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励志语录 文学杂读 农贸分析

论余华小说《第七天》的叙事策略文献综述

2024-04-05

作为中国当代文学史的重要代表人物,自其踏入文坛以来,余华一直是社会各界谈论的焦点。1984年,余华开始发表小说,1993年他出版了长篇小说《活着》,1998年出版了长篇小说《许三观卖血记》,小说《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同时入选百位批评家和文学编辑评选的九十年代最具有影响的十部作品。2008年,余华发表了长篇小说《兄弟》。时隔七年,余华于2013年发表了长篇小说《第七天》。小说甫一问世,便在学术界掀起了惊涛骇浪,一时之间毁誉参半,褒贬不一。

关于余华与其长篇小说《第七天》,学术界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看法,与之相关的研究也颇具规模。纵观国内外研究现状,有关于小说《第七天》的主题的研究,有对比余华各时期小说与新作《第七天》的研究,有探讨小说《第七天》与余华创作转型的关系的研究,有思考小说《第七天》与现实之间关系的研究,也有分析小说《第七天》中所用的手法的研究等等。在一系列相关研究中,除了探讨主题以外,小说《第七天》在叙事方面的特征,同样是研究的热点方向,本文亦拟从叙事这一方向出发,探讨余华小说《第七天》的叙事策略。

本文在写作的过程中参考、借鉴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希望在参考借鉴的过程中能够有所收获,更好地完成论文。文献资料具体分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关于小说的叙事及叙事策略方面的相关资料;二是关于作家余华及其创作作品有关叙事方面的研究资料;三是关于小说《第七天》及其叙事方面的相关研究资料。

关于小说的叙事及叙事策略,南翔在其发表于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上的《当下小说的叙事策略》一文中指出“小说的叙事,实际上是一个常说常新的话题,在古今中外的小说理论里,没有谁能绕过其叙事性来展开自成一家之言的论说。但是小说的叙事又具有很大的囊括力或说歧义性,它在小说的语义、结构、时间,以及大量精致的文本分析方面,都可以找到自己的对应位置。”作者从故事结构时的单纯性、主题埋设时的影射性、无可推演时的回避性和欲擒故纵时的间离性这四个方面出发,分别以余华的小说《许三观卖血记》、朱辉的小说《变脸》、池莉的小说《惊世之作》、阎连科的小说《大校》等为例,论述当下小说的叙事策略。英国作家戴维・洛奇在其著作《小说的艺术》中指出,小说语言不断在两种形式中交替变换,一是展示发生的事情,一是叙述发生的事情。纯粹的展示是直接引用人物的话语。人物的话语准确反映事件,因为这里的事件便是一种言语行为。纯粹的叙述是作者的概述。作者准确抽象的语言抹杀了人物和行为的个性特性。”

关于作家余华,刘琳、王侃编著的《余华文学年谱》详细考订了谱主余华的生平经历,分析了种种经历对其创作的影响。上海师范大学叶辰的《余华小说的暴力叙事及其演变》以余华小说暴力叙述的连环性与变化性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贯穿与余华作品中的暴力叙事因素,并借此来探讨余华试图以暴力来呈现的经验。文中指出“他为读者呈现的是一种精神层面的真实,是一个被他重新组合,并赋予了新的意义之后的世界。这种独特的叙述方式——一种被抽象化了的语言——使得余华对人性的剖析与拷问更加冷峻,他不仅揭露了暴力的深层机制,暴力的民族的无意识心理祭奠和根源,也使得人们对历史与现实保有一种警惕的姿态。”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的惠静的《余华小说的死亡叙事及其转变》一文指出,余华对于死亡的叙述反映了其对于生命的看法。余华的死亡叙事从荒诞、喜剧的形式变成了一种生存状态,从俯视众生到脚踩大地,折射出其内心状态的转变。“生命中总是不乏苦难,而生对于死而言是一种伟大,在这种生的过程里能够不断承担苦难,这种向死而生的勇气也就也成就了生命的意义。”余华对于死亡的叙事企图证明,即使每个人都要面对死亡,也无法阻止人在世间彼此依靠,彼此取暖,以死亡来证明人性之善。刘琰在其发表在《名作欣赏》上的《余华小说的叙事学探微》一文中,从叙事时间、叙事角度、叙事结构三个角度入手,分析了余华各个时期代表作在叙事层面的特色。文章以《往事与刑罚》《许三观卖血记》为例,分析了余华小说在叙事时间方面的特点;以《活着》《现实一种》为例,阐述余华作品在叙事角度上纯客观化的倾向,“余华作为先锋小说的代表人物,更多倾向于纯客观化的叙事,它所确立的人物视角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选取《活着》等小说里的相关片段,阐述余华在叙事结构上的重复、循环、偶然的特点,通过词、词组、句子的重复,情节、事件和意象的重复,人或事物的发展运行的无限反复循环,存在着必然原因的偶然,体现了余华在叙事学诸方面的思考和创新。重庆师范大学陈禹的《余华长篇小说的叙事研究》分析了余华的五部长篇小说《在细雨中呼喊》《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兄弟》《第七天》在叙事方面的特点和技巧,归纳出余华长篇小说的叙事特点,包括叙事时序的千变万化、叙事结构的循环和重复、人物塑造方式的多样化。叙事时序的千变万化体现在小说中普遍存在的倒叙与预叙,以小说《第七天》为例,涉及的素材的时间要远早于文本时间;叙事结构的循环和重复则表现在叙事循环结构以及重复叙事;人物塑造方式的多样化则表现在人物的行动、语言、外表和环境,以及对比式的人物塑造手法上。

关于小说《第七天》及其叙事方面的相关研究资料,例如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熊修雨的《从〈第七天〉看余华小说叙事策略的转变》一文,肯定了余华小说《第七天》的文学价值,认为其诞生是余华近年来小说创造审美走向的必然结果,标志着其小说叙事的转变。论文从叙事内容、叙事风格、叙事话语三个方面对小说《第七天》进行了研究。内容上,由对精神真实的表现走向了对生活真实的再现;在叙事风格方面,原来的简约、深刻转变为目前的客观、自然;在叙事话语方面,则出现了大量的表达现实的“鬼话”。这种叙事的转变,是余华近年来小说创作日益亲近现实的结果,体现出余华作为一位当代作家的责任感和艺术良知。论文肯定了小说《第七天》的强烈的现实批判精神,具有充分的现实意义。例如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付建舟的论文《余华〈第七天〉的创作意图与其叙事策略》一文,则研究了作品表达了什么以及如何表达的。论文分析了小说的创作意图,即通过死者世界来反衬现实世界。作者同时塑造了死者世界与现实世界,用一个死者世界的角度来描写现实世界的种种,在这样既近又远的距离间将现实世界以倒影的方式呈现出来,既有强烈的现实批判,又不乏鲜明的理想情怀。为了很好地表现创作意图,小说采用了多重连环式的叙事结构,以此来塑造现实世界与死者世界的双重图景。同时,论文从生死两界的描绘与标识叙事、现实批判与散点叙事、至善境界与诗化叙事三个层面叙述小说《第七天》的叙事策略。作品中的诸多人物以死者的形态出现,并往来于阴阳两界,作家采用标识叙事,不仅区分了阴界与阳界、死者与生者,而且把阴界与阳界、死者与生者融合在一起描述,形成一个有机的艺术整体;通过散点叙事,以故事片段展现更加广阔的社会生活,集中揭露形形色色的社会现象;以人道主义情怀描绘至善之境,通过诗化叙事表达了自己的理想。兰州交通大学文学与国际汉学院副教授吴玉珍在论文《荒诞中的真实:余华〈第七天〉中两个世界的叙事策略》中指出“新作《第七天》以超现实的手法展开对此岸世界与彼岸世界的想象,以幽灵为视点的叙述手法给文坛带来了新的阅读冲击。”文章从七天的文本结构、结构主义叙事、作品的朦胧性与象征手法、作品的价值与现实意义四个方面出发,分析了余华的小说《第七天》。小说《第七天》的外在文本形式借助了《旧约·创世纪》“七天”的开篇方式,在七天的文本结构中描写了挣扎在超市各个角落的个体的生存现状与所处困境,随着视点人物的切换而不断扩大着作品的视野。每天不同叙述者的视点切换使得具体真相在彼此的印证中逐渐显露,这种叙事结构使得情节发展恰到好处。作品的朦胧性体现在人物外形的变形与朦胧,同时有着超现实的特征,无生命之物有了生命,死者具有了动感,虽然荒诞,却有其合理性。文章肯定了小说《第七天》的现实价值,“余华的《第七天》写作无疑是对五四以来lsquo;为人生rsquo;文学与lsquo;血与泪rsquo;文学传统在当下的一种延续。”

学术界关于余华与其作品《第七天》的相关研究有很多,纵观前人的研究成果,可以发现,对于余华小说《第七天》的叙事策略方面的研究,虽然有一定成果,但是缺少系统性的研究的文章。本文拟从叙事策略层面入手,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余华的小说《第七天》进行全面的叙事方面的研究,深刻领会作品的内涵。在论文写作过程中,由于本人学识有限,可能写得不是很周详,但仍会努力完善,尽力写好,同时也希望自己的论文能有所创新,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资料编号:[78508]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热门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