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励志语录 文学杂读 农贸分析

《在细雨中呼喊》:贫穷,不是原罪,让我们用同情的目光看待世界

2024-02-02


余华说:作家的使命,不是发泄、不是控诉或者揭露,他应该向人们展示高尚。这里所说的高尚,不是那种单纯的美好,而是对一切事物理解之后的超然,是对善和恶一视同仁,用同情的目光看待世界。

《在细雨中呼喊》是余华最早的一部长篇小说,依然带有先锋文学的特点。

先锋文学:

倾向于反映社会中个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然、个人与自我间的畸形的异化关系,及由此产生的精神创伤,变态心理,悲观情绪和虚无意识。艺术特征表现为反对传统文化,刻意违反约定俗成的创作原则,及欣赏习惯。


先锋文学只有极少数作家经过了严格的“去谎言”这一环节,余华的作品,成为了其中的佼佼者。

人都有向好心理,我们喜欢美好的言语、美好的愿景、甚至是美好的天气、和美好的心情。学会隐藏、学会伪装、虚构现实,逃避困厄,已成为人生来的一种本能,一种技巧。

但余华偏用反传统的写作方式,《在细雨中呼喊》以一个孩子的视角,揭露来种种人性之恶。美好很稀有,也常令人感动,但恶,却并不遥远,一直在我们身边,我们随时能看到,却总是缺少勇气去遏制。


小说中,“我”作为一个年幼的孩子,在只懂接受爱、享受爱的年龄,在还没学会付出和表达情感时,和成年人呈现了不对等的交流模式,在文中造成了代沟上的误读。

比如,祖父孙有元拿着雨伞和包袱出现在小路上,‘我’和哥哥孙光平跑向他,他感动的眼泪汪汪,而‘我’和哥哥充满热情地奔跑,并不是出于对祖父回来的喜悦,只是一次角逐比赛。当我读到这里时,第一印象是孩子的视角真无情,但这就是事实,无可怪罪。因此,我必须原谅全文中,孙光林对亲人差劲地表现给予冷漠地戏谑和嘲讽,他的恶很纯真,很理所当然。也使得人性的恶、人性的险,在孩子眼中,无处躲藏,真实的令人不寒而栗。

余华对儿童心理的这番洞悉,化成巧妙独特的叙事口吻,纯真而不虚伪,无情却又悲悯,使人不得不正视那个时代人性的悲哀,正视人性的薄情,多么痛地领悟,才使得小说有真正恒久的意义。

不管是《活着》,还是《许三观卖血记》,或者是《在细雨中呼喊》,都‘以死亡来正视苦难’,黑色记忆系列,写或者读,想来都需要莫大勇气。


贫穷,不是原罪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是一个俗语,意思是百姓的粮仓充足,丰衣足食,才能顾及到礼仪,重视荣誉和耻辱。——《管子·牧民》。

我们深谙物质文明决定精神文明,两者也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贫困,限制一个人的思想高度和发展。但只要对生活保持希望,贫穷,同时也能激励很多人奋发向上,最后变成人生的赢家。所以,贫穷,不是原罪。

《在细雨中呼喊》里展现了很多个悲剧人生。孙广才,首先是一个被贫穷彻底打败的人。因为穷,把六岁的‘我’孙光林送给孙荡的王立强。

身边的故事:记得我妹妹两岁时,舅舅看我家生活艰苦,经常粮食不够,红薯来凑。他有工作,有儿子,很想要个女孩儿,便想要妹妹过继给他抚养,可我父母毫不犹豫拒绝了,爸爸说再多俩孩子也不送人。这件事对妹妹影响很大,如今远嫁的她一如既往的支持着家里的一切,她常常念起这件事,感念父母不放弃恩情,常常因思念父母在电话中伤心落泪。


在小说中,‘我’离开包着蓝方格头巾温柔懦弱的母亲,被带到孱弱病态的继母李秀英身边,完全陌生的环境,没有一丝亲情可言,被遗弃的痛,使人感同身受。将儿女送人的事普遍存在,但亲情上的裂痕,总很难得到补救,孙光林也一样。相对于孙广才的蛮横无耻,王立强和李秀英反而做得更像父母。

王立强因为婚外情自杀后,李秀英在雨夜发出一声声令人毛骨悚然地喊叫,悲怆而绝望。李秀英第二天漠然离开,孙光林又再次被抛弃。

在细雨中呼喊,是孤独的、无依无靠的悲伤,飘荡在雨中空旷的黑夜里,也留在他童年的恐惧中,令他颤栗不已。


那时十二岁的孙光林没有任何选择余地,只好又跑向自己的父母兄弟。回归南门的路上,遇到了迷路的祖父,他已经不认识这个老头了,但老头紧紧跟着他,在雨夜里回到村庄,正碰上大火吞噬他的家。

都说“屋漏偏逢连夜雨”,在余华的小说《活着》里,或是沈从文的短篇小说《泥涂》中,贫穷的记忆总是如灰黑的乌云,压在心头令人喘不过气来,苦难似乎是个没有底的深渊。而活着的富贵没有沉没于厄运,依然对生活抱着希望,没有把家人当绊脚石,他依然保持爱,深深的爱;而住在泥涂里无数为天所弃的人,在疾病和天灾人祸面前,依然保持着人与人之间温情的一面。

但孙广才没有乐观精神,他只有自私和抱怨,还有怒火。他把摔伤了腰的孙有元和‘我’视为带来火灾的灾星。我选择了坐在池塘边作为避灾的方式,而祖父也坐在家中角落里,安静得像空气一样,逃避着孙广才常常无端而来的愤怒。

这里的恶,有贫穷的主因,我和祖父是住在他口粮里多余的人,是累赘,但他又无可奈何。祖父打碎碗嫁祸给弟弟、以及祖父为了吃食和父亲斗智斗勇的过程,让我对祖父产生了蛇一样的恐惧,直到成年后,才有了同情和理解。


这种因贫穷而产生对家人的嫌弃,或者脾气暴烈,倒并不能说明是他人性上多大的恶,但融进小说的整体中去解读,孙广才在生活中的形象,就变得特别糟糕,没有了一丝优点。大事小事上,他看起来都是那么的无可救药。也是先锋写作中突出的一个特点,这里运用孩子纯真的视角,把孙广才塑造成一个‘扁平人物’。

孝,在儒学思想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孝不仅是为学修身的重要部分,更是学习其他东西的重要前提和社会发展的一个根基。“孝”字上为老,下为子,上一代与下一代融为一体,是为孝。

身边的故事:我的姑父有八兄妹,除了姑父是农民,其他人都是有单位有事业的富裕家庭。老母亲八十多岁,摔断了腿不能行走,本来以现在的经济条件,不论在谁家,只要兄弟姊妹们都出份力,老人家都能得到很好的照顾,可是,他们却在推搡后得出一个统一的方法,每家轮流一个月。于是,这位老人带着轮椅,在这家被窝还没睡暖和,就要赶到下一家去。最近轮到姑父家了,姑姑各种抱怨老人家以前种种厚此薄彼的不是,我们总劝她,过年了留着老人别走了,家有一老胜似一宝,积德积福,可最终还是没能阻止姑父两口子给予老人的脸色和轮换命运。


但是相比那些打老人,把老人赶去睡大街的来讲,似乎又无理由做更多苛责了。


孙广才对于父亲的抗议,也有适当地妥协,相比很多我们身边的不孝子来说,似乎还不至于到深恶痛绝的地步。在很多事情上,他更多表现的是愚笨无知,像个跳梁小丑一样。

比如:孙有元故意把饭碗摔掉,变相诅咒孙广才未来也会被儿子虐待不给吃饱饭,孙广才看着儿子们幸灾乐祸的笑,丧失了应有的怒气,脆弱的向门口退去,同时摆着手说:

“行啦,祖宗,你就别叫啦,就算你赢了,就算我怕你,你他娘的就别叫啦。”

可是来到屋外后,他又怒火冲天了,指着在屋中的家人骂道:

“你们全他娘的是狗养的。”


无知,才是人性之恶的本源

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而孙有元还远未到久病的程度,就让孙广才的冷漠无情发挥到了极致,显露了他真正的人性之恶。

孙有元预感自己要死了,宣布进入倒计时,可细水长流的生命,久久拖在病床上,孙广才为此很是不耐烦,看着要死又不死的孙有元,他急切地期待他的死亡快点到来,为此顺应老头一切想死的方法。

孙广才让孙光明和我敲打木头,用谎言来完成祖父想要‘棺材’的朴素愿望,这个催死的行动,让我开始憎恨他。

而半死不死的祖父却依旧能吃能喝,还能走出来和老天斗法,让孙广才冲着他大叫:

“你死个屁,你要是真想死,就去上吊,就去跳河,别他娘的躺在床上。”

而祖父孙有元是真心想死的,可以看出他也深深厌倦了当累赘的日子。几次回光返照后,他终于顺利升天,孙广才竟然如释重负地笑了:

“总算死了,我的娘啊,总算死了。

他以胜利者的姿态,毫不顾忌在孩子们面前展现他孝心的缺失。

而对于被水淹死的弟弟孙光明,只有母亲的嘶鸣和呜咽表现了正常人的悲伤。父亲和哥哥孙光林,只想到要利用这件事当回英雄,幻想着因此好运。这件事最后只让他们成为村中的笑话,孙广才没因‘我’弟弟的死换来任何好处,气急败坏,跑到被救孩子家中一阵打砸后,把自己送进了拘留所。

悲伤还没完全落幕,闹剧也没有结果,在阳光下,他大摇大摆走进了对门寡妇家。后面的日子里,竟然把家里的物件一样样送去给寡妇。


无知的人,不知道原则和底线的意义,孙广才在人性上所体现的丑恶,使得他丧失了基本为人的良知。

孙广平未过门的对象,孙广才竟然替儿子检验姑娘的身子骨结实不结实,婚事的告吹,以及耻辱感,使得孙光平愈加痛恨父亲。待孙光平终于成家,在家庭的重压下,作为父亲的孙广才没想过帮助儿子,病泱泱的他竟然趁儿子不在家,对儿媳妇施行了侮辱。这迫使孙光平的愤怒彻底爆发,拿斧头割下了孙广才一只耳朵,孙广才不知悔悟,反把儿子送进了监狱。

孙广才是可恶的、可恨的,但他自己并不觉得,他自私到了极致。同时,他亦是可怜的、可悲的。他的无情放肆,伤害的不单单是家人,也包括他自己。

在‘我’母亲死后的葬礼上,被人群隔离指责的他,只能在黑夜里偷偷来到母亲坟前,悲痛使他发出毛骨悚然的哭声。那一刻起他彻底迷失了自己,在他生命最后的一年里,与酒为伴,最后用掉入粪坑这样肮脏的方式死去,罗老头把他当猪捞起来,又把他踹回了粪坑,这种结局,是对他一生最大地嘲讽。

悲剧人生并不一定都因为物质贫穷造成,一个人道德和良知的缺失,才会使人“穷”得无可救药。


懂得珍惜,懂得爱,才能拾起人间温暖

《在细雨中呼喊》中不但有彻头彻尾的无赖孙广才,把家庭全部的成员都拉进凄惨命运中。同时还有可怜的苏宇、可怜的冯玉青、可怜的鲁鲁、可怜的国庆,他们都在那个悲哀的时代里,成为悲剧人物,度过悲剧的人生。但看似冰凉的字里行间,却隐藏着孙光林对祖父及曾祖父的敬爱。

“我的曾祖父是那个时代最为聪明的穷人,比起我祖母的父亲来,他显得那样的能干和朝气蓬勃。这位一直浪迹江湖的老人,身上具备了艺术家的浪漫和农民的实惠。他弄出来的,并且在他的熏陶里长大的我祖父,也同样出类拔萃。”

孙有元对待父母亲的态度,在一些事例中,充分体现了普通人子传统的孝道,虽然他做得很粗糙,但那份亲情令人心生了同情和感动。


曾祖父造桥失败后,他像个英雄一样一人承担起全部责任,连夜赶到县城向民国的官员负荆请罪,充分展示了一个男人该有的担当,也激励着祖父孙有元积极的挽救这座石桥。

孙有元淋漓尽致的发挥了他的聪明才智,带领七个师兄弟,连夜赶工,终于成功把龙门石平稳的放进了豁口,挽回了局面。眼泪汪汪的祖父,嗓音嘹亮地喊着父亲的名字,一口气跑了四十多里路,把自己的父亲从大牢里救了出来。但曾祖父因这次失败而心灰意冷,与曾祖母过起了朝夕相处的日子。

后面孙有元背着曾祖父的遗体到当铺去换钱失败,曾祖母又在逃亡路上被野狗咬死,在漫无目的中碰上同样命运悲苦的女人,他的心里出现了一片水流的哗哗声。年轻的孙有元就这样得到了一个可以作为妻子的女人。孙有元在苦难的命运里挣扎,他没有放弃任何一丝向好的希望,在经历了饥饿和贫困长时间掠夺后,他背着祖母往前走去,他年轻的脸上红光闪闪。

他对祖母的珍惜,维持了一生,一直到祖母去世,美好的回忆一直在他的心里流动,也惊了幼小懵懂的我。他端坐在竹椅里,那张远离阳光的脸上,如青草般微微摇晃的笑容,这笑容在我现在的目光里是那么的令我感动,这里有生动的爱情,也令读者感到很暖心。

相比孙广才的人生,孙有元所遭遇的苦难只有过之而无不及,但他没有放弃为人的本分,他在苦难里创造了自己平凡而又值得称赞的传奇。

孙有元步履蹒跚地在那条小路上摇摇晃晃地出现,向我和池塘走来。我总是很远就看到了他抱在怀里的油布雨伞,和肩上的蓝色包袱。要知道,这情景曾经给过我多次阳光般的温暖和安慰。


余华小说《在细雨中呼喊》有很沉重的人性思考。而祖父孙有元,是其中看起来比较有正能量的一个‘圆形人物’,但衬托在他周围的,是那个时代缩影下无法回避的恶和苦难,让他的晚年在‘我’的回忆里,也只剩卑微和各种屈辱,让人看了很是难过。

能让一个人活得更像一个人的,永远都是善良,和永不放弃对未来的信心和希望。像余华一样,带着怜悯,用同情的目光看待世界,看待一切本不该发生的悲剧,那所有可怜的、可恨的、一切无知之罪。

热门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