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励志语录 文学杂读 农贸分析

莫言作品在英语国家的翻译和接受

2024-01-08

‘Frog’,by Mo Yan

1

2014

...>在这个阶段,因获得诺奖而完成文学“祝圣”的莫言成为西方世界关注的焦点.评论界对莫言的作品开展批评,对《檀香刑》和《四十一炮》的评论也是褒贬不一.但是两年后《蛙》的出版无疑又让英语读者再次认识了莫言.评论界对莫言的关注开始回归文学本身,对其评价也以积极肯定为主,正如《金融时报》评论家所言,“《蛙》标志着全世界范围内的读者对莫言又有了更大的兴趣”(Aw,2014). ...

A rural Chinese “Catch-22” you can almost smell

1

1995

...>《红高粱家族》是莫言作品在英语世界跨出的一大步.1995年,莫言的第二部英译长篇小说《天堂蒜薹之歌》经葛浩文译出后出版.葛浩文选择作品的标准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我喜欢”和“适合我译”(舒晋瑜,2005).《天堂蒜薹之歌》不是莫言的代表作,1988年创作完成后甚至一度备受争议,但该书在海外却被称为“二十世纪中国小说中构思立意最出奇、艺术造诣最高超、充分展现了农民生活复杂性的叙事性作品”(Duke,1993:392).葛浩文之所以选择该小说,一方面是出于对其艺术价值的认可,但更重要的或许是考虑到了目标读者的诉求.《天堂蒜薹之歌》是一部批判中国官场腐败的“政治小说”(葛浩文、吴耀宗,2010),而政治类小说则是美国读者喜欢的类型(季进,2009).《天堂蒜薹之歌》在美国出版后,《纽约时报书评》《出版人周刊》等多家西方媒体在评论时几乎不约而同地给这部小说打上了“禁书”的标签,以吸引读者的眼球.《纽约时报书评》称莫言是“中国最优秀的作家之一”(Bernstein,1995).值得一提的是,此前西方评论家在提到莫言时仅仅称其为“新生代地方作家”(Wu,1992)、“北京文学圈外鲜为人知的中国作家”(Hampton,1993)、“年轻的、勇于试验的作家”(Kinkley,1994).这种指称上的变化,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莫言在英语世界地位的提升以及评论家对其的进一步认可.然而从1996年到1999年,莫言作品的英语世界之旅似乎出现了停滞,期间没有一部引人注目的作品出现. ...

Reviewed work:Life and Death Are Wearing Me Out,by Mo Yan,Howard Goldblatt

1

2008

...>通常情况下,与法语等其他语种译本相比,莫言作品英译本的问世较为滞后④(④ 《红高粱家族》在英文版(1993)前已有日文版(1989)、法文版(1990),《酒国》在英文版(2000)前已有日文版(1996),《丰乳肥臀》在英文版(2004)前已有日文版(1999)、意大利文版(2002)、越南文版(2002)、西班牙文版(2002)、法文版(2004).).但是《生死疲劳》在中国大陆出版不久,葛浩文翻译的英文版《生死疲劳》便在美国问世,成为西方世界的第一个译本.英文版出版后,评论界虽然也有批评的声音,比如“读来让人疲乏”(Block,2008:47)、“不适合普通读者,需要极大耐心才能读完”(Quan,2008:77),但是瑕不掩瑜,诸多有影响力的海外媒体均作了正面评价.美国权威书评杂志《科克斯书评》(Kirkus Reviews,2008:168)评价《生死疲劳》为“史诗性的黑色喜剧”,称莫言为“辛辣的、拉伯雷式的讽刺作家”.《纽约时报书评》将《生死疲劳》列入一周一评的“主编精选”(NYTBR,2014).2009年3月,莫言凭借《生死疲劳》获得俄克拉荷马大学主办的纽曼华语文学奖(Newman Prize for Chinese Literature),这是莫言在英语世界赢得的第一个重大奖项. ...

Folk opera

1

2013

...>美国汉学家林培瑞(Perry Link)认为莫言作品中的社会批判意识具有局限性(Link,2012).但也有学者表示反对,比如文化学家马毅仁(Ian Buruma)便认为“(莫言)小说是作者的农民精神的反映……莫言通过关注人的欲望,包括人最黑暗的欲望,能够挖掘得更为深刻”(Buruma,2013).他还进一步指出,“对小说家的评判应该依据其文学成就……他给我们讲了些精彩的故事,这就足够了”(同上). ...

2

2004

...>莫言作品在英语国家的公开译介至今已有近30年的历史,其间发生过两个具有特殊意义的事件:1993年《红高粱家族》英译本的出版和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前者标志着莫言作品开始进入英语世界大众读者的视野,后者标志着莫言作品正式得到西方文学圈的认可,称得上是“中国文学对外出版传播60年的一个标志性事件”(何明星,2013).而2000年《酒国》英译本的出版,结束了莫言在英语世界近4年(1996—1999)的寂静期.因此,本文将以这3个时间为分界点,将莫言在英语国家的译介历程分为4个阶段:(1)1988—1992,囿于象牙塔的零散译介;(2)1993—1999,走出象牙塔——葛浩文的努力;(3)2000—2012,走向“祝圣”①(① “祝圣”(consecration)原是宗教术语,指天主教行弥撒时将面包和葡萄酒转变为耶稣的身体和血的过程,后引申为神圣化.帕斯卡尔•卡萨诺瓦(Pascale Casanova)在《文学世界共和国》(The World Republic of Letters,2014)一书中将世界文学描述为一个等级性结构,当处于边缘地位的文学作品被处于中心地位的文学权威认可时,该作品便完成了祝圣的过程(Casanova,2004:126).翻译是一种典型的实现祝圣的途径(同上:133),诺贝尔奖则是当今广泛认可的文学祝圣形式(同上:147).虽然带有欧洲中心主义色彩,但卡萨诺瓦的观点有其价值所在,笔者在此依然借用了“祝圣”的提法.);(4)2012年至今,“后诺奖”时代. ...

...>卡萨诺瓦把文学世界描述为一个具有等级性结构的共和国,在这样的空间里,翻译不仅是文学流通的重要载体,还是“作家或文本获得认可的最为重要的途径之一”(Casanova,2004:135).从1988年莫言通过《中国文学》进入英语世界,到1993年长篇小说《红高粱家族》在英美的出版,再到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莫言作品近30年的英语世界之旅正是一国文学从文学世界的边缘走向中心的一个典范.莫言从本土作家蜕变为世界级作家,其笔下的高密东北乡,与乔伊斯的都柏林、马尔克斯的马孔多、福克纳的约克纳帕塔法县一起,成为了世界文学地图的重要坐标. ...

0

1993

Reviewed work:Big Breasts and Wide Hips by Mo Yan,Howard Goldblatt

1

2005

...>2004年,英文版《丰乳肥臀》在美国出版.同《天堂蒜薹之歌》和《酒国》一样,《丰乳肥臀》在国内出版之初也备受争议,遭到文艺界诸多权威人士的批评③(③ 对《丰乳肥臀》的批评,最初刊于《云南当代文学》1996年8月第32期,后收录于《中流•百期文萃》一书中.).可以看出,葛浩文在作品选择上似乎尤其青睐有争议的作品.他在《丰乳肥臀》英文版序言里重申了作品的争议性,并引用非官方的评语称,“《丰乳肥臀》是一部在浅直名称下的丰厚性作品,莫言以一贯的执着和激情叙述了近百年来中国社会的历史进程……是一部风格鲜明的优秀之作”(Goldblatt,2004:IX).小说出版后,《今日世界文学》称其“又一次展现了作者通过历史与魔幻相结合的方式呈现宏大叙事的天才”(Fu,2005:85).美国汉学家陆敬司(Christopher Lupke)称莫言为“中国后毛泽东时代的文学巨匠”(Lupke,2005:70).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此时的莫言开始受到西方文艺界的关注.美国著名作家厄普代克在《纽约客》撰文评价《丰乳肥臀》,称莫言“上了一桌子的残忍事件、魔幻现实主义、女性崇拜、自然描述和意境深远的隐喻”(Updike, 2005).厄普代克被公认为美国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被誉为“美国最后一位真正的文人”(McGrath, 2009),他在文中虽然没有明显的溢美之词,但他对莫言的关注,体现了莫言在英语世界影响力的不断扩大. ...

A Mi Manera: Howard Goldblatt at home, a self-interview

1

2011

...>随着时间的推移,虽然“莫言热”在英语世界逐渐降温,但是作为一项从相对弱势文化到强势文化的逆向译介活动,莫言作品的英译无疑是成功的.莫言的成功离不开其作品本身的特质以及各类市场化的运作,但从翻译的角度来看,其译介经验对中国文学进一步走出去有着尤为重要的启示.首先,作为中国现当代文学著名翻译家的葛浩文不但熟稔中国现当代文学,而且能准确把握英语世界读者的文学标准,比如西方评论家注重作品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挖掘(Ge,2011),美国普通读者偏好侦探小说以及带有情色和政治元素的小说(季进,2009).因此在选择什么作品来译这个问题上,葛浩文具有良好的鉴别力和判断力.其次,重视译者的创造性以及译本受众的接受和反应.葛浩文认为,译者“有创作的责任和本分”(闫怡恂、葛浩文,2014:202).作为能动的个体,译者仍应尊重作者、文本和读者,但是相比之下,葛浩文认为“最重要的是要对得起读者,而不是作者”(季进,2009:46).最后,在这种读者至上的翻译观的影响下,葛浩文充分发挥译者能动性,对文本进行删减(如《红高粱》)、增添(如《丰乳肥臀》中添加的人物关系表),甚至更改情节(如《天堂蒜薹之歌》的结尾)等处理.实践证明,葛浩文的译介行为对中国文学走出去产生了积极的意义. ...

0

2004

Anarchy and plain bad luck

2

1993

...>《红高粱家族》出版后,美国最具影响力的书评刊物之一《纽约时报书评》给予了高度评价,称“莫言的叙事丰满、生动、详尽”,作者“用散发着硝烟、血腥与死亡气息的肺腑之言,精彩纷呈地再现了(那个秩序混乱的)生活……(书中的人物形象)与莫言一起把高密东北乡安放在了世界文学的版图之上”(Hampton,1993).美国汉学家金介甫(Jeffrey C. Kinkley)在《今日世界文学》中称该书“或许是最好的……二十世纪中文英译小说……小说将因其独创性、神话建构、英雄主义和反英雄主义、暴力描写、荒诞色彩而被铭记”(Kinkley,1994).M •托马斯•英奇(M. Thomas Inge)甚至称莫言为“世界级的作家,可能是老舍、鲁迅以来最有前途的中国作家”(转引自刘绍铭,2005). ...

...>《红高粱家族》是莫言作品在英语世界跨出的一大步.1995年,莫言的第二部英译长篇小说《天堂蒜薹之歌》经葛浩文译出后出版.葛浩文选择作品的标准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我喜欢”和“适合我译”(舒晋瑜,2005).《天堂蒜薹之歌》不是莫言的代表作,1988年创作完成后甚至一度备受争议,但该书在海外却被称为“二十世纪中国小说中构思立意最出奇、艺术造诣最高超、充分展现了农民生活复杂性的叙事性作品”(Duke,1993:392).葛浩文之所以选择该小说,一方面是出于对其艺术价值的认可,但更重要的或许是考虑到了目标读者的诉求.《天堂蒜薹之歌》是一部批判中国官场腐败的“政治小说”(葛浩文、吴耀宗,2010),而政治类小说则是美国读者喜欢的类型(季进,2009).《天堂蒜薹之歌》在美国出版后,《纽约时报书评》《出版人周刊》等多家西方媒体在评论时几乎不约而同地给这部小说打上了“禁书”的标签,以吸引读者的眼球.《纽约时报书评》称莫言是“中国最优秀的作家之一”(Bernstein,1995).值得一提的是,此前西方评论家在提到莫言时仅仅称其为“新生代地方作家”(Wu,1992)、“北京文学圈外鲜为人知的中国作家”(Hampton,1993)、“年轻的、勇于试验的作家”(Kinkley,1994).这种指称上的变化,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莫言在英语世界地位的提升以及评论家对其的进一步认可.然而从1996年到1999年,莫言作品的英语世界之旅似乎出现了停滞,期间没有一部引人注目的作品出现. ...

Frog by Mo Yan review - the Chinese Nobel laureate’s award-winning novel

1

2014

...>2014年11月,莫言以中国计划生育政策为主题的小说《蛙》由葛浩文翻译并出版.从图1统计的评论数量来看,《蛙》在莫言所有长篇小说中收获的评论数量最多,达到13篇,其中多篇刊登于《纽约时报书评》《今日世界文学》《泰晤士报文学副刊》等重量级刊物.另外,笔者还发现,评论者在提及莫言时用的指称除了“诺贝尔奖得主”“中国最著名作家”外,还有“富有争议的作家”,但是从评论内容来看,此时评论界关于莫言的争论已经渐渐降温,尤其随着《蛙》的出版,似乎更是难以借由作品的内容来轻易地指摘作者的政治倾向.比如《卫报》评论家认为,“读者若能持开放的心态来阅读《蛙》,他会发现一个虽然有时略显蓬松却不乏精彩微妙之处的文本,而这一文本远远超越了二元对立的政治话语窠臼”(Hilton,2014).《纽约时报》著名评论家珍妮特•玛斯林(Janet Maslin)称,“(《蛙》)是一部内容丰富、令人不安的关于中国独生子女政策的史诗——一个非常人性的故事……(蛙)是人类恐惧和欲望的对象,它给了全书一种怪异、噩梦般的特质”(Maslin,2015).可见,在这一时期,更多的评论家开始从客观的文学视角来审视莫言的作品. ...

WLT’s Top 40 List,1927-2001:Celebrating 75 years of publishing excellence

1

2001

...>到2000年为止,尽管莫言通过一系列优秀的作品赢得了海外文学界和普通读者的尊重,《红高粱家族》甚至作为唯一的汉语小说被《今日世界文学》评为75年来(1927—2001)全世界最杰出的40部作品之一(Hospital et al.,2001:73),但莫言距离世界级作家的神坛依然较远.正如黄宗泰(Timothy C. Wong)所指出的,“此时的莫言依旧没有得到全世界的赞誉”(Wong,2002:118).截至2002年,莫言已创作并发表的长篇小说共有8部②(② 分别为《红高粱家族》(1987)、《十三步》(1989)、《天堂蒜薹之歌》(1989)、《酒国》(1992)、《食草家族》(1992)、《丰乳肥臀》(1995)、《红树林》(1999)和《檀香刑》(2001).),其中在英语世界传播的仅有3部.在大量的中短篇小说中,仅有有限的几篇被译成英语.由于西方学界及媒体对莫言的正面评价,再加上葛浩文笔耕不辍的译介,莫言进入世界级作家谱系是指日可待的.葛浩文在20世纪90年代便被夏志清称为“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的首席翻译家”.他对莫言作品持续且有效的译介,无疑是莫言最终走向文学“祝圣”的关键推手. ...

Mo Yan through western eyes

1

2000

...>《酒国》是另一部具有争议的作品,最先在中国台湾地区出版.葛浩文对其情有独钟,认为《酒国》是他读过的中国小说中“在创作手法上最有想象力、最为丰富的作品”(李爽,2013).小说在英美出版后,《洛杉矶时报》《泰晤士报》《经济学人》等英美知名主流媒体相继发表书评.金介甫在《今日世界文学》中称莫言为“同代人里最优秀的中国小说家”,认为《酒国》是一本有着“极端”叙事风格和技巧的小说,并详细介绍了莫言在叙事技巧上的革新(Kinkley,2000).小说的“极端”同样给《泰晤士报》的评论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者用最让人难以忍受的细节描写连珠炮式地轰炸读者,连长了铁胃的读者看了也会离开饭桌”(O’Connell,2000).同年,《今日世界文学》开设莫言专题,连续刊登四篇以莫言为主题的研究论文.虽然此前莫言一直是英美汉学界关注的对象,但相关的研究文章数量少,且散落于各类学术期刊和论文集,更不曾有专著问世.《今日世界文学》是一本国际知名学术期刊,该期刊对莫言的集中关注,体现了莫言在中国文学中的重要地位以及英语世界对他的极大兴趣.M. 托马斯•英奇在文中高度评价《红高粱家族》《天堂蒜薹之歌》和《酒国》,称赞葛浩文的译文“相当出彩,甚至让人误以为原本就是用英语创作的”(Inge,2000:501),认为莫言“像福克纳一样……是真正的文学天才……有望在二十一世纪以世界级作家的身份登上更广阔的文学舞台”(同上:501,506). ...

Reviewed work:Red Sorghum:A Novel of China by Mo Yan,Howard Goldblatt

2

1994

...>《红高粱家族》出版后,美国最具影响力的书评刊物之一《纽约时报书评》给予了高度评价,称“莫言的叙事丰满、生动、详尽”,作者“用散发着硝烟、血腥与死亡气息的肺腑之言,精彩纷呈地再现了(那个秩序混乱的)生活……(书中的人物形象)与莫言一起把高密东北乡安放在了世界文学的版图之上”(Hampton,1993).美国汉学家金介甫(Jeffrey C. Kinkley)在《今日世界文学》中称该书“或许是最好的……二十世纪中文英译小说……小说将因其独创性、神话建构、英雄主义和反英雄主义、暴力描写、荒诞色彩而被铭记”(Kinkley,1994).M •托马斯•英奇(M. Thomas Inge)甚至称莫言为“世界级的作家,可能是老舍、鲁迅以来最有前途的中国作家”(转引自刘绍铭,2005). ...

...>《红高粱家族》是莫言作品在英语世界跨出的一大步.1995年,莫言的第二部英译长篇小说《天堂蒜薹之歌》经葛浩文译出后出版.葛浩文选择作品的标准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我喜欢”和“适合我译”(舒晋瑜,2005).《天堂蒜薹之歌》不是莫言的代表作,1988年创作完成后甚至一度备受争议,但该书在海外却被称为“二十世纪中国小说中构思立意最出奇、艺术造诣最高超、充分展现了农民生活复杂性的叙事性作品”(Duke,1993:392).葛浩文之所以选择该小说,一方面是出于对其艺术价值的认可,但更重要的或许是考虑到了目标读者的诉求.《天堂蒜薹之歌》是一部批判中国官场腐败的“政治小说”(葛浩文、吴耀宗,2010),而政治类小说则是美国读者喜欢的类型(季进,2009).《天堂蒜薹之歌》在美国出版后,《纽约时报书评》《出版人周刊》等多家西方媒体在评论时几乎不约而同地给这部小说打上了“禁书”的标签,以吸引读者的眼球.《纽约时报书评》称莫言是“中国最优秀的作家之一”(Bernstein,1995).值得一提的是,此前西方评论家在提到莫言时仅仅称其为“新生代地方作家”(Wu,1992)、“北京文学圈外鲜为人知的中国作家”(Hampton,1993)、“年轻的、勇于试验的作家”(Kinkley,1994).这种指称上的变化,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莫言在英语世界地位的提升以及评论家对其的进一步认可.然而从1996年到1999年,莫言作品的英语世界之旅似乎出现了停滞,期间没有一部引人注目的作品出现. ...

Reviewed work:The Republic of Wine by Mo Yan,Howard Goldblatt

1

2000

...>《酒国》是另一部具有争议的作品,最先在中国台湾地区出版.葛浩文对其情有独钟,认为《酒国》是他读过的中国小说中“在创作手法上最有想象力、最为丰富的作品”(李爽,2013).小说在英美出版后,《洛杉矶时报》《泰晤士报》《经济学人》等英美知名主流媒体相继发表书评.金介甫在《今日世界文学》中称莫言为“同代人里最优秀的中国小说家”,认为《酒国》是一本有着“极端”叙事风格和技巧的小说,并详细介绍了莫言在叙事技巧上的革新(Kinkley,2000).小说的“极端”同样给《泰晤士报》的评论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者用最让人难以忍受的细节描写连珠炮式地轰炸读者,连长了铁胃的读者看了也会离开饭桌”(O’Connell,2000).同年,《今日世界文学》开设莫言专题,连续刊登四篇以莫言为主题的研究论文.虽然此前莫言一直是英美汉学界关注的对象,但相关的研究文章数量少,且散落于各类学术期刊和论文集,更不曾有专著问世.《今日世界文学》是一本国际知名学术期刊,该期刊对莫言的集中关注,体现了莫言在中国文学中的重要地位以及英语世界对他的极大兴趣.M. 托马斯•英奇在文中高度评价《红高粱家族》《天堂蒜薹之歌》和《酒国》,称赞葛浩文的译文“相当出彩,甚至让人误以为原本就是用英语创作的”(Inge,2000:501),认为莫言“像福克纳一样……是真正的文学天才……有望在二十一世纪以世界级作家的身份登上更广阔的文学舞台”(同上:501,506). ...

Reviewed work:Life and Death Are Wearing Me Out,by Mo Yan,Howard Goldblatt

0

2008

Pow! by Mo Yan - Review

1

2013

...>与此同时,莫言的新作品也受到了英语世界的广泛的关注.《檀香刑》和《四十一炮》是莫言近期的两部重要作品,主题涉及东方酷刑、性、政治等西方读者感兴趣的元素,再加上英译本的出版正值“莫言热”方兴未艾之时,这两本书的出版自然受到英语世界的广泛关注.从书评数量来看,《檀香刑》所受关注较少,相关评论仅为6篇;《四十一炮》的书评量为12篇之多,而在2012年以前,长篇小说的书评数量仅仅徘徊在7至9篇之间(见图1).书评数量的增加,说明了评论界对作者的兴趣和关注度的提高,也体现了诺贝尔奖在英语世界的影响力.关于书评内容,其中既有溢美之词,也存在批评的声音.例如,《华盛顿邮报》称“《四十一炮》向美国读者展示了莫言何以配得上诺贝尔奖这个荣誉的原因.这是一部有活力的、深刻的小说,既关乎人,又带有政治元素,既现实,又超现实,既有趣,又令人震惊”(Moore,2012).但是,或许是因为诺奖后出现的争议以及对诺奖得主抱有的更高的期待,尖锐的批评声也不绝于耳,比如“(《四十一炮》)结尾的大段文字……仅仅是对前文的重复性总结,一位自信的作家是不会强迫读者对内容进行重读的”(Li,2013).《伦敦书评》甚至指出,“从其最近出版的《檀香刑》和《四十一炮》来看,(莫言)讲故事的‘天赋’已经不复存在了”(Saval,2013). ...

Does this writer deserve the prize?

1

2012

...>美国汉学家林培瑞(Perry Link)认为莫言作品中的社会批判意识具有局限性(Link,2012).但也有学者表示反对,比如文化学家马毅仁(Ian Buruma)便认为“(莫言)小说是作者的农民精神的反映……莫言通过关注人的欲望,包括人最黑暗的欲望,能够挖掘得更为深刻”(Buruma,2013).他还进一步指出,“对小说家的评判应该依据其文学成就……他给我们讲了些精彩的故事,这就足够了”(同上). ...

Reviewed work:Big Breasts and Wide Hips by Mo Yan,Howard Goldblatt

1

2005

...>2004年,英文版《丰乳肥臀》在美国出版.同《天堂蒜薹之歌》和《酒国》一样,《丰乳肥臀》在国内出版之初也备受争议,遭到文艺界诸多权威人士的批评③(③ 对《丰乳肥臀》的批评,最初刊于《云南当代文学》1996年8月第32期,后收录于《中流•百期文萃》一书中.).可以看出,葛浩文在作品选择上似乎尤其青睐有争议的作品.他在《丰乳肥臀》英文版序言里重申了作品的争议性,并引用非官方的评语称,“《丰乳肥臀》是一部在浅直名称下的丰厚性作品,莫言以一贯的执着和激情叙述了近百年来中国社会的历史进程……是一部风格鲜明的优秀之作”(Goldblatt,2004:IX).小说出版后,《今日世界文学》称其“又一次展现了作者通过历史与魔幻相结合的方式呈现宏大叙事的天才”(Fu,2005:85).美国汉学家陆敬司(Christopher Lupke)称莫言为“中国后毛泽东时代的文学巨匠”(Lupke,2005:70).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此时的莫言开始受到西方文艺界的关注.美国著名作家厄普代克在《纽约客》撰文评价《丰乳肥臀》,称莫言“上了一桌子的残忍事件、魔幻现实主义、女性崇拜、自然描述和意境深远的隐喻”(Updike, 2005).厄普代克被公认为美国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被誉为“美国最后一位真正的文人”(McGrath, 2009),他在文中虽然没有明显的溢美之词,但他对莫言的关注,体现了莫言在英语世界影响力的不断扩大. ...

An abortionist who embodies state power

1

2015

...>2014年11月,莫言以中国计划生育政策为主题的小说《蛙》由葛浩文翻译并出版.从图1统计的评论数量来看,《蛙》在莫言所有长篇小说中收获的评论数量最多,达到13篇,其中多篇刊登于《纽约时报书评》《今日世界文学》《泰晤士报文学副刊》等重量级刊物.另外,笔者还发现,评论者在提及莫言时用的指称除了“诺贝尔奖得主”“中国最著名作家”外,还有“富有争议的作家”,但是从评论内容来看,此时评论界关于莫言的争论已经渐渐降温,尤其随着《蛙》的出版,似乎更是难以借由作品的内容来轻易地指摘作者的政治倾向.比如《卫报》评论家认为,“读者若能持开放的心态来阅读《蛙》,他会发现一个虽然有时略显蓬松却不乏精彩微妙之处的文本,而这一文本远远超越了二元对立的政治话语窠臼”(Hilton,2014).《纽约时报》著名评论家珍妮特•玛斯林(Janet Maslin)称,“(《蛙》)是一部内容丰富、令人不安的关于中国独生子女政策的史诗——一个非常人性的故事……(蛙)是人类恐惧和欲望的对象,它给了全书一种怪异、噩梦般的特质”(Maslin,2015).可见,在这一时期,更多的评论家开始从客观的文学视角来审视莫言的作品. ...

John Updike’s mighty pen

1

2009

...>2004年,英文版《丰乳肥臀》在美国出版.同《天堂蒜薹之歌》和《酒国》一样,《丰乳肥臀》在国内出版之初也备受争议,遭到文艺界诸多权威人士的批评③(③ 对《丰乳肥臀》的批评,最初刊于《云南当代文学》1996年8月第32期,后收录于《中流•百期文萃》一书中.).可以看出,葛浩文在作品选择上似乎尤其青睐有争议的作品.他在《丰乳肥臀》英文版序言里重申了作品的争议性,并引用非官方的评语称,“《丰乳肥臀》是一部在浅直名称下的丰厚性作品,莫言以一贯的执着和激情叙述了近百年来中国社会的历史进程……是一部风格鲜明的优秀之作”(Goldblatt,2004:IX).小说出版后,《今日世界文学》称其“又一次展现了作者通过历史与魔幻相结合的方式呈现宏大叙事的天才”(Fu,2005:85).美国汉学家陆敬司(Christopher Lupke)称莫言为“中国后毛泽东时代的文学巨匠”(Lupke,2005:70).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此时的莫言开始受到西方文艺界的关注.美国著名作家厄普代克在《纽约客》撰文评价《丰乳肥臀》,称莫言“上了一桌子的残忍事件、魔幻现实主义、女性崇拜、自然描述和意境深远的隐喻”(Updike, 2005).厄普代克被公认为美国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被誉为“美国最后一位真正的文人”(McGrath, 2009),他在文中虽然没有明显的溢美之词,但他对莫言的关注,体现了莫言在英语世界影响力的不断扩大. ...

Mo Yan’s “Pow!” review

1

2012

...>与此同时,莫言的新作品也受到了英语世界的广泛的关注.《檀香刑》和《四十一炮》是莫言近期的两部重要作品,主题涉及东方酷刑、性、政治等西方读者感兴趣的元素,再加上英译本的出版正值“莫言热”方兴未艾之时,这两本书的出版自然受到英语世界的广泛关注.从书评数量来看,《檀香刑》所受关注较少,相关评论仅为6篇;《四十一炮》的书评量为12篇之多,而在2012年以前,长篇小说的书评数量仅仅徘徊在7至9篇之间(见图1).书评数量的增加,说明了评论界对作者的兴趣和关注度的提高,也体现了诺贝尔奖在英语世界的影响力.关于书评内容,其中既有溢美之词,也存在批评的声音.例如,《华盛顿邮报》称“《四十一炮》向美国读者展示了莫言何以配得上诺贝尔奖这个荣誉的原因.这是一部有活力的、深刻的小说,既关乎人,又带有政治元素,既现实,又超现实,既有趣,又令人震惊”(Moore,2012).但是,或许是因为诺奖后出现的争议以及对诺奖得主抱有的更高的期待,尖锐的批评声也不绝于耳,比如“(《四十一炮》)结尾的大段文字……仅仅是对前文的重复性总结,一位自信的作家是不会强迫读者对内容进行重读的”(Li,2013).《伦敦书评》甚至指出,“从其最近出版的《檀香刑》和《四十一炮》来看,(莫言)讲故事的‘天赋’已经不复存在了”(Saval,2013). ...

Editors’ Choice/Recent books of particular interest

1

2014

...>通常情况下,与法语等其他语种译本相比,莫言作品英译本的问世较为滞后④(④ 《红高粱家族》在英文版(1993)前已有日文版(1989)、法文版(1990),《酒国》在英文版(2000)前已有日文版(1996),《丰乳肥臀》在英文版(2004)前已有日文版(1999)、意大利文版(2002)、越南文版(2002)、西班牙文版(2002)、法文版(2004).).但是《生死疲劳》在中国大陆出版不久,葛浩文翻译的英文版《生死疲劳》便在美国问世,成为西方世界的第一个译本.英文版出版后,评论界虽然也有批评的声音,比如“读来让人疲乏”(Block,2008:47)、“不适合普通读者,需要极大耐心才能读完”(Quan,2008:77),但是瑕不掩瑜,诸多有影响力的海外媒体均作了正面评价.美国权威书评杂志《科克斯书评》(Kirkus Reviews,2008:168)评价《生死疲劳》为“史诗性的黑色喜剧”,称莫言为“辛辣的、拉伯雷式的讽刺作家”.《纽约时报书评》将《生死疲劳》列入一周一评的“主编精选”(NYTBR,2014).2009年3月,莫言凭借《生死疲劳》获得俄克拉荷马大学主办的纽曼华语文学奖(Newman Prize for Chinese Literature),这是莫言在英语世界赢得的第一个重大奖项. ...

Reviewed work:The Republic of Wine by Mo Yan,Howard Goldblatt

1

...>《酒国》是另一部具有争议的作品,最先在中国台湾地区出版.葛浩文对其情有独钟,认为《酒国》是他读过的中国小说中“在创作手法上最有想象力、最为丰富的作品”(李爽,2013).小说在英美出版后,《洛杉矶时报》《泰晤士报》《经济学人》等英美知名主流媒体相继发表书评.金介甫在《今日世界文学》中称莫言为“同代人里最优秀的中国小说家”,认为《酒国》是一本有着“极端”叙事风格和技巧的小说,并详细介绍了莫言在叙事技巧上的革新(Kinkley,2000).小说的“极端”同样给《泰晤士报》的评论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者用最让人难以忍受的细节描写连珠炮式地轰炸读者,连长了铁胃的读者看了也会离开饭桌”(O’Connell,2000).同年,《今日世界文学》开设莫言专题,连续刊登四篇以莫言为主题的研究论文.虽然此前莫言一直是英美汉学界关注的对象,但相关的研究文章数量少,且散落于各类学术期刊和论文集,更不曾有专著问世.《今日世界文学》是一本国际知名学术期刊,该期刊对莫言的集中关注,体现了莫言在中国文学中的重要地位以及英语世界对他的极大兴趣.M. 托马斯•英奇在文中高度评价《红高粱家族》《天堂蒜薹之歌》和《酒国》,称赞葛浩文的译文“相当出彩,甚至让人误以为原本就是用英语创作的”(Inge,2000:501),认为莫言“像福克纳一样……是真正的文学天才……有望在二十一世纪以世界级作家的身份登上更广阔的文学舞台”(同上:501,506). ...

Reviewed work:Life and Death Are Wearing Me Out,by Mo Yan,Howard Goldblatt

1

2008

...>通常情况下,与法语等其他语种译本相比,莫言作品英译本的问世较为滞后④(④ 《红高粱家族》在英文版(1993)前已有日文版(1989)、法文版(1990),《酒国》在英文版(2000)前已有日文版(1996),《丰乳肥臀》在英文版(2004)前已有日文版(1999)、意大利文版(2002)、越南文版(2002)、西班牙文版(2002)、法文版(2004).).但是《生死疲劳》在中国大陆出版不久,葛浩文翻译的英文版《生死疲劳》便在美国问世,成为西方世界的第一个译本.英文版出版后,评论界虽然也有批评的声音,比如“读来让人疲乏”(Block,2008:47)、“不适合普通读者,需要极大耐心才能读完”(Quan,2008:77),但是瑕不掩瑜,诸多有影响力的海外媒体均作了正面评价.美国权威书评杂志《科克斯书评》(Kirkus Reviews,2008:168)评价《生死疲劳》为“史诗性的黑色喜剧”,称莫言为“辛辣的、拉伯雷式的讽刺作家”.《纽约时报书评》将《生死疲劳》列入一周一评的“主编精选”(NYTBR,2014).2009年3月,莫言凭借《生死疲劳》获得俄克拉荷马大学主办的纽曼华语文学奖(Newman Prize for Chinese Literature),这是莫言在英语世界赢得的第一个重大奖项. ...

White happy doves

1

2013

...>与此同时,莫言的新作品也受到了英语世界的广泛的关注.《檀香刑》和《四十一炮》是莫言近期的两部重要作品,主题涉及东方酷刑、性、政治等西方读者感兴趣的元素,再加上英译本的出版正值“莫言热”方兴未艾之时,这两本书的出版自然受到英语世界的广泛关注.从书评数量来看,《檀香刑》所受关注较少,相关评论仅为6篇;《四十一炮》的书评量为12篇之多,而在2012年以前,长篇小说的书评数量仅仅徘徊在7至9篇之间(见图1).书评数量的增加,说明了评论界对作者的兴趣和关注度的提高,也体现了诺贝尔奖在英语世界的影响力.关于书评内容,其中既有溢美之词,也存在批评的声音.例如,《华盛顿邮报》称“《四十一炮》向美国读者展示了莫言何以配得上诺贝尔奖这个荣誉的原因.这是一部有活力的、深刻的小说,既关乎人,又带有政治元素,既现实,又超现实,既有趣,又令人震惊”(Moore,2012).但是,或许是因为诺奖后出现的争议以及对诺奖得主抱有的更高的期待,尖锐的批评声也不绝于耳,比如“(《四十一炮》)结尾的大段文字……仅仅是对前文的重复性总结,一位自信的作家是不会强迫读者对内容进行重读的”(Li,2013).《伦敦书评》甚至指出,“从其最近出版的《檀香刑》和《四十一炮》来看,(莫言)讲故事的‘天赋’已经不复存在了”(Saval,2013). ...

Bitter bamboo

1

2005

...>2004年,英文版《丰乳肥臀》在美国出版.同《天堂蒜薹之歌》和《酒国》一样,《丰乳肥臀》在国内出版之初也备受争议,遭到文艺界诸多权威人士的批评③(③ 对《丰乳肥臀》的批评,最初刊于《云南当代文学》1996年8月第32期,后收录于《中流•百期文萃》一书中.).可以看出,葛浩文在作品选择上似乎尤其青睐有争议的作品.他在《丰乳肥臀》英文版序言里重申了作品的争议性,并引用非官方的评语称,“《丰乳肥臀》是一部在浅直名称下的丰厚性作品,莫言以一贯的执着和激情叙述了近百年来中国社会的历史进程……是一部风格鲜明的优秀之作”(Goldblatt,2004:IX).小说出版后,《今日世界文学》称其“又一次展现了作者通过历史与魔幻相结合的方式呈现宏大叙事的天才”(Fu,2005:85).美国汉学家陆敬司(Christopher Lupke)称莫言为“中国后毛泽东时代的文学巨匠”(Lupke,2005:70).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此时的莫言开始受到西方文艺界的关注.美国著名作家厄普代克在《纽约客》撰文评价《丰乳肥臀》,称莫言“上了一桌子的残忍事件、魔幻现实主义、女性崇拜、自然描述和意境深远的隐喻”(Updike, 2005).厄普代克被公认为美国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被誉为“美国最后一位真正的文人”(McGrath, 2009),他在文中虽然没有明显的溢美之词,但他对莫言的关注,体现了莫言在英语世界影响力的不断扩大. ...

1

1991

...>这一时期,另一股在香港的英译中国文学的力量也在推动着莫言作品的域外之旅.1989年,香港中文大学主办的中国文学英译期刊《译丛》第32期刊登了莫言的短篇小说《养猫专业户》.《译丛》“坚守独立的文化风格,坚持中外文化交流中的‘调和持中’精神”(葛文峰、李延林,2014:90),译介方法上“注重文学文本的审美传达”(葛文峰,2016:58),且翻译质量上乘,是“国际性的权威引文学术刊物”(王润华,1989:7).香港作为中西沟通的桥梁,与海外有着密切的交流,因此,《译丛》为莫言作品在英语世界的传播以及形象的树立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作为一本面向“大学图书馆、各国领事的文化参赞,以及对中国文学感兴趣的外国人、作家”的学术性刊物(杜十三,1992:144),其影响力也很有限.为进一步推广莫言的作品,《译丛》于1991年将莫言的6部中短篇小说结集出版,推出单行本《爆炸及其他故事》.译者兼主编魏贞恺在导言中称莫言是“一位富有力量和独创性的作家,其作品捕捉住了中国农村的灵魂”(Wickeri,1991:vii).魏贞恺还进一步将莫言的创作技巧与西方读者所熟悉的魔幻现实主义联系在一起,认为“莫言把现已为人熟知的魔幻现实主义技巧和他本人的文体风格完美地统一在一起……莫言的作品特别适合于西方读者”(同上:ix).1993年《爆炸及其他故事》的再版印证了此次译介取得的良好效果.《爆炸及其他故事》出版后,英美学界重量级文学评论刊物《今日世界文学》发表书评,肯定莫言创作的魔幻现实主义风格,并将其与美国著名作家福克纳并论,称“《爆炸》和《金发婴儿》是一流的作品……较短的四个故事像一幅幅珠宝般的肖像画”(Wu,1992:579).《爆炸及其他故事》是莫言在英语世界出版的第一个单行本,有着特殊的意义. ...

Reviewed work:Shifu,You’ll Do Anything for a Laugh by Mo Yan,Howard Goldblatt

1

2002

...>到2000年为止,尽管莫言通过一系列优秀的作品赢得了海外文学界和普通读者的尊重,《红高粱家族》甚至作为唯一的汉语小说被《今日世界文学》评为75年来(1927—2001)全世界最杰出的40部作品之一(Hospital et al.,2001:73),但莫言距离世界级作家的神坛依然较远.正如黄宗泰(Timothy C. Wong)所指出的,“此时的莫言依旧没有得到全世界的赞誉”(Wong,2002:118).截至2002年,莫言已创作并发表的长篇小说共有8部②(② 分别为《红高粱家族》(1987)、《十三步》(1989)、《天堂蒜薹之歌》(1989)、《酒国》(1992)、《食草家族》(1992)、《丰乳肥臀》(1995)、《红树林》(1999)和《檀香刑》(2001).),其中在英语世界传播的仅有3部.在大量的中短篇小说中,仅有有限的几篇被译成英语.由于西方学界及媒体对莫言的正面评价,再加上葛浩文笔耕不辍的译介,莫言进入世界级作家谱系是指日可待的.葛浩文在20世纪90年代便被夏志清称为“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的首席翻译家”.他对莫言作品持续且有效的译介,无疑是莫言最终走向文学“祝圣”的关键推手. ...

Reviewed Work:Explosions and Other Stories by Mo Yan,Janice Wickeri,Duncan Hewitt

2

1992

...>这一时期,另一股在香港的英译中国文学的力量也在推动着莫言作品的域外之旅.1989年,香港中文大学主办的中国文学英译期刊《译丛》第32期刊登了莫言的短篇小说《养猫专业户》.《译丛》“坚守独立的文化风格,坚持中外文化交流中的‘调和持中’精神”(葛文峰、李延林,2014:90),译介方法上“注重文学文本的审美传达”(葛文峰,2016:58),且翻译质量上乘,是“国际性的权威引文学术刊物”(王润华,1989:7).香港作为中西沟通的桥梁,与海外有着密切的交流,因此,《译丛》为莫言作品在英语世界的传播以及形象的树立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作为一本面向“大学图书馆、各国领事的文化参赞,以及对中国文学感兴趣的外国人、作家”的学术性刊物(杜十三,1992:144),其影响力也很有限.为进一步推广莫言的作品,《译丛》于1991年将莫言的6部中短篇小说结集出版,推出单行本《爆炸及其他故事》.译者兼主编魏贞恺在导言中称莫言是“一位富有力量和独创性的作家,其作品捕捉住了中国农村的灵魂”(Wickeri,1991:vii).魏贞恺还进一步将莫言的创作技巧与西方读者所熟悉的魔幻现实主义联系在一起,认为“莫言把现已为人熟知的魔幻现实主义技巧和他本人的文体风格完美地统一在一起……莫言的作品特别适合于西方读者”(同上:ix).1993年《爆炸及其他故事》的再版印证了此次译介取得的良好效果.《爆炸及其他故事》出版后,英美学界重量级文学评论刊物《今日世界文学》发表书评,肯定莫言创作的魔幻现实主义风格,并将其与美国著名作家福克纳并论,称“《爆炸》和《金发婴儿》是一流的作品……较短的四个故事像一幅幅珠宝般的肖像画”(Wu,1992:579).《爆炸及其他故事》是莫言在英语世界出版的第一个单行本,有着特殊的意义. ...

...>《红高粱家族》是莫言作品在英语世界跨出的一大步.1995年,莫言的第二部英译长篇小说《天堂蒜薹之歌》经葛浩文译出后出版.葛浩文选择作品的标准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我喜欢”和“适合我译”(舒晋瑜,2005).《天堂蒜薹之歌》不是莫言的代表作,1988年创作完成后甚至一度备受争议,但该书在海外却被称为“二十世纪中国小说中构思立意最出奇、艺术造诣最高超、充分展现了农民生活复杂性的叙事性作品”(Duke,1993:392).葛浩文之所以选择该小说,一方面是出于对其艺术价值的认可,但更重要的或许是考虑到了目标读者的诉求.《天堂蒜薹之歌》是一部批判中国官场腐败的“政治小说”(葛浩文、吴耀宗,2010),而政治类小说则是美国读者喜欢的类型(季进,2009).《天堂蒜薹之歌》在美国出版后,《纽约时报书评》《出版人周刊》等多家西方媒体在评论时几乎不约而同地给这部小说打上了“禁书”的标签,以吸引读者的眼球.《纽约时报书评》称莫言是“中国最优秀的作家之一”(Bernstein,1995).值得一提的是,此前西方评论家在提到莫言时仅仅称其为“新生代地方作家”(Wu,1992)、“北京文学圈外鲜为人知的中国作家”(Hampton,1993)、“年轻的、勇于试验的作家”(Kinkley,1994).这种指称上的变化,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莫言在英语世界地位的提升以及评论家对其的进一步认可.然而从1996年到1999年,莫言作品的英语世界之旅似乎出现了停滞,期间没有一部引人注目的作品出现. ...

1

1999

...>莫言见于英语世界的第一部作品是一篇名为《民间音乐》的短篇小说,刊登于中国外文局主办的英文版《中国文学》1988年春季刊上.《中国文学》是一本以政府外宣为目的的期刊,《民间音乐》作为一部彰显中国元素的作品符合其办刊宗旨.次年,《中国文学》冬季刊又刊登了莫言的两部短篇小说——《白狗秋千架》和《大风》.然而这三部作品的影响力均极为有限.《中国文学》的读者群主要是“对中国文学和艺术感兴趣的国外知识分子和一些汉学家”(戴延年、陈日浓,1999:334),且在80年代末,影响力原本就不大的海外中国书刊市场急剧萎缩,《中国文学》从90年代起日渐式微(英文版《中国文学》研究课题组,2016).直到2000年停刊,莫言作品均未再见诸《中国文学》.对于《中国文学》的译介,莫言曾抱怨道,“这个外文杂志翻译的质量较差,聘请的专家水平有限,这本刊物在西方影响很小,进入不了西方的读者圈子,有可能进入西方的某些大学里,进入了解汉语、想学汉语的人的圈子.”(莫言、王尧,2003:232) ...

1

1992

...>这一时期,另一股在香港的英译中国文学的力量也在推动着莫言作品的域外之旅.1989年,香港中文大学主办的中国文学英译期刊《译丛》第32期刊登了莫言的短篇小说《养猫专业户》.《译丛》“坚守独立的文化风格,坚持中外文化交流中的‘调和持中’精神”(葛文峰、李延林,2014:90),译介方法上“注重文学文本的审美传达”(葛文峰,2016:58),且翻译质量上乘,是“国际性的权威引文学术刊物”(王润华,1989:7).香港作为中西沟通的桥梁,与海外有着密切的交流,因此,《译丛》为莫言作品在英语世界的传播以及形象的树立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作为一本面向“大学图书馆、各国领事的文化参赞,以及对中国文学感兴趣的外国人、作家”的学术性刊物(杜十三,1992:144),其影响力也很有限.为进一步推广莫言的作品,《译丛》于1991年将莫言的6部中短篇小说结集出版,推出单行本《爆炸及其他故事》.译者兼主编魏贞恺在导言中称莫言是“一位富有力量和独创性的作家,其作品捕捉住了中国农村的灵魂”(Wickeri,1991:vii).魏贞恺还进一步将莫言的创作技巧与西方读者所熟悉的魔幻现实主义联系在一起,认为“莫言把现已为人熟知的魔幻现实主义技巧和他本人的文体风格完美地统一在一起……莫言的作品特别适合于西方读者”(同上:ix).1993年《爆炸及其他故事》的再版印证了此次译介取得的良好效果.《爆炸及其他故事》出版后,英美学界重量级文学评论刊物《今日世界文学》发表书评,肯定莫言创作的魔幻现实主义风格,并将其与美国著名作家福克纳并论,称“《爆炸》和《金发婴儿》是一流的作品……较短的四个故事像一幅幅珠宝般的肖像画”(Wu,1992:579).《爆炸及其他故事》是莫言在英语世界出版的第一个单行本,有着特殊的意义. ...

现状、问题与建议——关于中国文学走出去的思考

1

2010

...>总的来说,英译《红高粱家族》受到了英语世界主流评论家的广泛好评;一流的译笔、符合西方读者阅读口味的叙事内容(如东方文化、性、暴力),使莫言受到普通读者的青睐.事实也证明,出版社的商业运作是成功的.葛浩文曾在2005年表示,“《红高粱》12年来一直未绝版,销路该算很不错”(舒晋瑜,2005).根据企鹅出版集团的统计,截至2012年,《红高粱家族》在美国的销量不到五万册(转引自孙会军,2016:34),销量并不高,但是作为翻译文学,《红高粱家族》在英语世界的传播——尤其在“对外文化政策重扩张轻接受”的美国(高方、许钧,2010)——依然是一个突破. ...

莫言作品英译本序言两篇

1

2010

...>《红高粱家族》是莫言作品在英语世界跨出的一大步.1995年,莫言的第二部英译长篇小说《天堂蒜薹之歌》经葛浩文译出后出版.葛浩文选择作品的标准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我喜欢”和“适合我译”(舒晋瑜,2005).《天堂蒜薹之歌》不是莫言的代表作,1988年创作完成后甚至一度备受争议,但该书在海外却被称为“二十世纪中国小说中构思立意最出奇、艺术造诣最高超、充分展现了农民生活复杂性的叙事性作品”(Duke,1993:392).葛浩文之所以选择该小说,一方面是出于对其艺术价值的认可,但更重要的或许是考虑到了目标读者的诉求.《天堂蒜薹之歌》是一部批判中国官场腐败的“政治小说”(葛浩文、吴耀宗,2010),而政治类小说则是美国读者喜欢的类型(季进,2009).《天堂蒜薹之歌》在美国出版后,《纽约时报书评》《出版人周刊》等多家西方媒体在评论时几乎不约而同地给这部小说打上了“禁书”的标签,以吸引读者的眼球.《纽约时报书评》称莫言是“中国最优秀的作家之一”(Bernstein,1995).值得一提的是,此前西方评论家在提到莫言时仅仅称其为“新生代地方作家”(Wu,1992)、“北京文学圈外鲜为人知的中国作家”(Hampton,1993)、“年轻的、勇于试验的作家”(Kinkley,1994).这种指称上的变化,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莫言在英语世界地位的提升以及评论家对其的进一步认可.然而从1996年到1999年,莫言作品的英语世界之旅似乎出现了停滞,期间没有一部引人注目的作品出现. ...

香港“《译丛》丛书”与中国当代文学“走向世界”——译介模式及传播启示

1

2016

...>这一时期,另一股在香港的英译中国文学的力量也在推动着莫言作品的域外之旅.1989年,香港中文大学主办的中国文学英译期刊《译丛》第32期刊登了莫言的短篇小说《养猫专业户》.《译丛》“坚守独立的文化风格,坚持中外文化交流中的‘调和持中’精神”(葛文峰、李延林,2014:90),译介方法上“注重文学文本的审美传达”(葛文峰,2016:58),且翻译质量上乘,是“国际性的权威引文学术刊物”(王润华,1989:7).香港作为中西沟通的桥梁,与海外有着密切的交流,因此,《译丛》为莫言作品在英语世界的传播以及形象的树立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作为一本面向“大学图书馆、各国领事的文化参赞,以及对中国文学感兴趣的外国人、作家”的学术性刊物(杜十三,1992:144),其影响力也很有限.为进一步推广莫言的作品,《译丛》于1991年将莫言的6部中短篇小说结集出版,推出单行本《爆炸及其他故事》.译者兼主编魏贞恺在导言中称莫言是“一位富有力量和独创性的作家,其作品捕捉住了中国农村的灵魂”(Wickeri,1991:vii).魏贞恺还进一步将莫言的创作技巧与西方读者所熟悉的魔幻现实主义联系在一起,认为“莫言把现已为人熟知的魔幻现实主义技巧和他本人的文体风格完美地统一在一起……莫言的作品特别适合于西方读者”(同上:ix).1993年《爆炸及其他故事》的再版印证了此次译介取得的良好效果.《爆炸及其他故事》出版后,英美学界重量级文学评论刊物《今日世界文学》发表书评,肯定莫言创作的魔幻现实主义风格,并将其与美国著名作家福克纳并论,称“《爆炸》和《金发婴儿》是一流的作品……较短的四个故事像一幅幅珠宝般的肖像画”(Wu,1992:579).《爆炸及其他故事》是莫言在英语世界出版的第一个单行本,有着特殊的意义. ...

香港《译丛》杂志与中国文化翻译出版——文化“走出去”的成功案例

1

2014

...>这一时期,另一股在香港的英译中国文学的力量也在推动着莫言作品的域外之旅.1989年,香港中文大学主办的中国文学英译期刊《译丛》第32期刊登了莫言的短篇小说《养猫专业户》.《译丛》“坚守独立的文化风格,坚持中外文化交流中的‘调和持中’精神”(葛文峰、李延林,2014:90),译介方法上“注重文学文本的审美传达”(葛文峰,2016:58),且翻译质量上乘,是“国际性的权威引文学术刊物”(王润华,1989:7).香港作为中西沟通的桥梁,与海外有着密切的交流,因此,《译丛》为莫言作品在英语世界的传播以及形象的树立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作为一本面向“大学图书馆、各国领事的文化参赞,以及对中国文学感兴趣的外国人、作家”的学术性刊物(杜十三,1992:144),其影响力也很有限.为进一步推广莫言的作品,《译丛》于1991年将莫言的6部中短篇小说结集出版,推出单行本《爆炸及其他故事》.译者兼主编魏贞恺在导言中称莫言是“一位富有力量和独创性的作家,其作品捕捉住了中国农村的灵魂”(Wickeri,1991:vii).魏贞恺还进一步将莫言的创作技巧与西方读者所熟悉的魔幻现实主义联系在一起,认为“莫言把现已为人熟知的魔幻现实主义技巧和他本人的文体风格完美地统一在一起……莫言的作品特别适合于西方读者”(同上:ix).1993年《爆炸及其他故事》的再版印证了此次译介取得的良好效果.《爆炸及其他故事》出版后,英美学界重量级文学评论刊物《今日世界文学》发表书评,肯定莫言创作的魔幻现实主义风格,并将其与美国著名作家福克纳并论,称“《爆炸》和《金发婴儿》是一流的作品……较短的四个故事像一幅幅珠宝般的肖像画”(Wu,1992:579).《爆炸及其他故事》是莫言在英语世界出版的第一个单行本,有着特殊的意义. ...

中国当代文学海外出版传播60年

1

2013

...>莫言作品在英语国家的公开译介至今已有近30年的历史,其间发生过两个具有特殊意义的事件:1993年《红高粱家族》英译本的出版和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前者标志着莫言作品开始进入英语世界大众读者的视野,后者标志着莫言作品正式得到西方文学圈的认可,称得上是“中国文学对外出版传播60年的一个标志性事件”(何明星,2013).而2000年《酒国》英译本的出版,结束了莫言在英语世界近4年(1996—1999)的寂静期.因此,本文将以这3个时间为分界点,将莫言在英语国家的译介历程分为4个阶段:(1)1988—1992,囿于象牙塔的零散译介;(2)1993—1999,走出象牙塔——葛浩文的努力;(3)2000—2012,走向“祝圣”①(① “祝圣”(consecration)原是宗教术语,指天主教行弥撒时将面包和葡萄酒转变为耶稣的身体和血的过程,后引申为神圣化.帕斯卡尔•卡萨诺瓦(Pascale Casanova)在《文学世界共和国》(The World Republic of Letters,2014)一书中将世界文学描述为一个等级性结构,当处于边缘地位的文学作品被处于中心地位的文学权威认可时,该作品便完成了祝圣的过程(Casanova,2004:126).翻译是一种典型的实现祝圣的途径(同上:133),诺贝尔奖则是当今广泛认可的文学祝圣形式(同上:147).虽然带有欧洲中心主义色彩,但卡萨诺瓦的观点有其价值所在,笔者在此依然借用了“祝圣”的提法.);(4)2012年至今,“后诺奖”时代. ...

我译故我在——葛浩文访谈录

3

2009

...>《红高粱家族》是莫言作品在英语世界跨出的一大步.1995年,莫言的第二部英译长篇小说《天堂蒜薹之歌》经葛浩文译出后出版.葛浩文选择作品的标准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我喜欢”和“适合我译”(舒晋瑜,2005).《天堂蒜薹之歌》不是莫言的代表作,1988年创作完成后甚至一度备受争议,但该书在海外却被称为“二十世纪中国小说中构思立意最出奇、艺术造诣最高超、充分展现了农民生活复杂性的叙事性作品”(Duke,1993:392).葛浩文之所以选择该小说,一方面是出于对其艺术价值的认可,但更重要的或许是考虑到了目标读者的诉求.《天堂蒜薹之歌》是一部批判中国官场腐败的“政治小说”(葛浩文、吴耀宗,2010),而政治类小说则是美国读者喜欢的类型(季进,2009).《天堂蒜薹之歌》在美国出版后,《纽约时报书评》《出版人周刊》等多家西方媒体在评论时几乎不约而同地给这部小说打上了“禁书”的标签,以吸引读者的眼球.《纽约时报书评》称莫言是“中国最优秀的作家之一”(Bernstein,1995).值得一提的是,此前西方评论家在提到莫言时仅仅称其为“新生代地方作家”(Wu,1992)、“北京文学圈外鲜为人知的中国作家”(Hampton,1993)、“年轻的、勇于试验的作家”(Kinkley,1994).这种指称上的变化,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莫言在英语世界地位的提升以及评论家对其的进一步认可.然而从1996年到1999年,莫言作品的英语世界之旅似乎出现了停滞,期间没有一部引人注目的作品出现. ...

...>随着时间的推移,虽然“莫言热”在英语世界逐渐降温,但是作为一项从相对弱势文化到强势文化的逆向译介活动,莫言作品的英译无疑是成功的.莫言的成功离不开其作品本身的特质以及各类市场化的运作,但从翻译的角度来看,其译介经验对中国文学进一步走出去有着尤为重要的启示.首先,作为中国现当代文学著名翻译家的葛浩文不但熟稔中国现当代文学,而且能准确把握英语世界读者的文学标准,比如西方评论家注重作品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挖掘(Ge,2011),美国普通读者偏好侦探小说以及带有情色和政治元素的小说(季进,2009).因此在选择什么作品来译这个问题上,葛浩文具有良好的鉴别力和判断力.其次,重视译者的创造性以及译本受众的接受和反应.葛浩文认为,译者“有创作的责任和本分”(闫怡恂、葛浩文,2014:202).作为能动的个体,译者仍应尊重作者、文本和读者,但是相比之下,葛浩文认为“最重要的是要对得起读者,而不是作者”(季进,2009:46).最后,在这种读者至上的翻译观的影响下,葛浩文充分发挥译者能动性,对文本进行删减(如《红高粱》)、增添(如《丰乳肥臀》中添加的人物关系表),甚至更改情节(如《天堂蒜薹之歌》的结尾)等处理.实践证明,葛浩文的译介行为对中国文学走出去产生了积极的意义. ...

... ).作为能动的个体,译者仍应尊重作者、文本和读者,但是相比之下,葛浩文认为“最重要的是要对得起读者,而不是作者”(季进,2009:46).最后,在这种读者至上的翻译观的影响下,葛浩文充分发挥译者能动性,对文本进行删减(如《红高粱》)、增添(如《丰乳肥臀》中添加的人物关系表),甚至更改情节(如《天堂蒜薹之歌》的结尾)等处理.实践证明,葛浩文的译介行为对中国文学走出去产生了积极的意义. ...

翻译家葛浩文:为20多年前“发现”莫言自豪

1

2013

...>《酒国》是另一部具有争议的作品,最先在中国台湾地区出版.葛浩文对其情有独钟,认为《酒国》是他读过的中国小说中“在创作手法上最有想象力、最为丰富的作品”(李爽,2013).小说在英美出版后,《洛杉矶时报》《泰晤士报》《经济学人》等英美知名主流媒体相继发表书评.金介甫在《今日世界文学》中称莫言为“同代人里最优秀的中国小说家”,认为《酒国》是一本有着“极端”叙事风格和技巧的小说,并详细介绍了莫言在叙事技巧上的革新(Kinkley,2000).小说的“极端”同样给《泰晤士报》的评论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者用最让人难以忍受的细节描写连珠炮式地轰炸读者,连长了铁胃的读者看了也会离开饭桌”(O’Connell,2000).同年,《今日世界文学》开设莫言专题,连续刊登四篇以莫言为主题的研究论文.虽然此前莫言一直是英美汉学界关注的对象,但相关的研究文章数量少,且散落于各类学术期刊和论文集,更不曾有专著问世.《今日世界文学》是一本国际知名学术期刊,该期刊对莫言的集中关注,体现了莫言在中国文学中的重要地位以及英语世界对他的极大兴趣.M. 托马斯•英奇在文中高度评价《红高粱家族》《天堂蒜薹之歌》和《酒国》,称赞葛浩文的译文“相当出彩,甚至让人误以为原本就是用英语创作的”(Inge,2000:501),认为莫言“像福克纳一样……是真正的文学天才……有望在二十一世纪以世界级作家的身份登上更广阔的文学舞台”(同上:501,506). ...

3

2005

...>在电影《红高粱》的带动下,英文版《红高粱家族》于1993年在美英两国同时出版.这是莫言在英语世界出版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也是至今仍为广大英语读者所津津乐道的一部作品.《红高粱家族》英译本的出版相比于其他语种是滞后的,但对英译中国文学来说无疑是“一大盛事”(刘绍铭,2005),其重要性尤其体现在译本生成和接受过程中呈现出来的商业化和大众化倾向,而这样的商业化运作在中国文学英译史上是少有的.正如莫言指出的: ...

...>《红高粱家族》出版后,美国最具影响力的书评刊物之一《纽约时报书评》给予了高度评价,称“莫言的叙事丰满、生动、详尽”,作者“用散发着硝烟、血腥与死亡气息的肺腑之言,精彩纷呈地再现了(那个秩序混乱的)生活……(书中的人物形象)与莫言一起把高密东北乡安放在了世界文学的版图之上”(Hampton,1993).美国汉学家金介甫(Jeffrey C. Kinkley)在《今日世界文学》中称该书“或许是最好的……二十世纪中文英译小说……小说将因其独创性、神话建构、英雄主义和反英雄主义、暴力描写、荒诞色彩而被铭记”(Kinkley,1994).M •托马斯•英奇(M. Thomas Inge)甚至称莫言为“世界级的作家,可能是老舍、鲁迅以来最有前途的中国作家”(转引自刘绍铭,2005). ...

...>可以说,从1993年开始,莫言着实凭借《红高粱家族》“入了世界文学的版图”(刘绍铭,2005),以中国新生代作家的身份、魔幻现实主义的风格崭露头角,《天堂蒜薹之歌》的出版则进一步巩固了其在英语世界的文学地位.在整个过程中,是葛浩文的努力将莫言的文本真正带入了英语世界的语境,莫言成为英语世界普通读者追捧的对象,而2000年《酒国》英文版的出版再次唤醒了莫言在英语世界的影响力. ...

为什么在美国莫言只红了三个月

0

2013

2

2003

...>莫言见于英语世界的第一部作品是一篇名为《民间音乐》的短篇小说,刊登于中国外文局主办的英文版《中国文学》1988年春季刊上.《中国文学》是一本以政府外宣为目的的期刊,《民间音乐》作为一部彰显中国元素的作品符合其办刊宗旨.次年,《中国文学》冬季刊又刊登了莫言的两部短篇小说——《白狗秋千架》和《大风》.然而这三部作品的影响力均极为有限.《中国文学》的读者群主要是“对中国文学和艺术感兴趣的国外知识分子和一些汉学家”(戴延年、陈日浓,1999:334),且在80年代末,影响力原本就不大的海外中国书刊市场急剧萎缩,《中国文学》从90年代起日渐式微(英文版《中国文学》研究课题组,2016).直到2000年停刊,莫言作品均未再见诸《中国文学》.对于《中国文学》的译介,莫言曾抱怨道,“这个外文杂志翻译的质量较差,聘请的专家水平有限,这本刊物在西方影响很小,进入不了西方的读者圈子,有可能进入西方的某些大学里,进入了解汉语、想学汉语的人的圈子.”(莫言、王尧,2003:232) ...

...>我们以前很多作家的书被西方翻译实际上并没有进入它的真正的图书商业渠道,大都是研究机构的翻译,大学的出版社呀,研究性的文艺社团啦,有的甚至只印那么三五百本……《红高粱家族》它一开始就是作为一种商业的运作,由西方大的出版社出版,进入了西方俱乐部的畅销书榜,它是作为一本一般的图书,不是作为一种研究的图书,面对着最普通的大众的读者推出来,所以这也是刘绍铭把它作为盛事的一个主要的原因.(莫言、王尧,2003:262~263) ...

十问葛浩文

2

2005

...>总的来说,英译《红高粱家族》受到了英语世界主流评论家的广泛好评;一流的译笔、符合西方读者阅读口味的叙事内容(如东方文化、性、暴力),使莫言受到普通读者的青睐.事实也证明,出版社的商业运作是成功的.葛浩文曾在2005年表示,“《红高粱》12年来一直未绝版,销路该算很不错”(舒晋瑜,2005).根据企鹅出版集团的统计,截至2012年,《红高粱家族》在美国的销量不到五万册(转引自孙会军,2016:34),销量并不高,但是作为翻译文学,《红高粱家族》在英语世界的传播——尤其在“对外文化政策重扩张轻接受”的美国(高方、许钧,2010)——依然是一个突破. ...

...>《红高粱家族》是莫言作品在英语世界跨出的一大步.1995年,莫言的第二部英译长篇小说《天堂蒜薹之歌》经葛浩文译出后出版.葛浩文选择作品的标准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我喜欢”和“适合我译”(舒晋瑜,2005).《天堂蒜薹之歌》不是莫言的代表作,1988年创作完成后甚至一度备受争议,但该书在海外却被称为“二十世纪中国小说中构思立意最出奇、艺术造诣最高超、充分展现了农民生活复杂性的叙事性作品”(Duke,1993:392).葛浩文之所以选择该小说,一方面是出于对其艺术价值的认可,但更重要的或许是考虑到了目标读者的诉求.《天堂蒜薹之歌》是一部批判中国官场腐败的“政治小说”(葛浩文、吴耀宗,2010),而政治类小说则是美国读者喜欢的类型(季进,2009).《天堂蒜薹之歌》在美国出版后,《纽约时报书评》《出版人周刊》等多家西方媒体在评论时几乎不约而同地给这部小说打上了“禁书”的标签,以吸引读者的眼球.《纽约时报书评》称莫言是“中国最优秀的作家之一”(Bernstein,1995).值得一提的是,此前西方评论家在提到莫言时仅仅称其为“新生代地方作家”(Wu,1992)、“北京文学圈外鲜为人知的中国作家”(Hampton,1993)、“年轻的、勇于试验的作家”(Kinkley,1994).这种指称上的变化,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莫言在英语世界地位的提升以及评论家对其的进一步认可.然而从1996年到1999年,莫言作品的英语世界之旅似乎出现了停滞,期间没有一部引人注目的作品出现. ...

0

2016

从国际性的学术期刊到《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1

1989

...>这一时期,另一股在香港的英译中国文学的力量也在推动着莫言作品的域外之旅.1989年,香港中文大学主办的中国文学英译期刊《译丛》第32期刊登了莫言的短篇小说《养猫专业户》.《译丛》“坚守独立的文化风格,坚持中外文化交流中的‘调和持中’精神”(葛文峰、李延林,2014:90),译介方法上“注重文学文本的审美传达”(葛文峰,2016:58),且翻译质量上乘,是“国际性的权威引文学术刊物”(王润华,1989:7).香港作为中西沟通的桥梁,与海外有着密切的交流,因此,《译丛》为莫言作品在英语世界的传播以及形象的树立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作为一本面向“大学图书馆、各国领事的文化参赞,以及对中国文学感兴趣的外国人、作家”的学术性刊物(杜十三,1992:144),其影响力也很有限.为进一步推广莫言的作品,《译丛》于1991年将莫言的6部中短篇小说结集出版,推出单行本《爆炸及其他故事》.译者兼主编魏贞恺在导言中称莫言是“一位富有力量和独创性的作家,其作品捕捉住了中国农村的灵魂”(Wickeri,1991:vii).魏贞恺还进一步将莫言的创作技巧与西方读者所熟悉的魔幻现实主义联系在一起,认为“莫言把现已为人熟知的魔幻现实主义技巧和他本人的文体风格完美地统一在一起……莫言的作品特别适合于西方读者”(同上:ix).1993年《爆炸及其他故事》的再版印证了此次译介取得的良好效果.《爆炸及其他故事》出版后,英美学界重量级文学评论刊物《今日世界文学》发表书评,肯定莫言创作的魔幻现实主义风格,并将其与美国著名作家福克纳并论,称“《爆炸》和《金发婴儿》是一流的作品……较短的四个故事像一幅幅珠宝般的肖像画”(Wu,1992:579).《爆炸及其他故事》是莫言在英语世界出版的第一个单行本,有着特殊的意义. ...

文学翻译:过程与标准——葛浩文访谈录

1

2014

...>随着时间的推移,虽然“莫言热”在英语世界逐渐降温,但是作为一项从相对弱势文化到强势文化的逆向译介活动,莫言作品的英译无疑是成功的.莫言的成功离不开其作品本身的特质以及各类市场化的运作,但从翻译的角度来看,其译介经验对中国文学进一步走出去有着尤为重要的启示.首先,作为中国现当代文学著名翻译家的葛浩文不但熟稔中国现当代文学,而且能准确把握英语世界读者的文学标准,比如西方评论家注重作品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挖掘(Ge,2011),美国普通读者偏好侦探小说以及带有情色和政治元素的小说(季进,2009).因此在选择什么作品来译这个问题上,葛浩文具有良好的鉴别力和判断力.其次,重视译者的创造性以及译本受众的接受和反应.葛浩文认为,译者“有创作的责任和本分”(闫怡恂、葛浩文,2014:202).作为能动的个体,译者仍应尊重作者、文本和读者,但是相比之下,葛浩文认为“最重要的是要对得起读者,而不是作者”(季进,2009:46).最后,在这种读者至上的翻译观的影响下,葛浩文充分发挥译者能动性,对文本进行删减(如《红高粱》)、增添(如《丰乳肥臀》中添加的人物关系表),甚至更改情节(如《天堂蒜薹之歌》的结尾)等处理.实践证明,葛浩文的译介行为对中国文学走出去产生了积极的意义. ...

英文版《中国文学》的半世纪兴衰——黄友义先生访谈

1

2016

...>莫言见于英语世界的第一部作品是一篇名为《民间音乐》的短篇小说,刊登于中国外文局主办的英文版《中国文学》1988年春季刊上.《中国文学》是一本以政府外宣为目的的期刊,《民间音乐》作为一部彰显中国元素的作品符合其办刊宗旨.次年,《中国文学》冬季刊又刊登了莫言的两部短篇小说——《白狗秋千架》和《大风》.然而这三部作品的影响力均极为有限.《中国文学》的读者群主要是“对中国文学和艺术感兴趣的国外知识分子和一些汉学家”(戴延年、陈日浓,1999:334),且在80年代末,影响力原本就不大的海外中国书刊市场急剧萎缩,《中国文学》从90年代起日渐式微(英文版《中国文学》研究课题组,2016).直到2000年停刊,莫言作品均未再见诸《中国文学》.对于《中国文学》的译介,莫言曾抱怨道,“这个外文杂志翻译的质量较差,聘请的专家水平有限,这本刊物在西方影响很小,进入不了西方的读者圈子,有可能进入西方的某些大学里,进入了解汉语、想学汉语的人的圈子.”(莫言、王尧,2003:232) ...

随机推荐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