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励志语录 文学杂读 农贸分析

莫言《生死疲劳》最精辟的三句话,读完你就不累了!

2024-05-05

“ 诺贝尔奖的评委主要是因为读完了《生死疲劳》才把这个奖项授给了我。”

另一句是:

“假如我能有两本书得以流传,《生死疲劳》肯定是其中之一。”

1955年出生的莫言,1978年开始文学创作,他的著作众多,《生死疲劳》便是极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莫言在创作这本书时,仅用43天就完成了43万字的初稿。

提及此,莫言在序言中说,这本书从动笔到初稿只用了43天,但书中的主要人物原型却在自己的脑海中活跃了43年。

受一幅“六道轮回”的壁画启发,莫言为书中的主人公西门闹设计了“六道轮回”。

先后转世为驴、牛、猪、狗、猴,直到第六世,才终于投胎成,有着不可治愈疾病的大头儿。

“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

这句经典的佛经,便是书名的由来。

莫言认为,佛教认为人生最高境界是成佛,只有成佛才能摆脱令人痛苦的六道轮回,而人因有贪欲很难与命运抗争。

人生艰难,世事无常,人们总是在贪欲中沉沦,又在清醒中找到解药。


世事犹如书籍,一页页被翻过去。人要向前看,少翻历史旧账。

生活中,很多人仍活在过去。

既没有把握好当下,又失去了本可期待的明天。

“既过不恋,当时不杂”,不纠结于过去的痛苦,过好每一个现在,是生活的最高智慧。

过去的莫言,始终有一个非常痛苦的回忆。

那时的他还很小,因为缺少粮食,他和母亲跟着人群去地里捡麦穗。

结果,看麦田的人来了,大家纷纷跑走。

莫言的母亲是小脚,跑不快,被高大的看守人抓到后,那人竟抬手给了莫言母亲一个重重的耳光。

看守人夺下全部麦穗,吹着口哨扬长而去。

母亲跌坐在地,嘴角流血,眼神绝望,这一幕让莫言终生难忘。

他记住了看守人的脸,在心底埋下了一颗仇恨的种子。

多年后,莫言和母亲在集市上,偶然遇到了当年的看守人,他已是满头白发的老人。

莫言当即就想冲上去报仇,母亲却伸手拉住他:

“儿子,那个打我的人,与这个老人,并不是一个人。”

轻轻的一句话,是母亲让痛苦翻篇,也亲手救赎了儿子的多年的仇恨与执念。

伤害的确让人痛苦,可反复咀嚼却成了最大梦魇。

走在人生路上,最重要的,就是往前走,不再回头看。



凡是百思不得其解的事情,就索性遗忘了它。

人常常会陷入这样的误区,凡事喜欢钻进“牛角尖”里不出来。

其实,有时选择“不再去想”,本身就是一种高级的生活态度。

小时候的莫言,经历过特别灰暗的时期。

因为长相,被村里人肆无忌惮地开玩笑。

有些孩子甚至只是因为他长得“不好看”,就动手打他。

尤其孩子们在一起时,莫言总是被孤立、被欺负的那个。

为此,他回家大哭。

可他的母亲却告诉他说:

“儿啊,你不丑啊!

你四肢健全,不缺鼻子不缺眼,哪里丑?

你不偷不抢,不欺辱他人哪里丑?”

后来的莫言用实际行动,让所有人看到,万里挑一的灵魂,远胜一副好看的皮囊。

人这一生,难免遇到莫名其妙的事情,甚至想不出什么原因。

可与其被影响,自此活在阴影下,倒不如用它们铺就自己的路。



跟谁过不去都可以,千万别跟自己过不去。

没有什么是过不去的,只是自己还停在原地。

那些你以为再难爬起的日子,回头看来,也可以付之一笑。

莫言的母亲一生多坎坷,没读过书,也不识字。

在艰难的岁月里,村里有女人撑不下去,想不开寻了短见。

那时的莫言,总隐隐担心母亲也会如此选择,因为他们家的粮食不多了,母亲又旧病复发,没钱看病。

他每天下工回家,进门第一件事就是大喊母亲,直到母亲答应才放心。

一天,他下工比较晚,回来大喊母亲,没人回答。

莫言在家里各处找,却没找到,他急的大哭起来。

这时,母亲从外面走了进来。

她问莫言为什么要哭,男人不应该随便掉泪。

莫言含糊着,母亲想了想,说道:

“孩子,放心吧,阎王爷不叫我是不会去的。”

声调不高,语气平常,却让莫言感到一股强大的力量。

母亲的这句话,一直陪伴着莫言,让他无论遇到什么问题,碰到什么挑战,都能坚强地面对。

这是母亲给莫言的巨大安全感,是母亲留给莫言的“生活解药”。

这本《生死疲劳》也是莫言送给普通人自我救赎的一剂“良药”。

来源:有书

【声明:本号为“全民阅读推广”官方公益账号,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热门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