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励志语录 文学杂读 农贸分析

《安娜·卡列尼娜》:豆瓣9.2,一部伟大的小说

2024-04-08

原创 魏小河 魏小河流域 收录于话题#不止读书32#冒犯经典8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养成了一个习惯,但凡出门总要带一两本书,即使不看,也要带着。虽然这没什么道理,但是既然不妨碍别人,也就没想到要改。上回出门,选了一本《安娜·卡列尼娜》放进背包,后来去广州,路上看的仍是这本书。这样前前后后算下来已经过了半个月,现在终于看完了。

《安娜·卡列尼娜》是托尔斯泰最著名的作品,也是从小到大就一直萦绕在耳边的“名著经典”。然而我这人非常不上道,越是著名的,就越不想看,这只是为了叛逆而叛逆,并不知道自己反抗的是什么。有点傻气,也蛮真诚。因为叛逆这种行为,其实是在试探这个世界的边界和可能,如果不曾想过要和权威不一样,恐怕也要出问题。

不过这些问题都不是问题,只要智识还在增长,还愿意吸纳和学习,就总会发现,原来世界既不是完全这样的,也不是全然那样的。我们都生活在复杂性之中。

托尔斯泰,正是写出人生复杂况味的高手。

火车上,我从背包里拿出《安娜·卡列尼娜》开始读起来。只第一页就被吸引了,事实上,那些经典杰作大多如此,虽然名声响亮,但气度很好,一点也不挑剔读者。

这本书的开始,源于一场家庭危机。虽然故事发生在100多年前(据纳博科夫考证,是一八七二年二月至一八七六年的七月),并且远在俄罗斯,但是只要婚姻制度还是现今的模样,我们就都能体会这场危机,并为此投入感情。

这场危机的主角是奥勃朗斯基和他的妻子陶丽。奥勃朗斯基是莫斯科的一位公爵,属于上流社会,他最近和家庭女教师有了外遇,被妻子陶丽知道了,陶丽生气不理他,他尴尬且不知所措。

作为读者,我们关心的是:他们会和好吗?还是会一拍两散?虽然我们跟这两个人一点都不熟,但这个悬念还是引起了我们的兴趣。

此时 ,另外一个疑问也在心中升起:书名不是叫“安娜·卡列尼娜”吗?怎么这个人到现在还没有出现?问题越来越多,出场的人物越来越多,而直到第80页,安娜才正式出场。她一出场,就光彩夺目,先是与伏伦斯基一见钟情,接着解决了哥哥奥勃朗斯基和嫂嫂陶丽的矛盾,紧接着在舞会上艳压群芳。

就这样,我们慢慢进入了故事的核心。整部小说有两条线索,一条是安娜和伏伦斯基、卡列宁之间的纠葛,一条是列文与吉娣之间的爱情,一开头便写到的奥勃朗斯基和陶丽反倒没那么重要,只能算是副线,他们丰富了整个故事的层次,增加了故事的可能性。

其中,最最重要的角色,一个是安娜,一个是列文。

安娜在非常年轻的时候就被姑妈许配给了身份显赫的卡列宁,卡列宁比她大很多,他们之间没有爱情,但是家庭还算美满,有一个可爱的儿子,并且她也尊敬丈夫。

可是自从她在火车上遇到伏伦斯基之后,情况就有了改变,他们相爱了。她再也受不了无聊的家庭生活,终于和丈夫决裂,与伏伦斯基私奔。

可是,冲破了重重困难,他们真的走到一起之后,幸福并没有降临。伏伦斯基渴望自由,虽然他爱她,但是不想被完全占有。安娜处境艰难,除了伏伦斯基一无所有,她不得不为慢慢消失的爱情和伏伦斯基争吵。

最后,在五月一个星期天的晚上,安娜投身于一辆货运火车的车轮之下,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安娜是文学史上最迷人的女主角之一,她具备了诸多优点,美丽、高贵、大方、真诚、勇敢、聪明……托尔斯泰在营造安娜的魅力时,很少正面描写,他总是通过别人的反应来衬托安娜的美,比如火车上与之邂逅的伏伦斯基,在舞会上被她折服的吉娣,还有仅仅是看到她的画像就赞叹不已的列文。如果一个人可以折服所有人,那么,她肯定也能折服你,托尔斯泰就是这么说服我们爱上安娜的。

读到安娜的故事,很难不想到包法利夫人。因为这两个女人最后都自杀身亡,导致她们自杀的原因都和婚外情有关。不过仔细来看,安娜和爱玛之间有很大不同。

包法利夫人对婚姻不满意,渴望不曾体验过的激情和不可名状的生命的丰富性,她找情人,但是在私下进行,最后当一切要被公之于众之时,饮砒霜而死。包法利夫人是迷茫的,被动的,她不曾真的冲破家庭,但安娜是果决的,主动的,当她发现自己新的爱情之后,就再也不能忍受旧有的生活,虽然也有很多上流社会的女子拥有情人,但是她要的不是情人,而是爱情,她要的不是调剂,而是生命的燃烧,她非常真诚并勇敢的对待这段感情,她终于冲破重围,离开了家庭。

但是,出走之后,她仍然没有办法好好生活下去。这一切似乎是早已注定的,在那样的社会环境下,伏伦斯基和她的摩擦几乎无可避免,他们终于走向了分手。关键是,安娜已经没有再分手的本钱,如果她是一个现代女性,拥有自己的职业并可以经济独立,她也许就不会选择自杀。但是,她不生在这个时代。

相比安娜的那条线,列文的这条线则更精神化,虽然也有他与吉娣之间的结合,以及家庭生活的发展,但是更重要的,还是列文自己思想上的成长。

列文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贵族,出于人道主义,他很关心农民的境况,但是同时他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列文的身上有很重的托尔斯泰自己的影子,他的经历也和故事中的列文颇多重合,他们都曾在年轻时花天酒地,过放纵的生活,也曾在结婚后因为感到太幸福而不知所措,他们认为这样的家庭幸福是一种罪过,所以想到自杀。

本书最后,在一种神秘气氛下的悟道后,列文找到了活下去的力量。

整本小说,出场人物多达150人,但是读完全书,没有一个你会讨厌的角色。

这是托尔斯泰的独特与牛逼之处。正如很多人说过的那样,他几乎半神,对每一个人物都能够设身处地的为他着想,所以,并没有谁真的坏到了万劫不复的地步。每一个人都有性格上的缺点,每一个人都可能做过错误的决定,但是托尔斯泰不审判任何人。他理解所有人,就算是卡列宁,我们也能看到他的处境;就算是安娜的儿子,只出现过几场的人物,我们也能感受到他的情感,他的变化,他的性格。

托尔斯泰伟大之处不仅仅在于他塑造了安娜这个角色,讲了一个安娜的故事,而在于他在讲这个故事的同时,还涉及到了许多其他人物,并且将每一个次要人物都安排的妥妥当当,令人信服。他让生活的真实在纸面上显现出来。这不是谁都能做到的,一不小心,积木就塌了。

我最感佩的地方,是托尔斯泰的感受力和表现力,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都有过那些稍纵即逝的想法,我们都会有很多话没有真的说出来。这些,托尔斯泰全部捕捉到了,他不仅叙述了一个人物的行为和语言,并且把他们的心理完完全全的呈现了出来。

我们每个人都不是固定的,不是绝对的,甚至今天和明天都不一定是一致的。这些托尔斯泰把握的清清楚楚,他总是会让人物改变主意,他们是活的,面对不同的情况会有不同的反应,而不是完全被定义为某一种人。

托尔斯泰把人摸透了。

而一本大书的难处是,怎么说都是盲人摸象。我且到此为止。大家自己去看吧。

- 感谢关注 -

魏小河

(读书、电影、生活)

微博 | @魏小河

B站 | 魏小河

公众号 | 魏小河流域

原标题:《豆瓣9.2,他把婚外情写成了最伟大的小说!》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