界》,体味个人命运沉浮与整体时代走向之间的共振与撕扯,盘点中国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

  《平凡的世界》是一部读者耳熟能详的如椽巨作,以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前十年中国城乡变革为背景,呈现了孙少安、孙少平等一群普通人的劳动与爱情、挫折与追求、日常生活与社会变革纷繁交织的历史画面。小说的创作背景和内容均与中国改革开放前后的社会现实密切相关,作家敏锐地感知到中国社会进行的改革开放给农村和城市带来的剧变,并在作品中进行了真诚书写和深刻剖析。

  白烨表示,“今天讲改革开放40年,我认为《平凡的世界》做到了整体的反映,当年路遥准备创作这部作品时,翻了十年中出版的的《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和《陕西日报》,他心里有一个想法就是一定要把人物,包括村庄背后社会的时代的历史的变迁写出来,写到了很多事件,按说一个农村的事儿就事论事的话真是很难写的很大,但是里面尽可能穿插了很多那个时代所遇到的问题,时代、历史和社会的,这本书可以说是对改革开放40周年侧面做出的反映。”

  张柠坦言,“我本人第一次读《平凡的世界》并不是很喜欢,后来我在不同场合遇到很多不同的读者,经常被问到《平凡的世界》怎么样,对于这部作品,读者最多的评价是‘太喜欢了’,对于每个细节都很熟悉,读了好几遍,类似的情况碰到好多次我才开始注意到觉得必须重新读,又重读。结果一次跟一次的感受都不一样,今年上半年是第三次读。”

  张宁表示,自己在重读中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它的生命力为什么这么长久?”

  “因此我修正了此前对《平凡的世界》评价的一些观点,其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修正就是说20世纪一百年来长篇叙事文学留下了多少让我们能记得住的人物形象,其实不多,数不上来几个,孙少平、孙少安的人物形像立住了。”张柠说。

  《平凡的世界》于2012年由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再版,至今不断重印,在改革开放40年里伴随着中国读者,已成为经典长销作品。

  对此白烨表示,“《平凡的世界》不断地印,不断地有人去看其实提出了一个问题,值得文学思考,现实主义在某种意义上讲跟文学读者有更关系的联系,路遥恰恰是自觉的,清醒的。”

  一直以来,《平凡的世界》在各个阶层和年龄段的读者中间热度不减,然而与此同时,在文学评论、文学研究、文学教学中却并未成为非常受关注的作品。对此白烨说:“这背后其实有很多问题,有些研究更多关注的艺术形式的创新,或者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怎么结合,但读者不会,实际上两边的取向不同。我相信对读者而言,读者这么喜欢的作品原因到底在哪,法国有个文学史家朗松有一句话说的特别好,他说有些书特别受到大众喜闻乐见的原因可能在于他们表达了人与人共有的情感,而不是艺术形式别出心裁,对于一般读者而言能引起共鸣的主要是共同情感,而不管艺术形式是什么样。”

  “《平凡的世界》表达了人人共有的情感,尤其是处在逆境努力逆袭的人,尤其是有乡村文化背景的人,哪怕是已经从乡村走向了都市,或者现在还在乡村和城乡交叉地带看到这本书都会受到启发,《平凡的世界》可以概括为一句话,为平凡人立传,为奋进者扬帆,这是我们对这部作品保持敬意最大的原因。”

  据了解,“名家讲堂”是十月文学院的一档精品文学活动。由北京出版集团十月文学院搭建平台,邀请北京与全国著名专家学者、作家与文艺家,以两人或多人对谈的方式,就文学与文化的重要问题、前沿问题各抒己见。从2017年10月启动至今,已在北京佑圣寺、福建武夷山、云南丽江等地举办了四场活动。(完)


(责编:蒋波、吴亚雄)

热门文章

随机推荐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