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励志语录 文学杂读 农贸分析

莫言《生死疲劳》文献综述.doc

2024-03-17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精品文档,助力人生,欢迎关注小编! 莫言《生死疲劳》文献综述 摘要:《生死疲劳》是2020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的代表性作品,是一部划时代的史诗性作品,是中国文学终于跳出图解概念沼泽最辉煌的标志性著作。本文对莫言的作品《生死疲劳》进行纵向研究,试图为研究莫言的作品及文学著作提供一个新视角新思路。 关键词:莫言;《生死疲劳》;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7.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20)04-0017-02 《生死疲劳》是中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的长篇力作。莫言获2020年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授予莫言诺奖的理由是“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而《生死疲劳》的这一特色最为明显(邵璐,2020)。小说中叙述了1950年到2020年中国农村这50年的历史发展过程。围绕着土地这个沉重的话题,阐释了农民与土地的种种关系,并透过生死轮回的艺术图像,展示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农民的生活和他们顽强、乐观、坚韧的精神。小说获得了第二届红楼梦奖和第一届美国纽曼华语文学奖。 一、《生死疲劳》概述 (一)作者简介。 莫言,1980年代中以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他的作品深受魔幻现实主义影响。莫言在小说中构造独特的主观感觉世界,天马行空的叙述,陌生化的处理,塑造神秘超验的对象世界,带有明显的“先锋”色彩。2020年8月,莫言凭借长篇小说《蛙》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2020年10月11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中国获诺贝尔奖第一人。 莫言的主要作品有《檀香刑》、《丰乳肥臀》、《透明的红萝卜》、《藏宝图》、《四十一炮》、《拇指铐》、《白狗秋千架》、《酒国》、《食草家族》、《红树林》、《战友重逢》。 (二)译者简介。 葛浩文(Howard Goldblatt),美国著名的汉学家,翻译家,是2020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作品的英文译者。出生于1939年,20世纪60年代服役期间在台湾学习汉语,1961年毕业于长滩加州州立大学(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Long Beach),1971年毕业于旧金山州立大学,1974年取得印第安纳大学中国文学博士学位。 葛浩文以翻译华语文学闻名,在中国被誉为“西方首席汉语文学翻译家”,他的翻译严谨而讲究,“让中国文学披上了当代英美文学的色彩”。葛浩文的翻译清单包括萧红、陈若曦、白先勇、李昂、张洁、张炜、杨绛、冯骥才、古华、贾平凹、李锐、刘恒、苏童、老鬼、王朔、莫言、王安忆、刘震云、虹影、阿来、朱天文、朱天心、姜戎等二十多位名家的五十多部作品。 (三)小说创作背景。 《生死疲劳》书名来自佛经,来源自佛经中的一句:“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莫言说,佛教认为人生最高境界是成佛,只有成佛才能摆脱令人痛苦的六道轮回,而人因有贪欲则很难与命运抗争。 在创作前《生死疲劳》莫言在承德参观了当地一个有名的庙宇,墙上有六道轮回的壁画。“西门闹的故事在我的头脑见酝酿了很长时间,没有动笔是因为没有想好结构。”当他看到六道轮回一下想到了小说的结构。通过动物的眼睛来看人类社会,他觉得是个非常新鲜的视点,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于是便开始写下了这本书。 (四)小说艺术特色。 《生死疲劳》是莫言在艺术上向中国古典章回体小说和民间叙事的伟大传统致敬的巨制;关于生命的六道轮回想象撑起了这座气势宏大的文学建筑,写出了农民对生命无比执著的颂歌和悲歌。 《生死疲劳》透过生死轮回的艺术图像,展示了建国以来中国农民饱经患难的生活和他们顽强、乐观、坚韧的生命。故事情节极端、怪异、变形、荒诞,但是与寄寓其中的哲理浑然天成。全书从内涵到外延充满了作家的探索精神,充满了艺术灵气。究其所达到的艺术境界而言,这是一部划时代的史诗性作品,是中国文学终于跳出图解概念沼泽最辉煌的标志性著作。 二、《生死疲劳》研究现状 现将莫言《生死疲劳》的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一)研究《生死疲劳》英译本中的文化因素翻译策略。 陈小烨,陈可培(2020),马龙(2020),郭艳秋(2020),李艳平(2020)等对《生死疲劳》英译本中的文化因素翻译进行了研究。其中,陈小烨,陈可培(2020)采取了关联理论的研究视角,对翻译中的文化缺省现象进行分析解读,提出衡量文化补偿是否适量的标准,并结合《生死疲劳》英译本,具体探讨了文学作品中文化缺省的翻译策略——直译法、直译加注法、上义词替换法、隐含义阐释法、零译法。郭艳秋(2020)以埃斯卡皮创造性叛逆翻译理论为依托,对《生死疲劳》译本中文化因素的翻译策略进

热门文章

随机推荐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