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励志语录 文学杂读 农贸分析

郑国光会见杜祥琬及德力格尔

2024-11-13

会见现场。庄白羽摄影

郑国光与杜祥琬及德力格尔等合影。庄白羽摄影

  中国气象报记者李一鹏 庄白羽报道 5月27日,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在京会见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及2015年周光召基金会气象科学奖获得者、中国大气本底基准观象台研究员德力格尔。副局长矫梅燕参加会见。

  郑国光感谢杜祥琬院士长期以来对气象事业的关心和支持,特别是亲自到瓦里关对大气本底基准观象台工作给予支持和指导,以及为气象部门干部职工授课致以谢意。他希望杜祥琬院士进一步就气候变化领域的相关工作进行指导,帮助气象部门进一步做好应对气候变化工作。

  郑国光对德力格尔团队的贡献和付出表示感谢,并对团队致以诚挚的问候和敬意。郑国光表示,德力格尔团队坚守高山,克服了缺氧、生活艰苦等种种困难,献身科学,兢兢业业,为气候变化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是全体气象工作者的榜样。全国气象干部职工都应向德力格尔团队学习,爱岗敬业,不断进取,更好地满足新时代国家和人民对气象部门提出的要求。

  杜祥琬院士感谢气象部门在应对气候变化做出的贡献,以及长期以来对重大科学研究的支持。他表示,德力格尔团队扎根一线,注重基础,在新时代树立了精神丰碑,是全国科研工作者的典范,期待该团队日益进取,为应对气候变化做出更大贡献。

  在会见结束后,杜祥琬院士围绕“创新发展路径,经济环境双赢”主题,为中国气象局机关干部职工作报告。

  (责任编辑:卢健)

“草原之子”的气象生涯

——记中国大气本底基准观象台原台长德力格尔研究员

中国气象报记者金泉才

  一个从柴达木盆地草原走出的蒙古族汉子,凭借对国家、气象工作的热爱,将毕生心血奉献给了高原气象事业。在任职中国大气本底基准观象台台长的13年时间里,他用坚守、热情将这个世界气象组织欧亚大陆唯一的大气本底基准观象台,打造成闻名国内外的一流气象台站。在高海拔、孤独寂寞的环境中,默默无闻地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

  德力格尔,1954年出生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由于修建青藏铁路气象科学考察的需要,年轻的他被招入青海省气象部门,成了一名光荣的少数民族气象工作者。1976年至1979年,他被安排到兰州大学,系统学习了气象知识,为后期开展基础观测、管理、科研等工作打下来了良好基础。

  “如果说我在近40年的气象生涯中取得了一点成绩,首先离不开党和国家的培养。国家没有把我招进气象部门,一个“草原放羊娃”决不会成为气象工作者。其次,离不开广大同事、前辈、老师、领导的鼓励、支持和赏识。”如今,退休后的德力格尔如此评价他的气象人生。

  他说:“从事气象工作以来,我从不放弃对专业的学习、思考、研究,看业务书、搞业务工作、交业务朋友成为我的兴趣和爱好。”

  是的,从“草原放牛娃”成为气象工作者、成为领导干部、成为正研级高级工程师,又获得周光召基金奖,一步步走来,如果没有坚持、勤奋工作、干一行爱一行的精神,德力格尔是不会有今天的荣耀的。

  德力格尔对年轻时在唐古拉山工作的经历记忆犹新。为了做好青藏铁路建设前期科考工作,上世纪70年代,他们在楚玛尔河地区开始气象观测。当时楚玛尔河地区几乎天天有大风,每天早上起床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清除掩埋帐篷门的积沙,人也是灰头灰脸,眼睛、牙缝、耳朵里面都是尘土。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一本刚出版的《气象知识》成为德力格尔的最爱,他天天抱着书看,从书上知道了地面观测外的很多气象知识。

  德力格尔说,当时,科考队有很多来自北京、南京等地的著名气象科学家,他们渊博的学识、严谨的治学态度给他留下了深刻影响,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他一生的行动和思维。

  从大学毕业后,他先后在青海省气象科学研究所、青海省气象台做科研、预报工作,再到格尔木市气象局、青海省气象局业务处、青海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做管理工作。不一样的工作岗位,一样的是他对气象事业的热爱和对工作的满腔热血。在青海省气象台当预报员期间,德力格尔理论联系实际,独创了很多适合预报高原天气的技术和方法,成功预报1985年“10.17”青海南部特大雪灾,获得青海省政府表彰奖励。在任青海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主任期间,经十多年的努力把青海省的人工影响天气工作推向全国前列,组织进行了举世瞩目的“黄河上游人工增雨试验”,为了全面总结试验工作,提炼科学成果,德力格尔用5年时间,编写完成了《青海省黄河上游人工增雨试验与研究》专著。他在青海省农牧业气候区划、人工影响天气研究、空气质量预报等方面做出了贡献,先后获得“青海省十大青年科技工作者” 、“全省抗灾保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非凡的业绩。

  2001年11月,德力格尔调任中国大气本底基准观象台台长,新的挑战和机遇又降临到他身上。

  建于上世纪90年代初的中国大气本底基准观象台是代表亚欧大陆大气本底的全球基准观象台,是国际著名的大气化学本底监测站,国际关注度高,承载着重要的科学意义和价值。但由于自然环境条件差、建站时间短、运行和管理经验不足、基础设施简陋、福利待遇低而造成职工不安心等一系列问题等待着他去解决。

  从到任第一天起,他就投入到调研工作中,查找问题的根源,理思路,想办法,寻找途径。先后解决了与职工切身利益有关的如评职称、在职教育、野外待遇等问题;环境得到美化,交通工具得到更新,道路畅通了,基础条件得到明显改善,职工的工作热情提高了;建章立制,规范业务流程,建立了一系列交接班、巡回检查、登记通报等制度,使监测业务运行日趋规范完善。针对中国大气本底基准观象台远离城市,社会治安、火灾等安全隐患突出的实际,建立了专人定期、定点、定要素安全生产月排查和安全生产月通报制度,开通了安全视频系统,从源头和制度上杜绝安全隐患。

  13年来,他狠抓业务建设,完善规章制度,将年轻高学历人员充实到业务第一线。在仪器运行、资料审核等环节严格执行责任制,采取措施杜绝停机、漏测、缺测等事故,使业务质量迅速得到提高,观测业务一直保持较高水平。与此同时,他积极争取项目,推动现代化、改善通信、网络等条件,通过邀请专家专项培训,大力培养技术骨干,强化内部素质,使管理、技术、环境、人才等各项工作迈上了新台阶。

  前几年,中国大气本底基准观象台承担科技部“国家野外科学试验站”建设任务,德力格尔带领团队对设备、技术、环境、规章制度、人才培养等进行了建设与调整,顺利通过科技部组织的验收,并在全国野外科技工作会议上受到表彰。

  德力格尔工作经验丰富,视野开阔,“点子很多”。他认为,中国大气本底基准观象台有很多其他气象观测站没有的观测资料,拥有独天得厚的优势。在他的积极推动下,青海省大气成分中心和大气成分分析室建立,开发了多种大气成分分析服务产品,在青藏铁路开通、玉树地震抗震救灾等事件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他在城市地区灰霾、高原大气含氧、大气成分与环境、大气成分与生态、大气成分与高原气候等领域里,带领年轻科研人员进行探讨,积累经验,使他们开阔了眼界和思路,在分析资料、开发大气成分服务产品方面进步很大。如今,退休后,他又凭借自己的经验,协助格尔木市气象局科研人员进行关于沙尘暴防治方面的研究。

  “瓦里关是天底下最美的圣地,我始终魂牵梦萦着那片土地,就算闭上眼睛,我也清楚地知道瓦里关的沟沟壑壑、山山水水,以及观象台的一个螺丝钉、一个观测仪器的安放点,甚至一个小小的安全隐患点。”不论人在何时何地,瓦里关中国大气本底基准观象台依然是他最牵挂的地方。如今赋闲在家的他,喜欢书法、画画、文学创作,而瓦里关,是他唯一不变的题材。

气候变化的依据因他们变得真实

——记中国大气本底基准观象台温室气体本底浓度观测团队

中国气象报记者金泉才

  近日,以我国著名科学家周光召名义设立的2015年基金授予中国大气本底基准观象台德力格尔研究员和他率领的温室气体本底浓度观测团队气象科学奖。

  自建台以来,中国大气本底基准观象台温室气体本底浓度观测团队二十一年如一日,挑战高海拔缺氧、艰苦孤独工作环境,坚守梦想,默默无闻,前赴后继,为全球温室气体观测提供了宝贵的原始数据,为应对气候变化提供科学、准确、可靠的基础资料,为我国环境外交做出了积极贡献。

  气候变化,因他们的数据更真实

  中国大气本底基准观象台建于1994年,位于海拔3816米的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瓦里关山,是世界气象组织欧亚大陆唯一的全球大气本底基准观象台。

  远眺瓦里关,世界气象组织会旗、五星红旗和观象台台旗迎风飘扬,蓝天白云,触手可及,雪山草原,就在身边,一幢两层建筑雄伟气派,青海湖、龙羊峡水库等依稀看见。走进办公室,各种进口监测仪器正在工作,发出超低频的混合声,英文标注的各种记录册和报表随处可见。在值班室大厅正面墙上有一幅世界地图,地图上用不同的颜色和图形标注着分布在世界各地的数据处理中心和仪器质量控制中心,从这张地图上可看出该台的意义和价值,这些中心接收它们的数据,并进行处理,仪器质量控制中心每年派专家对基地仪器进行标定。

  通过二十多年的建设和完善,中国大气本底基准观象台实现了温室气体、卤代气体、气溶胶、太阳辐射、放射性物质、黑碳、降水化学和大气物理等三十个项目、六十多个要素的全天候、高密度观测,每天产生6万多个数据,基本形成了覆盖主要大气成分本底的观测技术体系和技术系统。

  二十多年来,一批批瓦里关气象工作者前赴后继,以做好基础观测为己任,所积累的温室气体有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臭氧、二氧化硫、一氧化碳,并对它们浓度进行在线数据、气体样品收集和颗粒物样品采样,形成了长时间序列的观测资料。

  德力格尔和他的温室气体本底浓度观测团队用在线观测资料绘制的二氧化碳变化曲线是它们最具代表性的亮点。

  二十年一如一日,这条由中国大气本底基准观象台观测资料绘制的二氧化碳变化曲线,被人们称之为“青藏高原曲线”或“瓦里关曲线”。

  “我们所建立的这条曲线图非常重要而且十分有价值,我国政府在印尼巴厘岛、丹麦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以及其他国际性气候变化谈判会上,理气气壮地支持气候变化观点,其中一条重要原因在于我国拥有这一曲线图以及相关的观测数据。”德力格尔说。

  该团队所观测的温室气体资料,也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支撑数据,其结论具有非常重要的政策指示作用。团队所做的工作为国际社会在气候变化问题上形成共识和我国在世界气候变化谈判中拥有话语权做出了贡献。一些数据成为我国在国际舞台上谈判的第一手资料,应用于APCC报告。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称赞该台为我国环境外交做出了贡献。

  2004年,德力格尔和他的团队通过观测,敏锐地发现了青藏高原上的“臭氧洞”,研究论文发表在《科学通讯》杂志,引起学界关注。

  自建台以来,他们先后协助国际组织和有关国家科研机构完成三十多个科学试验项目。 据统计,采用他们的观测数据,有关科研机构、专家发表的科学论文超过150篇。

  平凡人生,因坚守而充实精彩

  “常有朋友问我,瓦里关在哪里,我笑着说,在云里。虽然是一句玩笑话,但经过我的解释后朋友们释然了。海拔高、气压低,瓦里关经常被云雾包围。然而这座山顶耸立着一座建筑,播撒着一片希望。每当我们拿起行李,背上足够的水、蔬菜、食物爬上山头的时候,总是有一种归属感。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梦想在云端里”。团队一名老同志如此写道。

  对于温室气体本底浓度观测来说,瓦里关近4000米的海拔高度是一个科学合理的地方,而对于人类来讲,3816米是一个时刻需要挑战极限的地方。据观测员王剑琼说,他们现在有8个人进行轮流值班,每组两人,每十天轮换一次。尽管大多数工作人员都来自海拔2000米左右的青海省西宁市,但每次换班时依然要经历高原反应。“如同背着30公斤的行李,爬两步楼梯就气喘吁吁,嘴唇发紫,最重要的是由于缺氧,头两天几乎睡不着觉。”常年多次上山下山,对人体的损坏十分严重。王青川同志是专职司机,任务是接送值班人员,在观象台工作十多年中,先后上山一千多次,最后因患严重的肺心病,59岁时去世。

  为防治环境污染,中国大气本底基准观象台方圆30公里没有人烟、工矿企业甚至是人类活动,寂寞孤独是值班人员最难忍受的。“见一只鸟飞来,就想大声喊叫一声。”老观测员季军说。

  尽管条件艰苦,但大家依然很乐观。“在青海气象部门,我们算不上最艰苦的,也算不上最孤独的,既然选择了气象,我们就得怀揣梦想、选择坚守。”王剑琼说。

  观象台室外有一座高80米的梯度观测塔,维护保养任务重,不管是刮风日晒,还是寒冬大风,观测员都爬上爬下,冒着生命危险,清理结冰、除尘、加固仪器,保证观测正常进行。

  由于观测使用的仪器大多为高精度光学仪器,由世界气象组织从各个国家调配,仪器性能、原理、软件系统等差别较大,有些仪器操作使用复杂,标定调试工序严格、繁琐,技术资料基本为外文,为了熟练使用仪器,他们通过出国进修、请专家讲课、自己培训、现场自学等形式,攻克难关,大家都在较短的时间里掌握了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高质量地完成业务观测。

  在高海拔地区使用精密仪器,仪器往往出现不适应,故障率多。经过多年努力,他们总结了一整套仪器调试、维护、排除故障的办法,现在基本形成了系统、规范的运行、管理技术体系。

  中国大气本底基准观象台温室气体本底浓度观测团队为我国南极科考事业也做出了重大贡献。这里的工作人员几乎每年都会脱颖而出,被选入科考队,奔赴南极开展科学考察,进行臭氧、气溶胶、地面观测等科学研究。截至目前,共有7人(次)参与了我国南极科考工作。

  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杜祥琬院士到瓦里关后,深为这种执着、坚守、奉献感动。他说:“瓦里关气象工作者终年坚守在这山巅,耐得住艰辛和孤寂,他们进行各种观测,一丝不苟,使中国对大气研究的贡献,享誉全球,在这里我们见证了科技工作者应有的本色,找到了科学精神的当代基准,再次感悟了堪称民族脊梁的价值观”。

热门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