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第七天》是中国当代作家余华的最新长篇小说,运用"鬼魂叙事"手法,描写了当代普通中国人的生活,揭露了一些急需解决的社会问题.自2013年出版以来,此书因其"新闻堆砌式"的写作在国内颇受争议.2015年,美国兰登书屋旗下的万神殿图书出版公司出版了美国汉学家白亚仁翻译的《第七天》英文版,立即获得英语世界评论界的广泛赞誉.然而,目前对《第七天》英译本及其译者的研究尚不多见.本文运用布迪厄的场域理论和西梅奥尼的"译者惯习"概念,采用定量,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译者惯习入手,描述并解释白亚仁就《第七天》中的成语,俗语采用的翻译策略.除"引言""结论""附录"外,论文主要由四章组成."引言"说明本研究的背景,目的,内容及论文结构.第一章对《第七天》及其英译本的现有主要研究文献进行评述.第二章概述论文采用的理论框架.第三章梳理学术型译者白亚仁在中国当代文学翻译场的职业发展轨迹,进而分析其译者惯习.白亚仁的译者惯习具体体现在翻译选材,翻译观或翻译原则,翻译策略三方面,影响了他对《第七天》的选择及其翻译这部作品的一般路径.第四章旨在找出白亚仁翻译成语和俗语的总体策略倾向,并考察译者惯习对翻译策略的影响.作者手工收集了《第七天》中的68个成语和25个俗语,然后依据韦努蒂定义的归化,异化策略对对应的译文进行统计分析.分析结果显示:译者在处理成语时采用的归化策略占46%,异化策略占16%;而在处理俗语时,归化策略占24%,异化策略占48%.同时,白亚仁还采用了其他翻译方法(主要是意译)处理成语和俗语.但总体而言,译者显然试图平衡处理归化与异化策略.接下来,作者随机选取15个成语,俗语,对译者采用的翻译策略进行定性分析,以考察译者的翻译决策过程.结果显示:尽管白亚仁时常采用归化和异化策略,其翻译手法颇为灵活变通,表明他既注重目标读者的反应,也试图保留中国文化的原汁原味.本章最后讨论白亚仁的译者惯习(其翻译观或翻译原则和作为学术型译者的职业身份)对翻译策略的影响,指出他采用的翻译策略是其译者惯习影响下的产物."结论"归纳本研究的主要结果和结论,并简论其启示意义.白亚仁基于其译者惯习,针对成语,俗语采用了灵活变通的翻译手法,无疑有助于推动《第七天》在英语世界的传播和接受.而从社会学视角考察分析译本的生产,出版和传播过程,将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第七天》在西方的接受.
《玩偶姐姐.HongkongDoll.会员短篇集.假日瑜伽》...
浏览:694 时间:2024-02-13《原神》画外旅照青植之篇第七天怎么过?画外旅照第七天玩法介绍...
浏览:424 时间:2024-01-08全球与中国烟熏肉市场增长趋势与机遇分析报告(含种类、应用、企...
浏览:5 时间:2024-11-18这一站,济南!您有一份开心麻花寄来的“寿宴邀请函”,请查收!...
浏览:4 时间:2024-11-17